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9589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3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docx

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

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

 

  1、病人仰卧、去枕、头后仰、解领扣。

  2、操作者立于病人头顶侧,左手拇指推下唇及下颌牙龈,使口腔张开,右手握喉钳的镜柄,将钳片从口腔右侧伸入、渐进、渐移向中线,把舌体推向左侧,暴露悬臃垂。

  3、镜片沿舌根再深入,同时提起镜柄,暴露会厌的上缘,镜片顶端伸至会厌,将其挑伤会厌及声带,导致喉头水肿及并发生。

  3、插入导管粗细合适,过细使呼吸道阻力增加,尤其是呼气阻力增加,致使氧气蓄积过多。

  4、经常注意导管和牙垫的固定,随时吸尽口腔分泌物,防止导管滑脱。

  5、气管内插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因气囊压迫气管而发生并发症,不超过48-72h,如需继续使用呼吸器者,应行气管切开。

  6、插管用具使用完毕,喉钳的钳片、牙垫、管芯,应先用肥皂水刷洗,清水冲净,然后浸

气管插管术

【学习目的】

  1.掌握气管插管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掌握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故应谨慎。

  3.喉头严重水肿者,不宜行经喉人工气道术。

  4.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宜待凝血功能纠正后进行。

  5.巨大动脉瘤,尤其位于主动脉弓部位的主动脉瘤,插管有可能使动脉瘤破裂,宜慎重,如需插管,须操作轻柔、熟练,患者要安静,避免咳嗽和躁动。

  6.如果有鼻息肉、鼻咽部血管瘤,不宜行经鼻气管插管。

【教学方法】

  1.观看多媒体教学视频。

  2.在模拟的气管插管场景下,借助气管插管模型,由教师进行讲解与示范,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示范操作。

备齐气管插管相关用具,尽可能接近临床情景。

  3.学生分组在气管插管模型上进行训练,教师从旁指导。

  4.临床实践观摩。

【器械准备】

  气管插管模型1个(图1)、多功能成人气道管理与CPR训练模型1个(图2)、ECS综合模拟人1个(图3)、麻醉喉镜1套、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导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以及供给正压通气的呼吸器及氧气等。

图1 成人气道插管半身模型

图2 多功能成人气道管理与CPR训练模型

图3ECS综合模拟人

【术前准备】

  1.详细了解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等。

  2.向患者或家属详细说明气管插管的目的、意义、安全性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简要说明操作过程,消除患者顾虑,取得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插管前,检查插管用具是否齐全合用,特别是喉镜是否明亮。

  4.气管插管时患者应呈中度或深昏迷,咽喉反射消失或迟钝;如嗜睡或浅昏迷,咽喉反应灵敏,应行咽喉部表面麻醉,然后插管。

  5.术者及助手常规洗手,戴好帽子和口罩。

【操作步骤】

  1.患者仰卧,头垫高10cm,后仰。

术者右手拇、示、中指拨开上、下唇,提起下颌并启开口腔。

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置入口腔,将舌体稍向左推开,使喉镜片移至正中位,此时可见悬雍垂。

  2.沿舌背慢慢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稍上提喉镜,可见会厌的边缘。

继续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然后上提喉镜,以撬起会厌而显露声门(图4)。

图4 用喉镜暴露声门

  3.右手以握笔式手势持气管导管,斜口端对准声门裂,轻柔地插过声门而进入气管内(图5)。

放入牙垫于上、下齿之间。

退出喉镜(图6)。

听诊两肺有呼吸音,确定气管导管在气管内,且位置适当后,妥善固定导管与牙垫(图7)。

图5 插入气管导管

图6 退出喉镜

图7 固定导管

  4.气管导管套囊注入适量空气(3~5mL),使导管与气管壁密闭,便于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并可防止呕吐物、口腔分泌物或血液流入气管。

【术后处理】

  整理用物,医疗垃圾分类处置,并作详细记录。

【注意事项】

  1.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牙齿。

待声门开启时再插入导管,避免导管与声门相顶,以保护声门、后部粘膜、减少喉头水肿的发生。

  2.防止牙齿脱落误吸。

术前应检查患者有无义齿和已松动的牙齿,将其去除或摘掉,以免在插管时损伤或不小心致其脱落、滑入气道,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

