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及现场吊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0934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及现场吊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及现场吊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及现场吊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及现场吊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及现场吊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及现场吊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及现场吊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及现场吊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及现场吊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及现场吊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及现场吊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及现场吊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及现场吊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及现场吊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及现场吊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及现场吊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及现场吊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及现场吊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及现场吊装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在钢柱吊装完成后,即可吊装吊车梁。

起吊前,用钢丝绳绑好重心调整平衡,并在两端部用麻绳绑好,作为牵制溜绳的调整方向。

吊装前准备工作就绪后,首先进行试吊,吊起高度为100—200㎜时停吊,检查索具牢固性和吊车稳定性。

经确认无误后方可指挥吊车缓慢上升,当梁底高于牛腿面150~200㎜时,调整梁底与牛腿面两基准线达到准确位置,指挥吊车下降就位,将吊车梁吊垂直后放置牛腿面上,临时将吊车梁加固,达到安全方可摘勾。

吊车梁吊装采用单片吊装,起吊前按要求配好调整板、螺栓并在两端拉揽风绳。

吊装就位后应及时与牛腿螺栓连接,并将梁上缘与柱之间连接板连接,用水平仪和带线调正,符合规范后将螺丝拧紧。

钢梁吊装示意图:

(4).屋面梁的安装

屋面梁安装过程为:

地面拼装→检验→空中吊装。

地面拼装前对构件进行检查,构件变形、缺陷超出允许偏差时,须进行处理。

并检查高强度螺栓连接磨擦面,不得有泥砂等杂物,磨擦面必须平整、干燥,不得在雨中作业。

地面拼装时采用无油枕木将构件垫起,构件两侧用木杠支撑,增强稳定性。

拼装前组成一个拼装平台,平台至少有4个支承点,把实腹梁均放置平台上,按图纸编号进行拼接,先用高强螺栓连接初拧,待检验准确后用测力扳手终拧拧紧。

以此类推,把本排全数装配好,然后检查吊点,对位基准及中心线。

连接用高强度螺栓须检查其合格证,并按出厂批号复验扭矩系数。

长度和直径须满足设计要求。

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入孔内,不得强行敲打,不得气割扩孔。

穿入方向要一致。

高强度螺栓由带有公斤数电动扳手从中央向外拧紧,拧紧时分初拧和终拧。

初拧宜为终拧的50%。

高强度螺栓接触面有间隙时,小于1.0mm间隙可不处理;

1.0—3.0mm间隙,将高出的一侧磨成1:

10斜面,打磨方向与受力方向垂直;

大于3.0mm间隙加垫板,垫板处理方法与接触面同。

吊装采用单榀吊装,吊点采用二点绑扎,绑扎点,用软材料垫至其中以防钢构件受损。

起吊时先将钢梁吊离地面50cm左右,使钢梁中心对准安装位置中心,然后徐徐升钩,将钢梁吊至柱顶以上,再用溜绳旋转钢梁使其对准柱顶或牛腿处,以使落钩就位,落钩时缓慢进行,并在钢梁刚接触柱顶时即刹车对准预留螺栓孔,并将螺栓穿入孔内,初拧作临时固定,同时进行垂直度校正和最后固定,钢梁垂直度用挂线锤检查,第一榀钢梁连接后用二根溜绳从两边把钢梁拉牢,以后每吊一榀钢梁即用次梁作连接固定。

待钢梁经校正后,即可安装各类支撑等,并终拧螺栓作最后固定。

根据发货情况现定的吊装顺序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生产车间和仓库区,先吊装仓库区域,再吊装车间区域。

汽吊行走路线及吊装顺序:

