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0220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20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docx

配电线路故障排查案例

配电线路故障排除案例

10kV线路事故跳闸,是配电线路中最常见的一种事故。

其原因很多:

雷击、人为及设备本身问题都可能出现跳闸事故。

跳闸后,该线路全线停电。

给供电企业和受电企业都将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故应迅速组织人员查清事故原因,隔离事故点,缩小事故范围,尽快恢复送电。

抢修线路事故的查找要点:

(1)查找前应和调度联系,了解该线路继电保护动作情况,对判断事故恢复范围有很大帮助。

(2)必须进行全线路检查,不留死角。

(3)查找时应多看、多问,特别是要向沿线群众询问,有许多跳闸事故发生时群众看到了,但痕迹不明显,如自己查找不易发现。

(4)要时刻保持通信联系,及时收集群众报修信息及各供电营业厅反馈的信息,这样能帮助快速查到事故。

(一)线路断线事故排除案例

1.绑线松动、导线磨损造成断线事故

某村通往水泵房的低压线路是16mm铝线,突然发生一相断线,使正在排灌的水泵停止运行。

事故后,经电工检查,发现是通往泵房的4#杆(直线)瓷横担上的导线绑扎不牢,由于绑线松,使导线和瓷担发生摩擦,久而久之,发生破股断线。

低压导线固定在绝缘子上,要求用绑线进行绑扎,并且绑扎方法要按规定执行。

固定处的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不受损伤,固定程度必须符合要求,长期运行后不松脱。

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绑线不符合要求,不是按标准规定绑扎的。

横担绑线处松,所以导线与瓷担间发生摩擦,使导线磨断四股后发生断线。

改进措施

(1)严格施工要求,在线路架设时,必须对导线按规定进行绑扎,要求在导线弧垂调整好后,要用直线杆式绝缘子的固定绑扎法,把导线牢固地绑在绝缘子上(瓷横担两端的槽内),绑扎时应先在导线绑扎处缠150mm勺长铝带,以防因摩擦或在绑扎时损坏导线。

(2)认真做好验收工作,新架设线路在运行前要进行登杆检查。

(3)农村电工应加强对低压线路的巡视检查,尤其是在风雨天要进行特殊巡视,发现缺陷,要及时消除。

2.导线折弯造成断线事故

晚上突然有的灯灭,有的红,有的亮,村电工立即到配电室检查配电设备,隔离开关一相熔丝熔断,判断为线路接地短路故障,随即进行线路巡视。

发现低压线路4#~5#杆之间三相四线制的一相裸铝线断线,电源侧一头掉在路边地上,立即进行了处理。

经过对断线故障点进行检查,发现导线架设时留有死弯损伤,在验收送电时未发现,由于死弯处损伤,使导线强度降低,导线截面积减小,正逢冬季三九天气,导线拉力大,导线的允许载流量和机械强度均受到较大影响而导致断线。

施工质量差,要求不严,是造成断线的主要原因。

平时对低压线路巡视检查不够,未及时发现缺陷也是原因之一。

改进措施

(1)在农村低压架空线路的新建和整改中,必须严格执行《低压电力线路技术规程》,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2)施工中发现导线有死弯时,为不留隐患,应剪断重接或修补。

具体做法是:

导线在同一截面上损伤面积在5%~10%时,可将损伤处用绑线缠绕20匝后扎死,予以补强;损伤面积占导线截面的10%~20%时,为防止导线过热和断线,应加一根同规格的导线作副线绑扎补强;损伤面积占导线截面的20%以上时,导线的机械强度受到破坏,应剪断重接。

