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1724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和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和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和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和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和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和反思.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和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和反思.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和反思

郧西上津镇第二小学教师:

查方洪

教学目标:

1、通过细读课文,了解红军长征途中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2、理解“关键、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千钧一发、奋不顾身、激烈、搏斗、浩浩荡荡”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理解课题中“飞”和“夺”的含义。

教学重点:

目标1和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准备:

课件和红军夺取泸定桥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脉络层次,并作了摘录笔记,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明确学习目标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课件,齐读。

学习目标:

1、通过细读课文,了解红军长征途中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2、理解“关键、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千钧一发、奋不顾身、激烈、搏斗、浩浩荡荡”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理解课题中“飞”和“夺”的含义。

三、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

过渡: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一般顺序先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即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呢?

当时的背景如何?

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当时的背景如何?

(学生自由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

交流板书:

北上抗日

师补充材料:

1863年,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和他的四万士兵,曾因为没有及时渡过大渡河而贻误战机,导致全军覆没,成为千古恨事。

蒋介石曾扬言:

到了大渡河让红军过不去,做石达开第二。

所以,一桥安危,红军能否渡过大渡河,关系到能否北上抗日,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

所以必须夺取泸定桥,这是一个死任务。

四、学习红四团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一)围绕“飞”字,体会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过渡:

然而,要想夺取泸定桥谈何容易。

红四团从接下命令到29日早晨夺取泸定桥,只剩下二十多个小时的时间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敌人两个旅的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前进。

所以,抢在前面,是战胜敌人的关键。

那么红军是如何和敌人抢时间的呢?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红军在赶往泸定桥的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

他们是如何解决的?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在课文旁边做简单批注。

交流:

困难解决办法

沿路阻击敌人——击溃

饥饿和疲劳——忘记

雨大、泥泞——继续前进

增援敌人——点起火把赛跑

天黑、瓢泼大雨——摸黑冒雨前进

填空:

无论遇到,红军都。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总结:

正是因为红军的英勇无畏,勇往直前,才使得他们夜行二百四十里,克服重重困难,像飞一样在29日早晨到达泸定桥,把敌人两个旅的援兵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二)围绕“夺”字,体会红军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的精神。

过渡:

红军是怎样夺取泸定桥的呢?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第5、6、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红四团在夺取泸定桥的时候遇到什么了困难?

他们又是如何战胜困难夺取泸定桥的?

在课文中做简单批注。

交流:

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出了夺桥困难?

夺桥有哪些困难?

分层学习夺桥困难的句子,体会桥的险,水的急和敌人的疯狂,并指导朗读。

体会敌人疯狂的原因和“飞”字的妙用。

2、那么,面对如此困难,红军又是怎么做的呢?

①播放视频(这段视频再现了红四团当年夺取泸定桥的真实经过)。

②学习课文第6、7自然段,分析红四团夺桥胜利的原因。

a、红军有坚强的领导。

(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b、红军上下团结一心。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圈画出动词,体会红军的英勇无畏精神。

c、红军的英勇无畏。

(这一点文中的那个地方可以告诉我们?

并指导朗读。

总结:

红军与敌人激战了两个小时,这是多么激烈、艰难、漫长和残酷啊,又是多么惊心动魄、可歌可泣、彪柄千古的战斗啊!

此时,他们表现出来的战胜一切敌人,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的精神令我们肃然起敬。

(全体起立,深鞠躬,表示敬意。

五、学习夺桥的结果,体会夺桥胜利的意义。

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理解“浩浩荡荡”。

完成板书:

奔赴前线。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提示:

从课文内容上和作者的写法上。

2、你想对你心目中的英雄说些什么?

请用“红军战士,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奔赴前线

△△

教学反思:

《飞夺泸定桥》是一篇老课文,我读过多遍,也曾讲过不止一次,但作为公开课来讲还是头一次,对于这班学生来说也是第一次,所以,备课时,我做了充分的预设和准备,也做了充分的思考。

上课时,我带领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展开学习活动,重点是学习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通过细读、精读课文,体会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围绕“飞”和“夺”字展开,主要包括“抢时间”和“攻天险”两个部分。

在“抢时间”部分,重点探究红军是怎样和敌人抢时间的,红四团赶往泸定桥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困难红军战士是如何解决的,抓住重点词句阅读和理解,学生很容易就会体会到了红军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并且明白了“飞”的含义,就是飞速,速度快的意思。

而“夺”就是夺取的意思。

“攻天险”部分也是如此,通过引领学生分层学习红军夺桥的困难,体会红军夺桥的不容易,通过观看红军夺取泸定桥的视频,直观感受红军的英勇无畏、勇往直前、奋不顾身、奋勇杀敌的革命精神,在此基础上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分析红军夺桥胜利的原因,在具体的词语和句子中再次深刻感受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表现。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虽然昨天后面听课的老师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但我认为还有很多不足。

比如前半部分内容探讨得过细,以至于占用了不少时间,使得后面的教学环节有些紧张,没有在预设的时间内结束课程。

我也曾考虑到是不是把课文内容分成两节课来学习,但我觉得还是放在一节课里学习更好,因为我觉得“飞”和“夺”两部分写法是一样的,都是先写困难,然后再写如何解决、战胜困难的,当学习完第一部分“飞”之后,第二部分“夺”完全可以让孩子自主学习探究,但终归还是因为放不开,选择了放在一节课里学习,以至于最后没能完美地结束课文。

还有,部分孩子虽然能够认真学习,但只能算是认真地倾听者,因为他们一直在听其他同学和其他同学以及其他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自己却不够主动,不能积极开动脑筋参与课堂活动,不能与他人积极展开互动。

另外,没有完成板书,有遗漏的地方。

一堂课本来就是这样,预设和生成往往是不一样的,预设很重要,但生成更重要。

我们要在生成的课堂中不断地去总结和反思,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取长补短,方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