吊装顺序

施工道路

(5)翼缘隅撑安装

翼缘隅撑与屋梁的组合在地上进行,檀条是在屋顶上安装,如果屋面主梁两边需要翼缘隅撑时,先把屋面主梁立起后再安装另一边的翼缘隅杆。

(6)安装保护垫木或其他材料

为了避免屋面主梁损害,钢梁上下两翼钢索之间要放木块或其他材料措施,以避免吊装时,造成主梁之变形。

吊索紧固于屋梁组合件后,试吊装而决定吊索捆的正确位置。

为了避免吊索滑出去,靠近吊索的翼缘孔插一支撬杆,试吊时发现框架只有最小变形发时就表示吊索位置正确,注意其他屋梁组的吊装联接位置。

梁组还在地上组装时先接上垂线及拉索才能指示在吊装之后的屋顶梁进入正确位置及正确的固定钢性构架。

当吊升或放置在柱上时避免碰撞到屋架梁。

慢慢地吊起屋面梁组后指示到正确位置与使梁及柱的翼缘孔对准后锁螺栓。

(7)使用撬杆定位销来定位

撬杆可以用来定孔位,吊车放松前,先拉紧拉索而使构架稳定。

(8)吊装屋面主梁

翼缘斜撑及固定座装好及钢柱已经锁固拉紧后,屋面主梁就可以安置在柱的顶端并用螺栓锁紧。

(9)组立第二组屋面大梁

依吊装第一组屋面大梁之相同方式,吊装第二组及第三组等,并于吊装完成第二组屋面主梁后,安装部分之檩条构件。

(10)次构件安装

次构件包括檩条、檐口支撑与围梁等。

两榀刚架安装完成就开始安装次构件。

(11)安装支撑

基本的支撑连接在屋面梁及柱的腹板上,其他结构体状况则需要固定座与U型连接器的安排,山墙地方使用的拉杆是锁在角柱的腹板以及穿入靠近山墙风柱的屋顶梁环首螺栓。

所有的斜撑先不要锁紧,结构体校正定位完毕后再锁紧。

檩条及墙檩的结构系统有简支跨与连续跨两种,此两种之接合方式,在于接合方式不同。

钢结构需安装其他结构构件时,一般均需将第一单元完全安装完毕,含主构件、次构件、拉杆及翼缘斜撑等等。

且需校正水平及垂直度,一般而言,若檩条使用简支跨只需完成二跨即可,若使用连续跨,则需完成三跨以上之构件,且需进行水平及垂直之调整。

(12)利用斜撑来调整构件之垂直与方正

吊装完成后马上调整构件间之垂直度及水平度,确保连续构架间的正确准线,此时就要调整墙及屋顶的对角斜撑。

关于调整斜撑之原理及方式系将一边斜撑锁紧时另一边放松,如上图之所示,如此可将倾斜之钢柱调整至垂直方位,当柱已达到垂直度时,侧墙斜撑锁太紧而损害构件。

从屋檐到屋脊系利用屋脊点为中心点调整斜撑,并对齐屋顶梁就能保持屋顶梁垂直。

建筑物需要斜撑,并利用斜撑构件来达到调整全体构件水平及垂直度,待调整所有构件垂直方正后便可锁紧翼缘斜撑。

使用绳索方法来调整屋顶梁。

检查屋顶梁的直度。

在檐口支撑到屋脊桁条,绑一条直线,调整桁条,使每一条上同一孔位对齐。

如果没有对齐,重新调整钢构架,使之垂直。

把山墙的斜墙撑杆调整保持山墙垂直状况。

如果发现局部屈服,就需暂时调整斜撑,等到山墙垂直后,锁紧斜撑杆

(13)安装翼缘隅撑

翼缘隅撑安装完成前翼缘隅撑可提供屋面梁及柱的侧向支撑,所以安装翼缘隅撑很重要。

一般翼缘隅撑均在地上连搂到屋面梁上,吊装后才使用螺栓连结到檩条或墙檩上。

(14)螺栓连接的质量控制

1、施工准备

1.1材料及主要机具:

1.1.1螺栓、螺母、垫圈均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1.1.2高强螺栓入库应按规格分类存放,并防雨、防潮。

遇有螺栓、螺母不配套,螺纹损伤时,不得使用。

螺栓、螺母、垫圈有锈蚀,应抽样检查紧固轴力,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螺栓等不得被泥土、油污粘染,保持洁净、干燥状态。

必须按批号,同批内配套使用,不得混放、混用。

1.1.3主要机具:

电动扭矩扳手及控制仪、手动扭矩扳手、手工扳手、钢丝刷、工具袋等。

1.2作业条件:

1.2.1摩擦面处理:

摩擦面采用喷砂、砂轮打磨等方法进行处理,摩擦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要求Q235钢为0.45以上,16锰钢为0.55以上)。

摩擦面木允许有残留氧化铁皮,处理后的摩擦面可生成赤锈面后安装螺栓(一般露天存10d左右),用喷砂处理的摩擦面不必生锈即可安装螺栓。

采用砂轮打磨时,打磨范围不小于螺栓直径的4倍,打磨方向与受力方向垂直,打磨后的摩擦面应无明显不平。

摩擦面防止被油或油漆等污染,如污染应彻底清理干净。

1.2.2检查螺栓孔的孔径尺寸,孔边有毛刺必须清除掉。

1.2.3同一批号、规格的螺栓、螺母、垫圈,应配套装箱待用。

1.2.4电动扳手及手动扳手应经过标定。

2、操作工艺

2.1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选择螺栓并配套→接头组装→安装临时螺栓→安装高强螺栓→高强螺栓紧固→检查验收