(3)应加强对线路的巡视检查,凡是在风雨过后,要认真仔细巡视,发

现缺陷,及时消除。

重大节日前也要对线路进行特巡。

3.乱接照明造成事故

某村内动力、照明线路与路灯线路同杆分上下两层架设。

一日因风雨大,路灯中性线断线。

风雨停后电工到现场查看时,发现路灯仍在亮着,但距配电室较远的几个路灯发光暗。

又在距电源不远处发现,电源侧的线路断头搭在地上,另一端头悬吊空中。

于是电工马上到配电室把路灯的隔离开关拉开。

但仍发现距配电室不远的一个灯的灯丝发红,其余的路灯全熄灭。

因天黑道路泥泞未细查其原因。

第二天派人修复,在断线处用试电笔测试吊在空中的导线端有电。

又到配电室查其路灯线路的隔离开关确实在拉开的位置。

经沿线路查看,发现有两户的照明灯跨接在路灯线路的中性线与上层相线之间,立即断开两处引线,路灯线路才无电。

当路灯线的中性线断开后,一端接地,另一端在空中悬吊,路灯线路的开关在合的位置,这时有两条通路并联。

其一,电流由相线出发,经路灯回变压器,此回路承受线间电压,即380V,假设路灯都是一样大小的灯泡,那么有的灯泡承受线电压,故光线暗得多。

那么开关拉开后为什么线路仍有电,这是因为把隔离开关拉开后,虽然灯全灭了,但断线处导线的一端仍接地,而用户照明灯的开关又在合的位置,此时电流由杆上层动力线路经相线、照明灯、路灯回到相线、路灯、中性线,接地点经大地回变压器的中性点,此串联回路承受的是相电压220V(略去接地电阻及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阻的部分压降)。

按串联电路分压原则,设所有灯泡的大小都一样,那么故障线路路灯的电压为120V,故灯丝发红而不亮。

改进措施

(l)加强安全用电宣传,定期检查,严格安装手续,严防不通过管电部门在其供电的线路上随意接通设备,更不允许把用电设备跨接在两条不同用途的线路上。

(2)照明线路的相线、中性线必须用相同的导线,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3)工作前一定要验电,异常现象要细查究根,工作要完全彻底,如发现导线落地应采取安全措施,不应拨到一边不管,否则有人触及会造成电击事故。

4.进户线中性线断线引起的事故

村民家中安装有两盏白炽灯,1盏100W接于LI相和中性线。

另一盏40W

接于L2相和中性线(图1)。

傍晚刮风下雨。

安装在里屋的40W灯泡突然烧毁。

该村民将家中的备用40W灯泡安上,拉开关盒,又被烧毁,即去找电工进行处理。

图1进户线中性线断线故障

经村电工进行检查,发现是通往该村民家的进户线中性线被大风刮断,

改进措施

(1)安装照明设备,要通过电工,严禁私拉乱接,以防事故发生。

(2)安装低压进户线的第一支持物的墙体应坚固,位置适宜,走向合理,与周围各个方向的距离合格。

进户点的绝缘子及导线应尽量避开房檐雨水的冲刷和房顶杂物的掉落区。

严禁导线跨院通过。

(3)要求用户在连接电能表的进户线处安装带有过电压的剩余电流保护器。

5.低压线路断线接地事故

晚上突然一片漆黑,电工迅速沿线查找故障,很快找到了故障点和故障

原因。

在配电室通往南街的低压线路的6#~7#杆之间有一根导线断落地面,造成剩余电流保护器跳闸停电。

经检查断落的一根导线恰在接头处,线路接头处引起松动,发热过度最

后烧断。

所幸该线路装有分支剩余电流保护器,当该支线断落地面后,使保护器动作跳闸。

确保了人身和设备安全。

改进措施

此次断线事故充分说明了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安全保护作用,应广泛宣传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重要性。

它不仅能防止人身电击事故的发生,还能起到家用电器不被烧坏和降损节能的效果。

在乡镇企业、村办企业的配电室都应普遍安装剩余电流总保护开关和分路开关、家用开关,实行用电的三级保护。

低压线路大都是沿街或串院穿行,每遇刮风天气使树枝摇晃碰触导线,甚至使树木倒跌压在导线上,造成倒杆断线的事故时有发生。

为此,电工应协助用电户做好树木的修剪工作。

平时要加强线路检查,确保安全,制止用户在导线附近搭棚、立杆。

立杆架线必须通过电工,按用电规则办事,保持安全距离。

电工要加强对低压线路接头处的检查维护工作,发现缺陷及时处理。

6.风刮断低压线路引起麦地着火事故

地里小麦突然起火,虽经村民们的尽力抢救,但因风大,很快3亩多小麦被烧成一片黑灰。

经事故调查发现,这场麦地着火是因低压线断线引起的。

在该地的南边10m处有一条低压电力线路由东向西通过。

这天天气特别热,地里的小麦被晒得焦干,东南风突然刮起,因低压线的一档距中间,一根导线在施工中留

有缺陷(7股导线中有3股被磨损未处理)被风刮断甩刮这块麦地里,导线落地时弧光引起长在地里的小麦着火。

因此,低压电力线路施工未严格执行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要求,对被磨损的导线未进行处理,是造成这次火灾的主要原因,导线断线落地起火,是造成火灾的直接原因。

