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0590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docx

《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docx

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总11页)

1.目的

建立纯化水的质量标准,规范纯化水的检测方法,确保企业使用的纯化水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保证公司产品的质量。

2.范围

本规程适合纯化水检验的全过程。

3.责任

3.1.质保部QC检验员负责本规程的执行。

3.2.质保部QA负责本规程的监督实施。

4.内容

4.1.《中国药典》(2020年版)附录规定:

“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的方法制备的制药用水。

其质量应符合《中国药典》二部纯化水项下的规定。

纯化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并规定:

“应严格监测各生产环节,防止微生物污染。

4.2.纯化水检测项目及质量标准:

检查项目

标准要求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清液体;无臭

酸碱度

取本品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不得显蓝色。

硝酸盐

取本品5ml置试管中,于冰浴中冷却,加10%氯化钾溶液与%二苯胺硫酸溶液,摇匀,缓缓滴加硫酸5ml,摇匀,将试管于50℃水浴中放置15分钟,溶液产生的蓝色与标准硝酸盐溶液[取硝酸钾,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再精密量取10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NO3)],加无硝酸盐的水,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纯化水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6%)。

亚硝酸盐

取本品10ml,置纳氏管中,加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1→100)1ml与盐酸萘乙二胺溶液(→100)1ml,产生的粉红色,与标准亚硝酸盐溶液[取亚硝酸钠(按干燥品计算),加水溶解,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再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50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NO2)],加无亚硝酸盐的水,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2%)。

取本品50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放置15分钟;如显色,与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加无氨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成1000ml),加无氨水48ml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

电导率

应符合要求(通则0681)。

易氧化物

取本品100ml,加稀硫酸10ml,煮沸后,加高锰酸钾滴定液(L),再煮沸10分钟,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

不挥发物

取本品100ml,置105℃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并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1mg。

重金属

取本品100ml,加水19ml,蒸发至20ml,放冷,加醋酸盐缓冲液()2ml与水适量使成25ml,加硫代乙酰胺试液2ml,摇匀,放置2分钟,与标准铅溶液加水19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1%)。

微生物限度

取本品不少于1ml,经薄膜过滤法处理,采用R2A琼脂培养基,30~35℃培养不少于5天,依法检査(通则1105),1ml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不得过100cfu。

4.3.取样

4.3.1.取样器具准备:

500ml蓝盖瓶2个,250ml黄盖瓶1个(此为一个取水点的器具,同时取两个以上取水点,需准备2份以上的器具),消毒用酒精棉。

其中两个蓝盖瓶需要清洁干燥,用于理化试验的取样;黄盖瓶要清洁后,用121℃湿热灭菌20min后冷却备用,用于微生物试验的取样。

4.3.2.取样操作

A.带上述适宜器具到取样地点。

打开阀门,排水约1分钟后取样,取样时应避免瓶口接触关闭。

B.理化试验用的取样:

先用取水样荡洗蓝盖瓶3次后再取样,两个蓝盖瓶都需要取满水样再盖盖拧紧。

C.微生物限度检查用的取样:

取样人先用酒精棉进行手消毒后,取黄盖瓶开盖迅速取样后盖盖,注意不能满瓶取样。

D.每次取样后,在取样瓶外应贴上标签,内容包括品名、取样地点、时间、取样人。

E.在同一水源,同一个时间采取几个水样时,用作微生物检查的水样应避免采样点被污染。

F.用做微生物试验的样品一般从取样到检验不应超过2小时。

条件不允许立即检验时,应2~8℃冷藏保存,但不能超过12小时。

H、取好样后,对于理化检测,要在第一时间先安排电导率测试,再安排其他试验

4.3.3.取样点规定:

见纯化水取样点布置图(见附件1)。

4.3.4.取样周期:

纯化水制备系统储水罐总回水口和总进水口每周取样一次做全性能检测,其余各用水点的纯化水每月轮流取样一次做全性能检测。

4.4.检验项目:

