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9668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

《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docx

人体寄生虫学非选择题期末冲刺

人体寄生虫学

名词解释

1.寄生虫的生活史:

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称寄生虫的生活史。

2.机会致病寄生虫:

有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

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此类寄生虫称机会致病寄生虫。

3.终宿主:

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4.中间宿主:

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5.保虫宿主:

某些寄生虫即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

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

这些脊椎动物在流行病学上称之为保虫宿主。

6.转续宿主:

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状态。

只有当该幼虫有机会进入其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为成虫。

此种非适宜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7.带虫者:

大多数情况下,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并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些人称带虫者。

广义的带虫者包括人和动物,由于带虫者能传播病原体,因此在流行病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8.慢性感染:

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或在临床上出现一些症状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而逐渐转入慢性持续感染阶段。

9.隐性感染:

隐性感染是指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体的一种寄生现象。

10.感染阶段:

寄生虫在完成生活史过程中除需要有适宜的宿主和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外,还必须达到一定的发育阶段,才具有能够侵入宿主并在宿主体内继续发育繁殖的能力,此发育阶段成为寄生虫的感染阶段。

11.异位寄生:

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这种寄生现象称异位寄生。

12.幼虫移行症:

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这些幼虫可在体内长期存活并移行,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病变。

13.寄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14.免疫逃避:

寄生虫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后,有些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而继续生存,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逃避。

15.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有些人体寄生虫病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自然的传播,这些寄生虫病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16.疟疾发作:

疟疾的一次典型发作表现为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阶段。

发作是由红细胞内期的疟原虫的裂体增殖所致,故发作具有周期性,此周期与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周期一致。

17.疟疾的再燃:

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称为疟疾的再燃。

18.疟疾的复发:

指疟疾初发患者红细胞内期的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经过数周至年余,又出现疟疾发作,称复发。

19.疟疾潜伏期:

指疟原虫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间隔时间,包括红细胞外期原虫发育的时间和红细胞内期原虫经几代裂体增殖达到一定数量所需的时间。

20.休眠子:

疟原虫迟发型子孢子视虫株的不同,需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休眠期,才能完成红细胞外的裂体增殖,经休眠期的子孢子被称之为休眠子。

21.世代交替:

指的是在生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与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22.带虫免疫:

人类感染疟原虫后产生的免疫力,能抵抗同种疟原虫的再感染,但同时其血液内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而免疫力随虫体的消失而消失的免疫状态叫做带虫免疫。

23.伴随免疫:

宿主染血吸虫后对再感染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力,即获得性免疫。

这种抵抗力主要表现为对再次入侵的童虫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而对原发感染的成虫不起杀伤作用,这种原发感染继续存在,而对再感染具有一定免疫力的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24.消除性免疫:

指宿主能清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这是寄生虫感染中很少见的一种免疫状态。

25.非消除性免疫:

寄生虫感染后虽可诱导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对体内已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维持在低虫荷水平,如疟疾的带虫免疫和血吸虫诱导的伴随免疫均属于非消除性免疫。

26..夜现周期性:

丝虫的微丝蚴白天滞留于肺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

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的夜多昼少现象称为夜现周期性。

27.土源性线虫:

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感染期虫卵或幼虫可直接进入人体发育,肠道线虫多属此型。

28.生物源性线虫:

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幼虫需现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后,再经皮肤或口感染人体,寄生在组织内的线虫多属此型。

29.医学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中有些种类通过刺螫、寄生和传播病原生物体等方式危害人体健康,这类具有医学重要性的节肢动物称为医学节肢动物。

30.机械性传播:

医学节肢动物对病原体的传播仅起着携带、输送的作用。

病原体可以附在节肢动物的体表、口器上或通过消化道传播,但其形态和数量均不发生变化。

31.生物性传播:

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历发育和(或)繁殖的阶段,是完成其生活史或传播中不可缺少的过程。

病原体在适宜媒介体内,经过一定时间,完成其发育和(或)繁殖的循环之后才具有感染力。

32.虫媒病:

由节肢动物经生物性方式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病。

经口传播的线虫和吸虫有哪些(学过的),说明它们最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

经口传染的线虫有:

似蚓蛔线虫(感染期虫卵)、毛首鞭形线虫(感染期虫卵)、蠕形住肠线虫(感染期虫卵)、旋毛形线虫(幼虫囊包)。

经口传染的吸虫有:

