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1498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2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docx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

15、经过有效处理的废水,可以排放到湖泊、河流和海洋中,也可以渗入地下。

18、北斗七星构成勺形,属于大熊座,北极星属于小熊座。

二、问答:

2、昆虫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构造和本领。

答:

放大镜的中间厚,边缘薄,光线在透过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因此会把物图像放大。

6、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7、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1、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P49)

3、你知道哪些化学变化的事例呢?

举出几个例子。

21、血液中的细胞好像运输兵,负责运输吸入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我能填空:

1.电路是指由 、 、等电器元件连接而形成的电流通路。

2.像 那样能够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之为 。

像 那样不能够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之为           。

3.电路连接一般有 和两种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是用 方法连接的。

电冰箱用的电是 ,日光灯用的电是           ,手电筒用的电是  ,电视机用的电是 。

4.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 控制的。

5.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一种是 ,一种是 。

相同电荷接触时相互 ,不同电荷接触时相互 。

6.遇到雷雨天气时,不要躲在_____________,空旷处的________容易遭到雷击。

7.电线外面的塑料皮使用时间久了会 ,所以要及时。

8.干电池的一端是 (即),另一端是(即),如果将这两端直接连在一起时,就会发生 现象,那么电池就很快会坏掉。

9.1879年________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10.________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11.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家用的__________(填写电压)交流电。

12.一般情况下,对于人体来说,低于________的电压是安全的。

13.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________,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__________,小灯泡就会发光。

14.遇到电器着火,不能用手________。

应先_________,再用绝缘物体将___________。

二、我会选择:

1、发电厂发出来的送到千家万户的电是(),触电会出危险。

A、220V交流电B、200V交流电C、220V直流电D、200V直流电

2、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绝缘体的是(      )

A、橡胶    B、玻璃    C、干木棒   D、人体

3、常用的干电池标有1.5V,表示:

 ()

A、电压1.5伏B、电流为1.5安C、电阻1.5伏D、电流1.5伏

4、干电池标有的+号,表示:

  ()

A、正极B、负极C、南极D、北极

5、用电路检测器不能检测的是:

()

A、小灯泡B、导线C、电池座D、家用220伏电器电路

6、用一节电池连接两个灯泡,()电路中的灯泡亮一些。

A.串联B.并联

7、下列用法最容易使电池报废的是()。

A.电路断路B.电路短路C.电路中接很多用电器

8、电路中的小灯泡能发光的是因为()

A.有了电池B.有了导线C.有电流通过灯泡

9、下列电器中一般使用干电池的是()。

A.电冰箱B.日光灯C.手电筒

10、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一般是()。

A.1.5VB.36VC.220V

11、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操作的是()。

A.保护绝缘体B.用湿布清洁电器

C.移动电器时切断电源

12、要使电荷流动形成电流,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A.电源和动力B.电源和电路C.电路与用电器

13、把两节1.5V的干电池并联在电路中,这个电路的电压是()。

A.1.5VB.3VC.2V

三、我会判断:

1.在户外遇到雷雨的时候,我们不能在大树下躲雨。

()

2.人体和大地都是会导电的。

()

3.我们可以用自己制作的电路检测器去检测家中220V的电路。

()

4.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只要检测一次就可以了。

()

5.电线外面的塑料皮使用时间久了会老化,可能发生漏电现象。

()

6.电路中开关的制作材料一般都是导体材料。

()

7.通过静电实验发现,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8.干电池不是电源。

()

9.金属一般都是导体。

()

10.冬天脱下毛衣经常会听到啪啪的响声,这是一种静电现象。

()

11.电器都是用电的器具,不需要用绝缘体材料。

()

12.不能用湿抹布去擦带电的用电器。

  ()

13.家用电灯都是串联起来,连接比较方便。

 ()

四、实验观察与思考

1.判断以下材料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铜钥匙、木棍、铅芯、玻璃杯、橡皮、铁铅笔盒、塑料尺、钢尺、作业本、竹片、铁丝、

导体:

绝缘体:

2.你认为下图中哪些小灯泡会亮,在图下相应的括号里打上“√”,哪些连接会产生短路,在图下相应的括号里打上“△”,其它不亮的连接下打“╳”。

(图无法上传,所以请见作业本第3页)

 

  

 

3.有一个带有4个接线柱的盒子,小明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各接线柱之间的连接状态如下表:

 

1-2

1-3

1-4

2-3

2-4

3-4

通路

 

 

 

 √

断路

 √

 

 

 

请根据测试记录,推测接线盒里面的是怎样连接的?