2.2螺栓长度的选择:

高强螺栓的长度为螺栓头根部至螺栓梅花卡头切口处的长度。

选用螺栓的长度应为紧固连接板厚度加上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的厚度,并且紧固后要露出不少于两扣螺纹的余长,一般按连接板厚增加长度,并取5mm的整倍数。

见下表:

螺栓公称直径

增加长度(mm)

M16

25

M20

30

M22

35

M24

40

2.3接头组装:

2.3.1连接处的钢板或型钢应平整,板边、孔边无毛刺;

接头处有翘曲、变形必须进行校正,并防止损伤摩擦面,保证摩擦面紧贴。

2.3.2装配前检查摩擦面,试件的摩擦系数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浮锈用钢丝刷除掉,油污、油漆清除干净。

2.3.3板叠接触面间应平整,当接触有间隙时,应按规定处理。

间隙大小

处理方法

1mm以下

不作处理

3mm以下

将高出的一侧磨成1∶10斜面

打磨方面应与受力方面垂直

3mm以上

加垫板,垫板两面摩擦面处理方法与构件相同

2.4安装临时螺栓:

连接处采用临时螺栓固定,其螺栓个数为接头螺栓总数的1/3以上;

并每个接头不少于两个,冲钉穿入数量不宜多于临时螺栓的30%。

组装时先用冲钉对准孔位,在适当位置插入临时螺栓,用扳手拧紧。

不准用高强螺栓兼作临时螺栓,以防螺纹损伤。

2.5安装高强螺栓:

2.5.1安装时高强螺栓应自由穿入孔内,不得强行敲打。

高强螺栓的垫圈安在螺母一侧,垫圈孔有倒角的一侧应和螺母接触,不得装反(大六角头、高强螺栓的垫圈应安装在螺栓头一侧和螺母一侧,垫圈孔有倒角一侧应和螺栓头接触,不得装反)。

2.5.2螺栓不能自由穿入时,不得用气割扩孔,要用绞刀绞孔,修孔时需使板层紧贴,以防铁屑进入板缝,绞孔后要用砂轮机清除孔边毛刺,并清除铁屑。

2.5.3螺栓穿入方向宜一致,穿入高强螺栓用扳手紧固后,再卸下临时螺栓,以高强螺栓替换。

不得在雨天安装高强螺栓,且摩擦面应处于干燥状态。

2.6高强螺栓的紧固:

必须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初拧。

初拧紧固到螺栓标准轴力(即设计预拉力)的50%,初拧的扭矩值不得小于终拧扭矩值的30%。

第二次紧固为终拧,终拧时高强螺栓应将梅花卡头拧掉。

为使螺栓群中所有螺栓均匀受力,初拧、终拧都应按一定顺序进行。

2.6.1一般接头:

应从螺栓群中间顺序向外侧进行紧固。

2.6.2从接头刚度大的地方向不受约束的自由端进行。

2.6.3从螺栓群中心向四周扩散的方式进行。

初拧扳手应是可以控制扭矩的,初拧完毕的螺栓,应做好标记以供确认。

为防止漏拧,当天安装的高强螺栓,当天应终拧完毕。

终拧应采用专用的电动扳手,如个别作业有困难的地方,也可以采用手动扭矩扳手进行,终拧扭矩须按设计要求进行。

用电动扳手时,螺栓尾部卡头拧断后即表明终拧完毕,检查外露丝扣不得少于2扣,断下来的卡头应放入工具袋内收集在一起,防止从高空坠落造成安全事故。

2.7检查验收:

2.7.1高强螺栓应全部拧掉尾部梅花卡头为终拧结束,不准遗漏。

2.7.2个别不能用专用扳手操作时,扭剪型高强螺栓应按大六角头高强螺栓用扭矩法施工。

终拧结束后,检查漏拧、欠拧宜用0.3~0.5kg重的小锤逐个敲检,如发现有欠拧、漏拧应补拧;

超拧应更换。

检查时应将螺母回退60%,再拧至原位,测定终拧扭矩值,其偏差不得大于±

10%,已终拧合格的做出标记。

2.7.3做好高强螺栓检查记录,经整理后归入技术档案。

3、质量标准

3.1保证项目:

3.1.1高强螺栓的型式、规格和技术条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质量证明书及出厂检验报告。