华支睾吸虫(囊蚴)、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斯氏狸殖吸虫(囊蚴),布氏姜片吸虫(囊蚴)。

病原学检查方法:

似蚓蛔线虫:

粪便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或沉淀法检出效果更好。

毛首鞭形线虫:

饱和盐水浮聚法。

蠕形住肠线虫:

透明胶纸法或棉签拭子法。

旋毛形线虫:

肌肉活检幼虫囊包。

华支睾吸虫:

定量透明法。

卫氏并殖吸虫:

痰或粪便中找到虫卵,摘除皮下包块中找到虫体。

斯氏狸殖吸虫:

皮下包块活组织检查。

布氏姜片吸虫:

直接涂片法粪检。

经口传播的寄生虫及其感染阶段:

溶组织内阿米巴(4核包囊)、蓝氏贾第鞭毛虫(成熟囊包)、刚地弓形虫(卵囊、滋养体、包囊、假包囊)、隐孢子虫(卵囊)、华支睾吸虫(囊蚴)、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斯氏狸殖吸虫(囊蚴)、布氏姜片吸虫(囊蚴)、曼氏迭宫绦虫(原尾蚴、裂头蚴)、猪带绦虫(虫卵、囊尾蚴)、牛带绦虫(囊尾蚴)、似蚓蛔线虫(感染期虫卵)、毛首鞭形线虫(感染期虫卵)、蠕形住肠线虫(感染期虫卵)、旋毛形线虫(幼虫囊包)。

直接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虫:

日本血吸虫尾蚴、钩虫丝状蚴

医学节肢动物能感染:

疟原虫、丝虫

以贫血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寄生虫:

疟原虫,钩虫

能引起肝脾肿大的寄生虫的致病阶段:

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日本血吸虫虫卵,疟原虫红内期裂体增殖阶段

寄生在肠道却不用粪便常规检查的寄生虫:

猪带绦虫,牛带绦虫,蠕形住肠线虫,旋毛形线虫

常见的人兽共患病:

刚地弓形虫病,疟原虫病,蓝氏贾第鞭毛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布氏姜片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斯氏狸殖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曼氏裂头蚴病,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马来丝虫病。

以人为中间宿主的寄生虫及感染期:

弓形虫(卵囊、滋养体),曼氏迭宫绦虫(原尾蚴、裂头蚴),猪带绦虫(虫卵、囊尾蚴),旋毛虫(幼虫囊包)

在人体肠道寄生的寄生虫及其感染期。

溶组织内阿米巴:

成熟包囊,蓝氏贾第鞭毛虫:

成熟包囊,隐孢子虫:

卵囊,布氏姜片吸虫:

囊蚴,曼氏迭宫绦虫:

原尾蚴,裂头蚴,猪带绦虫:

虫卵、囊尾蚴,牛带绦虫:

囊尾蚴,钩虫:

丝状蚴,蛲虫:

感染期虫卵,蛔虫:

感染期虫卵,鞭虫:

感染期虫卵,旋毛虫:

幼虫囊包

在人体循环系统内寄生的寄生虫及其致病阶段

疟原虫、刚地弓形虫、日本血吸虫、丝虫

主要致病阶段:

疟原虫的红内期裂体增殖阶段,刚地弓形虫的滋养体,日本血吸虫虫卵、童虫、成虫,丝虫的成虫以及微丝蚴

在人体肌肉组织中寄生的寄生虫及其所处阶段

刚地弓形虫的包囊或假包囊,猪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囊包

生活史中经过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个阶段世代交替的寄生虫有:

疟原虫,刚地弓形虫,隐孢子虫,华支睾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布氏姜片吸虫,日本血吸虫。

检查新鲜粪便时,不慎可感染

1)感染期卵:

链状带绦虫、蠕型住肠线虫。

2)感染性包囊:

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

3)感染性卵囊:

隐孢子虫。

人粪便处理不当主要造成哪些寄生虫的流行

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者肠腔中成熟包囊随粪便排出,隐孢子虫感染者肠腔中卵囊随粪便排出。