每次检验需要填写纯化水检验记录(见附件2)

4.4.1.性状:

A.器具:

锥形瓶、量筒

B.操作方法及结果判定:

取100ml水样,置于250ml锥形瓶中,观察有没有颜色,然后振摇后从瓶口嗅水的气味。

无色无味则判定符合要求,否则判定不符合要求

4.4.2.酸碱度

A.试剂:

1 甲基红指示液:

取甲基红,加L氢氧化钠溶液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

变色范围~(红→黄),常温保存。

有效期:

6个月。

2 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

取溴麝香草酚蓝,加L氢氧化钠溶液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

变色范围~(黄→蓝),常温保存。

有效期:

6个月。

B.器具:

50ml纳氏比色管、10ml量筒

C.操作步骤及结果判定:

用量筒取本品1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不得显蓝色。

未显红色,未显蓝色则判定符合要求,若显红色或显蓝色则判定不符合要求。

4.4.3.硝酸盐

A.试剂:

1 10%氯化钾溶液:

取氯化钾10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常温保存。

有效期:

6个月

2 %二苯胺硫酸溶液:

取二苯胺,加硫酸使溶解成100ml,即得。

保存方式:

避光冷藏,有效期:

2个月。

3 硫酸(AR级)

4 标准硝酸盐溶液:

取硝酸钾,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再精密量取10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即得。

(每1ml相当于1ugNO3)。

常温保存。

有效期:

3个月。

5 无硝酸盐水(无氨水):

取纯化水1000ml,加%~%稀硫酸1ml与高锰酸钾试液1ml,蒸馏(可以采用玻璃蒸馏装置进行制备),即得。

常温保存,有效期:

3个月。

B.器具:

50ml纳氏比色管、恒温水浴锅。

C.操作步骤及结果判定:

取本品5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于冰浴中冷却,加10%氯化钾溶液与%二苯胺硫酸溶液,摇匀,缓缓滴加硫酸5ml,摇匀,将试管于50℃水浴中放置15分钟,溶液产生的蓝色与标准硝酸盐溶液,加无硝酸盐的水,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

颜色没有更深则判定符合要求,若颜色更深则判定不符合要求。

4.4.4.亚硝酸盐

A.试剂:

1 1%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

称取对氨基苯磺酰胺1克,用稀盐酸稀释至100毫升,即得。

保存方式:

避光冷藏;有效期:

2个月

2 %盐酸萘乙二胺溶液:

取盐酸萘乙二胺,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保存方式:

避光冷藏;有效期:

2个月

3 稀盐酸:

取盐酸234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常温保存,有效期:

3个月。

4 标准亚硝酸盐溶液:

取亚硝酸钠(按干燥品计算),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再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50ml,摇匀,即得。

(每1ml相当于1ugNO2)。

常温保存,有效期:

3个月。

5 无亚硝酸盐水(无氨水)

B.器具:

50ml纳氏比色管

C.操作步骤及结果判定:

取本品10ml,置纳氏管中,加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1→100)1ml及盐酸萘乙二胺溶液→100)1ml,产生的粉红色,与标准亚硝酸盐溶液,加无亚硝酸盐的水,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

颜色没有更深则判定符合要求,若颜色更深则判定不符合要求。

4.4.5.氨

A.试剂:

1 碱性碘化汞钾试液:

取碘化钾10g,加水10ml溶解后,缓缓加入二氯化汞的饱和水溶液,随加随搅拌,至生成的红色沉淀不再溶解,加氢氧化钾30g,溶解后,再加二氯化汞的饱和水溶液1ml或1ml以上,并用适量的水稀释使成200ml,静置,使沉淀,即得。

用时倾取上层的澄明液应用。

常温避光保存,有效期:

2个月。

2 氯化铵溶液:

取氯化铵,加无氨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成1000ml,即得。

常温保存,有效期:

6个月。

3 无氨水

B.器具:

50ml纳氏比色管

C.操作步骤及结果判定:

取本品50ml,置纳氏管中,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放置15分钟;如显色,与氯化铵溶液,加无氨水48ml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

颜色没有更深则判定符合要求,若颜色更深则判定不符合要求。

4.4.6.电导率

A.仪器:

电导率仪

B.操作步骤:

依照《电导率仪标准操作规程》检验。

打开满液的蓝盖瓶,测定三次并记录数据及测定温度,取平均电导率。

温度/℃

电导率/μS·cm-1

温度/℃

电导率/μS·cm-1

0

60

10

70

20

75

25

80

30

90

40

100

50

D.结果判定:

测定的电导率值不大于限度值,则判为符合要求;反之,则判为不符合要求。

4.4.7.易氧化物

A.试剂:

1 稀硫酸:

取纯化水500ml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成45度沿着杯壁倾斜导流,缓缓加入浓硫酸57ml,搅拌均匀。

等待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纯化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本液含H2SO4应为%~%。

注意:

此操作必须带防护手套,以免浓硫酸溅出伤人。

常温保存。

有效期:

6个月。

2 L高锰酸钾滴定液:

取高锰酸钾,加水1000ml,煮沸15分钟,密塞,静置2日以上,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摇匀。

常温避光保存。

有效期:

2个月。

B.器具:

200ml烧杯

C.操作步骤:

取本品100ml,置200ml烧杯中,加稀硫酸10ml,煮沸后,加高锰酸钾滴定液(L),再煮沸10分钟,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

D.结果判定:

粉色没有完全消失则判定符合要求;反之,则判为不符合要求。

4.4.8.不挥发物

A.器具:

水浴锅、蒸发皿、干燥箱、分析天平、100ml量筒

B.操作步骤:

取本品100ml,置105℃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并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1mg。

C.不挥发物检测恒重注意事项:

1 称取经二次恒重的空蒸发皿,记录蒸发皿重(g)。

2 将蒸干的蒸发皿放入105℃干燥箱内烘干2h,再于干燥皿内干燥,称重(含供试液一次恒重)。

3 二次将蒸干的蒸发皿放入105℃干燥箱内烘干1h,再在干燥皿内干燥,称重。

二次恒重后的重量不得超过。

(含供试液二次恒重)

4 计算遗留残渣:

含供试液二次恒重-蒸发皿重<1mg

D.结果判定:

若遗留残渣<1mg则判定符合要求;反之,则判为不符合要求。

4.4.9.重金属

A.试剂:

1 醋酸盐缓冲液:

取醋酸铵25g,加水25ml溶解后,加7mol/L盐酸溶液38ml,用2mol/L的盐酸溶液或5mol/L氨溶液准确调节pH值至(电位法指示),用水稀释至100ml,即得。

常温保存。

有效期:

6个月。

2 硫代乙酰胺试液(临用新制):

取硫代乙酰胺4g,加水使溶解成100ml,置冰箱中保存。

临用前取混合液(由1mol/L氢氧化钠溶液15ml,水及甘油20ml组成),加上述硫代乙酰胺溶液,置水浴上加热20秒钟,冷却,立即使用。

3 标准铅溶液(临用新制):

称取硝酸铅,置1000ml量瓶中,加硝酸5ml与水50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每1ml相当于10ug的pb)。

B.器具:

蒸发皿、50ml纳氏比色管

C.操作步骤:

取本品100ml,置蒸发皿中,加水19ml,蒸发至20ml,放冷,加醋酸盐缓冲液2ml与水适量使成25ml,加硫代乙酰胺试液2ml,摇匀,放置2分钟,与标准铅溶液加水19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

D.结果判定:

颜色没有更深则判定符合要求,若颜色更深则判定不符合要求。

4.4.10.微生物限度

A.试剂:

1 无菌水:

取90ml纯化水装于250ml蓝盖瓶中,盖盖后121℃温度下灭菌20min。

准备3瓶。

2 R2A琼脂培养基:

配制方法见《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B.器具:

无菌F60过滤杯(牛皮纸或灭菌袋包装后121℃灭菌15min)、微限仪(过滤头牛皮纸包裹121℃灭菌20min)、一次性使用微孔滤膜M60、移液枪,10ml移液枪头(放入灭菌盒中,牛皮纸包裹121℃灭菌15min)、

C.操作方法:

1 将样品及上述试剂盒器具转移至微生物限度检查室的生物安全柜中。

2 试验组:

在生物安全柜中用移液枪取本品l0ml加入90ml无菌水中,摇晃均匀,将灭过菌的过滤头安装于微限仪上,在取M60微孔滤膜放于过滤头上,安上无菌过滤杯,将制备好的试液倒入过滤杯中,按照《微限仪标准操作规程》操作设备,过滤完成后滤膜菌面朝上贴于R2A琼脂培养基平板中,30〜35培养5天,定期观察计数。

在同法做一组平行样。

3 阴性对照:

将不加样品的90ml无菌水同上述方法过滤操作后培养。

D.结果判定:

试验组平均菌落数除以10(菌落报告规则:

若除后菌落数出现小数点,则进一位,取整数报告菌落数),若需氧菌总数小于lOOcfu/ml,且阴性对照无菌生长,则判定合格。

若阴性对照有菌生长,应按照《检验过程异常管理规程》进行调查。

若阴性对照无菌生长,试验组菌落数大于100cfu/ml,则判定不合格。

4.5.检验过程异常调查:

实验结果异常的应按照《检验过程异常管理规程》展开调查

4.6.年度回顾审核与数据趋势分析

4.6.1.质保部每年对通过质量回顾对监测数据收集并经评价,用统计分析图将趋势直观地反映出来,在图中标出警戒限度(标准要求的1/2)及纠偏限度(标准要求的3/4)。

4.6.2.根据趋势分析结果可对纯化水的微生物学质量做出评估,并对警戒和纠偏限度做出相应调整,并通知相关部门。

5.记录

纯化水理化检验记录表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记录表

6.相关文件

电导率仪标准操作规程HTY/SOP-EQ-ZB-006

微限仪标准操作规程HTY/SOP-EQ-ZB-007

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HTY/SOP-QA-ZB-009

检验过程异常管理规程HTY/SMP-QA-ZB-010

7.参考文献

中国药典2020版第二部

8.修订历史

序号

生效日期

文件编号及版本号

修订性质及原因

修订内容及具体条款

 

 

附件1:

纯化水取水点布置图HYT/SOP-QA-ZB-004

附件2:

纯化水理化检验记录

编号:

HYT/SOP-QA-ZB-004

品名

纯化水

取水点编号

取样日期

检验日期

检验依据

HYT/SOP-EQ-ZB-006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性状:

应无色无味。

操作:

取水样10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观察有没有颜色,然后振摇后从瓶口嗅水的气味。

结果: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2.酸碱度:

加甲基红指示液样品不显红色;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样品不显蓝色。

①试剂:

甲基红指示液(批号:

)、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批号:

②器具:

50ml纳氏比色管、10ml量筒。

③操作步骤:

取本品10ml,置纳氏比色管中,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溶液显 色;另取10ml,置纳氏比色管中,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溶液显   色

结果: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3.硝酸盐:

颜色不得更深。

①试剂:

10%氯化钾溶液(批号:

)、%二苯胺硫酸溶液(批号:

)、硫酸(AR级)(批号:

)、标准硝酸盐溶液(批号:

)、无硝酸盐水(无氨水)

②器具:

50ml纳氏比色管、恒温水浴锅(编号:

③操作步骤:

取本品5ml置纳氏比色管中,于冰浴中冷却,加10%氯化钾溶液与%二苯胺硫酸溶液,摇匀,缓缓滴加硫酸5ml,摇匀,将试管于50℃水浴中放置15分钟,溶液产生的蓝色与标准硝酸盐溶液,加无硝酸盐的水,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样品管比对照管颜色。

