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碎石一些看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9438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配碎石一些看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级配碎石一些看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级配碎石一些看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级配碎石一些看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级配碎石一些看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级配碎石一些看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级配碎石一些看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级配碎石一些看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级配碎石一些看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级配碎石一些看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级配碎石一些看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级配碎石一些看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级配碎石一些看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配碎石一些看法.docx

《级配碎石一些看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配碎石一些看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级配碎石一些看法.docx

级配碎石一些看法

1、级配碎石

粗、中、小碎石集料和石屑各占一定比例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规定的密实级配要求时,称做级配碎石。

级配碎石垫层配合比为碎石(10-30):

碎石(5—10)碎石(3-8)=45:

30:

25

1、根据各单档规格料级配,掺配出符合工程结构层级配范围要求的级配曲线,即确定各单档料的比例。

2、按可能出现的最佳含水量为中值以含水量1~1.5%间隔配制5个试样,进行平行击实试验,可得到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若实测点离散太大,可补点,提高准确度,从而可根据曲线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砂石应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含泥量不超过3%,并应除去树皮、草皮等杂质。

若用细砂,应掺入30%~50%的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节选)6  级配碎石

6。

1  一般规定

6.1.1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基层和底基层的级配碎石应用预先筛分成几组不同粒径的碎石(如37。

5~19mm,19~9.5mm,9.5~4。

75mm的碎石)及4。

75mm以下的石屑组配而成。

6.1。

2在其他等级公路上,级配碎石可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组配而成.

6。

1.3缺乏石屑时,可以添加细砂砾或粗砂。

也可以用颗粒组成合适的含细集料较多的砂砾与未筛分碎石组配成级配碎砾石。

6。

1.4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6.1。

5级配碎石可用做较薄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中间层.

6.1。

6当级配碎石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时,其最大粒径应控制在37.5mm以内;当级配碎石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以及半刚性路面的中间层时,其最大粒径宜控制在31。

5mm以下.

6.1.7级配碎石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颗粒组成应是一根顺滑的曲线.

(2)配料必须准确。

(3)塑性指数应符合规定。

(4)混合料必须拌和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5)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下列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

中间层100%

基  层98%

底基层96%

(6)应使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15~18cm.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可达20cm.

(7)级配碎石基层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以保护表层不受破坏。

6。

1.8级配碎石用做半刚性路面的中间层以及用做二级以上公路的基层时,应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并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

6.2  材  料

6。

2.1轧制碎石的材料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岩石(软质岩石除外)、圆石或矿渣。

圆石的粒径应是碎石最大粒径的3倍以上;矿渣应是已崩解稳定的,其干密度和质量应比较均匀,干密度不小于960kg/m3。

6.2.2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应不超过20%。

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

6.2.3石屑或其他细集料可以使用一般碎石场的细筛余料,也可以利用轧制沥青表面处治和贯人式用石料时的细筛余料,或专门轧制的细碎石集料.也可以用天然砂砾或粗砂代替石屑。

天然砂砾的颗粒尺寸应该合适,必要时应筛除其中的超尺寸颗粒。

天然砂砾或粗砂应有较好的级配.

6。

2。

4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砾石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时,其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满足表6.2.4中1号级配的规定.级配碎石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时,其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满足表6。

2。

4中2号级配的规定。

同时,级配曲线宜为圆滑曲线.

6。

2。

5在塑性指数偏大的情况下,塑性指数与0.5mm以下细土含量的乘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6.2。

4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砾石的颗粒组成范围

编 号 

  通过质量百分率(%)

项 目12

筛孔尺寸

(mm)37。

5100

31。

590~100100

19。

073~8885~100

9.549~6952~74

4.7529~5429~54

2。

3617~3717~37

0.68~208~20

0.0750~7②0~7②

液限(%)<28<28

塑性指数<6(或9①)<6(或9①)

注:

①潮湿多雨地区塑性指数宜小于6,其他地区塑性指数宜小于9。

②对于无塑性的混合料,小于0。

075一的颗粒含量应接近高限.