改进措施

(1)加强对农村电工的遵章守制教育,农村电工在进行低压架空线路施

工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放线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导线被磨损,放线后紧线前要仔细检查导线是否有磨损现象,当发现导线有磨损情况存在时,一定要根据导线磨损程度,根据规程规定进行处理,绝不允许导线存在缺陷不处理而紧线,给导线断线留下隐患。

(2)农村电工应结合春季安全大检查和冬季迎峰检查,对农村低压电力

线路进行认真巡视检查和检修,及时消除缺陷,防止断线事故的发生。

7.违章拆中性线酿成的事故

某单位电工在拆除户外低压配电屏总照明线时,在未停电情况下,用绝缘受损的钳子剪切中性线,在剪切的一瞬间,被通过户外未断电的照明灯,窜入中性线的相电压击中,跌倒在配电屏旁的防雨台下。

在中性线带电情况下,不论停电与否,中性线与大地基本处于同电位,这是因为低压电网中性点接地,即使直接触及人体也不致构成危害。

但是当

中性线断开时,电流就会通过未断开的用电设备传到断开的中性线端,造成中性线带电伤人。

该事故是电工在日常工作中概念不清,认为导通的中性线无电压,而忽视了中性线断开时会通过未关闭的照明灯将相电压引人而被电击。

改进措施

(1)无论在何种地点、何种场合、因何种原因拆电线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先停电、后作业”的制度,即使因某种原因必须带电作业,也得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如穿、戴合格的绝缘靴及手套、工作中有人监护等),确认万无一失方可工作。

(2)对用电单位的电工应进行专业培训,特别要消除通常的模糊概念,并经考试合格方可持证上岗。

(3)电工应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工具,防止工具绝缘受损或老化。

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或更换。

8.架空线接触不良引起事故

三相四线架空线,10#杆11#杆之间的一根铝芯绝缘相线突然烧断落地,断线截面70mm部分住宅照明停电。

对停电后线路进行检查,发现落地的铝芯线断口处表面及端面均有明显的烧伤痕迹。

电工随即检查,发现杆上距横担绝缘子0.6m该线断开处,有一根10mm铝芯橡皮线直接缠绕在上面,其表面也已大部烧熔。

据分析是由于70mr2主干线被烧断落地,搭接在干线上的10mm铝芯线未按规定牢固连接,仅简单地在干线表面缠绕了几圈。

因主干线与支线接触不良,接触处在较大电流作用下长期发热致使烧断。

改进措施

(1)更换已烧坏的70mm铝芯线,并将支线与干线可靠地连接。

(2)与施工单位联系并通过各有关部门,要求搭接导线必须按有关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要求施工。

(3)落实人员定期检查巡视户外架空线路,以便发现事故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保障线路安全运行。

9.10kV线路正常操作合不上断路器

因电力紧张367线拉闸限电,下午负荷减少,允许再送电,送电时过流动作,重合未成。

经过全线路紧急查找未发现任何问题,检查该线路上的用户也未出现问题。

后将该线路28#杆分段断路器拉开,再送电就送出去了,然后再合上28#杆分段断路器,整条线路送电成功。

经过全线紧急查找,未发现任何问题,检查该线路上的用户也未发现问题。

联想到该线400~500kVA的变压器有近20台。

该线路因拉闸限电停电再送电时,因该线路上的用户设备起动电流,励磁涌流瞬间叠加值很大,已大大超过该线路的过流保护额定值,从而造成该线路停电后再送电合不上断路器的现象。

