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0172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稻盛讲心灵管理--对人生的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

我认为,人们一味强调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只在肉体和才智管理上花功夫,而忽略了对心灵的管理,这才是上述现象的根源。

当然,虽然认识模糊,但我们一般也知道心灵对肉体有影响。

然而,正视这个问题,认认真真实行心灵管理的人却非常之少。

进一步说,心灵的影响所及,不仅仅限于肉体,它还对我们的人生带来极大的影响。

或许大家认为,自己心中想什么是随意和自由的。

但实际上,你心中所想会作为现象呈现。

所以保持何种心态至关重要。

为此,在宗教的世界里,非常注重保持心态的平和。

我皈依了禅宗,而坐禅这项修行就是为了保持心境的平稳和宁静。

活跃在20世纪初期的英国哲学家詹姆斯・埃伦,在他的著作《原因和结果的法则》一书中,对于心灵管理,有如下的论述:

人的心灵像庭园。

这庭园,既可理智地耕耘,也可放任它荒芜,

无论是耕耘还是荒芜,庭园不会空白。

如果自己的庭园里没有播种美丽的花草,

那么无数杂草的种子必将飞落,

茂盛的杂草将占满你的庭园。

就是说,人的心灵犹如庭院,如果不加耕耘、任其荒芜,不去播种美丽的草花,那就会杂草丛生。

接下来,詹姆斯・埃伦又写道:

出色的园艺师会翻耕庭园,除去杂草,

播种美丽的草花,不断培育。

如果我们想要一个美好的人生,

我们就要翻耕自己心灵的庭园,将不纯的思想一扫而光,

然后栽上清纯的、正确的思想,

并将它培育下去。

对心灵加以管理,让自己具备正确的思想,那么,在你心灵的庭院里,就会如你所愿,盛开美丽的花草。

如果不修炼心灵,让其放任,那么,你不喜欢的杂草就会疯长蔓延。

两者必居其一。

詹姆斯・埃伦所说的“美丽的花草”,无非是指人生的结果。

想要实现你心中所描绘的幸福美好的人生,那么你就必须对自己的心灵进行管理。

詹姆斯・埃伦用园艺打比方,说明了这个道理。

然后,詹姆斯・埃伦得出如下结论:

我们选择正确的思想,并让它在头脑里扎根,

我们就能升华为高尚的人。

我们选择错误的思想,并让它在头脑里扎根,

我们就会堕落为禽兽。

播种在心灵中的一切思想的种子,

只会生长出同类的东西,

或迟或早,它们必将开出行为之花,结出环境之果。

好思想结善果,坏思想结恶果。

回顾我自己的人生,正如詹姆斯・埃伦说的一样。

人的心灵决定人生,决定了人一生的结果。

如果这个人是企业经营者,还决定了他的企业的业绩。

可见其作用之重大。

然而,这样的道理却没有人明确地教导我们。

正如前面提到的,几乎所有的人,都没有认识到心灵管理的重要性。

上了年纪后,人们对身体的健康认真管理起来,但对心灵认真管理的人却很少很少。

当下世相纷乱,社会人很多人困惑而不知所措。

我想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此。

(心灵管理影响健康,影响心理,影响人生,影响社会—译者)

人的心中“真我”与“自我”在争斗

詹姆斯・埃伦看到了人的本质,他规劝说:

