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9303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8 大小:21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8页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8页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8页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8页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8页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8页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8页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8页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8页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8页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8页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8页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8页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8页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8页
亲,该文档总共1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1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渝黔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篇 精品Word文件下载.docx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并按照级别进行分级管理,明确施工项目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和卡控措施;

按照文明施工要求,对施工现场和作业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控制要点,制定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和要求。

对涉及既有线、公路、航道、高空作业等安全重点工程,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渝黔铁路土建3标段

编号:

×

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中铁十六局

编制:

审核:

批准:

二0一三年七月

第三篇隧道工程

第一章隧道工程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应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隧道正洞及其辅助坑道、附属洞室的开挖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生产房屋、混凝土搅拌站及施工便道,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生产、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沟、洞口土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

洞口土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自上而下分层施工,大型自卸汽车运输,并及时做好坡面防护,开挖一段(台阶)防护一段(台阶)。

洞口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开挖至明暗分界线后,先施做护拱混凝土,然后施做暗洞超前大管棚,随后立即做好明洞衬砌,随后进入暗洞施工,待明洞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及时进行明洞洞顶回填。

Ⅴ级地段采用短台阶法施工,Ⅳ级采用台阶法施工,Ⅱ、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土质隧道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出碴采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无轨运输。

石质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出碴采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无轨运输。

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工艺。

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加强围岩监控量测管理。

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预留变形量及支护参数,适时施作二次衬砌,确保隧道安全。

开挖方法的改变,要严格按程序申请设计变更。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根据不同的围岩选应合理的开挖方法及程序,提高模筑混凝土衬砌刚度等都对控制围岩变形有效。

4.1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4.1.1工艺流程见图1,施工工序见图2。

施工工序说明:

(一)

(1)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侧壁。

(2)机械开挖①部,人工配合整修。

(3)施作①部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钢架和Ⅰ18临时竖撑。

(4)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二)

(1)机械开挖②部,人工配合整修。

(2)初喷4cm厚混凝土。

(3)接长型钢钢架,并设锁脚锚杆。

(三)

(1)在滞后于②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③部,人工配合整修。

(3)接长型钢钢架,钢架基础垫设槽钢并设锁脚锚杆。

(四)开挖④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②。

(五)在滞后于④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⑤部,人工配合整修。

步骤及工序同③。

(六)

(1)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逐步拆除I18临时竖撑。

(2)开挖⑥部。

(七)在滞后于⑥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⑦部,人工配合整修。

(八)开挖隧底剩余部分⑧部。

(九)利用仰拱栈桥灌筑底部边墙基础与仰拱及隧底填充混凝土(仰拱与填充应分次施作)。

(十)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围岩监控量测

围岩稳定性评判、修正施工方案,确定竖撑拆除及二次衬砌施作时间

测量放线

拱部超前支护

上部环行开挖、出碴

下导两侧开挖、支护

拆除临时竖撑、中部开挖、支护

仰拱开挖

下部初期支护

超前地质预报

仰拱填充施工

上部初期支护、架立临时钢架

仰拱

下一工序

图1施工工艺流程

图2施工工序图

4.2台阶法

IV级围岩先开挖上半断面,待开挖至一定长度后同时开挖下半断面,上下半断面同时并进的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施工工序见图4。

上导坑开挖、出碴

上部初期支护

围岩稳定性评判、修正施工方案,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

下导坑开挖、出碴

图3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

图4正台阶开挖法施工工序图

台阶法施工工序说明:

第1部:

开挖①部后及时进行上台阶喷、锚、网系统支护,架设钢架并复喷砼至设计厚度,形成较稳定的承载拱。

第2部:

在滞后①部3~6m后开挖②部,并进行下导初期支护。

第3、4部:

及时施作仰拱砼、填充混凝土,及早封闭成环。

第5部:

根据围岩量测结果,适时施作二次衬砌。

4.3全断面开挖法

Ⅱ级、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一次开挖成形的施工方法。

循环进尺控制在3~4.0m。

5.施工要求

施工前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探明前方地质情况。

5.1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存在黄土地质、大部分隧道洞身位于地下水线以下、岩石隧道破碎带等不良地质,需结合施工地质工作予以查明。

为此,要求针对隧道与辅助坑道设置的具体情况,开展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成立专业的超前地质预报室,由总工程师负责,配置物探、水文、地质、试验专业工程师并配备先进的预测、预报设备和仪器,并将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纳入施工工序。