改进措施

(1)改造10kV线路,使其负荷不应过大。

(2)线路未改造前,可以将线路的分段断路器拉开,先将首端送电,再

逐一将各段线路送电。

10.树枝碰及联络开关,造成两线同时跳闸

10kV变电所561线和560线两条线路断路器同时“过流前加速动作”,重合失败。

接市民报警,561线12#杆一台变压器着火。

赶到561线路12#杆,

并无火花,但有烧焦的树枝,群众说的变压器实际上是一台柱上断路器:

561线路560线路的联络断路器,平时断路器两侧均带电,一侧是560线路,

一侧561线路。

当时有5~6级风,距线路4~5m处有几株高20多米的白杨树,其

中一棵白杨树的大树枝距联络断路器不足Im,大风时可压到断路器上、下桩

头,造成瞬间短路,树枝着火,变电所断路器跳闸。

类似同一变电所的两条10kV线路,几乎在同时发生跳闸故障,在查找

时首先应该考虑是否同一母线上供电;是否有公共装置地点;是否同杆、平

行架设。

查找时首先从这些地方入手,容易找到事故原因。

改进措施

(1)加强线路监视,及时修剪树枝。

(2)断路器进出引线采用绝缘导线,进出桩头设法加装绝缘罩。

11.中性线断线

居民家中的电灯突然特别亮,日光灯“嗡嗡”响声特别,一会儿照明灯

就全部烧坏了,正在播放节目的电视机也声光全无。

事故发生时,曾有人用万用表测量了电压,达到280V。

村电工根据事故现象,断定系中性线(N)断线引起,查找故障。

在一村民正在建房的脚手

架旁,发现了断落在地的中性线。

原因是建筑工人在搭脚手架时,中性线、相线碰在一起,16mm的中性线被烧断了5股,只有

不小心把

2股连在一起

的中性线被大风刮断。

经统计,共烧坏电视机13台,白炽灯、

日光灯30多

盏及其他家用电器多部。

某村有20多台电视机、5台VCD、8台收录机被烧坏,而另一部分村民

 

家中由于电压低,电器无法使用。

一时间,大家纷纷走上街头,互相询问原因。

村电工忙拿起工具,顺着线路查找。

当查找到村北头一低压杆时,发现中性线的跳线一端从线路上断开。

经配电室停电后上杆检修,发现跳线处烧断。

经分析,由于该村三相负荷严重不平衡,中性线电流太大,且跳线接头接触不良打火,中性线截面又细,再加上当时用电量增大,致使中性线跳线烧断,酿成事故。

中性线断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原因是,中性线断开后,两相负荷等于串联起来跨接在380V的电源上。

当三相负荷不平衡时,由于负荷重的一相阻抗小(并联电路,电阻并联越多,电阻越小),其分压也小,所以电压低于220V,电灯亮度降低,家用电器无法使用;而负荷轻的一相,由于阻抗大,分压也大,所以电压升高,有时可达300V以上,这样高的电压,电器设备自然会被烧坏。

改进措施

为了保证中性线安全运行,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农村电工培训,了解中性线的作用、中性线断开的危害和有关中性线的规定,提高对中性线重要性的认识。

(2)架空线路的中性线,也应采用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铝绞线,禁止使用破股(拆股)线。

(3)三相四线的中性线截面至少应与相线同截面。

(4)三相四线的中性线不得装设熔断器或单独的开关装置。

(5)中性线接头要牢固,对接头接点要定期检查。

铜铝线严禁直接连接。

不同规格、不同绞向的导线,严禁在同一挡距内连接。

(6)监视三相负荷的平衡情况,中性线电流不得超过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的25%,发现三相负荷不平衡,要及时予以调整,使三相负荷尽量平衡。

建议在配电屏上增设中性线电流表,以便随时监测中性线电流。

(7)加强线路的巡视和检查,定期进行夜间巡视,以便发现接头打火现

象,及时进行处理。

农村的配电变压器,采用的基本上都是Yyn0接线组别,所采用的供电方式,除纯动力线路采用三相三线外,大都采用三相四线供电。

其中中性线的作用是:

当三相负荷不平衡时,保证各相电压仍然对称,都能正常工作,如果一相发生断线,也只影响本相负荷,而不影响其他两相负荷。

但如果中性线因故断开,当三相负荷不平衡时,势必引起各相电压的畸变,破坏三相负荷的正常工作,所以在三相四线供电线路中,中性线是绝对不允许断路的。

但实际上,由中性线断线事故时有发生,不但给用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还会引发用户与供电单位的纠纷,甚至对簿公堂。

(二)10kV缺相故障排除案例

10kV线路缺相事故是10kV线路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其危害是使故障线路上的三相动力用户不能工作,故障相单相设备也不能工作,即引起低压侧电压严重不平衡,故必须尽快排除故障。

1.柱上断路器A相触点间隙过大,造成缺相

接报修电话:

这一带电压不正常,教师公寓一带,是农城553线路43#杆农城分线供电,抢修班只接到农城分线用户缺相的报修电话,没有街道正线上用户的报修电话,说明正线并不缺相。

到现场查看,农城553线路41#杆上电能表上三只缺相指示灯没闪亮。

进一步证明正线是正常的,农城分线

3#杆电能表上A相缺相灯闪亮,说明此处是缺相。

改进措施

根据以上现象断定故障发生在43#杆农城分线负荷分路断路器上。

分路断路器,没有熔断器,一般不会缺相,观察其进线31线无断线痕迹。

抢修工作负责人要求将农城553线路由运行改检修,获得调度许可后,做好安全措施,登杆检查断路器,发现该断路器A相触头间隙过大,接触不良,触头调整间隙后,恢复正常通电。

2.跌落式熔断器熔丝熔断,造成缺相

部分居民用户没电,用户电压异常,有的楼房一个单元有电,一个单元无电。

由新兴558线路分线供电,抢修人员查到分线开关时,发现分路A相跌落式熔断器熔丝烧断跌落,更换熔丝后恢复送电。

3.分路开关B相开关上桩头引线烧断,造成缺相

三家厂分别打来报修电话:

工厂缺一相电,机器停转。

抢修人员查到241线路41#杆分路断路器处,三个跌落式熔断器均未跌落,但仔细看B相跌落式熔断器上桩头与引线连接处已断开,是由于安装时螺丝未拧紧,造成接触不良,大电流通过时发热,最后烧断。

重新连接后,正常供电。

(3)10kV线路跳闸故障排除案例

1.搞店庆、放鞭炮,造成10kV线路跳闸

接调度电话:

10kV573线断路器动作跳闸,该线正线为全电缆(故停用重合闸)各分线均为架空线,抢修人员首先对各分线进行巡视,未发现异常,查到分线5#杆时,群众举报商店搞店庆,一个员工将礼炮放在分线下,放炮时只听见电线上也发生一声响就没电了,再仔细看架空线确有碰线放电痕迹,断定此处即为故障点,汇报调度,送电成功。

市民在架空线下放礼炮,碰到裸导线上造成导线跳动碰线短路,断路器跳闸。

电缆线路一般停电发生跳闸事故,没有明确查到事故地点、原因不能盲目试送,应该对电缆进行试验,确定电缆无异常才能试送。

改进措施

(1)加强电力设施保护相关知识的宣传。

(2)对路经居民的线路进行绝缘化改造。

2.绝缘子断裂、导线断落造成跳闸

安居573线变电站断路器过流跳闸。

该线是全电缆线路,分线大部分是架空裸导线,就先查找各分线。

当查到制衣厂分线时,发现该分线B相导线

掉落,并有和A相导线相碰放电的痕迹,拉开分线断路器,其他线路即恢复送电。

该分线终端杆本应用悬挂绝缘子固定导线,但此处却用棒式绝缘子代替,棒式绝缘子抗拉能力差,加上当天气温低,导线热胀冷缩,拉力急剧增加,超过绝缘子抗拉强度,绝缘子斜裂,导线掉下碰及邻相,造成相间短路,断路器跳闸。