卵囊和包囊对外界抵抗力强。

经口感染。

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日本血吸虫虫卵随粪便排出。

入水后,感染中间宿主,发育至感染阶段。

经口或皮肤感染。

猪带绦虫虫卵排出,可直接感染人。

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的虫卵先感染猪或牛,发育至囊尾蚴,经口感染人。

似蚓蛔线虫和毛首鞭形线虫虫卵排出后,发育为感染性虫卵,经口感染。

钩虫卵随粪便排出,在土壤中发育为丝状蚴,经皮肤感染人体。

粪便检查可检出哪些虫卵

日本血吸虫虫卵,卫氏并殖吸虫虫卵,华支睾吸虫虫卵,布氏姜片吸虫虫卵,曼氏迭宫绦虫虫卵,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虫卵(少见),似蚓蛔线虫虫卵(少见),钩虫虫卵,毛首鞭形线虫虫卵,蠕型住肠线虫虫卵(少见)

在粪中能查见的寄生虫以及虫期: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滋养体和包囊,贾第虫的滋养体和包囊,隐孢子虫卵囊,华支睾吸虫虫卵,布氏姜片吸虫虫卵,卫氏并殖吸虫虫卵,日本血吸虫虫卵,曼氏迭宫绦虫虫卵,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的孕节和虫卵,似蚓蛔线虫虫卵和成虫,毛首鞭形线虫虫卵,钩虫虫卵。

用活组织检查可以诊断哪些寄生虫:

1)溶组织内阿米巴:

从肠溃疡边缘取活组织标本作病理切片检查可提高阳性率。

2)日本血吸虫:

直肠活组织检查有助于发现沉积于肠粘膜内的虫卵。

3)卫氏并殖吸虫:

适用于皮肤型肺吸虫病,去皮下包块或结节中的虫体鉴定。

4)斯氏狸殖吸虫:

皮肤幼虫移行症,取游走性皮下结节或包块鉴定。

5)曼氏迭宫绦虫:

皮肤和内脏移行症时,要从病变局部检出囊尾蚴做诊断。

6)猪带绦虫:

摘取结节检查囊尾蚴。

7)旋毛形线虫:

摘取肌肉活检检查幼虫囊包。

引起肝脏损害的寄生虫及其致病阶段: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红外期,刚地弓形虫速殖子,华支睾吸虫成虫,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斯氏狸殖吸虫童虫,日本血吸虫卵,似蚓蛔线虫幼虫,似蚓蛔线虫成虫(异位寄生)

引起肺脏损害的寄生虫及其致病阶段: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刚地弓形虫速殖子、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斯氏狸殖吸虫童虫、日本血吸虫虫卵、钩虫幼虫、旋毛形线虫幼虫,似蚓蛔线虫幼虫。

引起眼部损害的寄生虫及其致病阶段:

棘阿米巴滋养体、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

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及其致病阶段: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福氏耐格里属阿米巴滋养体、棘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红内期、刚地弓形虫速殖子、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或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

引起肠道病变的寄生虫及其致病阶段: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隐孢子虫裂体增殖阶段、布氏姜片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曼氏迭宫绦虫成虫、链状带绦虫成虫、肥胖带绦虫成虫、钩虫成虫、似蚓蛔线虫成虫、毛首鞭形线虫成虫、蠕形住肠线虫成虫、旋毛形线虫成虫。

引起腹泻的寄生虫及其致病阶段: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隐孢子虫裂体增殖阶段,日本血吸虫虫卵,布氏姜片吸虫成虫,旋毛虫成虫,毛首鞭形线虫成虫。

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寄生虫及其机制:

血吸虫,机制:

晚期患者干线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从而引起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

钩虫,机制:

吸附部位流血,吸血创口渗血,更换咬附部位。

毛首鞭形线虫:

机械性损伤,使肠壁出现炎症,溃疡,局部渗血。

似蚓蛔线虫:

成虫异位寄生穿破肝脏大出血,肝脓肿,溃疡,继发性大出血。

溶组织内阿米巴:

脓肿,溃疡,导致血便。

饮生水或不洁水主要造成哪些寄生虫病的感染和流行

造成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隐孢子虫病,血吸虫病,姜片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曼氏裂头蚴病,囊尾蚴病,蛔虫病,鞭虫病

溶组织内阿米巴四核包囊,贾第虫成熟包囊,隐孢子虫卵囊,猪带绦虫虫卵,蛔虫感染期虫卵,鞭虫感染性虫卵容易感染自然水体和自来水。

含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水称为疫水,如被人饮用,尾蚴会经口腔黏膜侵入人体,水生植物表面上的布氏姜片吸虫的囊蚴,溪蟹,蝲蛄体内的肺吸虫囊蚴有机会落入到水里,饮用生水也可感染。

