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肿瘤课稿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1150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上腺肿瘤课稿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肾上腺肿瘤课稿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肾上腺肿瘤课稿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肾上腺肿瘤课稿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肾上腺肿瘤课稿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肾上腺肿瘤课稿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肾上腺肿瘤课稿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肾上腺肿瘤课稿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肾上腺肿瘤课稿Word格式.docx

《肾上腺肿瘤课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上腺肿瘤课稿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肾上腺肿瘤课稿Word格式.docx

肾上腺髓质来自神经嵴,原始细胞为交感神经母细胞,以后分化为神经节细胞及嗜铬细胞,因此可形成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节细胞瘤及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phenochromocytoma)80%~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绝大部分为单侧单发性,偶尔见于双侧,90%为良性,好发于30~50岁。

神经母细胞瘤

 1在肾上腺肿瘤中,以神经母细胞瘤最为多见,其他肿瘤均属少见。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肿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肿瘤。

有将近一半发生在2岁以内的婴幼儿。

神经母细胞瘤约占6-10%的儿童肿瘤,15%的儿童肿瘤死亡率。

对于4岁以下儿童,每一百万人口的死亡率为10;

对于4-9岁儿童,每一百万人口的死亡率为4例。

神经母细胞瘤属于神经内分泌性肿瘤,可以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的任意神经脊部位。

其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肾上腺,但也可以发生在颈部、胸部、腹部以及盆腔的神经组织。

目前已知有少数几种人类肿瘤,可自发性地从未分化的恶性肿瘤退变为完全良性肿瘤。

神经母细胞瘤就属于其中之一。

2目前关于神经母细胞瘤真正的病因尚不清楚。

一些遗传易感因素被发现与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病相关。

家族型神经母细胞瘤被证明与间变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lymphomakinase,ALK)的体细胞突变(somaticmutation)所导致。

此外,在神经母细胞瘤还发现有许多分子突变。

3初发症状不典型,因此在早期诊断有所困难。

比较常见疲乏,食欲减退,发烧以及关节疼痛。

肿瘤所导致的症状取决于肿瘤所处的器官以及是否发生转移。

4生化检查

近90%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其血液或尿液里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多巴胺,高香草酸、香草扁桃酸)的浓度较正常人群有显著升高。

影像检查

另外一个检测神经母细胞瘤的手段是间位腆代苄胍(meta-iodobenzylguanidine,mIBG)扫描。

该检查的分子机理为,间位腆代苄胍是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类似物(analog),并可被交感神经元所摄取。

当间位腆代苄胍与放射性物质如碘-131或者是碘-123耦联后,即可作为放射性药物而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以及疗效监测。

碘-123的半衰期为13小时,常作为检测的优选手段;

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其在大剂量使用时,可作为治疗复发以及顽固性神经母细胞瘤。

免疫组化学检查

显微镜下,神经母细胞瘤呈现为蓝染的小圆形细胞,菊花形排列。

肿瘤细胞围绕神经毡(neuropil)呈菊花形排列,与其他的肿瘤(如视神经母细胞瘤)围绕血管呈菊花形排列有所不同。

其他还有一些神经母细胞瘤所特异的免疫组化染色,用以与其他肿瘤(尤因肉瘤,淋巴瘤等)进行鉴别诊断。

 5低危允许进行观察,并待疾病进展或者有变化后才进行干预;

或者进行手术治疗,且往往可以治愈。

中危手术切除并辅以化疗。

高危组大剂量化疗,手术切除,放疗,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基于13-顺维甲酸的生物治疗,以及基于粒细胞集落刺激生物因子与白介素2的免疫治疗

6经治疗后,低危组患者治愈率超过90%,中危组患者治愈率介于70-90%之间。

然而,高危组患者的治愈率仅为30%左右。

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以及新药物的出现,高危组患者的预后有了一定的提高。

  

皮质醇症

人体内皮质醇增多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为皮质醇症,或皮质醇增多症,昔称柯兴氏综合症。

年发病率为0.7~2.4/百万,在HP占0.5~1%。

2型糖尿病占2~~5%。

高发年龄为20~40岁,占70%,男女比例为1:

2~8.

