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0186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

《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docx

人教版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

D.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获得成功的。

2.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肝脑涂地。

B.在不久前结束的日本横滨世乒赛上,中国军团不负众望,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牌。

C.工地上的灯亮得如同白昼,使天上的星星和月亮也黯然失色。

D.世上没有永远的胜利,也没有永远的失败,因此我们不必为昨天的挫折而萎靡不振。

二、字词书写

3.给加点的字注音成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称职(______)怂恿(______)大相径庭(______)惩(jiè)______缥(miǎo)_____不可(jiù)药____

三、现代文阅读

秋明月出天山

梁衡

①月亮给人的一般印象是温柔、朦胧、美丽的,但它也有雄浑、苍凉、悲壮的一面。

记得小时候读的第一首写月亮的诗是李白的《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眼中的月亮是苍茫、雄浑、伤感的。

②原来月亮之美也是有婉约和豪放之分的。

有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有人望月问天拍遍栏杆。

李白不愧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第一个将雄伟壮阔的天山和光明浩荡的月亮连接起来,展开了一个宏大的场景,从而也打开了我们心境的另一扇窗户,我喜欢这个意境,这和我的阅历有关。

大学一毕业我就被发配到西北,那时,工作不定,常一个人在黄河边,看月涌大河流,不知人往何处去。

③我曾在一首诗里说到“从来豪气看西北,涛声依旧五千年”。

虽然同是一个月亮,但我总觉得西北的月亮比江南的圆,圆得结实、明朗、直爽,不朦胧、不娇情。

古来西北多为征战、流放之地,又加上自然条件的辽阔苍茫,人生存之艰难,所以在西北看月与在江南不一样,豪放多于婉约,家国情怀多于儿女情长,自有几分悲壮与苍凉。

名句如卢纶①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遞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如白居易的“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戊戍变法”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曾仗剑游西北,有诗云:

“我愿将身化明月,照君车马渡关河。

”林则徐是福建水乡之人,曾是惯看清风明月、渔歌互答的。

但他一踏上被发配新疆的漫漫长途就悲从中来,豪气溢胸眼中的月色也为之变。

他在伊犁过中秋时有诗:

“雪月天山皎夜光,边声惯听唱伊凉②.孤村白酒愁无奈,隔院红裙乐未央。

”他出嘉峪关时感慨:

“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

”毛泽东很喜欢这首诗,曾抄写,现还挂在人民大会堂的甘肃厅。

就是毛泽东一到西部,其诗也有“长空雁叫霜晨月”式的悲凉。

④西北我去过多次,西北月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20世纪80年代初,石河子是一片刚开发的绿洲,全市人口平均年龄才20多岁,充满朝气,我在那里采访并过中秋,月光中的农垦新城像一位熟睡的少女。

20世纪90年代访伊犁,夜色中庄严的林则徐纪念馆就是一座沐浴着月光的历史丰碑。

前几年还去过一次帕米尔高原,群山起伏,明月朗照,我已分不清这是地上的山还是月亮中的山。

⑤其实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就是因为它照到了西北,照进了我的心房。

不管走到哪里,当我抬头望月时,总会想起西北那雄浑的大漠,那连绵的天山,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还有那里的葡萄、歌舞和馕③。

⑥明月出天山,天山的月亮最圆、最纯、最明亮。

(选文有改动)

(注)①卢纶:

唐代诗人,其诗多写军旅生活,风格雄浑,情调凄慨。

②伊凉:

古曲调名指《伊州》《凉州》二曲。

③馕(náng):

一种烤制成的面饼,是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主食。

4.依据选文,分别概括李白、“我”和卢纶等人对月亮的不同印象和感受。

5.文章中写江南的月有何作用?

6.联系上下文,说出第②段中“心境的另一扇窗户”的具体含义。

7.品味语言。

(1)赏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夜色中庄严的林则徐纪念馆就是一座沐浴着月光的历史丰碑。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不管走到哪里,当我抬头望月时,总会想起西北那雄浑的大漠,那连绵的天山,那一代一代的拓荒者、西北人,还有那里的葡萄、歌舞和馕。

8.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天山的月亮最圆、最纯、最明亮”。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帕瓦罗蒂的“椅子观”

陈鲁民

①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去世了,人们纷纷在怀念他,怀念他那响遏行云的歌声,也怀念他不懈奋斗的一生,我不由地想起了他的“椅子观”。

②帕瓦罗蒂生前在回顾自己走过的成功之路时说:

“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我兴趣广泛,有很多爱好和目标……父亲告诫我说:

‘孩子,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就会掉到两把椅子之间的地上。

在人生道路上,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

③“经过反复考虑,我选择了唱歌。

于是,经过七年的不懈学习,终于第一次登台演出。

又用了七年,才得以进入大都会歌剧院。

而第三个七年结束时,我终于成了歌唱家。

要问我成功的诀窍,那就是一句话:

请你选定一把椅子。

④“选定一把椅子”,就是要专心致志干好一件事。

⑤森林里有一种鼯鼠,能飞但飞不远,能爬树却爬不快,能挖洞只是挖不深,看着是一身本事,却都不大管用,很容易成为食肉动物的口中餐,吃亏就在于没把一门技术学精。

同样道理,贪心的猎人要追向五个方向跑的兔子,也只能是一无所获。

所以老百姓说“行行通不如一行精”“一招鲜,吃遍天”等。

一个人业余爱好尽可广泛些,但干事业则一定要集中精力,心无旁骛,“选定一把椅子”,然后聚精会神干下去,做到“术业有专攻”。

⑥古往今来,凡有大成就大建树者,无不如此。

李时珍选定的是采集中药治病救人的“椅子”,莱特兄弟选定的是造飞机这把“椅子”,巴尔扎克选定的是写小说这把“椅子”,他们都成功了。

尽管一开始他们并不被人看好,尽管他们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可世界上哪有不付出代价就轻易成功的好事呢?

⑦当然,“选定一把椅子”,有个关键因素,就是“椅子”一定要选准选对。

放眼望去,满世界都是“椅子”,花花绿绿,琳琅满目,但哪一把更适合你,却要认真思量,精心挑选。

譬如帕瓦罗蒂,他从小就声带好、音域宽、乐感强,父亲和老师都认为他是唱歌的料,因而朝着这条路走下来,就比较容易成功。

一旦选定“椅子”,就应该坚定不移地为坐稳坐好这把“椅子”而努力奋斗,像帕瓦罗蒂那样,用一个又一个七年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才有了《我的太阳》那样绕梁三日的金石之音。

⑧人生苦短,应当心无二用。

当我们在欣赏帕瓦罗蒂留下的穿云裂石的美妙歌声时,也请记住他宝贵的人生经验——“选定一把椅子”。

帕瓦罗蒂的“椅子观”具体含义是什么?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公输刻凤

公输之刻凤也,冠距未成,翠羽未树;见其身者,谓之鹲鵄;见其首者,名曰鴮鸅。

皆訾其丑而笑其拙。

及凤之成,翠冠云耸,朱距电摇,锦身霞散,绮翮焱发。

翙然一翥,翻翔云栋,三日而不集。

然后赞其奇,而称其巧。

(节选自刘昼《刘子﹒知人》)

[注释]①公输:

又称鲁班,我国古代著名工匠。

②距:

禽类附足骨。

③鹲鵄(mǎngchī):

猫头鹰一类的鸟。

④鴮鸅(wūzhé):

即鹈鹕。

⑤訾(zǐ):

嘲笑。

⑥锦身霞散:

身上锦绣般的羽毛像云霞散开。

⑦绮翮(qǐhé):

鲜艳的翅膀。

焱(yàn):

火花,火焰。

⑧翔(huì)然:

鸟飞声响的样子。

翥(zhū):

飞举。

⑨云栋:

耸入云天的楼房。

10.解释加点字。

(1)名曰鴮鸅   名(______)          

(2)及凤之成 及(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翠冠云耸,朱距电摇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鲁班技艺之“巧”。

鲁班雕刻的凤凰,不仅外形光彩美丽,而且_____________。

13.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

五、句子默写

默写

14.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16.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六、诗歌鉴赏

古诗阅读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8.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了诗人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写春行仰观所见,侧重写禽鸟,莺歌燕舞,生机动人。

C.颈联写春行俯察所见,侧重写花草,繁花似锦,春草茂盛。

D.尾联以“最爱”和“行不足”直抒诗人对西湖的喜爱深情。

19.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七、名著阅读

20.名著阅读。

(1)古语云:

“英雄不问出处”,《红星照耀中国》中的革命领袖有着不同的出身,但最终他们都成为了一代伟人。

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对应的人物名称下。

A.富农

B.世家子弟

C.土匪头子

周恩来—(______)      彭德怀—(______)     贺龙—(______)

(2)阅读下面材料,请结合原著简要说明红军为走出彝族土著居民区域而采取的做法。

……蒋介石很自信的打算,红军在这一区域里长期停留以致衰弱,将使他有时间在大渡河的北岸,集中兵力。

彝族仇视汉人是传统的。

从来没有汉人的军队,能够经过他们的边界,而不遭受重大的损失或被消灭的。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长征·大渡河上的英雄”)

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综合性学习

(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字如面》是国内首创明星读信节目。

总导演关正文说,这档节目绝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那些值得中国人知道的、有意思的、真实的中国故事,让更多人的知道。