在湖中游泳,或饮用了生水,可误食带有曼氏迭宫绦虫的原尾蚴的剑水蚤而感染。

由于饮食习惯可感染哪些寄生虫

生食生肉或未煮熟的肉:

刚地弓形虫(因肉、蛋、奶中有滋养体、包囊或假包囊)、卫氏并殖吸虫(猪肉、野猪肉内含后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蛙肉和蛇肉有裂头蚴)、猪带绦虫(猪肉内含猪囊尾蚴)、牛带绦虫(牛肉内含牛囊尾蚴)、旋毛形线虫(猪肉中含幼虫囊包)

生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

华支睾吸虫(淡水鱼、虾内有囊蚴)

生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溪蟹、蝲蛄可感染卫氏并殖吸虫(溪蟹、蝲蛄中有囊蚴)、斯氏狸殖吸虫(溪蟹中有囊蚴)。

生食生的或未洗净的茭白、荸荠、菱角等水生植物可感染布氏姜片吸虫(这些水生植物表面有囊蚴)

 

问答题

1.简述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和说明为什么急性血吸虫患者可以用病原学方法粪便检查虫卵?

以及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对机体的利弊关系。

答:

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包括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和成虫等阶段。

成虫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雌虫产卵于肠黏膜下层静脉末梢内,虫卵随宿主的粪便排出体外。

成熟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入水,待粪便被稀释到一定混浊度以下后孵化,毛蚴孵出后,进入中间宿主钉螺体内,再经过母胞蚴、子胞蚴的无性繁殖阶段发育成尾蚴。

尾蚴钻入宿主皮肤后,在皮下组织作短暂停留,进入血管或淋巴管,随血流经右心到肺,再经左心进入体循环,到达肠系膜动脉的童虫可穿过毛细血管进入肝门静脉。

童虫在肝门静脉中发育到性器官初步分化后,雌雄合抱,再移行到肠系膜静脉及直肠静脉寄居,交配,产卵。

雌虫产卵后,一部分虫卵循门静脉系统流至肝门静脉并沉积在肝组织内,另一部分虫卵经肠壁进入肠腔,由于成熟卵内毛蚴分泌物可透过卵壳,引起虫卵周围组织和血管壁发炎坏死,在血流的压力,肠蠕动和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下,虫卵可随破溃的组织落入肠腔,并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故可以用病原学方法粪便检查虫卵。

虫卵肉芽肿的形成有利于隔离虫卵所分泌的可溶性抗原中的肝毒抗原对邻近肝细胞的损害,避免局部或全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或加剧。

但沉积在肝、肠组织中的虫卵引起的肉芽肿又可不断破坏肝、肠的组织结构,引起慢性血吸虫病。

2.血吸虫生活史中哪些阶段对人体造成损害?

最主要是在哪个阶段?

为什么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会出现门脉高压征候?

简述其致病机理。

答:

在血吸虫感染过程中,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均可对宿主造成损害。

最主要是虫卵阶段。

1)尾蚴的损害:

尾蚴钻入宿主皮肤后可引起尾蚴性皮炎,表现出瘙痒的小丘疹,机制既有Ⅰ型超敏反应,又有Ⅳ型超敏反应。

2)童虫:

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可造成一过性的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局部细胞浸润和点状出血。

可能与童虫机械性损害和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超敏反应有关。

3)成虫:

成虫寄生于血管引起静脉内膜炎。

成虫的代谢产物,分泌、排泄物和更新脱落的表膜,在宿主体内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Ⅲ型超敏反应。

4)虫卵:

是最主要的致病阶段。

在组织中沉积的虫卵发育成熟后,卵内毛蚴释放的可溶性虫卵抗原经卵壳上的微孔渗到宿主组织中,通过巨噬细胞呈递给Th细胞,致敏的Th细胞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产生各种淋巴因子,引起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趋向、集聚于虫卵周围,形成虫卵肉芽肿。

(Ⅳ型超敏反应),肉芽肿可不断破坏肝、肠的组织结构,引起慢性血吸虫病,因此虫卵是血吸虫病的主要致病因子。

当卵内毛蚴死亡后,逐渐停止释放抗原,肉芽肿缩小,虫卵逐渐消失,在肝形成干线型肝纤维化。

虫卵肉芽肿位于门脉分支的终端,晚期感染时门脉周围出现广泛的纤维化。

门静脉分支-窦前静脉的广泛阻塞可导致门脉高压。

3.简述疟原虫在人体内的生活史,简要说明疟疾表现周期性、再燃和复发的原因?