  1.病因  

(1)ATCH非依赖性皮质醇症肾上腺肿瘤(腺瘤或癌)或结节或腺瘤样增生的存在,自主性的分泌皮质醇过多;

约占病例的25%。

(2)由于脑垂体腺瘤的存在或下丘脑乃至中枢神经神经调节紊乱,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使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过多的皮质激素。

  

(3)由于内分泌系统以外的脏器肿瘤(如小细胞肺癌)、癌样瘤(肺、胃肠)、胸腺瘤、胰腺瘤、甲状腺髓样样癌、神经节肿瘤、黑色素瘤和前列腺癌等发病过程中自主分泌的ACTH(以异位ACTH综合症)增多。

(4)医源性皮质激素增多。

由于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出现的类似病象,停药后逐渐消失。

 

 2.症状  

患者多呈躯体肥胖,四肢不胖。

即所谓的“向心性肥胖”。

头秃,面圆,即所谓的“满月脸”色深红晦暗有疮疤,颈后和两肩多脂肪,如“水牛背”,皮肤薄、多毛、腋窝、下腹两侧、股部有紫纹,患者多血压高,诉全身乏力,腰腿痛。

女患者出现沉默寡言,闭经或月经失调,骨质疏松等典型症状。

3.诊断标准:

1诊断症状和体征,用B超、CT和MBI等做肿瘤定位的检查,便可明确诊断。

由于这种病例很少,即使一般医务人员也很少见到,就难免误诊。

皮质醇症病人除进行常规的血、尿检查项目外,须作血浆皮质醇、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24小时尿毒症17酮类固醇等的测定。

 此外,须经B超、CT或MRI检查肾上腺肿瘤的大小、性质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颅骨蝶鞍部位的X线正侧位摄片、断层和三维蝶鞍部位的X线正侧位摄片、断层和三维蝶鞍摄片以及CT扫描,磁共振成像诊断垂体腺瘤或微腺瘤的存在与否。

4、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对肾上腺肿瘤患者应尽可能争取切除肿瘤,特别是对良性肿瘤,其疗效肯定。

对恶性肿瘤,也以切除肿瘤缓解症状后,继以其他辅助治疗,改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对一般情况太差,难以胜任手术治疗,或广泛转移者,才给予姑息治疗如放射、化疗和免疫治疗等。

对确诊为脑垂体肿瘤者,经鼻行蝶鞍垂体瘤切除后效果良好。

异位ACTH综合症病例的原发瘤切除后,ACTH可逐渐消退,无法控制者可用肾上腺酶抑制剂舅密妥坦、氨基导眠能,或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的药如塞庚定、溴隐亭等控制。

醛固酮症

醛固酮症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醛固酮症系一种罕见病,由于肾上腺皮质腺瘤、增生等病变分泌醛固酮过多所致。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系肾上腺外各种疾病引起的醛固酮分泌过多,包括伴有不同程度水肿的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期、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病中急进型等几种疾病。

