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1107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

《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低压配电电缆电线敷设施工工艺标准Word格式.docx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电线芯线标称截面积(mm2)

1.5

2.5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300

400

绝缘层厚度规定值(mm)

0.7

0.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4施工准备

4.1主要机具

4.1.1无线对讲机、手持扩音喇叭、万用表、500V兆欧表、卷扬机、电缆支架及轴、电缆滚轮、转向导轮、吊链、滑轮、大麻绳、千斤顶、皮尺、钢锯、手锤、扳手、电气焊工具。

4.1.2电工常用工具、克丝钳、尖嘴钳、剥线钳、压接钳、锡锅、钢锯、放线架、酒精喷灯。

4.2施工前期准备及施工环境条件验收

4.2.1施工前应熟悉现场、图纸及设计说明。

4.2材料准备:

4.2.2所用主材、附材已运至施工现场,规格、型号符合图纸要求,数量满足现场需要,质量合格

4.2.3本工序安全技术交底已落实,施工人员熟悉本工序施工工艺标准要求,电工持证上岗。

4.3作业条件

4.3.1墙面、地面抹灰完毕、初装修基本结束

4.3.2电缆、电线配管,桥架安装工序结束,并通过验收。

4.3.3变配电室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及配电箱柜已全部安装结束,各个施工区域的配电柜箱已全部安装完毕。

4.3.4检查各类电动工具,确保其运行状况良好,电缆敷设沿线,照度良好,施工用操作平台架子已搭设好,架子操作平台牢固可靠。

5通用规程

5.1两米以上即为登高作业,操作平台应牢固稳定,作业人员正确佩带安全带、安全帽,安全带做到高挂低用其余按照《建筑施工高处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须查找最新标准)执行。

5.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一机一闸一保护。

其余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技术规范》JGJ-46-2005。

6工艺流程

6.1电缆电线穿管敷设

Y

6.2电缆桥架内敷设

7质量标准

(见作业指导书相关内容)

8质量控制

9成品防护

9.1装修成品保护

1由项目部组织监理、装修单位定期检查全装修成品保护情况,督促实施成品保护制度,加强成品保护教育,建立完善的成品保护责任制度,实行谁施工谁保护,真正把成品保护工作落实到人。

2装修单位应对石材、地砖、面砖、门板、地板、洁具、龙头、天花等主要装饰材料及构配件的运输、入库、保管、存放等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并制定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所有材料、构配件进场报验由监理严格把关,进行100%验收,有缺陷及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一律不得进场。

3建立严格的工序交接制度,各工序之间要办理交接手续,明确上一道工序产品有无损坏或丢失,做好签名、记录,谁损坏、丢失或污染,谁负责整改和更换。

并应及时将交接记录向监理及甲方项目部报告。

4为有效的落实全装修施工过程中的成品保护工作,制定如下具体措施:

9.2对基础成品的保护

1装修施工严禁切割梁柱钢筋,做好预留预埋工作,消灭敲打等破坏现象。

砌体内钢管和水管的预埋必须在粉刷开始前完成,墙面开槽必须采用开槽机械进行开槽,并保证足够的深度,防止埋浅后造成墙面开裂。

防火门安装完成后采用纸板保护,防止损坏。

2对装修成品的保护

3木制品:

木门框、储物柜等制作完成后不得因给排水、空调系统的水压实验产生的水遭浸后受潮。

凡做成清水漆的木制品表面不得因管道油漆或其他安装原因染上杂色。

4在地砖铺贴后的施工区域从事电焊、气割作业,必须铺垫湿纸板,防止污染和灼伤。

5墙面涂料涂刷完成后不得因安装终端设备造成污染。

6吊顶内管道试压必须达到三次以上,确保不渗不漏、不对吊顶造成水害。

9.3分包单位成品的保护

1铝合金门窗在移交验收产品完好后,用专用保护粘贴纸保护,门窗下槛用木板钉框扣在外部防止踩踏挤压,铝合金保护膜应在工程竣工时撤出。

2木地板在铺设时必须穿软底鞋,木龙骨、毛地板、地板铺设前,必须经由监理现场对前道工序的铺设质量、管线埋设质量、基层清理情况进行确认,方可继续进行施工。

地板施工完成后必须清理干净,验收后用塑料膜进行保护,并随时派专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防火门安装完成后,应由监理进行现场验收,质量合格后贴上专用保护膜。