“请拔除自己心灵这个庭院中的杂草,耕耘庭院,播种自己希望的、美丽的花草,精心地浇灌,施肥,管理。

”我想对詹姆斯・埃伦的话做进一步的简明扼要的说明。

否则,这样的道理很难付诸实践。

我曾给大家讲过,人的心灵构造可以看作是以真我为中心的多层同心圆,真我的外面是自我、感性、知性。

但是,心灵的中心同居着“真我”与“自我”,这两者在争斗。

我认为,这样的描述易于让我们理解人心的本质。

所谓“真我”,它充满着爱、真诚与和谐,它可以用真善美这个词来表达,它美好无比。

天台佛教中,有“山川草木悉皆成佛”的说法。

山也好、川也好、草也好、木也好,森罗万象,世间万物,皆驻宿着佛性。

这个世上,不管是生物还是无生物,全都像佛一样,都具备优雅的、满怀慈悲的、关爱他人的高层次的心灵。

我将这种佛心称作真我。

与这种高层次的“真我”相对应,所谓“自我”则是基于本能的,就是说,只要对自己有利就好。

比如憎恶、嫉妒、贪婪、虚荣、猜忌,还有自恋等表现。

如果说“真我”是高层次的自我,那么“自我”就是低层次的自我。

同时,也可以把“真我”称为利他之心,把“自我”称为利己之心。

利他之心就是关爱、救助他人之心;

利己之心就是只要自己好就行的自私自利之心。

每个人身上都同居着这两种心。

这就是我们的心灵。

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文中有如下描述:

我只身来到神的面前。

可是,那里已经站着另一个我。

那个暗黑中的我,究竟是谁呢?

为了避开他,

我躲进岔道,

但是,我无法摆脱他。

他公然在大道上迈步,

卷起地面的沙尘。

我谦恭地私语,

他高声地复述。

他是我身上的卑微的小我,

就是自我。

主啊,他不知耻辱。

我却深感羞愧。

伴随这卑贱的小我,

我来到您的门前。

泰戈尔的诗中描述了丑恶卑贱的自我和纯洁美丽的真我,这两者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同居。

所谓心灵管理,就是抑制“自我”,让“真我”呈现

对我们心中利己的自我不予抑制,就会糟蹋了我们宝贵的人生。

那么,将这种低层次的自我当作杂草一样连根拔除不就行了吗?

但事情并不如此简单。

实际上,正因为有了“自我”,我们才能生存。

仅靠纯洁美好的自我,人无法生存于世。

比如,为了生存,自己要多得多占的贪欲,为了保护自己,要顶撞对手的怒气,这些都是造物主赋予人的生存的本能。

没有了这种本能,作为生物,人无法维持自己的生存。

还有一些事例,比如名誉欲、权势欲,乃至种种的怨恨,这类占据心中的低层次的“自我”,成为某些人们生存下去的动力和活力。

然而,这种“自我”尽管为生存所必须,但低层次的“自我”决不可以过度膨胀。

用泰戈尔的诗来解释,就是不能让那个卑贱的自我成为支配心灵的主角。

如果低层次的“自我”成为主宰,人生必然遭遇挫败。

在这里点名批评未免失礼,我们见过很多像堀江贵文这样的人物,犹如彗星出现在天空,一时成了时代的宠儿。

可不久他就夸口说:

“只要有钱,什么都能干成”,傲慢不逊。

果然,好景不长,很快他们就从舞台上销声匿迹。

这是因为他们沉醉于一时的成功,忘却了谦虚,放任心中那个利己的自我肆意妄为的结果。

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就必须对心灵加以管理。

刚才讲过,人的心中同居着“真我”和“自我”。

这里的要点是:

“自我”即利己心具有专横跋扈的特性,一旦放任不管就会膨胀,以至将“真我”即利他心逼至角落。

实际上,我们在判断事物的时候,往往以得失或面子等等作为判断的基准。

很少能用“为他人好”的利他之心进行判断。

在这一点上,即使是长期修行的僧人等专门磨练过自己品格的人也一样。

另一方面,基督劝人说:

当人打你右颊时,你把左颊也让他打。

而佛陀提倡对怨恨报以微笑。

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是因为美好的、优雅的利他之心占据了他心灵的大部分空间。

我们是凡人,成不了基督或佛陀。

而为了生存,最低限度的“自我”即利己心乃是必须。

“自我”多少要一些,但又必须让“真我”在心中占据主要阵地。

要做到这一点,就非抑制“自我”不可。

注视自己的心态,当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的“自我”冒头时,即刻压制它,犹如“敲击鼹鼠”的游戏那样,把刚抬头的“自我”压下去。

