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防洪度汛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0901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1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施工防洪度汛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工程施工防洪度汛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工程施工防洪度汛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工程施工防洪度汛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工程施工防洪度汛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工程施工防洪度汛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工程施工防洪度汛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工程施工防洪度汛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工程施工防洪度汛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工程施工防洪度汛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工程施工防洪度汛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工程施工防洪度汛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施工防洪度汛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工程施工防洪度汛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施工防洪度汛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施工防洪度汛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编制原则

为提高项目在雨季施工期间洪涝灾害或突发泥石流等紧急状态发生时的应急行动能力;

保护人员的生命、减少财产损失、控制和消除事故;

事故后使生产、生活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或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依照“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社会救援”,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充分做好物资储备供应,落实应急相应队伍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第二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迪庆州维西(塔城)至德钦公路改建工程茨中隧道工程项目,起、讫点桩号为:

K191+~K194+,全长米,其中:

茨中隧道起、讫点桩号为:

K192+195~K194+615全长2420米,为单拱长隧道;

日米桥起讫桩号为:

K194+624~K194+704全长80米,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

2、沿线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地形、地貌

项目位于去南省西北隅,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内,其交通位置位于德钦县燕门乡以南约9公里的茨中村对面的山前斜坡地段,场地交通较为不便。

项目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的云岭、碧罗雪山亚高山带,属滇西北纵谷山原地貌单元,山脉总体呈北西走向,河流亦呈北西或近南北向展布,与地质构造线近乎一致。

区内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高山与河流相间组成,峰峦重叠,山高谷深,地势总体北高南北,西高东低。

项目左侧邻近澜沧江,滑坡段海拨高度为1865~2280m,地貌单元属构造、剥蚀中高山地貌,地形陡峻,坡角约40°

~65°

公路地面高程米、山脊高程米,高程差米,地面坡度最大可达度,地形变化极大。

、气候特征

项目区气温因受山区地貌制约,呈垂直立体分布,在不同高程和不同地形的小气候带,有着较大差异;

相同海拔不同地段又因迎风、背风、降水多寡、植被优劣、阴坡阳坡、山坡或谷地等因素,呈现不同的气温数值。

项目区气温带垂直分布,气温与海拔的高度变化关系为度/每100米,年平均气温度,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度;

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度,年温差为度。

地域降水介于怒江多雨区与金沙江干热河谷少雨区之间,年降水量平均值为毫米。

每年雨季有两个,第一个是2月20日~4月14日,当地称“小雨季”;

第二个是6月11日~9月30日。

当地称“大雨季”。

但是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南部多于北部,西部多于东部,山顶多于谷地。

在高程、水汽来源、地形走向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降水沿高程梯度变化从西到东,从南到北逐渐减弱。

、上述因素与公路隧道工程建设的关系

本工程为澜沧江上游公路沿江布设,隧道工程位于江边上段,与江水面高差100m左右,全长Km,主要施工项目包括路基工程、涵洞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防护工程,根据工程施工安排,本项目施工经历雨季施工的项目有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路基防护工程等。

第三章、防洪度汛工作重点及在汛期存在的潜在隐患

1、雨季到来时项目防洪度汛工作重点及在汛期存在的潜在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地方:

(1)冲积沟坡脚弃渣场拦渣坝施工部位

冲积沟坡脚弃渣场拦渣坝施工,处于冲积沟坡脚及江水暴涨淹没区域,冲积沟为高山夹谷冲沟地貌,地形狭窄,防护工程施工队伍施工的弃渣场拦渣坝,一个方面在汛期到来前水量较少,河水从弃渣下方流过,在汛期到来后,水量变大,洪水无法及时从弃渣下方及时流入澜沧江,将造成洪涝或泥石流灾害,对项目施工人员及桥梁下部结构造成威胁。

另一方面在汛期到来前澜沧江水量较少,没有淹没施工区域,在汛期到来后,水量变大若遇江水暴涨,必须时刻警戒及时撤离。

我方将在雨季来临之前,做好应急防护措施,开挖截、排水沟,在江边装砂袋建临时护岸墙。

(2)拌合站部位

由于拌合站所处部位山体存在整体滑坡,在汛期到来后,在雨水的冲刷下可能会使滑坡趋势加剧,对拌合站的设备将构成威胁。

我方将根据具体地形、地质条件设置桥涵、浆砌边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完善区域内排水系统。

(3)江边防护工程施工部位

受施工所处地域地形、地质、地貌限制,在江边防护工程施工部位为新挖路基形成高边坡,在雨水冲刷下可能会造成坍塌滑坡。

我方将根据具体地形、地质条件设置排水、截水沟等排水设施,时刻警戒及时撤离。

(4)高边坡冲沟处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预防

本项目所处路段坡面物质风化作用强烈,坡面破碎,在原建公路侧设有几处冲沟泥石流下渣平台,在雨水冲刷下极易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项目施工造成影响,堵塞当地交通。

