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9279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docx

高考文综历史41题解题策略教案

开放性探究题(全国卷第41题)解题练习

【开放性探究题】

高考历史的开放探究性试题一般以图片、历史地图、文字等材料作为历史信息的载体,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列出材料情境包含的多种观点,让我们选定(或提取)一种认同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由于认同(或提取)的观点不同,因此答案具有非唯一性,没有正误之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答此类题型需要克服凭感觉和所学知识照本宣科浅层次作答的思维定式,要通读材料、把握概念,细读材料、确定答题方向;对认同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该题型可分两类:

历史阐释题:

信息提炼+阐释说明,如2013年全国Ⅰ卷和Ⅱ卷;2014年全国Ⅰ卷和Ⅱ卷;2015年全国Ⅱ卷。

历史探讨题:

观点判断+论证评价。

如2010年观点论证;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从两种观点中选其一;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从赞成、反对、片面三种观点中选其一;2015年全国Ⅰ卷自主观点下多维阐释。

第一类:

历史探讨题:

论证、评价、评述、探讨观点类

【解题基本思路】

(1)述:

从图片、表格、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结论、观点等)即材料中的观点是什么

(2)评:

亮明你的观点即对获取的观点态度,注意要客观、全面

(3)论:

用史实论证观点,注意要多角度

(4)析:

一般为分析错因或呼应观点

一、观点评论(评析)类

历史观点评论型问答题的特点在于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

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历史存在某些不符,因此还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论”。

这种题型非常富于“历史味”,具有“借古鉴今”的功能,因此,这种题型很受命题者的青睐,在高考试卷中屡屡出现。

下面以高考题为例,分析这种题型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并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2012·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

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

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综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但解题时须注意冲击与反应的对应关系,围绕材料观点,按要求答题。

注意提取材料中的观点,作者认为,由于西方对中国的冲击,导致中国政治民主化和思想近代化的进程。

联系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思想、政治体制等变化分析回答。

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答题思路解析:

第一步:

明确答题要求——“评析”“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

第二步:

解读“观点”的内涵(如:

时间界定、包含因子等)

观点梳理:

归纳材料中的观点(是什么);

有几种观点?

赞成(或正确)、反对(或错误)、片面等均可。

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第三步: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与内涵相关的史实。

评论和阐述自己的观点:

①判断观点(是否同意)②多角度举出理由(为什么)

中国发生变化的时间定位:

19世纪中期~1919年

观点一:

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

注意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对比,然后从西方历次侵华(“冲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

观点二:

若反对“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

可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当时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

观点三:

若认为“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则可以从从答案一与答案二两方面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应角度给予否定。

第四步:

思考所列举史实与“观点”的联系或者影响——所列举“因素”在“观点”中是如何实现的?

参考范文一:

(答案仅供参考)

(观点)我认为“冲击—反应”模式有一定的合理性。

(评析)首先中国社会有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

由于中国古代在经济、政治、思想、科技等方面长期领先世界,形成了天朝上国的“华夷观念”。

当16-19世纪,世界向近代过渡时,中国在经济上依然是落后的自然经济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力量薄弱,政治上是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思想上文化专制、思想僵化,对外趋向闭关锁国。

其次,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一方面不断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迫使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不断努力抗争,另一方面西方列强的侵略也客观上冲击了中国落后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思想观念,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变迁和近代化。

这体现下几个方面。

经济:

冲击了中国根深蒂固的自然经济,使之逐渐解体,改变了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观念,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政治: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面对西方冲击,社会危机的加深,中国发生一系列社会变革,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

对外关系:

从闭关锁国的“朝贡体系”到被迫打开国门改变了中国“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中国逐步融入世界历史发展的大潮。

思想文化:

近代以来,正是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促使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掀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学习西方的浪潮,思想不断解放。

如:

林则徐等人“开眼看世界”,首开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的“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文化革命。

社会转型西方列强的侵略,欧风美雨使近代中国在衣食住行、派遣留学生、出版报刊等方面逐渐迈向近代化。

(总结提升)此观点从历史实际出发,注意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性,是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的体现。

参考范文二:

(答案仅供参考)

(观点)我认为“冲击—反应”模式是错误的。

(评析)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部原因,而非外部原因。

从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西方的冲击只是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的外部因素,不是主要原因。

首先,明清时期的中国便具备突破传统框架的相应条件。

自明朝中后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便产生发展,市民阶层发展,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工商皆本、经世致用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其次,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为百日维新、辛亥革命等奠定了经济、阶级、思想基础。

而外来侵略、民族危机加剧只不过是次要原因。

再次,先进的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主观努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和变迁。

从林则徐为代表的开明地主阶级、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追求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和近代化,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不断向学习西方。

(总结提升)综上所述,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西方的冲击只不过是加速了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的进程而已。