尤其是岩石隧道存在破碎带时,必须提前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确保隧道安全通过。

针对隧道具体的工程特点,采用地貌、地质调查与地质推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预测。

具体采取的措施有:

对开挖全过程进行综合预测、预报,方法有地质素描法(常规地质法)、超前探孔近距离预报、超前导洞预报、地质雷达中短期预报、TSP长期预测预报、红外线探水及前兆法预报等。

施工中应该将几种预报手段综合运用,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和印证。

综合监测结果,及时提出对不良地质的处理措施,以降低施工风险,确保工程质量和运营安全。

超前地质预报若发现前方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要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到现场核实,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设计变更方案。

①常规地质法

常规地质法适用于为近期开挖、支护提供预报(设平导时视超前正洞的长度)。

开挖面围岩级别、岩性、围岩风化变质情况、节理裂隙、产状、地下水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测定后,绘制地质素描图,通过开挖后利用罗盘仪、地质锤、放大镜、皮尺等简单工具对开对洞内围岩地质特征变化分析来推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据以指导施工。

②超前水平钻孔

采用超前水平钻机钻进过程中钻速和钻碴的变化对开挖面前方较短距离内的地质情况进行判断,为提高其预报的准确度,与地质素描配套使用。

通过超前钻探取芯测定含水率为主要手段确定下一步施工方案。

对富水隧道应及时探明地下水的储量及分布,探水的方法主要采用钻探法。

③地质雷达

为提高地质预报的准确性,除采用常规地质法和陆地声纳以进行地质预报外,同时利用地质雷达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其探测范围在40m范围内,是一种非破坏型的探测技术,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分辨率高,可现场直接提供实时剖面记录图,图象清晰直观。

地质雷达主要应用于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探测地下岩溶、洞穴,探测地层划分。

5.2爆破施工

石质隧道的爆破作业,应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

爆破作业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循环进尺和爆炸材料进行钻爆设计。

钻爆设计应根据爆破效果不断优化爆破参数。

钻爆设计的内容包括炮眼(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的布置、深度、斜率和数目,爆破器材、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爆破顺序,钻眼机具和钻眼要求等。

钻爆设计土应包括炮眼布置图、周边眼装药结构图、钻爆参数表、主要经济指标和必要的说明。

爆破参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当无试验条件时,可参照表1、表2选用。

表1光面爆破参数

岩石类别

周边眼间距E(cm)

周边眼抵抗线W(cm)

相对距离E/W

装药集中度q(kg/m)

极硬岩

50~60

55~75

0.8~0.85

0.25~0.30

硬岩

40~50

0.15~0.25

软质岩

35~45

45~60

0.75~0.8

0.07~0.12

表2预裂爆破参数

周边眼间距E

(cm)

至内排崩落眼间距(cm)

装药集中度q

(kg/m)

40

0.3~0.4

0.2~0.25

35~40

35

注:

1.表中所列参数适用于炮眼深度1.0~4.0m,炮眼直径40~50mm,药卷直径20~25mm。

2.当断面较小或围岩软弱、破碎或对曲线、折线开挖成形要求较高时,周边眼间距E应取较小值。

3.周边眼抵抗线W值在一般情况下均应大于周边眼间距E值。

软岩在取较小E值时,W值应适当增大。

4.E/W:

软岩取小值,硬岩及断面小时取大值。

5.表列装药集中度q为2号岩石硝铵炸药,选用其它类型炸药时,应修正。

周边眼应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布置,保证开挖断面符合设计要求,硬岩开眼位置在轮廓线上,软岩可向内偏5~10cm。

底板和仰拱底面采用预留光爆层爆破,Ⅱ级围岩段的中心水沟应与隧底光爆层同时爆破成形。

辅助眼交错均匀布置在周边眼和掏槽眼之间,力求爆破出的石块块度适合装碴需要。

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的眼底应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炮眼加深10~20cm。

当开挖面凹凸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使周边眼和辅助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

炸药可选用岩石硝铵炸药和乳化炸药。

6.劳动组织

6.1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6.3人员、机械设备应结合隧道开挖方法、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配套的生产能力应为均衡施工能力的1.2~1.5倍。

