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施工测量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151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基础知识.docx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工程施工测量基础知识.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基础知识.docx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基础知识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基础知识

 

中铁九局成都分公司

铁路施工测量培训

 

2015年11月

一、铁路工程施工测量的概述

铁路工程施工时,必须进行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的目的,是把设计图纸上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以一定的精度测设(也称放样)到地面上,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测量。

铁路工程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有:

复核线路定线测量、桩位测设、路基边坡放样、桥涵和隧道的轴线定位、车站房屋轴线测定以及铁路各类工程基础施工测量等,都需要根据工程设计,施工上的要求以及施工进度,进行施工测量,并贯穿于工程施工阶段的全过程。

施工测量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即先在施工现场,根据其自然地理条件和已有的控制网情况,建立不同形式的平面控制。

高程方面,尽量利用原有的水准基点,并在增设一些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和高程测设的依据。

施工测量是把设计图上的点、线段的长度、角度和高程测设到地面上。

施工测量的质量和设计精度,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

因此,在施工测量前,测量人员必须了解设计内容,熟悉设计图纸,核对图上主要点的平面坐标,尺寸,角度、高程及其相互间的几何关系,并算出施工测量放样数据,根据工程进度,随时进行施工放样。

施工测量所用的仪器、工具,必须每年都要对测量仪器进行检验校正后才能使用。

施工工地交通频繁,各种施工机械的震动使测量标志容易遭到破坏或位移,要认真注意保护,并随时注意检查核对,以保证施工测量的质量。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对设计单位提供施工测量成果资料的复测(本段半年复测一次)、点收设计移交测量基桩;施工放样测量;工程检测;沉降观测;工程施工质量的自检测量;轨道工程测量;竣工测量;配合和接受测量监理工作,按监理要求提交相关测量资料;配合公司委托的第三方测量机构进行建设过程中对本线进行测量验收、抽检、复核,误差、错误争议的核查,对重要工点和重点工程进行的监测和观测。

二、施工测量工作从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交接桩

交接桩内容:

(1)线路中线逐桩坐标表:

线路中心每20米一点的坐标,包括曲线各主点坐标。

其作用是将这些坐标点用全站仪在实地放出,20米一点连成线形成的线路。

(2)控制点成果表:

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

包括大型建筑物或复杂地段的平面控制基点桩、枢纽站或区段站的坐标桩、三角网或精密导线基点桩;CPI是基础平面控制网,沿线路走向布设,是全线各级平面控制测量的基准,主要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CPII是线路控制网,在CPI上沿线路附近布置,是施工阶段的线路平面控制和无砟轨道施工阶段基桩控制网起闭的基准,主要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CPIII主要是做铺轨控制。

(3)控制点点之记:

包括点名、控制等级、概略坐标、所在地(里程)、土质、交通线路图、点位略图、选点(埋设)情况等。

(4)曲线要素表:

包括曲线里程、偏角、曲线半径、曲线长、切线长等。

交桩时,各种控制桩应确保完整、稳固,测量资料必须齐全,并应附标桩示意图,标明各种标桩平面位置和标高,必要时附文字说明。

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应按照招标文件和规范要求进行现场核对,检查交桩数量、精度。

若重要桩位丢失不能满足施工测量要求,设计单位负责补桩补测并提供补测成果资料。

交接桩工作办理完毕后,必须履行手续,填写交接桩记录表,一式三份,公司、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交接桩记录表存入工程档案。

三、交桩后复测设计控制点

交桩后,施工单位应立即组织进行全面复测。

复测要延伸至相临标段不少于2个控制桩,复测精度符合规定要求,并经驻地监理现场检测合格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驻地监理办理交接手续。

复测后的测量控制桩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定期进行检查和复测。

四、施工控制点加密

按照同等级精度原则进行加密平面及高程控制点。

五、测设线路中线:

根据设计院交接的逐桩坐标表、加密桩坐标和线路控制点(CPI、CPII)坐标,进行测设线路中线。

测设中线的目的:

定出线路大至走向,并全线形成贯通。

特别是标段之间要做好贯通测量工作。

贯通测量若发现与定测成果资料不符时,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负责解决。

六、用地界测设:

通过平面设计图,确定征地范围,重点测设出拐点位置。

七、横断面测量(地形地貌):

横断面就是垂直于线路方向的地面轮廓线。

测量横断面的目的

是要在纸上如实反应线路垂直方向的地形起伏情况,绘制横断面图。

以进行路基、桥涵等工程设计,计算土石方及工程量等。

横断面的布设方法,应根据地形地质情况及设计和施工的需要而定。

一般在直线转点、曲线控制点、公里桩和线路纵、横向地形明显变化处测绘横断面。

在大中桥头、隧道洞口、挡土墙等重点工程地段,横断面应适当加密。

横断面测量方法:

应先按附合水准路线或闭合水准线路进行测量,把高程落在各中桩上形成闭合水准线路,限差合格后进行横断测量,以各中桩高程为准分别向两边桩引高程(立尺者应尽量选择线路高低起伏较大的特征点立尺)。

测出高程的同时,有专人画出线路地貌和水平线路,然后用CAD画出所测的地面高程和水平距离。

通过横断线路和暂用的平面图、纵断面图的相关信息能大概估算出工程土方量,以便施工准备和施工进度安排的顺利进行。

八、导线测量注意事项:

(一)选点、埋石:

1.加密控制点,设于线路外侧40~50m处。

宜应选在质地坚硬、稳固可靠、便于安置仪器、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利用明显参照物作为指向标志;

2.预制混凝土控制桩埋设完毕后,要注意观测沉降,稳定后才可以联测坐标;

3.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折光的影响为原则;

4.标石标志要统一,导线高程平面控制点共用,标石埋设好后待沉降过后进行观测。

5.导线点的埋石露出地面30-50mm;

6.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太大;

(二)测距:

1、测距采用往返测各两个测回,每测回测距读数4次。

2、距离测量读数至毫米

(三)测角:

1、要认真落实《测量规范规》对水平角观测的规定和水平角观测程序注意事项。

2、在水平角施测过程中要坚持“稳、轻、快、准”的四字方

针。

3、水平角观测要选择有利的观测天气下进行,特别要注意在湖泊河流渠等水系顺向时的天气情况,应选择气温变化小,多云或阴天气侯下进行,风力达到或超过4级时应停止观测作业。

4、水平角观测一测回中应同时,同人,同仪器进行,一测回中不能变焦。

九、路基填筑测量放样:

首先完成中线、水准的施工复测,并与相邻地段贯通闭合。

之后才施放线路中心桩和路基边桩。

依据中心位置、地面高程、横断面尺寸放样两侧边桩。

边桩放样就是在地面上将每一个横断面的路基边坡线与地面的交点用木桩标定出来,边桩的位置由两侧边桩至中桩的距离确定,并预留超填宽度。

边桩放样的流程为:

计算中桩坐标计算边桩坐标现场放中边桩复核中边桩桩位下道工序施工。

路基施工放样的边桩可根据地形情况,采用断面法、逐渐接近法、全站仪极坐标法或GPSRTK测设。

测设边桩的限差为10厘米。

挡土墙、护坡等工程的施工放样,结构尺寸误差、基底或顶部高程误差应满足设计要求。

地基加固工程的施工放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基加固范围施工放样可在恢复中线的基础上采用横断面法、极坐标法或GPSRTK法测设。

2、地基加固工程中各类群桩基础的桩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在已测设的地基加固范围内布置,一般采用横断面法测设,相邻桩位距离限差不大于5厘米。

十、软土路基变形观测:

观测断面设置原则:

顺线路方向每100米设置观测断面1处;每个路桥过渡段设置1个观测断面,设置于距离台尾5~10米处;每个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中部设置1个观测断面。

每处观测断面在路基两侧坡脚外1.5米处各设置一个观测桩,路基中心设一个沉降板观测标,同一观测断面的边桩及沉降板应埋在同一横轴线上。

路基表层施工完毕后,与路肩两侧设钢钎观测标。

观测频率:

施工期间一般每填筑一层进行一次观测,如果两次填筑时间间隔较长时,3天至少观测一次。

路堤填筑完成后前6个月,15天观测一次,半年后一个月观测一次,以后可根据观测情况调整周期,并及时整理绘制“填土---时间---沉降”曲线图,观测应持续到工程验收交由运营管理部门继续观测。

观测控制标准:

路堤中心沉降每昼夜不得大于1.0厘米,边桩水平位移每昼夜不得大于0.5厘米。

如果超出此限应立即停止填筑,待观测值恢复到限界值以下再进行填筑,填筑速率应以水平位移控制为主。

本段沉降观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读书精确至0.1mm。

十一、钻孔灌注桩施工测量:

根据设计图纸可以查出各钻孔桩与墩心之间的几何关系,根据设计图纸给出线路中心坐标,根据所给线路中心坐标的切线方位角确定角度。

再根据各钻孔桩与墩中心间的几何尺寸关系,用坐标正算公式既可获得其对应坐标。

在施工现场控制点架设全站仪,根据所计算的坐标数据,利用全站仪的坐标放样功能,直接将坐标数据输入全站仪进行定位。

钻孔桩竣工后,应测定各桩位位置及轴线的偏差。

十二、承台施工测量:

根据图纸给出的线路中心坐标及其他数据,利用全站仪定出承台中心位置及切线方向以及法线方向,浇注混凝土前一定要对其尺寸及其位置进行复核,确保不出现错误。

十三、桥墩施工测量:

根据图纸给出的线路中心坐标及其他数据,利用全站仪定出墩中心位置及切线方向以及法线方向,浇注混凝土前要对其尺寸、位置和垂直度进行仔细检查,并对墩顶的高程进行检查,确保不出现错误。

为保证墩身测量精度,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按常规测量方法进行墩身施工测量,通过控制墩身特征点坐标控制墩身的体结构,用布设于承台上的水准控制点通过精密水准测量配合钢尺丈量将高程传递到模板上,放样并验收测量各墩身的高程。

墩身竣工后,进行高程贯通测量和平面位置的贯通测量,并测出各墩身竣工位置和标高,报监理工程师,经审批后,方可进行支座垫石施工及支座安装定位。

十三、垫石施工测量:

根据图纸给出的线路中心坐标及其他数据,利用全站仪定出墩中心位置及切线方向以及法线方向,并用墨斗把中心点与各个方向的轴线弹出,再根据图纸尺寸定出每块垫石的位置,并把垫石的高度根据设计图纸定好,严格控制好垫石顶面高程及平整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