改进措施

(l)杜绝违章性装置。

(2)把好工作验收关。

3.汽车边卸货边开车,车斗勾断导线造成跳闸事故

株林243线路断路器过流,前加速动作重合失败,在查找时发现6#杆分

线0~1杆三相导线断落,因有一房地产公司正在施工,用宕砂填平地,汽车

导线。

改进措施

(l)加强线路监视,发现线路通道防护内有施工现象,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单。

(2)对地距离严重不足的缺陷,应尽快处理。

4.电缆中间接头击穿,线路跳闸

556线路有接地显示,不到30s,断路器过流动作跳闸(该线路正线前

段是电缆线路,故停用重合闸),抢修班判断,电缆击穿的可能性较大,一方面对1#杆后段的架空线路进行仔细检查,另一方面请示调度后拉开1#杆

5561联络断路器,对556线路用变压器至1#杆电缆做试验。

抢修人员经过对1#杆后段线路仔细监视,未发现异常,为了解决该线路

用户用电,合上5562联络断路器,线路顺利通电。

经试验该电缆确被击穿,具体位置不详。

考虑电缆的中间接头是绝缘最薄弱的地方,查电缆击穿就应

从“中间接头”查起。

事后证明判断是正确的,该电缆有3个中间接头,每个中间接头处都有一个井,就沿线依次打开中间接头井盖。

当打开第二个中间接头井盖板时,发现中间接头保护管有明显的电击穿现象,打开保护管电缆已经击穿烧断。

经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电缆中间接头材料质量差,已经发生类似事故五起,再是施工质量差。

事故发生简图如图2所示。

图2事故发生地的线路图

改进措施

(1)把好材料质量关。

(2)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

(4)10kV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排除案例

10kV其中性点是不接地的,当一相发生接地时,接地相电压变为零,而

其余两相电压升高応倍,线路仍可继续运行。

由于电压高,容易使电气设备

和线路绝缘损坏,并造成事故扩大。

10kV单相接地故障有下列特点:

(1)绝缘子击穿,接地点常有间隙放电现象,远距离就可以看见并伴有放电声,夜间查找更加容易。

(2)变压器击穿造成单相接地,一般情况该变压器高压侧或分路跌落式熔断器至少有一相熔丝熔断跌落(非接地相)。

(3)接地相电压接近零,其余两相电压升高込倍,可以从电压表上看出,它与线路缺相有明显区别,线路缺相,缺电相电压为零,其余两相电压仍为正常电压。

(4)永久性金属接地,或断线接地,一般接地相电压均为零。

掌握以上特点对接地故障恢复查找很有帮助。

根据有关“安全规程”应注意以下几点:

l)始终认为线路带电,即使已经拉闸断电,也应认为线路随时有送电的可能。

2)发生断落在地或悬挂在空中的导线应做好安全措施,防止人员接近。

3)接地故障不仅发生在架空线路上,地下电力电缆被损坏而造成接地,在查找时不仅要看“地上”还应该不放过沿线“地下”的情况。

特别是沿线有施工、作业的地面,不放过一个可疑点,及时收集故障。

4)巡线人员必须要保持通信畅通,分散巡线时,应取得联系。

查找方法

1)对线路上没有安装分段、分路断路器的放射性线路,只能派人分段沿线监视,特别注意接地相导线及设备。

2)线路上安装有分段、分路熔断器的线路,可采用拉开、闭合分段、分路断路器的方法,将接地段线路选出来:

拉开后检查:

“接地是否消失”。

如果接地消失,说明接地点在熔断器后段,前段线路正常,不用再查,应该对后段线路继续查找;如果接地点未消失,说明接地点在熔断器的前段,后段线路不用再查找。

选出的故障线路如果还有分路熔断器,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拉、合分路熔断器,进一步缩小故障范围。

直到不能再缩小为止。

1.电缆中间接头击穿,造成10kV线路接地

雷雨中10kV221线路发生线路接地,抢修人员当即组织人员查找,该线

1#~34#杆是架空裸导线,由110kV变电站供电。

变电站1#杆上有110m电力电缆,34#杆光缆厂有128m电力电缆,距34#杆20m处有一中间接头,如图3所示。

图3电缆中间接头

检查1#~34#杆架空线路无异常(该线路是光缆厂的专线,无其他用户,线路结构相对简单),要求把221线路由运行改为检修,对10kV221线1#杆

和34#杆电缆分别做试验。

试验结果:

1#电缆合格,然后对34#杆电缆做试验,发现电缆被击穿。

据资料显示,该段电缆有一中间接头,是绝缘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