  3.防止气囊滑脱。

如果气囊固定在导管上,一般不会滑脱。

但如果导管与气囊分开,应选择与导管相匹配的气囊,并用丝线捆扎在导管上,防止其滑脱落入气道,造成严重的后果。

  4.检查导管的位置。

一般气管插管后或机械通气后应常规行床边X线检查,以确定导管位置。

  5.防止插管意外。

气管插管时,尤其是在挑起会厌时,由于迷走神经反射,有可能造成患者的呼吸、心跳骤停,特别是生命垂危或原有严重缺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容易发生。

因此插管前应向患者的家属交待清楚,取得理解和配合。

插管时应充分吸氧,并进行监测,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

  6.插管后吸痰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吸痰持续时间一次不应超过30秒,必要时于吸氧后再吸引。

经导管吸入气体必须注意湿化,防止气管内分泌物稠厚结痴,影响呼吸道通畅。

  7.目前所用套囊多为高容低压,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宜超过72小时,72小时后病情不见改善,可考虑气管切开术。

导管留置期间每2~3小时放气1次。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

   (经口明视下插管法)

    只有呼吸道畅通(即开放气道),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人工辅助通气。

无论是抢救重度外伤还是内科危重病人,首要措施就是保持呼吸道畅通;尤其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无论是基础生命支持(第一个ABCD)还是高级生命支持(第二个ABCD),排在第一位“A”的始终是开放气道。

   气管插管术是建立通畅呼吸道的简捷有效方法,除全身麻醉外,在许多危重病人的抢救中,为有效进行机械通气,清除气管内痰液或血液,防止呕吐窒息,解除呼吸道梗阻创造了先决条件。

气管插管所建立的人工气道,成为病人身上最重要的一条“生命线”。

  根据CPR`2000国际指南,气管插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金标准”;但不是唯一的金标准,还有其他方法可以临时代替,如无创性氧气面罩、喉罩通气道、紧急环甲膜穿刺等;然而气管插管仍旧是唯一最可靠的方法。

一、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1、各种全麻手术;

  2、预防和处理误吸或呼吸道梗阻,如腹内压增高、频发呕吐、颈部肿瘤、压迫气管、极度肥胖等;

  3、呼吸功能不全,需接人工呼吸机;

  4、心跳呼吸停止,需高级生命支持。

  二、相对禁忌症

  1、喉头水肿;

  2、急性喉炎;

  3、升主动脉瘤;

  4、在心肺复苏时没有绝对禁忌症。

三、气管插管的优缺点

  

(一)优点

  1、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2、保证人工气道密闭不漏气,便于人工呼吸机的控制与辅助呼吸模式管理,顺利并有效地行正压通气;

  3、降低呼吸阻力,减少呼吸作功。

  

(二)缺点

  1、需要专业的解剖、生理学知识和专门的培训;

  2、气管导管存在折屈不通、插管过深或导管脱出的危险;

  3、插管可引起较多的并发症,如因操作不当即刻引起的并发症、导管存留期间的并发症,以及拔管后即刻或延迟性发生的并发症等

四、气管插管方法学分类

  

(一)经口或经鼻插管法:

  经口插管方法简单快速,而经鼻的耐受性较好。

  

(二)明视或盲探插管法:

   ì弯型喉镜                      ì导管盲探

  1.明视í直型喉镜                2.盲探í手指探触

  î纤支镜引导                    î逆行引导

  五、有关的解剖学知识

  1、喉头

  喉头位于颈4~5椎体前面,为气管的入口,起调节和维持呼吸及胸腔内压力作用,也是发音的主要器官;由9块软骨及其附连的韧带和9条肌肉组成。

  喉头的重要结构包括会厌、声门裂和环甲膜三部分:

  

(1)会厌——位于喉头上方的半月形软骨盖,覆盖气管入口,平时处于半开合状态以便随时呼吸,但正好遮挡住其下方声门裂的视线,直视下无法窥见。

吞咽时会厌盖住气管入口防止呛水。

  