材料中的观点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论,夸大了西方冲击的作用。

历史研究要从事实出发,全面看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停留在理论上。

方法总结:

观点评论题解题方法

一、亮明观点。

用词一定要确定。

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

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

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

(关键词可以抄下来。

二、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

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

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

内因、外因。

思路三:

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

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思路五:

主观、客观。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

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变式训练】

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比起明治维新在世界史上获得的卓越地位,被历史学家们称作“同治中兴”(1862—1874年)的这段中国历史常常被习惯性地视作可以被忽略的失败努力,它是自19世纪中叶开始的黑暗中国中的一个阶段而已。

然而耶鲁大学天才而又早夭的历史学家芮玛丽(MaryClabaughWright)在她的著作《同治中兴》中,却提出了一个迥然不同的结论,她相信同治中兴中那一代人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事实上,正是他们的成功,至少使清王朝又延续了半个世纪。

根据历史的记载,一些在19世纪70年代期间前往过中国与日本的人都相信,中国更有可能在这场近代化运动中获得成功,因为他们似乎有更多的力量投入到现代军事与工业的建设上。

——许知远《醒来:

110年的中国变革——从甲午战争到镀金时代》

  评论材料中关于“同治中兴”的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世界文明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各个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和碰撞虽然是经常发生的现象,但并不一定会发展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

恰恰相反,各个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存、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乃至交融互变,才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常态和主流。

——摘编自《美国文明》

根据材料并结合19世纪以来的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有关“世界文明”的观点。

(12分)(要求:

对材料中的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二、史实、观点修改或补充类

高考历史41题主观题越来越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因此利用正确的史观,做到论从史出才是解答的关键。

既然是修改,就可以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

但这只是基础思路,更重要的是以下几个绝招。

绝招一:

运用史观

1.(2014·新课标全国全国Ⅰ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考点】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解析】从“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可以看出编者站在革命史观上分析问题。

所谓革命史观是阶级斗争史观的一种具体形态。

革命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因此在目录中编者加大对中共的肯定和对国民党的否定,如“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结合目录,紧扣抗日战争,我们知道国共合作,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可以增加淞沪会战一目,理由从淞沪会战的历史地位来分析即可;也可以删除“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一目,可列举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等史实来说明;还可以删除“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一目,可从抗战时期民族矛盾居于主导地位,反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开展民主运动,主要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来说明。

【答案】

答案示例1:

(“示例”只做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建议:

增加“淞沪会战”一目。

理由:

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本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

答案示例2:

增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内容。

理由:

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斗志,加速了二战的胜利进程,对最后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性作用。

答案示例3:

增加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理由:

增加该内容,可以反映出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

中国抗战,减轻了苏美英等国的压力,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卓绝贡献,中国赢得了世界尊重,国际地位提高。

答案示例4:

建议:

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删除,改为“国民党的积极抗战”。

理由:

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国民党一直是前线的作战者,共产党则开展游击战,国民党的军队要远远多于共产党的军队。

在当时,国民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抗日战争的主力。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先后开展多次正面交战,如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等,损失惨重,死伤无数,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历史教材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1960年新中国成立11年,打败了反动统治者。

教科书的编写受时代气息的影响,出于与中央保持一致的需要,编成了此教科书。

其实,我们应该正确面对那些党派之争,用包容之心去对待历史。

历史无法改变,我们要正确认识历史。

绝招二:

紧扣题眼

2.(2016•东北名校2016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某学者撰写“辛亥革命讲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六章 思想战线上的斗争

第七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清起义和群众自发斗争

第八章 晚清的立宪运动

第九章 保路风潮

第十章 黄花岗起义

第十一章 全国规模的革命高潮

第十二章 “南北和谈”和南京临时政府

第十三章 辛亥革命的失败

第十四章 余波——为挽救共和国而斗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题眼为“辛亥革命讲义”,由此可知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第一小问修改建议,“辛亥革命讲义”未涉及武昌首义,这明显不合理,可把第十章“黄花岗起义”改为“武昌首义”;第二小问,修改的理由:

首先,黄花岗起义出现在第九章保路风潮之前;其次,“第十一章 全国规模的革命高潮”发生在武昌首义之后。

【答案】建议:

将第十章“黄花岗起义”改为“武昌首义”

理由:

黄花岗起义就是1911年4月27日,黄兴发动的广州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影响巨大,但以失败而告终,且出现在保路运动之前。

从第十一、十二章标题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已进入高潮——这是武昌起义之后革命形势发展的结果。

因此,改为“武昌首义”从时间、内容上与前后两章相衔接。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变式训练】

3.(2016•全国名校联盟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28)(1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某版《世界史》一书中有关“工业革命”内容的目录摘编。

 

根据上述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两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4.(2015·湖北荆门高三1月调研·41)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全一册”部分目录。

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第一节 五代十国

第二节 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第三节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第四节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第五节 金的建立与宋金的和战

第六节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七节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第八节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三、历史观点、结论关系探讨类(包含论证、评述、修改等)

关系探讨型是文字材料题的一种变形,但又比文字材料更形象,可以通过数学公式、图示以及箭头的指向和相互间的关系让我们更好地找到解题思路。

那么,对于这类的题型又如何解题呢?

