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备课1生命离不开水.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0423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备课1生命离不开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备课1生命离不开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备课1生命离不开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备课1生命离不开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备课1生命离不开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备课1生命离不开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备课1生命离不开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备课1生命离不开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备课1生命离不开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备课1生命离不开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备课1生命离不开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备课1生命离不开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备课1生命离不开水.docx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备课1生命离不开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备课1生命离不开水.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备课1生命离不开水.docx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备课1生命离不开水

小学科学学科第三单元电子备课

单位

年级

时间

任课教师

第1课时

总第课时

课题

生命离不开水

教学目标

1、学会提取植物体内的水。

2、初步学会安装“观察小草喝水”

3、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认识动物、植物和人都离不开水。

教学难点

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的实验。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用的大试管、植物油、纱布、水果刀、小烧杯、记录纸。

2.搜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蔬菜、水果、鸡蛋等食物;橡皮泥、小尺、彩笔等。

预习提纲

见县发预习提纲。

 

(一)导入:

1.师朗读小诗:

“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

2.学生猜这首诗是赞美谁的?

为什么呢?

3.揭单元题:

“生命之源——水”

(二)自主学习:

1.生命离不开水。

(1)师生讨论:

不有些什么用途?

(2)引导学生认识动物、植物和人都离不开水。

2.哪些地方有水。

(1)师生讨论:

哪些地方有水?

(2)认识植物体内有水。

(3)学生想办法把带来的植物体内的水挤出来,看看它们含有多少水?

比一比,谁想的办法好。

比如手挤、刀拍、捣碎、压汁机等等。

(4)让学生感受植物体内有水。

(5)让学生比较哪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多?

哪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少?

(6)我们在吃食物时也补充了大量的水。

还补充了大量的维生素等等营养。

(7)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

小刀不要伤着手、损坏桌子等。

3.比较人体及各种食物中的含水量。

(1)学生完成书上的作业(用淡蓝色表示水所占的比例)。

4.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1)按照要求完成该项实验。

(2)把实验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

二次备课

效果检测情况

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学科第三单元电子备课

单位

年级

时间

任课教师

第3课时

总第课时

课题

神奇的水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获得对水的认识。

2、通过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来获取知识与相关信息,并知道如何运用。

3、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怎样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

了解水的毛细现象与表面张力现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实验,从实践中引出真理。

教学准备

1、实验用品细纸条、有颜色的水等。

2、学生分组实验用品。

预习提纲

见县下发预习提纲

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水的观察,发现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初步认识了它的基本特征,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让我们通过动手来认识它的神奇。

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奇的水》。

一、会“爬”的水。

师:

水会运动吗?

水怎样运动?

下面请大家看几个小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

(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

大家看到了什么?

(2)剪开花的花茎,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

你看到了什么?

(3)滴一滴墨水在面板上,用粉笔把它吸干,你又发现了什么?

讨论:

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你在生活在还在哪里看到这些现象?

小结:

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二、会“团结”的水。

师:

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大家团结友爱,一起学习,一起劳动,生活过得很快乐。

那么水和水之间会不会团结呢?

(1)猜一猜:

一元的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

先把猜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亲自动手做一做。

学生分小组实验。

将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吸管往硬币上滴水,看看一元的硬币究竟能装几滴水。

滴完后观察:

现在的水是什么形状的?

为什么水面鼓得像个小馒头一样?

(2)把曲别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预测放多少枚曲别针水会溢出来。

再试一试,看看预测得对不对。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记录。

(3)为什么杯子里的水已经满了,还能再装下几枚曲别针,装入曲别针后,杯面上的水为什么会鼓出来但是又不会流下来?

师小结:

水具有使其表面尽量缩小的力,这就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你见过生活中水的表面张力现象吗?

请你来给同学们说一说。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水的神奇,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知道了水可以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此外水还有表面张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次备课

效果检测情况

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学科第三单元电子备课

单位

年级

时间

任课教师

第2课时

总第课时

课题

观察水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在观察中发现水的性质。

2、初步认识物体的方法,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

3、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教学难点

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

教学准备

1.烧杯、滴管、蜡纸或锡纸(铝箔),方糖(或食盐)、木筷子、墨水、曲别针(或小钉子);酱油、牛奶、白醋、糖水(或盐水)、雪碧、水六种液体及热水等。

2.纸巾(或手纸)、硬币、白纸、水杯、调料袋、塑料瓶盖。

预习提纲

见县下发预习提纲

(一)导入:

1.我们上一节课研究了生命离不开水,那么为什么生命离不开水呢?

让我们通过实验,揭开它的奥秘。

2.揭题。

(二)自主学习:

1.观察水,描述水。

(1)请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桌面上的仪器或身边的可利用的物体,观察一杯水,你对这杯水有什么新的发现。

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水的奥秘多,把你们的发现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

(2)学生分组活动。

(3)教师鼓励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研究:

杯中的水是什么样的?

当被水溅出来、洒出有什么现象?

水滴在别的物体上,会发生什么现象?

当越来越多的小水滴聚成大水滴时,水形成的圈有什么现象?

几滴水从空气中落下时,呈现什么形状?

……

(4)学生分组汇报交流。

要求从多角度描述水是什么样的物体。

2.辨认水。

(1)师出示六杯液体,请学生找出哪一杯是水。

教师介绍辨认方法:

“一看、二闻、三尝”。

不认识的物体不能随便尝,以防中毒。

(2)分组活动。

(3)汇报交流。

3.认识水的溶解现象。

(1)研究糖水。

糖水是怎么做出来的,糖到水里后有什么变化?