(2)声门裂——左右声带之间的裂隙,为气管开口的标志;借助喉镜抬起会厌后,即可在明视下显露,声门裂暴露得越好则插管越顺利。

声门裂的前2/3由膜性真声带构成,后1/3由杓状软骨声带突构成。

  (3)环甲膜——甲状软骨前下缘与环状软骨之间的膜状韧带,结构十分薄弱。

其重要解剖意义在于,如果病人因异物卡喉或喉头水肿造成严重窒息,来不及气管插管或无法气管插管时,可立即实施紧急环甲膜穿刺或切开术,马上缓解呼吸困难,取得立竿见影的神奇效果。

  2、气管

  相当于颈7~胸5椎体前面,全长约为10~14cm,上连环状软骨、下止隆突;前壁由16~20个气管软骨环组成,后壁为肌肉层,迷走神经支配

  气管遇刺激后易发生剧烈呛咳(尤其隆突受到刺激),支气管痉挛或迷走心脏反射而致心搏骤停。

  3、左右支气管

   右支气管总长2cm,与气管构成20~25°角,内径较粗,易误入

  左支气管总长5cm,与气管构成40~50°角,异物相对不易进入

  4、上呼吸道三轴线

  ①口轴线ü——去枕平卧,头低位

  ý(直角)

  ②咽轴线þü——头部抬高(抵消)

  ý(锐角)

  ③喉轴线 þ——头部后仰(必须)

  三轴线平行得越好,则插管越顺利。

  5、气管插管的解剖标志:

门齿®舌®悬雍垂®会厌®声门裂

                                    (第一标志)(第二标志)

六、气管插管的必备器械

  

(一)喉镜

   1、弯型喉镜:

  放在会厌的上方抬会厌,暴露声门裂时不会损伤到会厌;

  2、直型喉镜:

  放在会厌的下方挑会厌,暴露声门裂时势必损伤到会厌,因此现已淘汰。

  

(二)气管导管:

  ①Portey导管      聚氯乙烯制成、特殊无毒

  ★               固化套囊、不透X光

  ②Parol导管         塑胶化的聚氯乙烯制成

七、经口明视下的插管方法与步骤

  

(一)插管前物品准备

  1、弯型喉镜(必须随时保证亮灯)

  2、气管导管(检查套囊是否完好)

  3、导引钢丝(管芯距导管开口1cm)

  4、10ml注射器(用于套囊充气)

  5、消毒的液体石蜡(润滑导管壁)

  6、牙垫与胶布(用于外固定导管)

  7、吸引装置及吸痰管(随时可启动)

  8、带活瓣的复苏球囊(须连接好氧气)

  9、铺两块无菌治疗巾(注意无菌观念)

  10、操作人员戴帽子口罩(首先戴好)

  

(二)摆放体位与开放气道

  1、摆好体位:

  病人仅需取“去枕平卧位”,简单方便,不用采取传统的“经典式”或“修正式”体位;

  而术者站立于病人的头顶部,两脚一前一后蹲弓步,身体尽量往下沉,视线与喉轴线平行。

  2、开放气道:

  术者用双手托病人双下颌(大拇指放置于两侧鼻翼附近),打开口腔检查并清除口腔内异物;插管全程应始终保持病人头后仰,显露喉结。

  3、必要时(指病人有心跳时),采用面罩给纯氧1分钟,以防插管过程中诱发病人心搏骤停。

  (三)在解剖标志引导下用喉镜暴露声门裂

  4、保护口唇:

  随手将右手拇指伸入病人口腔,同时用食、中指提起下颌,更好地开放气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交叉拨开上下嘴唇,保护好口唇牙齿。

  5、喉镜置入口腔:

  术者左手持弯形喉镜(握持手势须正确),沿右侧口角垂直进入口腔;然后将舌体推向左侧,喉镜移至口腔正中线上。

喉镜必须居中,否则将导致声门裂暴露得不好。

  喉镜进入口腔后,术者右手不需再保护口唇,应及时将右手移至病人前额,用虎口往下压额头。

  6、以解剖标志为引导深入喉镜:

  喉镜在口腔居中见到悬雍垂(第一标志)后,继续慢慢推进喉镜;待喉镜尖端过悬雍垂后,喉镜暂不深入,在原位上翘喉镜。

  待喉镜转弯绕过舌根部后,即可见会厌(第二标志),喉镜始终在会厌的上方继续深入,直至喉镜尖端抵达会厌根部。

  7、上提喉镜暴露声门裂:

  待喉镜尖端抵达会厌根部后,即须向前上方用力提喉镜(沿45°角的合力),此时决不能以病人的牙齿为支点去撬门牙(可下压喉结)。

  用力上提喉镜即可使会厌随之而抬起,暴露其下方的声门,立马见到左、右声带及其之间的裂隙。

  上提喉镜的三个前提条件:

  只有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才能做“上提喉镜”的动作——

  

(1)喉镜必须居中;

  

(2)喉镜必须在会厌的上方;

  (3)喉镜尖端必须抵达会厌根部。

  (四)直视下插管并调整深度

  8、直视下插入气管导管:

  右手以握毛笔手式持气管导管(握持部位在导管的中后1/3段交界处),斜口端朝左对准声门裂,沿着喉镜的镜片凹槽在明视下送入导管;轻柔旋转导管,使其顺利地一次通过声门裂进入气管内。

  9、拨出管芯后再前进到位:

  待导管通过声门裂1cm后,拨出管芯再前进,不允许带着管芯插到位。

准确的插管深度为:

成人再送入5cm(小孩2~3cm),即声门裂下6cm;此时套囊已完全通过声门裂,而导管顶端距离气管隆突至少有2cm(经X光胸片证实)。

  10、调整好插管深度后,先放入牙垫再退出喉镜,顺序不能颠倒。

  (五)确定导管是否在气管内?

!

  11、尽管是在明视下插入导管,为确保万无一失,仍必须同时采用两种方法确定导管是否在气管内:

  

(1)出气法¡ª¡ª按压病人双侧胸部,听和看导管开口是否有温热气流呼出;

  

(2)进气法¡ª¡ª挤压复苏球囊,观察两侧胸廓是否均匀抬起,同时听诊双肺呼吸音均匀一致,而上腹部无气过水声。

  (六)确定后妥善固定导管

  12、确定导管在气管内以后再进行固定,顺序为先内再外而固定:

  

(1)内固定——往套囊内充气5~10ml左右,具体充气量可观察小气囊的张力;

  

(2)外固定——然后用两条胶布十字交叉,将导管固定于病人面颊部;第一条胶布应把导管与牙垫分开缠绕一圈后,再将两者捆绑在一起。

要求牢固美观。

  (七)保持呼吸道畅通

  13、气管插管成功后,应随时吸痰、湿化和护理,始终保持人工气道畅通;吸痰和湿化的方法要正确,注意无菌操作。

  14、最后连接好人工正压通气装置,主张先用复苏球囊手动捏皮球,而不要急于接人工呼吸机;待使用复苏球囊抑制掉病人自主呼吸,并调节好呼吸机参数试运行无误以后,再过渡到人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八)特别提示

  1、气管插管要求动作熟练、快速紧凑,时间在60秒钟内完成(不包括插管前的物品准备)。

如果是参加比赛或操作考核,需要用秒表计时,在60秒的基础上每提早或延迟1秒钟,给予相应的分值(如0.2分)加分或减分。

  2、如果气管插管失败或不顺利,应立即停止插管、退出喉镜和导管,不要再盲目地去乱捅;必须马上改为面罩给氧,一分钟后再次尝试;以免因插管时间过长,造成病人心搏骤停,或者喉头被捅水肿。

第二次插管则重新开始计时计分,不受第一次插管时间延迟的影响。

  3、确定导管是否在气管内的动作,必须认认真真而不是装模作样地去作,这是为了对病人负责。

如果是考试时,自己察觉导管不在气管内,可以给第二次插管机会再试;但如果检查不认真,自己没有发觉导管误入食道,而浑然接上人工正压通气装置,则不可能给第二次插管机会,因为此时病人已经被你“吹”死了!