数十位文化名人和信件收集家、多家信件博物馆和档案馆参与了节目所需的信件收集推荐工作。

入选的一百多封信件,跨越古今,涵盖中国历史的诸多阶段,呈现出对应复杂历史的丰富的多样性。

有求爱信也有分手信,有战争中敌对双方的平静通信,也有父子间唇枪舌剑的激越交锋,有名人不为人知的心事,也有荒唐年代的锥心往事。

无论是情感状态、价值观念还是文字风格,都是多元呈现。

节目邀请了台词功底和表演实力俱佳的明星友情出演,还请出两位文化嘉宾开辟第二现场坐镇交代书信背景、带来信件内外的精彩故事。

在喧嚣嘈杂的综艺娱乐节目大环境之下,这档朴素得有些突兀的节目不以消费明星、制造话题、炮制爆点为目的,用最简单的方式展现了文化类节目应有的模样。

一人,一桌,一话筒。

每一个走上舞台的朗读者,也都是拿着几张纸走上台来,没有任何多余的装点。

艺人入场,全场起立鼓掌,艺人念完,长达数分钟的掌声,以及起立。

这样的尊重,是对念信人的尊重,也是对写信人的尊重,如此互相尊重,自然形成的形式感在国内是很罕见的。

【材料二】

《见字如面》部分节目单

标题

信件内容

写信时间

读信人

你多么需要他那点草莽精神

画家黄永玉写给前辈曹禺,批评曹禺近年来的创作。

1983.3.20

王耀庆

但愿迷途未远,还能追回已逝的时光

剧作家曹禺回复黄永玉,感激黄永玉真诚的批评。

1983.4.2.

张国立

让他活在我的歌里

歌手蔡琴就前夫、著名导演杨德昌逝世的写给媒体。

2007.7.2

归亚蕾

这场战事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

秦国士兵兄弟黑夫和惊在战争前线写给大哥衷。

前223.2

林更新

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作家萧红写给弟弟张秀珂。

1941.9.20

归亚蕾

鳄鱼,你不可以和我生活在这片土地

韩愈恐吓危害百姓的鳄鱼。

819年

张国立

《甜蜜蜜》这首歌,是我录唱最快的

歌手邓丽君写给词作者庄奴。

1979年

蒋勤勤

【材料三】

LettersLive(《见字如面》源自于英国的一个节目名)活动让我停下脚步,去想象信件作者的生活和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

观众、朗诵者和信件作者在LettersLive活动现场彼此紧密相连,让我们更能深入地了解这些鼓舞人心的人类古老文物。

很荣幸能朗诵这些信件,书信是沟通交流中的诗意手法,它们像一扇扇窗户,让人窥视作者的热情、美丽、痛苦和幽默。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备注:

康伯巴奇:

英国演员,曾主演《神探夏洛克》,英版《见字如面》读信人)

它的出现,恰逢其时地抚慰着信息爆炸时代的痛点,比如通信越来越便捷,但交心越来越困难,比如面对面坐着,但大家都只顾看自己的手机。

怀旧是人类的一大基本情感模式,我们中国人则对于“忆往昔”有着更深和复杂的情感体验,书信这种已经逐渐消失的物件以及它所承载和连接的生活方式,却在信息时代,通过娓娓道来的朗读,唤起了人们心底的一些念想。

或许是被千篇一律的真人秀节目腻坏了,当包括《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之类以文化为核心的节目走红以后,电视工作者和观众都开始思考并发现,其实我们之前所担心的“年轻人”到底爱看什么,估计是个伪命题。

一些节目或者演出,夸张且生硬地引用网络流行语和段子,铆足了劲儿吵吵嚷嚷,但从各项评分体系和论坛发言来看,年轻人似乎并不领情。

反而是那些专注于表达人的基本情感的,以及传递如中国传统文化等审美品位的节目广受好评。

                                      ——《光明日报》

许子东教授说:

“书信这种形式正在消亡,但是书信里承载的文化与文明不应该消亡,应该转到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而《见字如面》就是在做这个事情。

其实从功能上来说,书信和手机短信、微信的功能是一致的,都是信息的传递,但是短信和微信总是缺少着那么一点点人情味,一种能见字如面的效果。

写信,其实是一件过程相对繁琐的事情,但是回想起来,其实还挺有意思的。

首先我们要用笔,一笔一画的在信纸上书写,一旦遇到写错或者不满意的情形,你可能还要重新找来信纸再写一次。

然后折好装进信封,跑去邮局,买来邮票贴上之后,再亲手投递进绿色的邮筒。

你会发现整个过程自己全程亲力亲为,关键还有心情的变化,尤其是投递的那一瞬间,往往内心都会有些期待。

然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你一次次想象着收信人会什么时候收到信,看到信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会不会马上给我回信,等等。

 ——网友来信

21.阅读材料一,下列信件不符合《见字如面》节目组诵读的一封是()

A.吴均写给朱元思的谈富春山水的信。

B.陶弘景写给谢中书谈山川之美的信。

C.雨果写给巴特勒关于远征中国的信。

D.傅雷先生写给傅聪关于艺术的家书。

22.阅读材料二,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这些演员,为观众朗读了从古至今的很多信函,其中有炙热滚烫的情书,有____________,有杀伐决断的檄文,还有从容赴死的绝命书……

23.材料三说写信“有意思”。

写信“有意思”在哪里?

24.阅读三则材料,说说《见字如面》这一节目获得成功有哪些方面原因。

九、作文

25.请以“因为有你,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二、字词书写

1、

三、现代文阅读

1、

2、

四、文言文阅读

1、

五、句子默写

1、

六、诗歌鉴赏

1、

七、名著阅读

1、

八、综合性学习

1、

九、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