(2)研究溶解。

学生汇报后,教师强调同学们说的“化了”、“溶化了”等,在科学上叫做溶解。

(3)研究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溶解在水里。

溶解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既有好处也有坏处,说说生活中溶解的应用。

4.认识毛细现象。

(1)师演示实验:

窄纸巾的下部插入带色的水中,先猜猜会发生什么现象?

再试试结果怎样?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交流。

(4)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水往上爬的现象?

(5)师生共同小结:

科学上把不沿着缝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5.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1)师演示实验:

往硬币上滴水,大家共同数一数,直到水溢出时,一共可以滴多少滴水?

再从多个角度去观察水面,你能发现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交流。

(4)师生讨论。

得出“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

理解“张力”的意思。

二次备课

效果检测情况

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学科第三单元电子备课

单位

年级

时间

任课教师

第5课时

总第课时

课题

地球上的水

教学目标

1.能从适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能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意识到水资源的缺乏,我们应该保护它。

教学重点

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教学难点

知道水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人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地球仪

预习提纲

见县下发预习提纲

(一)导入新课:

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1.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

(1)观察地球仪,认识地球上水的分布。

(2)师生共同欣赏自然界中美丽的水景,感受大大自然的美丽。

2.指导学生亲身感受淡水资源的缺乏。

(1)尽管地球表面上大多数被水覆盖着,但这些水中绝大部分是海水,真正与我们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却很少、很少。

(2)模拟感知地球上的水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3.引导学生讨论淡水的用途。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发表意见。

(2)教师介绍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

(3)师生小结:

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

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

先分组讨论发言,形成一个小组意见,写在纸上,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向全班发言,最后把各小组的内容张贴在教室内的墙上。

(1)师生讨论。

(2)老师补充介绍农业、工业等高科技节水技术。

(三)作业:

想象,如果没有水了,将会怎么样?

二次备课

效果检测情况

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学科第三单元电子备课

单位

年级

时间

任课教师

第6课时

总第课时

课题

神奇的水

教学目标

1.了解水污染产生的原因,水污染的类型、危害,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2.培养学生实地考察、水样采集、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的动手能力;

3.让学生们了解水污染的危害,认识到保护水源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水污染的原因、类型、危害及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

污染后的水体为什么会变黑发臭?

水污染的治理为什么举步维艰?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水污染原因及危害的多媒体课件等。

预习提纲

见县下发预习学案

导入:

上海市内贯穿苏州河,毗邻东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可谓是水源丰富。

但是上海依旧是严重缺水的城市,为什么?

一.学生讨论、思考:

1.上海属于水质型的缺水城市还是水源型的缺水城市?

2.水质污染的原因:

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油船泄露等。

二.放映水污染的录像

1.展示各小组水样的调查报告

2.展示各种水污染的图片

3.学生观察、分析、讨论:

水污染的原因:

污染后的水体为什么会变黑发臭?

水生生物为什么会死亡?

三.水污染的类型、

1.类型:

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致病微生物污染、热污染等。

展示水污染导致严重后果的图片:

2.危害:

致人畸形、城市污水横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入河流、湖泊、塞纳河畔化学物质泄露,导致成千上万的鱼类死亡。

3.演示水的热污染实验:

学生介绍图片、观察实验、讨论、总结:

水污染的危害性表现在哪里?

4.图片中展示的水污染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四、水污染的防治

1、措施:

控制污染源,做好水质的检测工作

2、学生讨论:

如何防治水污染?

水污染的治理为什么举步维艰?

3、提出治理水污染的合理性建议;

疏通河底淤泥;利用现代化装置的船对河水充氧;增加河岸绿化等。

五、教学小结:

二次备课

效果检测情况

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学科第三单元电子备课

单位

年级

时间

任课教师

第4课时

总第课时

课题

神奇的水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来获取知识与相关信息,并知道如何运用。

2、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怎样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辨识水的特征,了解水的毛细现象与表面张力现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实验,从实践中引出真理。

教学准备

1、实验用品细纸条、有颜色的水等。

2、学生分组实验用品。

预习提纲

见县下发预习提纲

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神奇的水的两个神奇的地方,就是水会自己向上爬,水还会象人一样团结在一起,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水的神奇。

一、会喷射的水。

实验:

用钉子在瓶上从上向下把3个一样大小的孔,观察水流有什么不同?

出示图片:

清洁工人用巨大的水龙头来冲洗海岸。

通过实验和图片观察,你发现了水的神奇之处在哪里?

加压后,水可以从孔隙中喷射出来。

二、会“托举”的水。

实验:

拿一个玻璃杯装半杯水,然后不断往里面丢东西,看看水可以托举起哪些东西,而又有什么东西水托不动,沉下去了?

出示图片:

万吨巨轮在水面上。

为什么轮船和装载的货物那么重,大海里的水也可以托得动它?

小结:

水有浮力。

物体放入水中所受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则物体就可以浮起来,如果小于自身的重力,则就会沉下去。

你知道水还有其他什么本领吗?

三、水溶解物质的性质探究动动手:

把方糖放入水中,观察方糖的变化。

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会变甜。

像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

水能够溶解许多物质。

试验:

仔细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讨论:

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里?

二次备课

效果检测情况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