(2015·新课标全国全国Ⅰ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

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解析】本题是公式关系探讨类试题。

解题思路如下:

第一步:

看公式找关系。

第二步:

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

转换关系确立观点。

第四步:

史论结合分析观点得出结论。

【答案】

【示例1】(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

(表明观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具有乘法效应,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

(论述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牛顿力学、热学等科技进步,促使了蒸汽机的出现和机器的广泛使用(生产工具的改进);进一步推动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促使煤炭大量开采、交通运输等新兴行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促使了“蒸汽时代”的来临。

(劳动对象的扩展)。

可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生产工具的改进速度加快,生产管理水平更加科学高效,劳动对象扩展迅速,科学技术放大了生产力诸要素,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具有乘法效应。

【示例2】(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

(表明观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具有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作用。

(论述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和推广,工厂制应运而生。

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了电气时代的到来,电气时代的到来为流水线生产创造了条件,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如流水线生产在汽车工业中的发明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生产效率,流水线生产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综上,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促进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又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

【变式训练】

5.(2016·广东佛山二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提出,冷战结束后,相对简单的两关系已为多极、多文明的远为复杂的关系所取代。

下面示意图是其对未来部分国际关系的描绘与预测

 

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对其中一组关系进行探讨。

(可以对其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其进行修改并进行论证。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第二类:

历史阐释类:

解读获取的历史信息

【解题基本思路】

(1)从图片、表格、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历史事件、现象、概念、结论、观点等)即是什么

具体做法为:

将材料信息用尽用全:

材料表述几层信息就概括几层;

用词一定要确定和使用学科语言,即结合时代特征用学科语言进行表述;

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关键词可以抄下来)。

(2)用史实或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一般是分析原因和影响:

即为什么和怎么样

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

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外交、社会生活等。

思路二:

外因、外因。

思路三:

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

史观

特别提示:

论证中要有2个或2个以上从不同角度选取的史实,并对其中一个史实进行有理论联系的论证。

(3)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或者在此基础上提出独立见解或历史启示、认识:

即还有什么

一、图表信息提取类

图表信息提取类的考查方式经常以表格、地图、统计图、图片等形式出现,但万变不离其宗。

【表格式】

表格式的解题技巧三点很关键,一是划分层次,二是合并同类项,三是结合时间分析原因。

(2015·新课标全国全国Ⅱ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2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表2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

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解析】

一是划分层次:

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星期日为第一层次;星期六、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第二层次。

二是合并同类项:

星期日、星期日合并,因为1995年后增加星期六为法定假日(形成双休日);劳动节、国庆节合并,因为2000年后小长假出现或增多;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合并,因为2008年后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

三是时间分析:

与1950年比较,1995年—2008年,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等,这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等有关。

评分说明:

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答案示例:

趋势:

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

(4分)

原因:

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

(8分)

【地图式】

地图式一般以中外古今进行对比,这一般涉及到社会的转型。

解答此类题型一看文字,二看时间,三析转型。

如有小图,大图小图结合看,小图往往可以看出不同。

(2013·新课标全国全国Ⅰ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9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10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一看文字: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和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二看时间:

两副图片反映了从东汉到唐开元年间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

三析转型:

可以从汉代唐代地方区划分布的区域分析变化,并结合经济重心逐步南移这一史实予以说明变化的原因;还可从地方州名与道名角度分析变迁,并结合山川地理形势说明变迁的原因。

【答案】

信息1:

汉代的州(或地方行政区划,或地方行政管理)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或面积大小一致,或面积大致平均,或比较均匀)。

说明:

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或从汉到唐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或南方经济迅速发展,或南方经济得到开发)。

信息2:

汉代州名(或地方行政区划)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或行政管理机构不同。

说明:

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或更注重地理环境或地形。

总结:

这些变化反映了从汉到唐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在全国中的地位提高,唐朝加强对南方的管辖。

【建筑图片式】

建筑凝固历史,见证历史的变迁。

在高考历史中通过建筑图片考查历史屡见不鲜。

建筑图片布局型解题技巧,一看、二抓、找本质。

一看文字。

不仅要看材料文字,还要看图片文字、标注文字。

二抓不同。

从外形、布局、方位等抓住变化。

三找本质。

从政体、思想观念、经济发展等方面抓住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