4内门或隔断安装时保留保护膜,待竣工保洁时再拆除。

安装完成之后的施工要注意在搬运其他材料时不可碰撞、磨檫内门,防止造成凹坑及划痕。

5洁具安装时注意在搬运过程中避免碰撞,轻拿轻放。

施工完成后使用原包装罩好,如马桶、台盆及浴缸等。

6成品家具、储物柜安装完成后用保护膜覆盖,并用粘贴纸固定,以免脱落。

7所有安装好后的五金件、龙头一律保留原包装盒内的棉制包装袋,包裹在龙头上,并用胶带纸固定,防止刮碰。

9.4对公共设施的成品保护

装修单位应对施工区域内的邮箱、消防、供电、电视、报警、网络等公共设施采取贴膜、铺设垫板等保护措施,避免刮碰、损坏。

9.5吊顶施工成品防护

1暗龙骨及罩面板安装时,应注意保护顶棚内各种管线。

暗龙骨的吊杆、龙骨不准固定在通风管道及其它设备件上。

2暗龙骨、罩面板及其它吊顶材料在运输、进场、存放、使用过程中,应严格管理,做到不变形、不受潮、不生锈。

3工程中已安装好的门窗、已施工完毕的地面、墙面、窗台等,在施工顶棚时应注意保护,防止污损。

4龙骨不得上人踩踏;

其它工种的吊挂件不得吊于龙骨骨架上。

5为了保护成品,罩面板安装必须在顶棚内管道试水、试压,保温一切工序全部验收合格后进行。

施工部位

工序名称

第页/共页

文件编号

吊顶、地面、墙面、竖井

电缆电线管内敷设

适用范围

适用于内场环境低压电缆电线敷设工程。

图示

作业条件

按本施工工艺标准第四章要求检查、核对并落实作业条件要求,确保作业条件符合第四章要求。

作业条件必须满足,否则不可以进行本工序施工。

(1)作业工具

(2)效果图(空缺)

材料名称、规格、型号

1、规格2.5-95mm2的WDZ-BYJ电线及WDZ-YJV电缆。

2、线缆标志牌、油漆、接线端子、汽油、封铅、硬脂酸、白布带、黑胶布、绝缘胶带、护口、钢带线、焊锡、焊剂、锡锅、布条、聚氯乙烯带、硬脂胶粘带。

作业工具

无线对讲机、手持扩音喇叭、万用表、500V兆欧表、卷扬机、电缆支架及轴、电缆滚轮、转向导轮、吊链、滑轮、大麻绳、千斤顶、皮尺、钢锯、手锤、扳手、电气焊工具、电工常用工具、克丝钳、尖嘴钳、剥线钳、压接钳、锡锅、放线架、酒精喷灯。

质量要求

按设计图纸要求(应提取出设计要求)

质量控制点

可能的不良点

作业要求

1管内穿钢带线

1.1选择相适用的钢丝。

1.2将钢丝的一端弯成不封闭的圆圈,把钢丝传入管内,当钢丝受阻时,在管路的另一端穿一根钢丝,两根钢丝在管的两端同时搅动,使两钢丝的端头钩搅在一起,把钢丝带出。

1.3根据电缆、电线规格选择相适用的铁丝与钢丝连接,用钢丝把铁丝带入线管中。

铁丝在线管两段的留量为200mm。

2扫管

2.1将布条两段牢固绑扎在铁丝上,从管子一端拉向另一端,两人来回拉动。

2.2将管路中污物清理干净,管内无积水、污物。

管内清洁度

管内有积水、污物

3线缆与带线绑扎、穿线

3.1线缆芯数较少,为2-3根时,将线缆前端绝缘层削掉,把线芯直接插入带线的盘圈内折回压实,绑扎牢固,并缠上塑料绝缘胶带,使绑扎处形成一个光滑的锥形,

3.2线缆芯数较多或截面积较大时,将线缆前端绝缘层削掉,把线芯斜错排列在带线上,用绑线缠绕绑扎牢固,缠绕塑料绝缘胶带,使绑扎处形成一个光滑的锥形。

3.3检查线管端护口,护口完整,向管内穿线,穿线时两人配合,一拉一送,穿线受阻时,管路较长及转弯较多时,可以向管内吹入适量滑石粉,减少穿线阻力。

3.4管内穿电线、电缆时应注意的问题:

3.4.1同一交流回路的的导线必须穿于同一管内。

3.4.2不同回路的交流导线不得穿于同一管内,同一设备或同一设备的回路和无特殊干扰要求的回路除外,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除外,但管内的导线总数不应多于8根。

3.4.3导线在变形缝处,补偿装置应活动自如,导线应留有一定的余量。

3.4.4导线穿线时在开关盒、接线盒、插座盒、及灯头盒内的导线的预留长度为150mm,配电箱、柜内的预留长度为箱柜周长的一半。

3.4.5导管内不准有导线接头,绝缘层不得有破损,不得受外力,在不进入箱(盒)的垂直管口,穿入管线后应将管口密封。

3.4.6敷设于垂直管路中的导线,当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在管口处和接线盒中加以固定:

3.4.6.1截面为50mm2及以下的导线为30m。

3.4.6.2截面为70-95mm2及以下的导线为20m。

3.4.6.3截面为120-240mm2及以下的导线为18m。

3.4.7管内的导线包括绝缘层在内的总的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空截面积的40%。

线缆与带线绑扎、线缆预留长度

线缆与带线绑扎不牢,穿线时脱线。

线缆预留长度过长或者过短。

4线路绝缘测试

4.1导线敷设结束后,选用500V、0-500MΩ的兆欧表对电缆电线线路进行绝缘阻值测试。

4.2线路绝缘测试要先干线后支线,逐个回路进行测试。

4.3兆欧表上有三个端子,分别标有“接地E”、“线路L”、“保护环C”,将被测两端分别接与E和L端,一人摇测,一人读数记录。

摇表转速保持在120r/min,摇测值采用1min后的数值。

4.4线路绝缘分两次摇测,在电气器具、设备未安装以前摇测一次,在其安装接线送电前摇测一次,确认线路绝缘合格后方可送电运行。

4.5照明线路的绝缘阻值不小于0.5MΩ,动力线路的绝缘阻值不小于1MΩ。

电缆电线绝缘阻值

绝缘阻值过小不符合要求

工序完工质量标准

线缆敷设不受外力、无扭曲、绝缘层无破损,符合本工序作业参数要求。

首巡检及品质异常联络

1作业员工须进行自检、互检;

2施工组长负责巡检,并填写巡检记录;

3出现品质异常——施工组长——项目经理——质量部

注意事项

1同一施工场所所用线缆的颜色要一致,即保护地线(PE)应是黄绿相间色,零线淡蓝色,控制线白色,相线L1黄色、L2绿色、L3红色。

2三相或单相的交流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

3线缆穿线时必须加管口护口,护口不得遗漏

4管子穿带线时,人不要对着管口呼唤、换气,防止带线弹伤眼睛,穿带线时要协调配合防止管口挤伤手。

5用兆欧表摇测线路阻值时,应防止有人触及正在测定中的线路和设备,雷电天气禁止测定线路绝缘。

6登高、临时用电作业注意作业安全,详见通用规程。

拟制人/日期:

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发布日期:

工程

电缆桥架内敷设

1、规格4-240mm2的WDZ-YJV电缆。

2、线缆标志牌、油漆、接线端子、汽油、封铅、硬脂酸、白布带、黑胶布、绝缘胶带、护口、刚带线、焊锡、焊剂、锡锅、布条、聚氯乙烯带、硬脂胶粘带。

无线对讲机、手持扩音喇叭、万用表、500V兆欧表、卷扬机、电动滚轮、防捻器、牵引网套、电缆牵引端、电缆支架及轴、电缆滚轮、转向导轮、吊链、滑轮、大麻绳、千斤顶、皮尺、钢锯、手锤、扳手、电气焊工具、电工常用工具、克丝钳、尖嘴钳、剥线钳、压接钳、锡锅、钢锯、放线架、酒精喷灯。

1准备工作

1.1用500V的兆欧表摇测电缆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对地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0MΩ.