本文所述为原发性醛固酮症。

  原发性醛固酮症是由于人体醛固酮分泌增加而引起肾素分泌受抑制的综合症,临床上以高血压和低血钾为特征。

分为7型。

1特发性,球状带弥漫或局限增生。

2分泌醛固酮的皮脂腺瘤3。

癌4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5糖皮质激素可治疗性原醛症6家族性7异位

  1.症状  

(1)高血压主要由于血浆容量增加和钠离子增加造成的血管阻力增强,是本病最主要或最早出现的症状。

血压增高为中等或稍重水平。

在儿童可出现恶性型高血压,最高压为34.5/20.5kPa。

一般降压药难以奏效。

也有血压正常型原醛症,其机制不明了。

因高血压、高血钠常造成头晕、头痛、疲乏、视力模糊、心烦、口渴等症状。

(2)低血钾低血钾引起的肌无力和肌麻痹,使病人感到头重脚轻,四肢无力,以下肢更明显,重者呈现周期性麻痹。

低血钾导致心律失常、脑缺氧症候群,以及肾功能障碍所致的多尿、夜尿增多。

影响胰腺时,空腹血糖增高。

(3)水、电解质平衡失调造成碱中毒,最终使钙镁离子丧失,右出现肢端麻木、四肢疼痛必痉挛等。

 2.诊断  

(1)儿童或表少年高血压患者中,应考虑到有此病的可能而作相应的检查。

(2)成年人高血压患者中服降压药效果不明显者,伴有低血钾或周期性下肢四肢麻痹者,应考虑此病做进一步检查。

  (3)实验室检查筛查醛固/肾素ARR>

20`40倍

确诊口服钠负荷、静脉生理盐水、氢化可的松抑制实验、卡托普利实验

分型生化、影像、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金标准

①测血浆钾、钠浓度和24小时尿钾排出量。

低血钾为自发性或易促发者,或低血钾并存者,应高度怀疑本病。

②测血浆或24小时尿醛固酮浓度和血浆肾素活性。

站立位于血浆肾素活性低于2.46molL/h,站立位血浆醛固酮浓度与血浆肾素活性比值>20。

 ③醛固酮抑制试验阴性。

原醛症的醛固酮分泌为自主性的。

这可排除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醛固酮症。

④糖皮质激素分泌和排出最正常。

  ⑤口服氯化钠抑制试验:

血浆醛固酮水平在554pmll/L以上,尿醛固酮值38.8nmol/24h以上,尿钠排出量超过200μmol/24,可确诊为原醛症。

实验室检验结果,如高血压病人其糖皮质激素分泌正常,其醛固酮分泌增多不能被高钠饮食抑制,伴有自发性低血钾和尿钾排出增多者,可确诊为原醛症。

(4)影像学诊断

原醛症除肾上腺腺瘤、腺癌引起者外,肾上腺皮质增生引进者亦占很大比例。

前者以手术治疗为主,后者须采用药物治疗,两者方法不同,须通过B超、CT、MRI对三者进行鉴别诊断。

由于引起原醛症的腺瘤可能很微小,CT扫描应用间距0.5cm的密层扫描可避免将肿瘤遗漏。

鉴别遇到困难时,可应用肾上腺同位素碘化胆固醇闪烁扫描加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即给患者注射131I—6β碘甲基—19去甲胆固醇后进行扫描,皮质腺瘤较正常吸收较多量的放射标记物,皮质增生摄取量正常,皮质癌则不显示。

其准确率可达70%~90%。

  3.治疗肾上腺肿瘤主要采用手术治疗。

对较小的腺瘤,一般都采用剜除术,连同肿瘤周围的0.5cm距离的正常组织一并切除,因贴近肿瘤的肾上腺组织有多倍体异常,可引起肿瘤复发。

腺瘤病例手术后血钾、醛固酮值恢复正常,症状消失;

腺癌病例文献都认为预后恶劣。

药物治疗:

可用螺旋内酯的微粒型安替舒通120mg每日3次和氨氯吡咪5mg每日3次,单独或联合应用,使血钾和血压恢复正常。

或用降压药如心痛定等与安替舒通联用亦可。

肾上腺性征异常症

因肾上的某种先天性或后天性病病引起的外生殖器及性征异常,称肾上腺性征异常症或肾上腺生殖综合症。

  1.分类此症亦较少见,国内报导者约百余例。

此症可因发病年龄、性别、病因、异常性征的类型不同而分别定名。

  2.病因病因为增生者,主要发生在皮质网有关方面带。

人体肾上腺产生和分泌的性激素占主要,雌性激素很少。

在肾上腺皮质正常发育过程中,必须有酶的正常作用,才能顺利完成,酶的供应缺乏或作用发生障碍,即影响皮质素的合成,促使肾上腺皮质增生,从而增加雄激素的作用,就等于火上加油,大量的雄性皮质素使女性患者向男性转化。