我方将安排两名巡检人员,专门负责交通管制及放行。

(5)洞门工程施工,尽可能抢在雨季来临时进洞。

(6)桥梁工程施工,尽可能尽可能避开雨季。

预制件按施工需要规划预制场地,预制场地应整平压实,低洼不平处及软弱土质要进行处理,完善排水系统,确保场内不积水。

2、各项潜在隐患防治措施

各施工作业点需根据各自工程量安排队伍,制定合理的施工工期。

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范的要求,合理安排,精心组织,确保施工质量。

做到工程建设“经济合理,结构安全”,尽量较少大填大挖,避免山体失稳,减少水土流失。

根据具体地形、地质条件设置桥涵、浆砌边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完善区域内排水系统,保护和改善天然水系。

施工中除必须除去的植被外,应尽量少破坏路线两侧的森林植被,以免造成水土流失或潜在的地质病害。

在可能诱发地质灾害路段加强防护工程建设,切实做好水土保持;

注意原有绿色植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区域内原有林木,同时使用人工栽培办法,在沿线重建绿色生物环境。

第四章、防洪度汛应急准备

为应对在雨季汛期到来后可能出现的上述灾害事故发生的情况,项目部从各方面做好充足准备,以保证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能够有组织,迅速采取措施行动,减小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1、应急救援机构与职责

为保证项目防洪应急救援预案反应迅速,协调有序,明确应急救援过程中各责任部门、人员职责,保障洪涝灾害或突发泥石流等紧急状态发生时抢险救援人员、物资、设备能及时到位,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级响应、资源共享、全体参与,项目部成立2014年防洪度汛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任副组长,项目各部门负责人、工区责任人为组员。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项目部防洪度汛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质部。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敖华文(项目经理)

副组长:

陈佐林(项目总工)、李小强(项目副经理)、杨栋(项目副总工)

组员:

陈所平(安质部)、唐中南(专职安全员)、罗旋(现场指挥官)、郭永红(现场管理员)、夏超(技术组长)、代光银(电工)、廖勇刚(机械负责人)、廖珍其(会计)、何刚(物质采购)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①组长职责

全面负责汛期洪涝灾害或突发泥石流等紧急状态时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工作;

在发生紧急状况时下令启动应急救援程序;

在险情得到有效控制,环境影响区域得到控制消除,险情原因得到调查明确后宣布解除应急状态。

②副组长职责

负责协助组长进行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工作,在灾害超出项目自身救援能力时,负责联系当地政府、医疗消防机构等社会力量共同解决灾害带来的影响。

③小组成员职责

安全环保部→陈所平

负责编制符合本项目特点,可行的应急救援预案及措施方案,在灾害发生前做好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对预案进行演练,找出不足及需改进之处。

发生地质灾害后做好灾情的调查及上报工作。

物资设备部→何刚

灾害发生前做好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购置、准备、调度,保证抢险救援物资储备的充足及质量。

在灾害发生后保证抢险救援物资、设备能及时投入到抢险救援工作。

综合办公室→郭永红

负责在灾害发生前联系当地社会资源,保证在发生地质灾害后,在必要时候能及时联系到社会救援帮助;

灾害发生后联系当地医疗卫生、通信部门抢救伤员、做好当地的卫生防疫工作,保证当地通讯联络通畅。

工程部→杨坚铭

根据工程现场情况编制适应、可行的雨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在发生灾害事故后协同安全环保部,工区负责人对灾害原因进行调查,找出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防止灾害事故的扩大。

施工队伍负责人→杨泽恒、李永玖

配合项目防洪度汛工作,参与制定汛期施工措施计划,保证防洪度汛应急救援人员、物资、设备的投入,做好汛期生产的安全防护工作;

在灾害事故发生后及时投入物资、设备、救援人员进行救援抢险工作,维护现场,调查灾害发生的原因,安排人员负责现场警戒。

负责灾害事故后现场恢复工作。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联系方式

姓名

职务

联系方式

1

李小强

常务副经理

11

代光银

电工

2

付彪

项目副经理

12

廖勇刚

机械负责人

3

杨栋

项目副总工

13

李永玖

班组负责人

4

罗旋

现场指挥官

14

杨泽恒

5

廖珍其

财务部

15

唐中南

专职安全员

6

何刚

物质部

16

梁凯

现场监管员

7

杨坚铭

工程部

17

刘志坚

8

陈所平

安质部

18

张代林

安保执勤员

9

夏超

技术部

19

贺光举

专职驾驶员

10

郭永红

现场管理员

20

钟清烈

电焊、气割工

2、应急救援物资、机械、人员准备

为做好雨季防洪度汛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按各工区责任分区做好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工作,保证在灾害发生时,各类抢险救援物资、机械、人员能及时、保质、保量的投入到抢险救援工作中,力争使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降至最低。

应急救援准备(按各施工队伍责任区划分)