在下图用连线表示你的推测结果。

 

附答案:

一、1.电源、导线、用电器2.铁片等(铜片等)、导体;橡胶(或者塑料等)、绝缘体;3.交流、直流、交流;交流电、交流电、直流电、交流电;4.开关;5.正电荷、负电荷;排斥、吸引;6.孤零零的一棵大树下、大树;7.老化、更换;8.铜帽、正极;锌壳、负极;短路9.爱迪生;10.摩擦;11.220V;12.36V;13.小灯泡、完整的回路;14.拔插头、切断电源、插头拔开;

二、1.A2.D3.A4.A5.D6.B7.B8.C9.C10.A11.B12.B13.A

三、1.√2.√3.×4.×5.√6.×7.√8.×9.√10.√11.×12.√13.×

四、1.导体:

铜钥匙、铅芯、铁铅笔盒、钢尺、铁丝

绝缘体:

木棍、玻璃杯、橡皮、塑料尺、作业本、竹片、

2.√△√√╳╳╳╳(备注:

不光要会判断,更重要的要能说出错在哪里,应该怎样修改,小灯泡就能亮了,这样才算是真正的搞懂。

3.2/3/4接线头之间有多种连接方法,但是1没有电线与之相连.

(见作业本第9页、12页。

不能死记,要搞懂。

题目可变。

简单的说,就是三条电线形成一个三角形,这是其中一种连接方式;取其中任意两条边,有三种。

共四种连接方式。

4.答案见作业本。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由(      )、(      )、(      )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      )。

2.发电厂输送来的电是(      )流电,干电池的电是(      )流电。

3.电路连接有(      )和(      )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用(      )方法连接的。

4.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二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      ),三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      )。

5.把电池的铜帽和锌壳用电线直接连接起来,就会发生(      )。

 

6.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      );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      )。

7.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      )检测哪里出了问题。

8.(      )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9.带同种电荷的物体靠近会(      ),带不同电荷的物体靠近会(      )。

10.你知道能导电的物体有(      )、(      )、(      )等,不能导电的物体(      )、(      ) 、(      )等。

二、判断(每空1分,共10分)

1.劳动时,小明用湿抹布去擦带电的电灯。

(    )

2.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仅仅是为了防止电线生锈。

(      )

3.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电压还是1.5V。

(     )

4.不能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     )

5.塑料梳子是绝缘体。

(     )

6.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避雨。

(     )

7.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

它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

(     )

8.只要有电池,小灯泡就能发光.(     )

9.把塑料梳子在毛衣上摩擦后,会产生静电。

(     )

10.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     )

三、选择(每空2分,共20分) 

1.下列物体中可用来接通电路的是(       )。

A.橡皮    B.塑料尺    C.铅笔芯     D.纸板

2.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        )。

A.保护绝缘体  B.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C.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电器电路  D.移动电器时切断电源

3.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是(       )。

A.1.5V         B.220V      C.36V 

4.用同样的电源组装电路时,把两个小灯泡并联起来发出的光比把这两个小灯泡串联起来发出的光(     )。

A.较亮       B.较暗      C.没有变化

5.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三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       )。

A.1.5V  B.3V  C.4.5V

6.你知道的生活中常见的绝缘体有(      ),生活中常见的导体有(      )。

A.橡皮和铁丝    B.塑料尺和干木棒     C.湿布和钥匙

7.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一般要(      )

A.检测一次 B.检测二次C.检测三次

8.物体中同时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但物体却不显示带电的原因是(    )。

A.因为静电不是电    B.物体内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C.静电很弱小,人体感觉不到。

9.下面(     )所准备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小开关。

A.塑料与铜片B、竹片与塑料 C、 铜片与铁片

10.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一个简单电路的是(      )。

A、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一根导线     B、两根导线、一节电池   

C、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两根导线

四、实验题(共25分) 

1.写出小灯泡的基本构造:

(5分)2.提供材料:

一个电池盒、一节干电池、两个灯座、两个灯泡、若干电线。

你能把两个灯泡同时接亮吗?