复验螺栓预拉力符合规定后方准使用。

3.1.2连接面的摩擦系数(抗滑移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表面严禁有氧化铁皮、毛刺、飞溅物、焊疤、涂料和污垢等,检查摩擦系数试件试验报告及现场试件复验报告。

3.1.3初拧扭矩扳手应定期标定。

高强螺栓初拧、终拧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检查标定记录及施工记录。

3.2基本项目:

3.2.1外观检查:

螺栓穿入方向应一致,丝扣外露长度不少于2扣。

3.2.2高强螺栓尾部卡头终拧后应全部拧掉。

3.2.3摩擦面间隙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4、成品保护

4.1结构防腐区段应在连接板缝、螺头、螺母、垫圈周边涂抹防腐腻子(如过氯乙烯腻子)封闭,面层防腐处理与该区钢结构相同。

4.2结构防锈区段,应在连接板缝、螺头、螺母、垫圈周边涂快干红丹漆封闭,面层防锈处理与该区钢结构相同。

5、注意的质量问题

5.1装配面不符合要求:

表面有浮锈、油污,螺栓孔有毛刺、焊瘤等,均应清理干净。

5.2连接板拼装不严:

连接板变形,间隙大,应校正处理后再使用。

5.3螺栓丝扣损伤:

螺栓应自由穿入螺孔,不准许强行打入。

5.4扭矩不准:

应定期标定扳手的扭矩值,其偏差不大于5%,严格按紧固顺序操作。

2、主钢构现场吊装及注意事项。

吊装注意事项: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系好帽带,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穿防滑鞋,佩戴安全带,安全带生根处必须安全可靠。

2)吊装(卸)时,非吊装人员严禁进入吊装区域。

3)作业人员不得喝酒,在高空不得开玩笑。

凡有上述情况者,班长、兼职安全员有权令其停工。

4)吊装(卸)之前必须试吊,以检查设备、工卡具、绳索及垫木(或橡胶板)的安全可靠程度和吊点的合理性。

如有不适,再作相应调整。

5)散料时要放好垫木,在较松软的地面上要根据情况,垫出足够高度,垫木要放置平稳,防止放料时压伤手掌。

6)吊车行走路线和工作地点应坚实平整,以防沉陷发生。

六级以上大风和雷雨、大雾天气,应暂停露天起重和高空作业。

7)吊装(卸)时必须统一指挥,统一信号,并做到正确、宏亮、清楚。

8)钢柱吊装时需在吊装前系好揽风绳,钢柱就位后应立刻固定保持钢柱稳定。

9)梁,柱在空中拼装时要用爬梯上下,在拼装节点处套环状短钢丝绳,使安全带生根可靠。

10)安装檩条时必须使用生命线。

11)大梁拼装时,应将偶撑连接件等安装于大梁上,以利吊装时能及时安装偶撑、管撑、斜拉杆。

A.屋面、墙面斜拉杆,管撑应在升吊前准备完毕,并散料至安装就近处。

B.结构吊装前应在大梁上用白笔圈出有偶撑的檩条位置,注意任何情况下必须安装檐口檩条并在现场向工人指明须装檩条部位,檩条间距不得大于6mm,檩条贯通安装。

C.结构吊装第一天必须确保形成单元刚体,单元刚体的要求:

1.檩条与大梁连接处,必须安装两颗或两颗以上的螺栓,并将螺栓拧紧。

2.必须安装完成至少一跨的屋面、墙面斜拉杆,管撑,可以安装的全部偶撑。

3.对于中柱无墙面斜拉杆处或侧墙斜拉杆无法及时安装的须以φ12钢丝绳作缆风绳,平行于侧墙方向设置。

4.缆风绳的结点应设置在梁柱连接点处大梁上。

5.缆风绳、斜拉杆、必须处于收力状态。

6.成捆屋面檩条吊至屋面,须放置在柱顶大梁上,不得搁置在大梁跨中。

D.对于下面有调节螺母的柱底板悬空的钢柱,应在柱底板与砼面间加二道或二道以上(视柱底板大小而定)贯通的平行于侧墙的木方并在木方上加斜楔块将制垫实。

在柱底灌浆前拆除,有条件的可在柱脚四周垫铁块,高度不大于三块。

E.单元刚体须及时校正,以保证后续吊装的垂直度。

F.对于处于多风地区,多风季节的工程,须对缆风绳、地锚进行计算,合理安排安装施工步骤。

农夫山泉(淳安茶园)有限公司技改项目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