(1)在年降雨量小于600mm的地区,地下水位对土基没有影响时,乘积不应大于120;

(2)在潮湿多雨地区,乘积不应大于100。

6.2.6级配碎石用做中间层时,其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符合表6。

2。

4中2号级配的规定。

6.2.7未筛分碎石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底基层时,其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符合表6.2。

7中1号级配的规定;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底基层时,其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符合表6.2。

7中2号级配的规定。

6.2。

8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砾石所用石料的压碎值应满足下列规定:

基层: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大于26%

二级公路不大于30%

二级以下公路不大于35%

底基层: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大于30%

二级公路不大于35%

二级以下公路不大于40%

表6.2.7未筛分碎石底基层颗粒组成范围

编 号 

  通过质量百分率(%)

项 目12

筛孔尺寸

(mm)53100

37.585~100100

31.569~8883~100

19.040~6554~84

9。

519~4329~59

4。

7510~3017~45

2。

368~2511~35

0.66~186~21

0。

0750~100~10

液限(%)<28<28

塑性指数<6(或9①)<6(或9①)

注:

①在潮湿多雨地区,塑性指数宜小于6,其他地区塑性指数宜小午9。

6。

3  路拌法施工

6。

3.1级配碎石路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应符合图6。

3.1的顺序。

6。

3.2有关下承层

1下承层不宜做成槽式断面。

2准备下承层,有关要求同3.4.2条.

 

6.3.3放工放样,有关要求同3.4.3条。

6.3。

4备料

1计算材料用量

(1)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组成级配碎石时,按表6.2.4的要求,计算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的配合比。

(2)采用不同粒级的单一尺寸碎石和石屑组成级配碎石时,按表6.2.4的要求,计算不同粒级碎石和石屑的配合比。

(3)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规定的压实干密度并按确定的配合比分别计算各段需要的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的数量或不同粒级碎石和石屑的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2未筛分碎石的含水量较最佳含水量宜大1%左右。

3未筛分碎石和石屑可按预定比例在料场混合,同时洒水加湿,使混合料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约1%.

6。

3.5运输和摊铺集料

1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2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宜由远到近卸置集料。

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避免料不够或过多。

未筛分碎石和石屑分别运送时,应先运送碎石。

3料堆每隔一定距离应留一缺口.

4集料在下承层上的堆置时间不应过长。

运送集料较摊铺集料工序宜只提前数天。

5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并确定松铺厚度。

人工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1.40~1.50;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1.25~1。

35。

6用平地机或其他合适的机具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力求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

应同时摊铺路肩用料.

7检查松铺材料层的厚度,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8未筛分碎石摊铺平整后,在其较潮湿的情况下,将石屑按本规范6。

3.4条第1款计算的距离卸置其上。

用平地机并辅以人工将石屑均匀摊铺在碎石层上,并摊铺均匀。

9采用不同粒级的碎石和石屑时,应将大碎石铺在下层,中碎石铺在中层,小碎石铺在上层。

洒水使碎石湿润后,再摊铺石屑。

6。

3。

6拌和及整形

1对于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应采用专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级配碎石。

对于二级以下的公路,在无稳定土拌和机的情况下,可采用平地机或多铧犁与缺口圆盘耙相配合进行拌和。

(1)用稳定土拌和机应拌和两遍以上.拌和深度应直到级配碎石层底.在进行最后一遍拌和之前,必要时先用多铧犁紧贴底面翻拌一遍.

(2)用平地机进行拌和,宜翻拌5~6遍,使石屑均匀分布于碎石料中。

平地机拌和的作业长度,每段宜为300~500m。

平地机刀片的安装角度宜符合表6.3。

6和图6.3.6的要求.

拌和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均匀,并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同时应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表6。

326平地机刀片安装角度

拌和条件平面角α(°)倾角β(°)切角γ(°)

干拌30~50453

湿拌35~40452

(3)用缺口圆盘耙与多铧犁相配合拌和级配碎石时,用多铧犁在前面翻拌,圆盘耙紧跟在后面拌和,即采用边翻边耙的方法,共翻耙4~6遍。

应随时检查调整翻耙的深度。

用多铧犁翻拌时,第一遍由路中心开始,将混合料向中间翻,同时机械应慢速前进。

第二遍从两边开始,将混合料向外翻。

拌和过程中,应保持足够的水分.拌和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和均匀性应符合本款

(2)的要求。

2使用在料场已拌和均匀的级配碎石混合料时,摊铺后混合料如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应用平地机进行补充拌和。

3用平地机将拌和均匀的混合料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形,在整形过程中,应注意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4用拖拉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5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和整形。

6。

3.7碾压

1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

一般需碾压6~8遍,应使表面无明显轮迹。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

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

2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3严禁压路机在己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4凡含土的级配碎石层,都应进行滚浆碾压,一直压到碎石层中无多余细土泛到表面为止。

滚到表面的浆(或事后变干的薄土层)应清除干净。

6。

3。

8横缝的处理

两作业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

第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拌和整平后进行碾压。

6.3.9纵缝的处理

应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铺筑时,纵缝应搭接拌和。

前一幅全宽碾压密实,在后一幅拌和时,应将相邻的前幅边部约30cm搭接拌和,整平后一起碾压密实。

6.4  中心站集中厂拌法施工

6。

4.1级配碎石混合料可以在中心站用多种机械进行集中拌和,如强制式拌和机、卧式双转轴桨叶式拌和机、普通水泥混凝土拌和机等。

6.4.2对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级配碎石基层和中间层,宜采用不同粒级的单一尺寸碎石和石屑,按预定配合比在拌和机内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

6。

4。

3不同粒级的碎石和石屑等细集料应隔离,分别堆放.