把你接成功的电路用简图画下来!

(10分)

3.有一个4个接头的盒子,乐乐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后,把接线头之间的连接状态记录在下表中。

哪组接线

1—2

1—3

1—4

2—3

2—4

3—4

通  路

断  路

请你根据测试记录,推测里面的电线是怎样连接的?

在下图中用线表示出你的推测结果。

(有几种画几种)。

(10分)

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

1.电源、导线、用电器,电路

2.交流电直流电

3.串联、并联并联

4.3V、1.5V

5.短路

6.导体、绝缘体

7.电路检测器

8.开关

9.排斥吸引

10.铜、铁、铝橡胶、木头、塑料

二.判断√

1-5:

×××√√6-10:

√××√√

三.选择

1-5:

CCBAC6-10:

BCBBCB

四.实验题

金属支架

灯丝

连接点

玻璃泡

1.

 

2.

 

3.

 

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发电厂输送来的电是(交)流电,干电池的电是(直)流电。

2、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把2节电池串联起来,电压是(3V)。

3、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把11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是(1.5V)。

4、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另一端是(锌壳)。

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5、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导体);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

6、用(摩擦)的方法产生的电不能持续流动,叫静电。

7、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切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所以小灯泡特别亮。

8、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是(1.5V),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9、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

10、一个简单的电路由(导线)、(电池)、(小灯泡)等组成。

11、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电。

12、由电池、电线、灯泡等组成的电流环路叫(电路)。

13、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14.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15.用手出及门的金属把手,脱下毛衣,梳子吸引头发等都是(静电)现象.

16.(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

17.物质同时具备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物体不显电性.

18、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19.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在他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20.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1.(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22.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不能(持续流动).

23.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24电路:

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25我们生活中的电都是(电源)提供的,如(电池)、(发电机)等.

26电流通过灯丝的时候,小灯泡(才能发光).

27.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28.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

29.(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一个(简单电路)

30.小灯泡发光是因为在这个电路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

31电流从电池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32.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33.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通电的部分用(金属)材料.

34.遥控开关通过感应(光亮),(声音)等控制电流通断.

35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

36.为了避免落地雷对房屋的破坏,人们在屋顶最高处安装金属制造的(避雷针)和(避雷带).

37.遇到电器着火,不能用手(拔插头).应先(切断电源),再用绝缘物体将(插头拨开).

38.遇到雷雨天气时,不要躲的(树下),空旷的(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二、判断题。

1、我们可以用湿布擦电器和开关。

(错)

2、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时,灯泡亮表示这个物体是导体。

(对)

3、在户外遇到雷雨时,因为容易遭到雷击,所以不要躲在树下,但打着雨伞就可以站在树下了。

(错)

4、不管是低压电还是高压电,不直接碰到是绝对不会触电的。

(错)

5、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仅仅是为了防止电线生锈。

(错)

6、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要重复检测一次。

(错)

7、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对)

8、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对)

9、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就是3v.(错)

10、导体就是能导电的物体,绝缘体就是不能导电的物体。

(对)

11、用干电池做电的实验很安全(对)

12、家用电灯都是串联起来,连接比较方便(错)

13、塑料梳子是绝缘体。

(对)

14、在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一般都是220V的交流电。

(对)

15.不要用湿布擦拭,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对)

16.电器都是用电的器具,不需要用绝缘体材料.(错)

17.电线外包着的塑料仅仅是为了防止电线生锈(错)

18.人们利用绝缘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错)

19.我们利用导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错)

20.串联电池时小灯泡太亮,串联灯泡小灯泡较暗.(错)

21、脱毛衣时闪现的电火花是毛衣磨擦产生的电流造成的,这种电流不会使人触电。

(对)

