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1223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工程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钢结构工程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钢结构工程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钢结构工程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钢结构工程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钢结构工程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钢结构工程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钢结构工程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钢结构工程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钢结构工程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钢结构工程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钢结构工程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钢结构工程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钢结构工程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结构工程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钢结构工程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工程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结构工程测量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1结构特点

杭州国际会议中心主楼与裙房通过主楼外侧的弧形柱上的牛腿连接成一个结构整体。

其中主楼结构为钢框架—支撑体系,共由43榀平面钢框架组成。

各榀平面框架外柱与内柱的定位轴线在平面上为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平面框架在竖向剖面上呈现“C”形,四层以下的框架柱为竖直的框架柱,而四层以上的内框架柱为折线形斜柱,四层以上的外框架柱为圆弧形斜柱;

结构在A2、A8、A16、A20、A26、A30、A38轴上的框架通长高度设置斜支撑构件;

框架的跨度约为12m,层高为3.52m和5.22m。

整个球形

四、方案的确定

通过对提出的三中方案在难易性、精度、工期及对其他工种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可行性分析,择优选择方案三内控和外控相结合的测量方法做为本工程的测量方案,方案三主要由以下优缺点:

1、每一径向轴线上的柱子均为标准柱,且每一径向和环向轴线均向上传递,测量精度容易保证;

2、测量施测和校正工作量较大,可能会影响工期;

3、测量控制点较多,控制点的保护是重点;

4、增设附助轴线后,贯通了环向轴线向上传递,方便了测量

五、方案的实施

5.1平面控制网建立

1、根据本工程的结构形式,建立以下平面控制点:

(1)作G轴和A23轴垂直交线于一点,分别向南50米、向东、西、北50米、100米间距设控制网,共设置20个控制点。

(2)测设方法

控制网采用四等导线的精度要求施测,准确计算出导线成果后,进行精度分析和控制点点位误差。

各控制网点在选择好的点位上进行布设,按规范要求做好测量标志,同时做好防护和保护措施(如示意图)。

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在控制点标志埋设后一周内不得进行观测。

同时为防止测量基准标志点产生位移和沉降,在施工过程中坚持不定期检测。

检测发现误差时,在起算的大地控制点的基础上按导线测量方法进行复测和平差计算。

5.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1)首先对现场已知水准点进行水准复测。

(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水准点标石经复测,精度满足要求后,在施工现场根据限差要求埋设水准点标石(如下图)。

为了便于施工测量,整个场地内,东西、南北每相距100m左右设有水准点,并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校核。

I级水准基点组选8个水准点均匀地布置在整个施工现场四周形成一闭合路线。

II级水准点采用M8膨胀螺栓的钢筋打入砼作为标志。

由水准基准点组成闭合路线,各点间的高程进行往返观测,闭合路线的闭合误差应小于±

5mm(n为测站数)。

在水准联测时把I级控制点作为首级水准点使用联测,计算出高程值,以方便主楼安装时高程的投测。

(2)主楼高程控制网布设

主楼外设置3个II级固定的水准基准点,如下图所示:

5.3轴线的定位与传递

5.3.1轴线的定位测设

根据平面控制网和G轴与A23轴的垂足控制点(即主楼圆心),用经纬仪及钢尺或用全站仪即可定出主楼径向的A1轴到A44轴和环向的B1轴到B3轴共47条轴线和所有本工程的施工平面轴线。

轴线控制桩用M8膨胀螺栓的打入砼固定作为标志,并引测至周围永久性建筑物或构筑物上。

5.3.2主楼轴线的坚向传递

1、主楼一至四层的轴线控制

主楼首层定位轴线利用平面控制网点和主楼圆心进行控制(圆心控制点同样用M8膨胀螺栓打入首层楼面混凝土中)。

由于二至四层的钢柱均为直形柱,且主楼中庭不悬空,因此二至四层的定位轴线同样利用平面控制网点和主楼圆心向上传递的方法进行控制。

2、主楼四层以上的轴线控制

(1)径向轴线控制

本主楼工程的定位轴线采取外控法,即定位轴线延长线上设置控制桩位,在控制桩位上架设经纬仪进行轴线的逐层传递。

由于本工程结构平面径向轴线呈放射性布置,所以采取将主楼的每条径向定位轴线贯通后,向两个方向延长至建筑物外部,并在两个方向的延长线上各设置两个控制桩位(控制桩设置如上图),进行主楼径向定位轴线的坚向传递和控制。

(2)环向轴线控制

根据本主楼工程立面框架的形式,为满足施工测量控制的需要,在环向轴线B2与B3之间增设一条离圆心为31.5米的环向附助轴线Bx。

在首层楼面上利用平面控制网点和主楼圆心测设出该轴线后,将该轴线与44条径向定位轴线的44个交点(Bx-1~Bx-44)往径向和环向各500㎜处设定为控制基准点(同样用M8膨胀螺栓打入首层楼面混凝土中)。