6。

4。

4细集料应有覆盖,防止雨淋。

6.4。

5在正式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6。

4。

6在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时,如未筛分碎石或石屑的颗粒组成发生明显变化,应重新调试设备。

6.4。

7将级配碎石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时,应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其他碎石摊铺机摊铺碎石混合料.

6.4。

8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6。

4。

9用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方法同本规范6。

3。

7条.

6.4。

10级配碎石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时,如没有摊铺机,也可用自动平地机(或摊铺箱)摊铺混合料。

1根据摊铺层的厚度和要求达到的压实干密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

2将混合料均匀地卸在路幅中央,路幅宽时,也可将混合料卸成两行。

3用平地机将混合料按松铺厚度摊铺均匀。

4设一个三人小组跟在平地机后面,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对于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应添加细集料,并拌和均匀;对于细集料“窝”,应添加粗集料,并拌和均匀.

6.4。

11用平地机摊铺混合料后的整形和碾压均与路拌法施工相同.

6.4。

12集中厂拌法施工时的横向接缝按下述方法处理:

1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靠近摊铺机当天未压实的混合料,可与第二天摊铺的混合料一起碾压,但应注意此部分混合料的含水量。

必要时,应人工补充洒水,使其含水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2用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时,每天的工作缝可按本规范6.3。

8条处理。

6.4。

13应避免纵向接缝.如摊铺机的摊铺宽度不够,必须分两幅摊铺时,宜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约5~8m同步向前摊铺混合料。

在仅有一台摊铺机的情况下,可先在一条摊铺带上摊铺一定长度后,再开到另一条摊铺带上摊铺,然后一起进行碾压。

6.4。

14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情况下,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并按下述方法处理:

(1)在前一幅摊铺时,在靠后一幅的一侧应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级配碎石层的压实厚度相同;

(2)在摊铺后一幅之前,将方木或钢模板除去;

(3)如在摊铺前一幅时未用方木或钢模板支撑,靠边缘的30cm左右难于压实,而且形成一个斜坡,在摊铺后一幅时,应先将未完全压实部分和不符合路拱要求部分挖松并补充洒水,待后一幅混合料摊铺后一起进行整平和碾压.

2、砂石垫层法

砂石垫层法是地基浅层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属于换填法。

当软弱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不能满足建筑物的要求,厚度又不很大时,常采用强度较高的砂石垫层,换填基础底面下处理范围内的部分或全部软弱土层,提高地基承载力,使其满足建筑物上覆荷载的要求。

砂石垫层的主要作用:

  1、提高基础底面以下地基浅层的承载力.地基中的剪切破坏是从基础底面下边角处开始,随基底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向纵深发展的,因此当基底面以下浅层范围内可能被剪切破坏的软弱土为强度较大的垫层材料置换后,可以提高承载能力;

  2、减少沉降量。

一般情况,基础下浅层的沉降量中所占得比例较大.由于土体侧向变形引起的沉降,理论上也是浅层部分占的比例较大。

以垫层材料代替软弱土层,可大大减少这部分的沉降量;

  3、加速地基的排水固结.用砂石作为垫层材料,由于其透水层大,在地基受压后便是良好的排水面,可使基础下面的空隙水压力迅速消散,避免地基土的塑性破坏,且可加速垫层下软弱土层的固结及其强度的提高.

  砂石垫层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3m内的软弱、透水性强的粘性土层处理;垫层厚度一般为0。

5~2.5m之间为宜。

若超过3m,侧费工费料,施工难度也较大,经济费用高;若小于0.5m,则不起作用。

  工材料及构造要求:

  1)砂

  我们在施工中一般采用级配良好的、质地坚硬的天然河砂.为了保证基底土质良好渗透性,不宜使用含有淤泥杂质的土方砂.