1.2放缆机具的安装:

采用机械放缆时,应将机械选好适当位置安装,并将钢丝绳和滑轮安装好,人力放缆提前将滚轮安装好。

1.3临时联络指挥系统的设置:

距离短时用无线对讲机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高层或者敷设距离远时用无线对讲机定向联络,简易电话全线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

1.4电缆的搬运及支架的架设。

1.4.1电缆短距离搬运,采用滚动缆轴的方法,滚动时按电缆缆轴上箭头指示方向滚动,如果无箭头,按电缆缠绕的方向滚动,避免电缆松动。

1.4.2电缆支架架设地点要选好,以敷设方便为准,一般应在电缆起始点附近为宜。

架设是应注意电缆头的转动方向,电缆引出应在电缆轴的上方。

电缆绝缘阻值

电缆绝缘阻值不符合要求。

2电缆敷设

2.1电缆敷设可以采用机械牵引和人力拉引当电缆较重时应采用机械牵引,电缆较轻时,应采用人力牵引。

2.2采用卷扬机牵引时,牵引速度一般为5-6m/min,牵引时应注意滑轮是否翻倒,牵引力是否合适,特别注意电缆引出口或电缆弯曲后电缆的外形和外护层有无刮伤或压扁等不正常现象。

2.3人力拉引时,人力分布要均匀,负荷适当,并要统一指挥。

电缆展放时,在电缆两侧须有协助推盘及负责刹盘滚动的人员。

拉引电缆速度要均匀,把电缆放在滚轮上,防止电缆受拖拉损伤。

2.4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中规定

(1)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电缆种类

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无铅包钢铠护套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10D

有钢铠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20D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10D

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15D

多芯控制电缆

注:

D为电缆外径。

2.5电缆与管道的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2)电缆与管道的最小净距

管道类别

平行净距(mm)

交叉净距(mm)

一般工艺管道

易燃易爆气体管道

500

热力管道

有保温层

无保温层

1000

2.6电缆水平净距不小于35mm,大于45度倾斜敷设的电缆每隔2m处设固定点。

电缆敷设排列整齐,间距均匀、不应有交叉现象。

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10m处上设固定点;

电缆垂直敷设最好自上而下,敷设于垂直桥架内的电缆固定点间距,不大于表(3)的规定。

(3)垂直桥架内的电缆固定点间距

固定点间距(mm)

电力电缆

全塑型

除全塑型外的电缆

1500

控制电缆

电缆弯曲半径、保护层、垂直规定间距、水平固定点

电缆弯曲半径过小,保护层破损,垂直规定间距过大,水平规定点位置不正确,或者不固定。

3挂标志牌

3.1标志牌规格一致,并有防腐功能,挂装应牢固。

3.2标志牌上应标明电缆编号、规格、型号、电压等级及起始位置。

3.3沿电缆桥架敷设的电缆在其首尾两端、拐弯处、交叉处应挂标志牌,根据直线段的长度适当增设标志牌。

标志牌位置

电缆首尾两端、拐弯处、交叉处未悬挂标志牌。

电缆弯曲半径合适,不受外力、无压扁、保护层无破损、绝缘电阻符合要求,符合本工序作业参数要求。

1电缆严禁有绞拧、压扁、护层断裂,保护层严重磨损。

2电缆水平敷设,应在桥架内敷设整齐,无交叉,电缆敷设应敷设一根整理一根,卡固一根。

3敷设电缆时,处于电缆转向拐角的人员,必须站在电缆弯曲半径的外侧,切不可站在内侧,以防挤伤事故发生。

4拆除电缆盘木包装时,应随时拆除随时整理,防止钉子扎脚或损伤电缆。

5登高、临时用电作业注意作业安全,详见通用规程。

10施工注意事项参考图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