若能如此用心,“自我”就能减少,减少的部分为“真我”所占领,“真我”所占的部分就会扩大。

这样做,“真我”在心中占据的比例就会增加,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人格提升的过程。

就是说,通过每天每日的自我戒勉,“自我”的比率削减,“真我”的比例增长,这就是所谓“提高心性”。

把这件事当作家常便饭,反复进行,在这样努力的过程中,心灵得到磨练,就会被人称为“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

还有,通过持续不断地磨练心性,对事物的判断水准也会发生变化。

“真我”所占比例扩大以后,就会以利他之心,即美好的充满关爱他人的心对事物进行判断。

相反,如果“自我”占据的比例大,就会以“我呀我呀”的利己之心,就是只以自己个人的得失或面子对事物进行判断。

判断同一件事,用利他之心判断还是以利己之心判断,结果将截然相反。

人在判断事物的时候,并不是仅仅驱动理性。

确实,我们在使用理性判断事物,但此时,成为判断基础的乃是心灵的状态。

这个心态是利他还是利己,判断的结果大相径庭。

以利他之心为基础判断时,就能看见事物的核心,判断就很少失误。

以利己之心思考时,判断就会迷惑,就会扭曲,往往导致错误的结果。

最近发生的食品伪装事件就是实例。

连续数起食品厂家的事故,就是因为这些厂家忽视消费者的存在,忘记了作为食品企业的大义。

“保质期稍稍超过没关系吧!

将品质标识稍加篡改别人看不出来吧!

为了盈利这是不得已的”等等,就这么为了私利,胡乱判断。

在做判断时,经营者和干部以低层次的“自我”,即以利己之心为基础进行判断,结果不仅给社会带来极大的混乱,也让企业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机,也使众多员工惶恐不安。

我们必须认知,在我们的心中,同居着恶的“自我”和善的“真我”。

推出善的真我充当主角,让那恶的自我只当配角,按这样的原则,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自己的剧目。

向无私者西乡南洲学习心灵管理的方法

西乡南洲也论述过真我之重要

我最尊敬的西乡南洲是我的家乡鹿儿岛的老前辈。

他倡导“无私”即去除私欲,并亲身躬行。

他说的“无私”,就是我上面讲的“抑制恶的自我”。

西乡南洲留给后世的遗训中,关于“应该如何正确做人”这一点,写得言尽意切。

归纳起来说,无非是“如何抑制恶我”、“如何培育善我”,也就是“抑制自我”、“扩展真我”,如此而已。

我们凡人实在很难效仿他。

西乡南洲事实上就是这样管理自己心灵的,正因为做到了这一条,他才能成就明治维新这样的伟业。

时至今日,他那些金玉良言依然在我们心底回响。

我想在现代已很难同西乡南洲过一样的生活,但敬慕古乡的英雄,尽量学习、仿效他的人生态度,那么我们的人生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那么西乡南洲在抑制恶我、培育善我方面,究竟是怎么做的呢?

搞清楚这一点,对于我上面所讲的“心灵管理”而言,非常重要。

我想引用遗训集中的话来做说明。

西乡的遗训集《南洲翁遗训》,是由幕府末年的戊辰战争中幕府一方,就是西乡的敌人一方的庄内藩的有识之士汇编的。

其中的原委,正好体现了西乡南洲这个人物的品格。

庄内藩与新政府军作战,彻底投降。

这种时候,一般都由胜者解除败者的武装。

然而西乡却相反,他收缴胜者官军一方的刀剑,让他们赤手空拳进入庄内藩。

这是为了预防粗野的武士胡作非为而采取的措施。

而为了体恤败者的尊严,表达敬意,在让胜者卸械的同时,西乡却允许败者佩刀。

庄内藩人因此大吃一惊。

后来,西乡因为“遣韓论”之争而失败下野,回归故里。

因为西乡度量宏大、人格高尚,一批仰慕他的庄内藩年轻武士专程来鹿儿岛求教。

其中还有庄内藩藩主的身影。

此外,庄内藩的武士中,还有人追随西乡,参军投入西南战役,直至战死。

这些接受过西乡熏陶的庄内藩人,将所学的西乡的教诲归纳编辑,留给后世,这就是西乡南洲的遗训集“南洲翁遗训”。

这部遗训集的第二十六条如下:

[遗训第二十六条]

爱己者,不善之最也。

修行不成,事业无果,错而不改,功而生骄,皆因爱己起。

故决不可偏私爱己也。

(译)

只爱自己,就是说,只要对自己有利就好,对别人如何不必考虑,这种利己的思想,是做人的大忌。

治学不精,事业无成,有过不改,居功骄傲,所有这些,都由爱己过度而生。

这些利己的事情都决不可为。

“爱己者,不善之最也。

”西乡南洲终其一生都倡导“无私”,即去除私欲。

而且他还不断强调,诸事不顺,都是因为“我呀我呀”的利己心作怪,就是说,都是爱己过度而生的灾祸。

但另一方面,在遗训第二十四条中,他又说“以爱己之心爱人”。

乍一看两者似乎是矛盾的,但这意思正如我刚才所讲:

应该戒除的是,只看重自己的自恋自爱,也就是低层次的“自我”。

而西乡在第二十四条中所讲的“以爱己之心爱人”中的爱己之心,指的是一切待人接物都要持慈爱之心。

指的是“对他人之爱”即“真我”。

西乡所说的是:

请秉持同上天一样阔宽的关爱之心去生活、工作。

只要这样做,福报一定会回归于你。

做生意也一样。

我们往往考虑的是只要自己赚钱就好,这不对。

江户时代倡导商业道德的石田梅岩说过“做买卖对方也赚钱、我方也得利”。

让对方也获利这是商业的铁则,也是从商成功的秘诀。

如果自己想赚钱,你就要让交易对方、让客户也赚钱,让他们满意高兴。

所谓“好心自有好报”,好报一定会降临到你身上。

我想西乡的教诲无论对人生也好、对工作也好,都非常重要。

为了持续提高心性必须不断加强对心灵的管理

西乡遗训第二十二条是这么说的:

[遗训第二十二条]

克己,于事事物物临机而克,则不克。

平素修心则克也。

克己,凡事想要在当时当地、即所谓临场去克己,很难克得了。

必须在平日里就振起精神,进行克己自制的修行才行。

人在听到克己重要性的告诫时,会说“好,我明白了,到时我一定注意。

但一旦遭遇状况,并不能立即将克己精神付诸实施。

正因为这样,西乡说道“克己,平素修心则克也”。

就是说,克己自律的道理,光用头脑理解还不够,必须从平日起就要进行抑制自身欲望和邪念的训练。

而且抑制欲望和邪念这件事要成为习性,就是说,必须融入自己的性格,必须达至此种境界。

没有成为自己的性格,沒有变成自己的血肉,那么一旦出现情况,那时即使想要克制自己也克制不了。

所以,从平时起就要努力克制自己,进行克制欲望的训练,也就是要不断努力去提升心性。

我一直强调“企业经营由经营者的器量决定”。

不管你主观上想把企业搞得多么出色,但“螃蟹只会比照自己壳的大小挖洞”。

企业的发展的水平取决于经营者的品格,即人的器量的大小。

比如说,企业小的时候经营成功,但随着企业规模变大,经营者掌握不住经营之舵,导致公司破产倒闭。

因为经营者没能随着组织规模扩大而拓展自己的“器量”。

企业要发展壮大,不仅需要增加知识、增强技术技能,还要求经营者相应地扩展自己的“器量”,也就是说,经营者要有意识地做出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性、哲学理念、思维方式和人格。

我年轻时也不具备优秀经营者所需要的那种“器量”。

年轻时,许多方面都不成熟,但我有点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缺点,我每天不断努力,使自己有所进步,有所成长。

有一位经营者曾说过这样的话:

20多年前,我曾对他说过,我自己人生的每一天,就是“不断提升理念的每一日”。

这位经营者说:

“您说的不是提高经营技巧,而是说每天不断提升经营理念、哲学思想、思考方式,这一点让我深受感动。

其实,从年轻时起,我就习惯在枕边放上几十本有关哲学和宗教的书籍,每晚临睡前都要翻阅几页,不管多晚回家,都要翻上一两页。

从年轻时起我就这么天天努力。

所以我才会把自己的前半生归纳为“不断提升理念的每一日”。

这么说或许不够谦虚吧。

我想很多经营者都是这么努力奋斗过来的。

例如“松下电器产业集团”的创业者松下幸之助先生,创立了“本田技研工业”的本田宗一郎先生都是如此。

30多年前,“京瓷”顺利成长发展,开始考虑上市。

我去拜会一家日本有代表性的大银行的总裁,我谈到平时经常阅读松下幸之助先生的著作,非常尊敬他,自己也想拥有像他一样的人生观,像他一样工作、经营企业,说了许多自己的想法。

那位银行总裁年轻时便认识松下幸之助先生,所以我想他一定会附和我,不料他却说:

“松下幸之助先生年轻时也很任性,胡闹得厉害。

哪像你这么年轻,却尽讲些老成的话。

”话语中带着教训的口吻。

听了这话,我不禁愕然。

因为是人嘛,在年轻时难免有很多缺点。

但是我认为,关键是能否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

即使是大银行总裁对此也不予理解。

让我感到意外和纳闷。

后来松下先生晚年时,我有幸与他相见,并获得了与他对谈的机会。

名不虚传,他果然具备高尚的人格,富于真知灼见,不愧为举世罕见的经营者。

我想,他定是倾其一生,不断努力扩展自己的“器量”。

正因为如此,“松下电器产业”才能发展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高科技企业。

本田宗一郎先生也是如此。

本田宗一郎先生开始不过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老板,据说年轻时脾气非常暴躁。

现场有人工作马虎,铁拳和扳手什么的马上就会飞过来。

他本人公开说过,“就是为了享乐才工作。

”每天晚上招来艺妓,喝酒唱歌,喧闹不已。

本田宗一郎先生功成名遂,他晚年时,我有幸与他相会。

那年本田宗一郎先生等几位经营者,还有我都被选为瑞典科学院的外国委员,应邀一起参加相关活动。

一个星期左右,我和本田先生等一同巡游瑞典各地,同吃同住,我切身感受到本田先生的高尚人格。

他柔和谦虚,富有同情心,令人难以相信他年轻时的那些轶闻。

我想,正是由于本田先生不断提升了自己的人格,才能赤手空拳创建“本田技研工业”,并使之发展成世界顶级的汽车工厂。

对于经营者的人格与企业的业绩同时提升的现象,我用“提高心性,扩展经营”这句话来表述。

这句话道出了经营的真髓。

你想扩展经营吗,那么先决条件是,作为经营者,你必须提高自身的心性,提升自己的人格,能够做到这一点,企业业绩就会提高。

如果忽视了心性的提升,即使一时取得巨大成功的经营者,也难免没落的命运。

经营成功,当初似乎很优秀的人,早则十年,晚则三十年,往往开始走上衰退之路。

这是因为,当初他们埋头工作,一时提高了人格,但在功成名就之后,不知不觉间忘却了谦虚,懈怠了努力,无法再把他们的人格维持在高尚的水准。

没有人一生下来就具备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见识。

在人生的历程中,人们凭着自己的意志和努力塑造高尚的人格。

尤其是我们经营者,担负着很大的社会责任,因为我们雇佣了众多员工,要对他们的生活负责。

我认为,孜孜不倦,坚持学习,终生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这是想要立身出世的经营者应尽的义务。

学习和实践这一教诲,我还从东方哲学的大家安冈正笃的著作中获得教益,这就是“知识”、“见识”和“胆识”。

人生活在这个世上,必须掌握各种各样的知识。

但仅凭知识,在实践中几乎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必须把知识提升到“知识要这样运用”的“信念”的高度,即提升到“见识”的高度。

但是,这还不够。

安冈先生说还必须把这种见识提升到“胆识”的高度。

所谓“胆识”,就是不管发生何种情况都要绝对实行、毫不动摇的坚定的决心。

我认为,能带来这种胆识的就是勇气。

缺乏排除万难、坚持到底的勇气,任何知识都用不上。

但许多人明知这么做是对的,但实行时却犹豫不决,就是因为缺乏勇气。

那么为什么许多人鼓不起这种勇气呢?