根据客货共线铁路单线隧道断面的特点,每工班开挖作业人员不宜少于25人。

7.材料要求

7.1启用有相关证件和手续的有经验爆破施工员,如《爆破物品储存许可证》、《爆破器材安全员作业证》等证件。

7.2坚决落实爆破物品用料登记制度爆破物品及各类爆破器材领用实行专人负责制,指定专职安全员和材料员进行爆破材料的领用,其他人员不得领用。

7.3未使用完的爆破物品交给材料人员和安全员进行处理,施工人员不私自收藏爆破物品。

8.设备机具配置

隧道右线单口施工,根据开挖方法配置1台大型挖掘机或1台小型挖掘机平行作业,1台装载机进行装碴施工(左线采用1台扒碴机装碴施工),大型自卸汽车不宜少于4辆,20m3/min空压机一般不应少于3台。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验收规范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9.2分项验收标准

9.2.1主控项目

(1)隧道开挖断面的中线和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10%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

采用仪器测量。

(2)隧道开挖应严格控制欠挖。

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m2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应小于5cm。

拱脚和墙脚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挖。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施工单位采用自动断面仪测量等仪器测量周边轮廓断面,绘断面图与设计断面核对;

监理单位见证测量,现场核对开挖断面。

(3)洞身开挖中,应在每一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开挖面地层的层理、节理、裂隙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对设计地质情况,判断围岩稳定性。

施工、监理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地质观察和描述;

监理单位见证检查。

(4)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钻眼前,应根据钻爆设计图准确标出炮眼位置,钻孔时应按钻爆设计要求严格控制炮眼的间距、深度和角度。

掏槽眼的眼口间距和深度允许偏差为5cm。

周边眼的间距允许偏差为5cm,外插角应符合钻爆设计要求,眼底不应超出开挖轮廓线15cm。

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全部掏槽眼和10个周边眼;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20%见证检查。

检查方法:

测量。

(5)隧底开挖轮廓和底部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隧底范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m2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应小于5cm。

施工单位用仪器测量底部高程,绘断面图与设计断面核对;

监理单位见证测量,核对开挖断面。

(6)隧底开挖后应及时核对隧底地质情况。

当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时,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处检查一次。

施工单位进行地质描述;

9.2.2一般项目

(1)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的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不应小于80%,中硬岩不应小于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对照钻爆设计资料,观察、计数检验炮眼痕迹保存率。

(2)水沟开挖位置、基底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靠边墙的水沟应与边墙基础同时开挖、一次成型。

观察、仪器测量。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加强对技术及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全体参建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

(2)岩石隧道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土质隧道施工严格按照“先探测、管超前、非爆破、严控水、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早衬砌”的原则组织施工。

(3)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规定的开挖方法进行施工,否则应按照变更程序申请改变施工方案。

(4)在隧道开挖前,对隧道地表中线附近范围进行勘察,对地表冲沟、深井、滑塌、陷穴、地表附着物等不良地质情况进行统计,并按里程桩号逐一登记、拍照,尤其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等大型构筑物地段,施工中应加强监控量测工作,严格按设计方案施工,确保隧道安全、顺利通过。

(5)每循环进行测量放样,严格控制超欠挖。

定期对测量控制点进行检查、复核,避免由于隧底下沉、上鼓、不均匀变形及人工或机械碰撞等原因对控制点的损害。

(6)边墙、仰拱或底板等的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和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隧底开挖前应进行施工工艺设计。

(7)开挖后应按设计要求的量测项目及频率进行围岩量测,及时反馈量测信息。

(8)隧道开挖中,应在每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围岩裂隙结构状况、岩体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核对设计情况,判断围岩的稳定性。

(9)土质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少挖掘机对隧道边沿的开挖,应采用人工风镐对隧道周边进行修整,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避免侧壁或拱顶掉块现象。

拱脚、墙角应预留30cm人工开挖,严禁超挖。

土质隧道拱墙脚严禁被水浸泡。

开挖完毕后,应尽早对围岩进行支护封闭,减少围岩暴露的时间。

(10)制定安全施工应急预案,日常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11)洞口工程施工,宜避开雨季和严寒季节。

(12)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上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石,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

(13)泥质砂岩隧道施工应做好洞顶、洞门及洞口防排水系统。

洞门及洞内排水沟应进行铺砌,砂浆抹面,防止地表水及施工用水下渗,影响结构安全。

地层含水量大时,上台阶掌子面附近宜开挖横向水沟,将水引至隧道中部纵向排水沟排出洞外,以免浸泡拱脚。

必要时应配合井点降水等措施将地下水位降至隧道二次衬砌底部以下,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14)隧道明洞段施工时,边仰坡应分层分段开挖,并按设计及时做好防护。

临时边仰坡应进行适当放坡。

(15)明洞段因地基加固等施工的振动可能造成边坡失稳时,应预先在边坡上设置观测桩进行监测,并派专人检查边坡的稳定情况。

发现边坡有开裂、变形现象时,应立即对边坡体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安全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