  (九)操作流 程 图

       去枕平卧           托双下颌              有心跳时

  体位----------——﹥开放气道-------———﹥面罩给氧---------———﹥

  保护口唇牙齿       居中缓慢插入       沿中线缓慢上翘

  进入口腔---------———﹥舌体------------———﹥悬雍垂-------------———﹥

  (第一标志)  

  防止喉镜过深            上提喉镜压喉结          轻柔旋转导管

  会厌---------——----—﹥暴露声门--------------———﹥声门裂--------------———﹥

  (第二标志)

   过声门裂6cm           确认在气管内

  插入导管-----------———﹥深度插到位——------—﹥固定导管

  八、拔管指征及注意事项

  1、自主呼吸恢复良好,咳嗽和吞咽反射存在;双肺呼吸音正常,脱离吸氧后无缺氧现象。

  2、呼吸频率,成人14~20次/分,通气量恢复到正常水平;动脉血气分析保持正常。

  3、呼唤病人有反应,如睁眼、抬眉、张口、举手等。

  4、拔管前必须先吸净口腔及鼻咽腔内分泌物;更换吸痰管后,再吸净气管导管内及气管内分泌物,在气管内操作每次不超过10秒;

  5、拔管时应将吸痰管放入气管导管内并超出导管远端,然后保持负压边吸边拨,一同拨出;

  6、拔管后立即面罩给氧,观察呼吸,循环稳定后方可离开。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

   (经口明视下插管法)

    只有呼吸道畅通(即开放气道),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人工辅助通气。

无论是抢救重度外伤还是内科危重病人,首要措施就是保持呼吸道畅通;尤其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无论是基础生命支持(第一个ABCD)还是高级生命支持(第二个ABCD),排在第一位“A”的始终是开放气道。

   气管插管术是建立通畅呼吸道的简捷有效方法,除全身麻醉外,在许多危重病人的抢救中,为有效进行机械通气,清除气管内痰液或血液,防止呕吐窒息,解除呼吸道梗阻创造了先决条件。

气管插管所建立的人工气道,成为病人身上最重要的一条“生命线”。

  根据CPR`2000国际指南,气管插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金标准”;但不是唯一的金标准,还有其他方法可以临时代替,如无创性氧气面罩、喉罩通气道、紧急环甲膜穿刺等;然而气管插管仍旧是唯一最可靠的方法。

一、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1、各种全麻手术;

  2、预防和处理误吸或呼吸道梗阻,如腹内压增高、频发呕吐、颈部肿瘤、压迫气管、极度肥胖等;

  3、呼吸功能不全,需接人工呼吸机;

  4、心跳呼吸停止,需高级生命支持。

  二、相对禁忌症

  1、喉头水肿;

  2、急性喉炎;

  3、升主动脉瘤;

  4、在心肺复苏时没有绝对禁忌症。

三、气管插管的优缺点

  

(一)优点

  1、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2、保证人工气道密闭不漏气,便于人工呼吸机的控制与辅助呼吸模式管理,顺利并有效地行正压通气;

  3、降低呼吸阻力,减少呼吸作功。

  

(二)缺点

  1、需要专业的解剖、生理学知识和专门的培训;

  2、气管导管存在折屈不通、插管过深或导管脱出的危险;

  3、插管可引起较多的并发症,如因操作不当即刻引起的并发症、导管存留期间的并发症,以及拔管后即刻或延迟性发生的并发症等

四、气管插管方法学分类

  

(一)经口或经鼻插管法:

  经口插管方法简单快速,而经鼻的耐受性较好。

  

(二)明视或盲探插管法:

   ì弯型喉镜                      ì导管盲探

  1.明视í直型喉镜                2.盲探í手指探触

  î纤支镜引导                    î逆行引导

  五、有关的解剖学知识

  1、喉头

  喉头位于颈4~5椎体前面,为气管的入口,起调节和维持呼吸及胸腔内压力作用,也是发音的主要器官;由9块软骨及其附连的韧带和9条肌肉组成。

  喉头的重要结构包括会厌、声门裂和环甲膜三部分:

  