上面各层在立楼板模板时,在相应位置留200㎜×

200㎜方洞,用激光铅垂仪把各点引测至各楼层,校核后通过量距放出各钢柱的十字控制中心线。

在第10层将此44个控制基准点转移一次,仍用M8膨胀螺栓打入楼面混凝土中控制上9层定位。

5.4标高传递

本工程的标高传递主要为主楼结构的高程坚向传递。

按照主楼外设置的3个II级固定水准基准点,用水准仪将基准点引至首层平面。

首层施工好后,将+1.000m标高引至指定钢柱上并做红漆标记,用钢卷尺向上丈量至各楼层(同样在第10层设一个转点)。

然后用水准仪抄平控制各钢柱的牛腿上表面标高。

6.钢构件安装的测量校正

6.1主楼钢柱的安装测量校正

钢柱的测量校正主要为平面位置、标高和垂直度三项内容,按照先调整标高,再调整位移,最后调整垂直度的顺序按照规范规定的数值进行校正。

同时为保证安装精度,避免因温度变化对钢柱垂直度校正产生的偏差,主楼钢柱的测量校正统一日照变化小的傍晚进行。

6.2直钢柱的校正测量

(1)标高的调整:

每安装一节柱后,对柱顶进行一次标高实测,误差超过偏差时,采用螺栓千斤顶进行调整,偏差过大时分两次或几次进行调整。

(2)轴线位移校正:

以传递至下节柱柱顶的轴线为基准,安装钢柱的底部对准下节钢柱中心即可。

(3)垂直度校正:

把钢柱的成90°

的两条控制线引出,在控制线上架设两台经纬仪,照准钢柱的中轴线同时监测,直到两个方向的轴线上下为同一垂直线。

垂直度校正调节主要是依靠揽风绳,直至焊接完后,按以上观测方法对钢柱进行复测,对钢柱的测量数据要认真记录。

6.3弧形钢柱的校正测量

弧形钢柱的标高和轴线位移校正测量同直钢柱的方法相同,其中弧形钢柱的垂直度校正由于弧形钢柱的一侧为外圆弧形,因此在校正完弧形钢柱底部的轴线位置后,同时在柱顶端采取三点坐标进行校正监测。

即在钢柱顶部外截面角点做为校正点,采取三点坐标定位(如图所示控制点1、控制点2、控制点3),根据3点的三维坐标采取坐标测量进行校正定位控制。

九、总结

实践证明,杭州国际会议中心的测量定位施工工艺最终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展开分析,对于高层、异形、大跨度的特殊结构在测量定位控制中,为了其保证安装精度和工程质量,就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案,同时要配备合适的测量仪器。

尤其针对异形结构而言,想用常规的测量手段进行测量定位是比较困难的,而且也很难保证测量质量,因此就要在常规方法中寻求突破,对于采用线控制不了的就应采用点(坐标控制)、线、面结合的测量控制方法,基本能够解决高层、异形、大跨度结构测量的难点问题,这种点、线、面相结合的测量定位方法可以被广泛运用。

2基础测量施工工艺标准

1.1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基础测量的实施过程。

1.2施工准备

1.2.1技术准备:

1.2.1.1熟悉图纸,认真阅读基础图,确定基础中柱基关系,编制测量施工方案,作好技术交底。

1.2.1.2校核定位测量桩钉的轴线控制桩及高程控制点,获取相关数据资料

1.2.1.3确定基础时施工测量的内容及顺序。

基础施工测量是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工作有基槽挖土的放线和抄平、基础施工的放线和抄平。

1.2.2主要仪器设备:

全站仪及配套棱镜、经纬仪、钢尺、水准仪及配套水准尺。

1.2.3作业条件

1.2.3.1作业人员具有相当等级的测量资质。

1.2.3.2仪器设备经检定合格,足够数量的仪器设备。

1.2.3.3轴线控制点和高程控制校验合格

1.3施工工艺要点

1.3.1基槽开挖测量施工工艺

对于基槽挖土,由于定位测量已经确定了平面的开挖边界,所以主要内容是控制基槽开挖深度,一般可在基槽挖到一定深度后,用水准仪在壁上每隔2~3m和拐角处设置一些水平的小木桩(平水桩:

标高误差控制±

10mm),这些木桩可作为清理槽底和铺设垫层的依据,待土方挖完后,再根据控制桩复核基槽宽度和标高,合格后,可允许施工单位进行垫层施工。

1.3.2轴线投测施工工艺

1.3.2.1施工方法

轴线投测时最常用的方法是经纬仪正倒镜取中法投测轴线。

在轴线控制桩或轴线钉上安置经纬仪,正镜,以地面上的轴线控制桩定向,按经纬仪视准轴方向在施工面上标定一点;