病因为肿瘤者,则由于肿瘤分泌和积蓄在体内的性激素成分较多所致。

  3.症状肾上腺性征异常主要表现在女性患者向男性转化。

所谓性别的转化,只是生殖器外形的变化,其真正的性别未变,因决定其性别的性腺和性染色体未变。

故胎儿期发生的所谓“女性假两性畸形”,表明她与真两性畸形不同,后者体内卵巢、睾丸两种性腺皆有,此种病例极少。

女性假两性畸形出生时即可见到其阴蒂、大阴唇形同男婴伴有先天性尿道下裂的外生殖器,作者曾见到1例未经治疗的女孩,其音容笑貌和男孩一般,且皮肤黝黑,多毛发、寡言,阴蒂如阴茎,能勃起,大阴唇如阴囊。

其尿道为尿生殖窦的开口,胎儿期男婴性征异常主要表现为外生殖器较大,以后则生长迅速,4~5岁儿童体格、外生殖器右如成从大小。

出生时正常青春前期发病者,其病因多为肾上腺肿瘤引起。

主要症状为:

皮下脂肪消失、体格男性化、阴蒂肥大、声音低沉、乳房及子宫缩小、月经停止、性欲减退等。

  4.诊断  

(1)首先通过体检查清性征异常类型和局部情况,供畸形矫正术参考。

  

(2)通过影像诊断必要时另地塞松抑制试验行肾上腺扫描,以鉴别其究竟为增生、腺瘤或癌。

  (3)如为增生和伴有柯兴氏综合症者,应详查血24小时尿内17酮、17羟、21羟化酶、11羟化酶等的含量。

  (4)查清患者的真正性别,注意与男性重度尿道下裂合并隐睾、男性假两性畸形、真两性畸形、混合性腺发育不良等鉴别,必要时做染色体检查,或剖腹探查。

5.治疗  肿瘤患者都须做肿瘤切除,较大者连同周围筋腊,必要时连同肾脏一并切除。

增生患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补充所缺的皮质醇,抑制垂体ACTH的过度分泌从而制止肾上腺皮质的增生与肥大,减少雄激素的过度分泌,以解除或缓解男性化病。

肾上腺皮质腺瘤

  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病变相似,两者可以并发。

腺瘤通常是单侧单发性,并有薄层包膜,对周围组织有压迫现象,为鉴别的主要点。

大小直径为1~5cm,切面黄色,有时呈红褐色,镜下多为类似束状带的泡沫状透明细胞,含有丰富类脂质,有时由类脂含量少的嗜酸性细胞构成,或者两种细胞混合存在。

瘤细胞排列成团,由含有毛细血管的少量间质分隔。

部分腺瘤为功能性,可引起醛固酮增多症或Cushing综合征,在形态上与非功能性腺瘤没有区别。

肾上腺皮质癌

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carcinoma)甚少见,一般为功能性,发现时一般比腺瘤大,重量常超过100g,呈浸润性生长,正常肾上腺组织破坏或被淹没,向外侵犯周围脂肪组织甚至该侧肾。

小的腺癌可有包膜。

切面棕黄色,常见出血、坏死及囊性变。

镜下分化差者异型性高,瘤细胞大小不等,并可见怪形核及多核,核分裂像多见。

常转移到腹主动脉淋巴结或血行转移到肺、肝等处。

分化高者镜下像腺瘤,如果癌体小又有包膜,很难与腺瘤区别,有人认为直径超过3cm者,应多考虑为高分化腺癌。

手术是目前唯一的治疗肾上腺皮质癌的方法。

另外,用火箭冷冻技术、后腹腔镜手术和氩氦刀等方法治疗肾上腺肿瘤均有一定突破。

肾上腺皮质癌术后复发率较高,有报告对复发的肿瘤再次手术治疗,其平均生存时间(15.8±

14.9个月)比未手术组(3.2±

2.9个月)明显延长。

一般认为再手术时癌细胞难以暴露,存在已转移的可能,完整切除的机率很小,因此再手术的意义尚难肯定。

肾上腺皮质癌预后

  肾上腺皮质癌恶性度高、预后较差,自然病程很少超过1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