(1)会厌——位于喉头上方的半月形软骨盖,覆盖气管入口,平时处于半开合状态以便随时呼吸,但正好遮挡住其下方声门裂的视线,直视下无法窥见。

吞咽时会厌盖住气管入口防止呛水。

  

(2)声门裂——左右声带之间的裂隙,为气管开口的标志;借助喉镜抬起会厌后,即可在明视下显露,声门裂暴露得越好则插管越顺利。

声门裂的前2/3由膜性真声带构成,后1/3由杓状软骨声带突构成。

  (3)环甲膜——甲状软骨前下缘与环状软骨之间的膜状韧带,结构十分薄弱。

其重要解剖意义在于,如果病人因异物卡喉或喉头水肿造成严重窒息,来不及气管插管或无法气管插管时,可立即实施紧急环甲膜穿刺或切开术,马上缓解呼吸困难,取得立竿见影的神奇效果。

  2、气管

  相当于颈7~胸5椎体前面,全长约为10~14cm,上连环状软骨、下止隆突;前壁由16~20个气管软骨环组成,后壁为肌肉层,迷走神经支配

  气管遇刺激后易发生剧烈呛咳(尤其隆突受到刺激),支气管痉挛或迷走心脏反射而致心搏骤停。

  3、左右支气管

   右支气管总长2cm,与气管构成20~25°角,内径较粗,易误入

  左支气管总长5cm,与气管构成40~50°角,异物相对不易进入

  4、上呼吸道三轴线

  ①口轴线ü——去枕平卧,头低位

  ý(直角)

  ②咽轴线þü——头部抬高(抵消)

  ý(锐角)

  ③喉轴线 þ——头部后仰(必须)

  三轴线平行得越好,则插管越顺利。

  5、气管插管的解剖标志:

门齿®舌®悬雍垂®会厌®声门裂

                                    (第一标志)(第二标志)

六、气管插管的必备器械

  

(一)喉镜

   1、弯型喉镜:

  放在会厌的上方抬会厌,暴露声门裂时不会损伤到会厌;

  2、直型喉镜:

  放在会厌的下方挑会厌,暴露声门裂时势必损伤到会厌,因此现已淘汰。

  

(二)气管导管:

  ①Portey导管      聚氯乙烯制成、特殊无毒

  ★               固化套囊、不透X光

  ②Parol导管         塑胶化的聚氯乙烯制成

七、经口明视下的插管方法与步骤

  

(一)插管前物品准备

  1、弯型喉镜(必须随时保证亮灯)

  2、气管导管(检查套囊是否完好)

  3、导引钢丝(管芯距导管开口1cm)

  4、10ml注射器(用于套囊充气)

  5、消毒的液体石蜡(润滑导管壁)

  6、牙垫与胶布(用于外固定导管)

  7、吸引装置及吸痰管(随时可启动)

  8、带活瓣的复苏球囊(须连接好氧气)

  9、铺两块无菌治疗巾(注意无菌观念)

  10、操作人员戴帽子口罩(首先戴好)

  

(二)摆放体位与开放气道

  1、摆好体位:

  病人仅需取“去枕平卧位”,简单方便,不用采取传统的“经典式”或“修正式”体位;

  而术者站立于病人的头顶部,两脚一前一后蹲弓步,身体尽量往下沉,视线与喉轴线平行。

  2、开放气道:

  术者用双手托病人双下颌(大拇指放置于两侧鼻翼附近),打开口腔检查并清除口腔内异物;插管全程应始终保持病人头后仰,显露喉结。

  3、必要时(指病人有心跳时),采用面罩给纯氧1分钟,以防插管过程中诱发病人心搏骤停。

  (三)在解剖标志引导下用喉镜暴露声门裂

  4、保护口唇:

  随手将右手拇指伸入病人口腔,同时用食、中指提起下颌,更好地开放气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交叉拨开上下嘴唇,保护好口唇牙齿。

  5、喉镜置入口腔:

  术者左手持弯形喉镜(握持手势须正确),沿右侧口角垂直进入口腔;然后将舌体推向左侧,喉镜移至口腔正中线上。

喉镜必须居中,否则将导致声门裂暴露得不好。

  喉镜进入口腔后,术者右手不需再保护口唇,应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