序号

名称

数量

铁锹

30把

雨衣

30件

塑料布

2000㎡

麻袋

200个

橡胶排水管

500m

抽水泵

6台

挖掘机

2台

装载机

4台

自卸车

4辆

皮卡

2辆

担架

5个

救援人员

30名

竹夹板

200块

医疗器械

3、技术准备

(1)施工队根据工程进度,掌握气象变化情况,将雨季施工措施列入单位工程施工方案中,了解进入雨季施工的各单位工程设计状况及施工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雨期施工技术措施。

(2)对进入雨期施工但不适于雨季施工作业的项目及时与监理及设计单位联系,共同研究解决。

(3)收集同类工程雨季施工经验,选择合理的、有针对性的雨季施工措施。

4、应急演练

预案编制完成后,应组织人员对预案进行一次演练。

使应急人员更清晰地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协调性和有效、迅速地开展。

同时,对预案演练的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进和完善。

5、其他准备

(1)室外露天的中、小型机械按规定搭设防雨棚,电闸箱防漏电保护装置要灵敏有效,同时设专人定期检测并做好记录。

(2)对施工现场的道路在雨季之前要进行修整,便道面层采用15cm厚泥结碎石,在汛期到来前提前施工道路两侧设排水沟,每间隔一段距离加设集水坑,排水沟在雨季期间经常维护,保持通畅,场地内部作好排水工作,以防场区内有积水影响施工。

(3)做好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使人员明确灾害发生后自身职责,保障人员在救援过程中自身的安全。

(4)在汛期,对危险、地质灾害易发路段加强监控、防护措施,发现事故苗头要及时上报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第五章、防洪度汛应急响应程序

1、应急救援预案启动

各工区接到险情报警后,应在第一时间将详细险情情况,如险情地点、险情类型、伤亡情况、影响范围、事态控制情况等向项目部防洪度汛办公室报告,再由防洪度汛办公室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上报险情情况,由组长下令启动项目防洪度汛应急救援预案。

同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灾害情况。

2、现场指挥及险情控制

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下令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成立现场抢险救援指挥小组对事故进行初始评估,确定紧急状态,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和应急行动程序,指挥和协调现场各部门的救援行动。

(1)当工地发生洪涝灾害或泥石流地质灾害时

a、防洪度汛办公室接到报警,指挥小组组长下令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成立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现场救援指挥小组,指挥协调各部门的救援行动。

首先,责任工区立即组织人员、机械赶赴灾害发生现场。

安排人员对现场进行警戒,防止人员、车辆进入灾害影响范围受到伤害。

对现场交通进行指挥疏导,对被堵塞车辆、人员进行安抚、劝导,防止出现大规模交通堵塞及混乱。

保证项目部及其他工区到事发地点的交通的通畅及灾害现场的秩序。

b、项目部综合办公室,险情发生地段工区负责人向周边群众及其他施工单位发出紧急通告,告知事故性质,对生活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或其他施工单位能够做出及时自我防护响应。

c、现场救援领导小组到达现场后,对现场灾害情况进行评估,制定抢险措施,待坡面地质情况趋于稳定,无再次发生泥石流、坍塌征兆的时候方允许抢险队伍进入到灾害影响范围进行排险。

使用装载机清理路面,对地质松散、易坍塌地段采用喷锚预加固处理,对坡面浮渣进行排险,在路面清理、排险工作完成后,在坡面下方挖掘截沟,安装竹夹板防护,排险救援工作完成后抢险人员陆续撤离现场后,撤除警戒,由工区安排专门的保通人员陆续放行车辆,恢复当地交通。

在现场恢复正常后,工区保通人员继续在危险地段两侧进行警戒,监测坡面情况,发现问题后立即上报,以再次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同时各施工队伍展开自救,抢救伤员,转移抢险队伍以外的人员至安全地带。

当抢险物资、人员不足时,由物资部、工程部负责联系从其他工区调用。

d、当灾害造成人员受伤需送往医院治疗时,由项目部综合办公室联合隧道施工队伍,在对伤员进行初步处理后,调配车辆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救治。

(2)汛期水位上涨威胁搅拌站及驻地时

在发生上述险情后,搅拌站及驻地施工队伍,调配人员,铁锹、麻袋、塑料布、装载机等机械设备,沿边岸加高钢筋笼防洪堤,在松散地质河岸边坡覆盖塑料布,预防河水冲刷造成坡面滑坡。

3、险情原因调查及后果评价

在进行险情灾害救援抢险工作的同时,由项目安保部,工程部,合约部,财务部,工区相关人员对险情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找准灾害发生的各方面的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有效防范措施;

并对灾害造成发的影响进行评价,对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统计。

4、结束应急响应预案

在人员得到安置,现场得到处理及有效防护,事故原因得到调查和处理后,由现场指挥小组负责人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汇报灾情处理结果,并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决定结束应急响应预案,除继续安排必要警戒人员外,救援人员分批撤离现场;

最后撤除现场警戒,应急救援工作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