  2)碎石充砂

  我们在工程施工中通常采用10~40的普通碎石,施工时,为防止含尘过多,可事先冲洗干净后,再与粗砂混合搅拌均匀使用,砂∶石一般为3∶7。

  3)构造要求

  砂石垫层是以置换有可能被剪切破坏的软弱地基土质,从而提高地基承载能力,所以它的构造要有一定的厚度;同时还应有足够的宽度,以防止向垫层两侧挤出。

1。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施工工艺

1)材料要求

a。

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粒料;

b。

级配砂石材料中不得含有有机杂物,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50mm;

c.在缺少中砂、粗砂的地区,可以用细砂代替,但宜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的碎石或卵石,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级配砂石垫层施工方案

 

砂石地基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砂石地基、地基处理以及地面垫层(夯实和碾压法)。

2施工准备

2。

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天然级配砂石或人工级配砂石:

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粒料。

在缺少中、粗砂和砾石的地区,可采用细砂,但宜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的碎石或卵石,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颗粒级配应良好.

2。

1。

2级配砂石材料,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

用做排水固结地基时,含泥量不宜超过3%。

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虚铺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50mm。

2。

1.3主要机具:

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推土机、压路机(6~10t)、手推车、平头铁锹、喷水用胶管、2m靠尺、小线或细铅丝、钢尺或木折尺等.

2.2作业条件:

2.2。

1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标准木桩或标高桩,或在固定的建筑物墙上、槽和沟的边坡上弹上水平标高线或钉上水平标高木橛。

2。

2.2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的工程中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基坑(槽)保持无水状态。

2.2。

3铺筑前,应组织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地质情况,如有无孔洞、沟、井、墓穴等。

应在未做地基前处理完毕并办理隐检手续。

2。

2.4检查基槽(坑)、管沟的边坡是否稳定,并清除基底上的浮土和积水.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检验砂石质量→分层铺筑砂石→洒水→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

3.2对级配砂石进行技术鉴定,如是人工级配砂石,应将砂石拌合均匀,其质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

3.3分层铺筑砂石

3.3.l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一般为15~20cm,不宜超过30cm,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

视不同条件,可选用夯实或压实的方法.大面积的砂石垫层,铺筑厚度可达35cm,宜采用6~10t的压路机碾压.

3。

3。

2砂和砂石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应挖成踏步和斜坡形,搭槎处应注意压(夯)实。

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3。

3。

3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岔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

5~1.0m,并应充分压(夯)实.

3。

3。

4铺筑的砂石应级配均匀。

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砂石。

3.4洒水:

铺筑级配砂石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为8%~l2%。

3.5夯实或碾压;夯实或碾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

用水夯或蛙式打夯机时,应保持落距为400~500mm,要一夯压半夯,行行相接,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3遍。

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碾压不少于4遍,其轮距搭接不小于50cm。

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3。

6找平和验收:

3.6。

l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并应设置纯砂检查点,用200cm3的环刀取样;测定干砂的质量密度。

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用贯入法测定质量时,用贯入仪、钢筋或钢叉等以贯入度进行检查,小于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为合格。

3。

6。

2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4质量标准

4。

1保证项目:

4。

1。

1基底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

1。

2纯砂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

2基本项目:

4。

2。

1级配砂石的配料正确,拌合均匀,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

4.2。

2分层留接槎位置正确,方法合理,接槎夯压密实,平整.

4。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4。

砂石地基的允许偏差表2-4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

2顶面标高

表面平整度±15

20用水平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量检查

5成品保护

5.1回填砂石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轴线桩、标准高程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5。

2地基范围内不应留有孔洞。

完工后如无技术措施,不得在影响其稳定的区域内进行挖掘工程.

5.3施工中必须保证边坡稳定,防止边坡坍塌。

5.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级配砂石不准或铺筑超厚.

5。

5级配砂石成活后,应连续进行上部施工;否则应适当经常洒水润湿。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

1大面积下沉:

主要是未按质量要求施工,分层铺筑过厚、碾压遍数不够、洒水不足等。

要严格执行操作工艺的要求。

6.2局部下沉:

边缘和转角处夯打不实,留接槎没按规定搭接和夯实.对边角处的夯打不得遗漏。

6.3级配不良:

应配专人及时处理砂窝、石堆等问题,做到砂石级配良好。

6。

4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砂石地基,其最下层的铺筑厚度可适当增加50mm。

6。

5密实度不符合要求:

坚持分层检查砂石地基的质量。

每层的纯砂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

必须符合规定,否则不能进行上一层的砂石施工。

6.6砂石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00mm;冻结的天然砂石不得使用.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二质量记录:

7。

1施工现场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7.2地基钎探记录

7。

3地基隐蔽验收记录。

7.4砂石的试验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