(16)爆破作业时,所有人员应撤离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安全地点。

安全地点至爆破工作面的距离,在独头坑道内不应小于200m,当采用全断面开挖时,应根据爆破方法与装药量计算确定安全距离。

当相对开挖工作面相距40m时,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统一指挥。

当两开挖工作面相距10~15m时,应从一端开挖贯通。

设置放炮前的安全检查员,及时检查现场的安全情况,以确定是否可以起爆,爆破后经专职安全员检查,排除瞎炮等安全隐患后,其他人员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17)暗洞分部开挖时,在满足设计规范及安全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施工工艺,分部尺寸划分合理,各分部尽量平行作业,从而达到快速施工的目的。

(18)弃碴时要由专人指挥、堆放整齐、边坡平整,弃碴场需设置挡墙。

施工过程中杜绝随意倾倒弃碴和弃土。

施工完毕后,对弃碴场及时平整,并做好绿化、防护,避免水土流失。

(19)隧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作业环境应符合下列职业健康及安全标准:

1)空气中氧气含量,按体积计不得小于20%;

2)粉尘永许浓度,每立方空气中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不得大于2mg,每立方空气中含有10%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矿物性粉尘不得大于4mg;

3)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

①一氧化碳的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在特殊情况下,施工人员必须进入工作面时,浓度可为100mg/m3,但工作时间不得大于30min;

②二氧化碳按体积计不得大于0.5%;

③氮氧化物(换算成NO2)为5mg/m3以下;

4)隧道内气温不得高于28℃;

5)隧道内噪声不得大于90Db。

(20)施工独头掘进长度超过150m时,应采取机械通风,确保洞内每人供应3m3/min的新鲜空气。

(21)便道及施工现场要注意撒水防尘,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隧道施工作业地段必须保证足够的照明。

不安全因素较大的地段应加大照度。

在主要交通道路、洞内抽水机站应设置安全照明,漏电地段照明应采用防水灯头和灯罩。

第二章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

适用于新建铁路隧道正洞及其辅助坑道、附属洞室的超前小导管施工。

超前小导管配合型钢钢架使用,应用于隧道Ⅳ、Ⅴ级围岩拱部超前注浆预支护,其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m。

超前小导管设计参数:

超前导管规格及间距:

符合设计要求;

倾角:

外插角1°

~3°

,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注浆材料:

M20水泥浆或水泥砂浆;

设置范围:

拱部135°

范围。

4.施工工法与工艺流程

4.2.1制作小导管

小导管前端做成尖锥形,尾部焊接φ8mm钢筋加劲箍,管壁上每隔10~20cm梅花型钻眼,眼孔直径为6~8mm,尾部长度不小于30cm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

小导管构造见图2。

4.2.2小导管安装

(1)测量放样,在设计孔位上做好标记,用凿岩机或煤电钻钻孔,孔径较设计导管管径大20mm以上。

(2)成孔后,将小导管按设计要求插入孔中,或用凿岩机直接将小导管从型钢钢架上部、中部打入,外露20cm焊于开挖面后方的钢架上,与钢架共同组成预支护体系。

4.2.3注浆

采用KBY-50/70注浆泵压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

注浆前先喷射混凝土5~10cm厚封闭掌子面,形成止浆盘。

喷砼封闭掌子面

材料准备

设备准备

施工准备

风枪或煤电钻成孔

拱部放样布孔

机具准备

清孔

管材加工

安装小导管

M20砂浆准备

注浆

隧道开挖

图1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φ8mm加劲箍

小钢管普通焊

>

30cm

15~20cm

图2注浆小导管结构图

注浆前先冲洗管内沉积物,由下至上顺序进行。

单孔注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值,持续注浆10min且进浆速度为开始进浆速度的1/4或进浆量达到设计进浆量的80%及以上时注浆方可结束。

注浆施工中认真填写注浆记录,随时分析和改进作业,并注意观察施工支护工作面的状态。

注浆参数应根据注浆试验结果及现场情况调整。

注浆参数可参照以下数据进行选择:

注浆压力:

一般为0.5~1.0Mpa;

浆液初凝时间:

1~2min;

水泥:

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

中细砂。

(1)串浆时及时堵塞串浆孔。

(2)泵压突然升高时,可能发生堵管,应停机检查。

(3)进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应重新调整砂浓度及配合比,缩短胶凝时间。

6.劳动力组织情况

动力组织方式:

每工班钻孔及注浆施工人员不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