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年策划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0157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4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彝族年策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彝族年策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彝族年策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彝族年策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彝族年策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彝族年策划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彝族年策划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彝族年策划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彝族年策划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彝族年策划书.docx

《彝族年策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彝族年策划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彝族年策划书.docx

彝族年策划书

“彝家之情,篝火之夜”

 

一、活动背景………………………………………………………1

九、场地布置气氛营造…………………………………………………3

十、活动预算..............................................3

 

西昌彝族年简介:

彝族年,彝语称为“库斯”,“库”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

“库斯”一般选定在农历10月,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

  彝族年为3天。

彝族年的头夜叫“觉罗基”,过年第一天叫“库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

  【觉罗基】时全家团聚,或杀猪、杀鸡,庆贺当年人丁兴旺,来年吉祥安康等事宜。

【库斯】意为新年,主要内容是祭祖,早晨鸡叫以后,全村就要宰杀年猪,年猪要从同村同寨年长或德高望重的人家开始,依次序宰杀。

【阿普机】意为送走祖灵,下午要煮猪肠青菜吃,由妇女们拜年,男子们在家接待拜年队伍。

彝族年是彝族的一个重要节日。

从古到今,彝族对过年十分重视,也很热闹。

关于彝族年始于何时,现已无从查考,凉山彝族过年中的许多仪式均与祖先崇拜相关,整个节日中充满浓厚的祖先至上色彩。

  

 

一、活动背景:

彝历年,光阴循环和新年的开始,兼具喜庆丰收、辞旧迎新、祈福拜祖的意义。

在彝语里被称为“库斯”,“库”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

“库斯”一般选定在农历10月,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就是因为当每年庄稼收割完毕,北斗星的斗柄指下时,彝族人民择定吉日,准备这盼望已久的彝历年,这一天家人团聚,杀猪宰牛喜迎新年,庆贺当年人丁兴旺,来年吉祥安康。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彝历年特殊的日子,让我们一起组织并开展此次有民族特色的彝族年活动。

同时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让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感染西昌的每一个角落。

二、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不仅可以让少数民族的人在西昌感受到彝族年的喜庆,也让各族的人们在西昌感受彝族文化的深刻魅力。

弘扬民族文化,团结各族人民,促进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三、活动主题:

彝家之情篝火之夜

四、活动时间:

2015年11月20日—22日

五、活动地点:

西昌市火把广场

 

六、活动内容:

第一天:

上午:

开幕式(歌舞表演)10:

00—11:

30

下午:

参与传统活动(舞铃铛、斗鸡)13:

30—17:

00

舞铃铛:

彝族传统文体活动。

每年彝族年期间举行,相传已有300多年历史。

舞时数名青年两手各执五只彩绸扎连的铜铃,两足脚踝上各挂一串(十只)小铃挡,边跳边舞,节奏明快,动作协调。

跳至高潮时,每两人叠起“罗汉”,或作各种难度较大动作,如:

“背翻摇铃”、“弓卧斗”等。

比赛时评委根据以技巧难度来决定胜负。

蹲斗:

彝语叫“互布吉则”,意思是雄鸡斗架。

劳动之余,男子常进行蹲斗比赛。

双方各为一、两人。

都采取蹲式,两手合掌并于胸前,呈半蹲状态,相互用左肩撞右肩,或右肩撞左肩,不准用手推;以碰撞使对方的手、臀部先着地为赢。

另一种比赛方法是蹲着绕圆圈或走“之”字形,参加人数不限,以坚持时间最长为胜。

 

第二天:

体验婚俗(少女换裙带礼、背新娘、波水接亲、洞房里打斗)

少女换裙带礼:

彝族姑娘进入成年时,依俗要举行隆重的“换裙礼”。

换裙礼仪式上,姑娘要让姐妹们把她原来的单辫子改梳成双辫子,盘于头顶。

还要把原先佩带两耳的白坠片或穿耳旧线扯下,换上红玛瑙似的珊瑚珠或银光闪闪的耳坠,以示吉祥。

最后,姑娘脱去原先的红白两色童裙,换上绣了花边的上衣和黑、蓝、黄、白等五彩相间的有褶拖地长裙。

换上新裙后,姑娘便可到“玩场”跳舞唱歌,参加社交活动,开始寻找自己的心上人了。

背新娘:

按照彝家俗规,新娘出阁时,双脚不得落地沾土,否则便有子嗣不蕃之虞,须由接亲的小伙子来背新娘,并扶她上马。

迎娶归途上还有种种规矩:

倘山高路窄无法骑马时,须由接亲的小伙子轮流背负新娘而行;过河涉水,更得由人背过河,新娘的绣花鞋万万不能沾水。

泼水接亲:

彝族的迎亲是通过"抢"的方式完成的。

在“抢亲”的头一天晚上,姑娘们向小伙子展开了猛烈的水战。

姑娘们用泼、淋、灌、射等各种方式凶猛地攻击小伙子,使来“抢亲”的小伙子难以招架。

于是,聪明的小伙子便在天黑以前找到存水的地方,悄悄地倒掉一部分,以减轻“水灾”的袭击。

经过一晚上的水泼,当早晨来临时,“抢亲”便开始了。

这时,姑娘们拥着新娘,小伙子们前去“争抢”,姑娘们防守严格,小伙子必须机灵多变,趁一瞬间出现的漏洞,抢走新娘便跑,直跑出一二里山路才改为行走。

可见,把新娘“抢”到婆家是多么的不容易!

但彝族却认为,婚礼中的这一泼一抢才会驱除邪祟而保证日后生活不受侵扰。

晚上:

举行篝火晚会,和彝族同胞一起跳锅庄。

18:

30—19:

30

第三天:

领略饮食文化

上午:

学习制作“坨坨肉”9:

30—11:

30

坨坨肉是一道彝族居住地区传统的美食,彝语称“乌色色脚”,意思是猪肉块块。

因其每一块肉的重量均在二三两上下,成“坨”状,故名。

是迪庆彝族的主要煮肉形式,将猪肉或羊、牛肉砍好,用热水煮熟,不下任何佐料,包括盐;肉熟后捞起,再撒蒜水,盐及花椒等即可食用。

吃时需用双手拿肉。

其味非常鲜美,因煮时不能烂炖,而是看“火候”,“火候”一到即熟,“火候”不到则肉生,“火候”稍过则肉硬,因此,一般人不会做。

且要趁热即食;所以,一般情况下不易做此道菜。

下午:

学习制作烤茶14:

00—16:

00

据说在当地,如果学不到一手烤茶技术,到姑娘家烤不出好茶,老丈人会认为你没本事,而不愿将姑娘嫁给你,因此,当地小伙十五六岁就要学烤茶,都有一套自己的烤茶绝招。

七、场地布置气氛营造(略)

八、活动预算(略)

九、纪念品----“吉娃娃”

游客可以参与制作富有彝族地方特色的,象征吉祥如意的“吉祥娃娃”。

按着自己的意愿在上面写字、刻画以及留下自己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

既可挂在包上,也可挂在车内、家里做装饰用。

不仅可以送给亲朋好友,还可以自己留着作纪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