22、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

它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

(对)

23、把塑料梳子在毛衣上摩擦后,会产生静电。

(对)

24、阴云密布的天空中,常常有雷电产生,这是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   错)

25、梳子与头发摩擦后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梳子上有粘性。

(  错 )

26、断路和短路说的是同一个电路连接方式。

       (  错  )

27、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对)

28、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对)

三、选择题:

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去接近碎纸屑,碎纸屑(A)。

A、被吸起B、不会被吸

2、关于电的说法,下列哪种说法不对。

(A)

A、电池的电可以一直使用下去,永远用不完。

B、在有些条件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C、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D、所有的电池都有正极和负极。

3、从电池中得到的电一般是(B)从发电机中发出的电一般是(A)A比较强大的B、比较微弱的

4、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C)。

 A湿布B铁丝C干木棒D人体

5、电视机使用的电是(A),手电筒使用的电是()。

A、交流电B、直流电

6、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是(C)。

A、1.5VB、6VC、220V

7、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

三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A)。

A1.5VB3VC4.5V  

8、下列物体可用来接通电路的是(C)A、塑料尺B、纸板C、铅笔芯

9、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要(B)A、检测一次B、检测二次C、检测三次

10、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C)A、移动电器时切断电源B、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C、用湿布清洁电器和开关

11、下列物体是导体的是(B)A、橡皮B、湿抹布C、纸片D、木棒

12、干电池标有的+号,表示(A)。

 A正极B负极C南极D北极

13、飘动进行传播的种子是(B)。

A、栗子B、蒲公英C、苍耳

14、机使用的电是(A)。

A、交流电B、直流电C、都不是

四、简答题

1、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触电?

答:

湿手不能接触电器,也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在插、拔电器插头时,要握住绝缘体部分。

2、如果灯泡没有亮,你觉得可能是哪些原因?

你将怎样去检测?

你又是如何去解决的?

3、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答:

小灯泡坏了;灯座松了,没有连上;电池没电了;电池盒坏了;导线折了。

4.怎样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答:

先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然后将“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灯泡是否发光,再用两个检测头分别接触电路的各个部分,观察灯泡是否发光,直到检测出故障为止。

5.怎样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

答:

先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然后将“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灯泡是否发光,再用两个检测头分别接触橡皮的两端,观察灯泡是否发光,之后再重复检测一次。

6.两节电池串联和并联各有什么特点?

答:

两节电池串联,电量增加一倍,是3V;两节电池并联,电量不变,是1.5V。

7.把小灯泡串联起来和并联起来各有什么特点?

答:

把小灯泡串联起来,每个小灯泡亮度要暗一些;把小灯泡并联起来,每个小灯泡亮度不变。

8、什么是电池短路?

短路时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答:

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当电池的这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9、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橡皮是否通电时,为什么要先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灯泡是否发光?

答:

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电路检测器本身没有问题,然后再去检测电路中的其他元件。

五、实验题

1、写出以下的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并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2、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哪些?

(说5种)

答:

连接点生锈了;导线断了;灯泡坏了;灯泡与灯座没安装好;电池没电了9、电源;导线;用电器;电器元件

3、我们为什么平时感觉不到物质带电?

答:

物质同时带有两种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相等,相互抵消了,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六、填表①铁②干木材③食盐溶液④炭棒⑤陶瓷⑥人体⑦玻璃⑧潮湿的木头⑨干布⑩塑料尺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卷参考答案

班级姓名

一、我能填空:

(每空2分,共28分)

1、电路是指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等电器元件连接而形成的电流通路。

2、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3、电路连接一般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是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4、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5、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

相同电荷接触时相互排斥,不同电荷接触时相互吸引。

6、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避雷针是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制成的(见书P19资料料库)。

二、我能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共15分)

( √ )1、冬天脱下毛衣经常会听到啪啪的响声,这是一种静电现象。

( × )2、电器都是用电的器具,不需要用绝缘体材料。

( × )3、用1.5V的干电池做电的实验很安全。

[注:

短路可能着火,很多节电池串联(电压超过36伏)也有危险] 

( × )4、家用电灯都是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