倒镜,再标定一点。

若两个投影点不重合,则取中点作为轴线端的投影位置。

按相同的方法标定轴线另一端的投影位置,两端投影点的连线即为一条定位轴线。

按上述方法投测出每条边界轴线,检测边界轴线交点间的距离,如果与设计数据误差符合规范要求,则采用按长度配赋误差的距离内分法做出每条轴线上的轴线交点。

按设计图纸,将对应的轴线交点连线得到全部轴线,基础的轴线控制网就已经投测完毕。

1.3.2.2轴线测设步骤

1)正倒镜取中法投测轴线。

2)距离内分法做出轴线交点。

3)轴线交点连线。

1.3.2.3检验

4)用全站仪检测边界轴线交点的平面坐标与设计坐标间的误差是否超限。

5)用全站仪检测轴线交点间的轴线距离误差是否超限。

6)用全站仪检测轴线交点间的斜线距离误差是否超限。

1.3.3标高的传递

1.3.3.1用水准测量法传递高程

当开挖较深的基槽可用水准测量法传递高程。

如图1.3.3.1,作法是:

在坑边架设一吊杆,从杆顶向下挂一根钢尺(钢尺o点在下),在钢尺下端吊一重锤,重锤的重量应与检定钢尺时所用的拉力相同。

为了将地面水准点A的高程HA传递到坑内的临时水准点B上,在地面水准点和基坑之间安置水准仪,先在A点立尺,测出后视读数a,然后前视钢尺,测出前视读数b。

接着将仪器搬到坑内,测出钢尺上后视读数c和B点前视读数d。

则坑内临时水准点B之高程HB按下式计算:

HB=HA+a-(b-c)-d

图1.3.3.1

式中(b-c)为通过钢尺传递的高差,如高程传递的精度要求较高时,对(b-c)之值应进行尺长改正及温度改正。

上例是由地面向低处引测高程点的情况,当需要由地面向高处传递高程时,也可以采用同样方法进行。

1.3.4用钢尺直接丈量垂直高度传递高程

开挖基槽不太深时,可设置垂直标板,将高程引测到标板上,然后用钢尺向下丈量垂直高度,将设计标高直接画在标板上,既方便施工,又易于检查。

当需要向建筑物上部传递高程时,可根据柱、墙下部已知的标高点沿柱或墙边向上量取垂直高度,而将高程传递上去。

1.3.5柱基施工测量

1.3.5.1混凝土基础施工测量

轴线投测时,已经在施工面上标定了柱基的中心,根据基础图放出柱基的边界线。

在支立模板时以柱基的中心线作为支模板的依据。

同时用水准仪控制柱基的标高。

1.3.5.2钢柱基础施工测量

根据柱基的中心点,在施工面上标定地脚螺栓的设计位置,同时对垫层抄平。

根据垫层上和固定架上投测的中心点,把地脚螺栓安放在设计位置。

为了测定地脚螺栓的标高,在固定架的斜对角处焊两根小角钢,在两角钢上引测同一数值的标高点,并刻绘标志,其高度应比地脚螺栓的设计高度稍低一些。

然后在角钢上两标点处拉一细钢丝,以定出螺栓的安装高度。

待螺栓安好后,测出螺栓第一丝扣的标高。

地脚螺栓不宜低于设计标高,允许偏高+5~+25mm。

1.3.5.3厂房设备基础施工测量

设备基础施工程序有两种:

一种是在厂房柱子基础和厂房部分建成后才进行设备基础施工。

若采用这种施工方法,必须将厂房外面的控制网在厂房砌筑砖墙之前,引进厂房内部,布设一个内控制网,作为设备基础施工和设备安装放线的依据。

另一种是厂房柱基与设备基础同时施工,这时不需建立内控制网,一般是将设备基础主要中心线的端点测设在厂房矩形控制网上。

当设备基础支模板或地脚螺栓时,局部的架设木线板或钢线板,以测设螺栓组中心线。

1.4质量标准

1.4.1自行检查合格。

1.4.2测绘主管验收合格。

1.4.3监理验收合格。

1.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5.1遵循测绘基本原则:

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

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

程序上“先控制后细部”。

1.5.2选择恰当的时间测设,尽量减小天气和温度对测设成果的影响。

1.5.3各级验收要及时,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1.6基础测量记录

1.6.1基础施工必须做好施工记录备案,以资校核。

1.6.2施工记录内容

1.6.2.1工程名称和编号,日期,测量、计算与校核人员亲笔签名。

1.6.2.2施测依据,有关的图件和相关数据。

1.6.2.3对于施测方法,作业步骤与注意事项等的文字说明。

1.6.2.4承包人自检说明。

1.6.2.5监理评定意见。

1.6.2.6有关职能部门复核会签。

1.7安全环保措施

1.7.1爱护测量仪器设备,使用时注意保护仪器,使用后立即装箱,避免仪器设备被损坏。

1.7.2测量施工人员注意人身安全,施工时要戴安全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