答:

疟原虫的生活史分为在人体内发育和蚊体内发育两个阶段。

1、在人体内的发育:

分肝细胞内的发育和红细胞内的发育两个阶段。

1)红外期:

当唾液腺中带有成熟子孢子的雌蚊刺吸人血时,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随血流侵入肝细胞,在肝细胞内生长发育并裂体增殖,形成红外期裂殖体。

裂殖体中含有数以万计的裂殖子,裂殖子胀破肝细胞后释出,一部分被巨噬细胞吞噬,其余侵入红细胞。

2)红内期:

侵入的裂殖子形成环状体,经大滋养体、未成熟裂殖体,最后成为含一定数量裂殖子的成熟裂殖体。

红细胞破裂后裂殖子释出,一部分被巨噬细胞吞噬,其余再侵入其他正常的红细胞,重复其红内期的裂体增殖过程。

疟原虫经几代红内期裂体增殖后,部分裂殖体侵入红细胞后不再进行裂体增殖,而是发育成雌雄配子体。

而配子体的进一步发育需在蚊胃中进行。

2、在蚊体内的发育:

当雌性按蚊吸病人或带虫者的血液时,在红细胞内发育的各期原虫随血流入蚊胃,仅雌雄配子体能在蚊胃内继续发育。

雌雄配子体在蚊胃中受精形成合子,再成为动合子,动合子侵入蚊胃壁形成卵囊,囊内进行孢子增殖,形成了大量子孢子,再发育形成成熟子孢子。

当受染蚊再吸血时,成熟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又开始在人体内的发育。

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是发作的基础,因此发作具有周期性,此周期与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周期一致。

再燃是指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称为疟疾的再燃。

再燃与宿主抵抗力和特异性免疫力的下降及疟原虫的抗原变异有关。

复发是指指疟疾初发患者红细胞内期的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经过数周至年余,又出现疟疾发作,称复发。

其机制可能是休眠期子孢子发育释放的裂殖子进入红细胞繁殖。

4.简述疟疾发作的临床表现和原因及疟疾导致贫血的原因。

答:

疟疾的一次典型发作表现为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阶段。

发作是由红细胞内期的裂体增殖所致。

红细胞内期成熟的裂殖体胀破红细胞后,大量的裂殖子、原虫的代谢产物以及虫体的功能或结构蛋白质,变性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碎片等进入血流。

其中一部分被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热原质,它和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随着血内刺激物被吞噬和降解,机体通过大量出汗,体温逐渐恢复正常,进入发作间歇阶段。

疟疾导致贫血的原因有:

1)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

2)脾功能亢进,吞噬大量正常的红细胞。

3)免疫病理的损害:

疟原虫寄生于红细胞后,使红细胞隐蔽的抗原暴露,刺激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导致红细胞的破坏。

而宿主产生特异性抗体后,容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附在红细胞上的免疫复合物能与补体结合,使得红细胞膜发生显著变化而具有自身免疫原性,引起红细胞溶解或被巨噬细胞吞噬。

3)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

5.唯一一种能引起人类疾病的阿米巴是哪一种?

指出其感染期,并简述其生活史。

试述该种阿米巴对肠道的致病过程,可能引起的肠外感染,病原学诊断方法及其预防原则。

答:

是溶组织内阿米巴

感染期为成熟的4核包囊。

生活史:

适宜宿主摄入被4核包囊污染的食品或饮水后,在回肠末端或结肠的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由于包囊中的虫体运动和肠道内酶的作用,虫体脱囊而出,最终发育成8个滋养体。

虫体在肠腔内下移的过程中,随着肠内容物的脱水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刺激,而形成包囊前期,再形成包囊,随粪便排出。

滋养体还可侵入肠粘膜,吞噬红细胞,破坏肠壁,引起肠壁溃疡,或随血流侵入其他器官而引起肠外阿米巴病。

随坏死组织脱落进入肠腔的滋养体,可随粪便排出体外。

滋养体侵入人体后,首先通过凝集素吸附在肠上皮细胞,接着分泌穿孔素和半胱氨酸蛋白酶以破坏肠黏膜上皮屏障和穿破细胞,杀伤宿主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引起溃疡。

轻者可表现为间歇性腹泻:

稍重者则表现为典型的阿米巴痢疾,出现局部腹痛、黏液血便、里急后重等;再严重者则表现为致死性爆发性痢疾,出现广泛腹痛、低血压、发热等,引起并发症肠穿孔和继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还可发展成为肠外阿米巴病。

其可能引起的肠外感染有:

阿米巴性肝脓肿,多发性肺阿米巴病、脑脓肿和皮肤阿米巴病。

病原学检查:

通常用生理盐水涂片发进行肠阿米巴病粪检,一般在稀便或脓血便中检滋养体,对慢性腹泻患者常用碘液涂片法检查包囊。

还可用体外培养和核酸诊断法。

其预防原则为:

1)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以杀灭包囊。

2)保护水源,食物,免受污染。

3)搞好环境卫生和驱除有害昆虫。

4)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6.简述刚地弓形虫由隐性感染转为急性弓形虫病的原因,以及刚地弓形虫感染广泛的原因。

答:

人是刚地弓形虫的中间宿主,人群对刚地弓形虫普遍易感,但弓形虫是机会致病寄生虫,所以免疫功能正常者大多无明显症状,可不致病,为隐性感染。

而隐性感染者若为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或患有恶性肿瘤、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或放射治疗等引起的医源性免疫受损或免疫缺陷者,如艾滋病患者,都可使得隐性感染变为急性弓形虫病。

当人不慎感染包囊或假包囊后,在肠内逸出子孢子、缓殖子或速殖子,随即侵入肠壁经血或淋巴进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内寄生,并扩散至全身各器官组织,形成假包囊。

当速殖子增殖到一定数量,胞膜破裂,速殖子侵入新的组织、细胞,反复增殖。

在免疫正常的个体中,部分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后转化为缓殖子,并分泌成囊物质,形成包囊,存在于组织中。

在免疫力低下的个体中,组织内的包囊可破裂,释放出缓殖子,进入血流和其他组织进行增值,引起急性弓形虫病。

刚地弓形虫病感染广泛的原因:

1)生活史多个阶段具有感染性。

2)中间宿主广泛。

3)在终宿主之间、中间宿主之间以及终宿主与中间宿主间均可互相传播。

4)包囊在中间宿主组织内可长期生存。

5)卵囊排放量大。

6)滋养体、包囊和卵囊均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7.简要比较4种人体常见吸虫生活史的异同点。

答:

共同点:

1)成虫都寄生在人或其他哺乳动物体内。

2)完成生活史至少需要一个中间宿主。

3)第一(或唯一的)中间宿主为淡水螺。

4)虫卵都必须入水才能进一步发育。

5)都具有保虫宿主,均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6)在螺体内有无性增殖。

7)虫卵都可随粪便排出人体。

不同点:

1)成虫在体内的寄生部位不同,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肠系膜静脉。

姜片虫寄生在小肠,华支睾吸虫寄生在肝胆管,卫氏并殖吸虫主要寄生在肺部。

2)中间宿主数目不同:

日本血吸虫只需要一个中间宿主(钉螺),姜片虫有一个中间宿主(扁卷螺),华支睾吸虫有两个中间宿主(豆螺等和淡水鱼或虾),卫氏并殖吸虫有2个中间宿主(川卷螺和溪蟹或蝲蛄)。

3)感染阶段和感染方式不同,日本血吸虫的感染阶段是尾蚴,经皮肤感染人。

姜片虫、华支睾吸虫和卫氏并殖吸虫的感染阶段为囊蚴,经口感染人。

4)保虫宿主不同,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牛,姜片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猪,华支睾吸虫和卫氏并殖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猫、狗。

5)由于寄生部位不同及致病机制不同,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也不相同。

6)卫氏并殖吸虫的虫卵不仅可在粪便中找到,还可以经宿主的痰液排出,而其他3种吸虫的病原学诊断都为粪检虫卵。

8.试述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的生活史及诊断方法有何异同?

并写出人体感染猪囊尾蚴的方式。

答:

两种绦虫生活史的异同:

相同点:

(1)成虫寄生部位:

两种绦虫成虫皆寄生于小肠上段

(2)感染中间宿主的方式:

皆为经口感染,误食入虫卵或孕节

(3)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过程:

虫卵在小肠中经消化液的作用,逸出六钩蚴,六钩蚴钻入小肠壁,再经血循环或淋巴系统到达宿主身体各处,多于运动较多的肌肉发育为囊尾蚴并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