因为他们把“自己”看得太重。

“不会遭人诽谤吧?

”“不会惹人讨厌吧?

”尽顾虑这些,因要自我保护而不能付诸实践。

把自己看得轻些,抛弃个人得失,“被讽刺为糊涂蛋也好,遭人蔑视也好,都不在话下”,只要有这种气度,那么不管困难多大,定能付诸实行。

常言道“读论语而不知论语”。

我们大都读过圣贤的书,听过圣贤的教诲。

有人提及,就会答道:

“就这个道理啊,我知道”。

但是仅仅知道,没有任何意义,必须将它上升到“见识”,再进一步,拿出真正的勇气,将“见识”转化为“胆识”,才能付诸实行。

考验是进行心灵管理的机会

这一点正是西乡思想的精髓。

正是在历尽艰险、克服辛酸苦难的过程中,西乡的思想升华为胆识,成为发自灵魂的呐喊。

遗训第五条最具代表性,它凝缩了西乡经历考验后的思想。

[遗训第五条]

某时,作七绝一首:

“几历辛酸志始坚,丈夫玉碎愧瓦全,一家遗事人知否,不为儿孙买美田”。

如果我有违诗中所言,众人可视我西乡为言行相反者,而将我抛弃。

人的志向、信念在经历多次艰难困苦的考验以后才变得坚定不移。

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扭曲自己的信念而求生存,那是耻辱。

我留给家人的遗训,世人或许并不知晓。

那遗训是不为子孙买良田,也就是不给子孙留财产。

我以这首七律汉诗表明自己的志向。

如果我的所作所为,有违反诗中所言之处,大家可把我西乡看作言行相反的小人而嫌弃我。

备尝辛酸,历尽苦难,在忍耐中不断努力,克服、超越种种考验,只有这时,人的志向才能坚定如山。

这正是西乡在自己悲壮绝伦的人生体验中归纳出来的金玉良言。

西乡南洲的人生经历,我想在座的许多人都了解,但在这里,我想再次谈一谈西乡所经历的苦难和磨练。

那是西乡三十岁时发生的事情。

当时,井伊直弼这位大老发动了“安政大狱”。

由此,对尊皇攘夷派的镇压即刻严厉起来。

位于京都东山的清水寺的和尚月照,也成了幕府紧急追捕的对象。

对于西乡来说,月照和尚不仅是实现维新革命理想的同志、亲友,而且是自己的师长。

为了帮助月照和尚逃避迫害,西乡将月照带到萨摩藩,恳求藩主的父亲岛津久光保护月照。

岛津久光当时执掌萨摩藩的政权。

但是,岛津久光害怕与幕府发生意外的磨擦,拒绝了西乡的请求。

并下令将月照驱逐出萨摩藩,押送至日向(现在的宫崎县)。

在当时,押送日向,就是遣送至长州藩。

背后的意思是,在越过萨摩和日向的藩境后,将月照斩杀。

对于这一点,西乡心里明白。

在夜色中驶往日向的船上,想到弃同志一人于死地而不顾,乃是不洁之举,西乡不齿,西乡决意与月照一起绝命赴死。

于是两人交杯对酌之后,携手共投锦江湾。

月照溺水而亡,而西乡却被人发现后救起,虽然吞入大量江水而神志不清,却奇迹般地留下一命。

本来就有了与同志同死的觉悟,现在却留下自己一人苟全性命,对武士而言,这比死亡更痛苦,是难以忍受的耻辱。

为防他再次自杀,据说西乡的家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西乡目能所及处的利器全都隐藏了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