结果: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4、亚硝酸盐:

颜色不得更深。

①试剂:

1%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批号:

)、%盐酸萘乙二胺溶液(批号:

)、标准亚硝酸盐溶液(批号:

)、无亚硝酸盐水(无氨水)

②器具:

50ml纳氏比色管

③操作步骤:

取本品10ml,置纳氏管中,加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1→100)1ml及盐酸萘乙二胺溶液(→100)1ml,产生的粉红色与标准亚硝酸盐溶液,加无亚硝酸盐的水,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样品管比对照管颜色。

结果: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5、氨:

颜色不得更深。

①试剂:

碱性碘化汞钾试液(批号:

)、无氨水、氯化铵溶液(批号:

②器具:

50ml纳氏比色管

③操作步骤:

取本品50ml,置纳氏比色管中,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放置15分钟,如显色,与氯化铵溶液,加无氨水48ml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样品管比对照管颜色。

结果: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6、电导率:

应符合要求。

①试剂:

84μs/cm标准液(批号:

②器具:

电导仪(编号:

③操作步骤:

依照《电导率仪标准操作规程》,取样直接检测。

补偿温度为℃,查表计算对应温度的限值为μs/cm。

其电导率为

(1)μs/cm、

(2)μs/cm、(3)μs/cm,平均电导率为μs/cm。

结果: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易氧化物:

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

①试剂:

稀硫酸(批号:

)、高锰酸钾滴定液(批号:

②取本品100ml,加稀硫酸10ml,煮沸后,加高锰酸钾滴定液(L),再煮沸10分钟,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

结果: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不挥发物:

不得超过1mg.

①器具:

水浴锅(编号:

)、蒸发皿、干燥箱(编号:

)、天平(编号:

)、100ml量筒

②操作步骤:

取本品100ml,置105℃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并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重量为。

蒸发皿恒重

供试液恒重

干燥时间

干燥时间

干燥温度

干燥温度

第一次干燥W0

第二次干燥W02

第一次干燥W1

第二次干燥W2

____________g

__________g

__________g

__________g

备注:

二次恒重后的重量不得超过

残渣重量W2-W02=

结果: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重金属:

颜色不得更深。

①试剂:

醋酸盐缓冲液(批号:

)、硫代乙酰胺试液(临用新制)、标准铅溶液(临用新制)

②器具:

蒸发皿、50ml纳氏比色管

③操作步骤:

取本品100ml,置蒸发皿中,加水19ml,蒸发至20ml,放冷,加醋酸盐缓冲液2ml与水适量使成25ml,加硫代乙酰胺试液2ml,摇匀,放置2分钟,与标准铅溶液加水19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样品管比对照管颜色。

结果: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备注:

检测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

附件3: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记录

编号:

HYT/SOP-QA-ZB-004

检验日期

报告日期

检验依据

HYT/SOP-EQ-ZB-006纯化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 试验组:

在生物安全柜中用移液枪取本品l0ml加入90ml无菌水中,摇晃均匀,将灭过菌的过滤头安装于微限仪上,在取M60微孔滤膜放于过滤头上,安上无菌过滤杯,将制备好的试液倒入过滤杯中,按照《微限仪标准操作规程》操作设备,过滤完成后菌片朝上贴于R2A琼脂培养基平板中,30〜35培养5天,逐日观察计数。

做两组平行样。

2 对照组:

将不加样品的90ml无菌水同上述方法过滤操作后培养。

R2A琼脂培养基配制批号

培养温度

放入培养时间:

月日

取出培养时间:

月日

培养时间

平行样

编号

取样点编号

对照组

□第二天

□第三天

1

□长菌

□未长菌

2

第五天

1

□长菌

□未长菌

2

菌落报告

/

结果判定

若需氧菌总数小于lOOcfu/ml,且阴性对照无菌生长,则判定合格

结论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

菌落报告规则

若除后菌落数出现小数点,则进一位,取整数报告菌落数

备注

检测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