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1755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

《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龙煤集团总报告Word格式.docx

(一)瓦斯治理基础工作

1、瓦斯等级鉴定

各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瓦斯等级鉴定不及时问题。

(1)绝大部分矿井非突出煤层延深达到或超过50m和开拓新水平、新采区,以及部分矿井对复杂地质单元(如火成岩覆盖区、断层附近及向、背斜轴部等),均未按规定及时进行瓦斯等级鉴定。

(2)部分矿井和煤层已达到突出矿井或突出危险煤层的条件,虽然局部按突出危险管理,但均未及时开展突出危险性鉴定,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

尤其是鸡西分公司的滴道盛和、平岗、城山等矿情况尤为严重:

滴道盛和矿:

煤与瓦斯突出倾向性严重,几乎所有煤层都具有突出危险性。

自1950年11月发生首次突出以来,立井共发生突出760多次,28#、24#、19#、18#、12#突出次数都在90次以上;

九井现开采的20#、19#、17#煤层在相邻的立井全为突出煤层;

十一井开采的30#煤层突出危险评价指标f=0.35、∆P=12、K=29~32,均超过临界值,且发生了动力现象,但九井和十一井至今仍未鉴定为突出矿井。

平岗矿:

14#煤下延采区右一区段实测瓦斯含量15.3m3/t、瓦斯压力达7.1MPa,掘进遇构造时发生了明显的动力现象(突出煤量87t、瓦斯1100m3),综采工作面压出煤体掩埋了链板机,有螺旋空洞;

城山矿西二采区3#瓦斯压力1.24MPa,瓦斯含量8.56m3/t。

新发矿:

西三采区36#A煤层的瓦斯压力实测最大达到4.3MPa,煤的坚固性系数f=0.40,综合指标k=22.5,均超过临界值,且在打钻过程中出现过喷孔、卡钻、顶钻等动力现象。

上述两矿井均未进行突出矿井及突出煤层鉴定。

(3)部分矿井对瓦斯压力超过临界指标、打钻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动力现象的煤层,未按照突出煤层进行管理。

如:

七台河分公司的新建矿87、90#煤层、新立矿90、93#煤层、桃山矿85、93#煤层、新强矿87、98#煤层,东风矿62、67#煤层等,煤层最大实测瓦斯压力都在从1.22MPa~6.6MPa之间,且打钻过程中发生过明显的动力现象,但都未按照突出煤层进行管理。

2、瓦斯基础参数

各矿均存在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收集不全,煤层瓦斯含量、压力、瓦斯放散初速度、透气性系数、有效抽采半径、吸附常数等瓦斯基础参数均没有进行系统的测定和搜集,基础资料不足以进行瓦斯赋存规律分析,不能有效指导瓦斯抽采治理工作。

未建立瓦斯基础参数数据库,不符合安监总煤装〔2007〕188号第20条的要求。

尤其是在断层附近、火成岩侵入影响区域、向斜轴部等构造带采掘过程中,瓦斯基础参数测定较少,对瓦斯突然升级的防范意识及措施不足。

3、地质保障

(1)各矿现使用的地质报告都没有进行及时修编,指导性差。

(2)受周边小井影响矿井,对周边小井地质、水文、瓦斯赋存、冲击地压、煤层自燃、煤尘爆炸等重大灾害因素掌握的基础资料不详。

4、规划设计及治理技术

(1)各分公司多数矿井没有编制中长期瓦斯综合治理专项规划,年度瓦斯综合治理缺乏针对性的“一矿一策”,没有明确所属各矿瓦斯综合治理量化目标、“四项指标”、安全投入及具体瓦斯治理技术方法等;

年度瓦斯治理计划、“一矿一策”、“一面一策”和瓦斯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2)绝大多数矿井均没有采取开采保护层(关键层)的区域性瓦斯治理措施;

少数开采保护层的工作面也未对被保护层实施充分的卸压抽采,也没有对保护效果和范围进行考察。

(3)大部分突出矿井均未全面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普遍存在“拼刺刀”现象。

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的突出煤层回采工作面和石门揭煤工作面,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不严谨,大部分防突设计均未根据抽采半径布置钻孔,且钻孔布置不均匀,存在空白带。

(4)大部分突出矿井防突制度和措施中,对关键环节的工序转换缺少程序性规定,不能保证某个环节未落实或执行不到位时,就无法进入下一个工序。

(5)大部分有升级可能的非突出矿井没有认真开展防突工作,对矿井瓦斯存在突然升级可能性的准备不足。

(6)各矿瓦斯抽采技术管理没有做到精细化(如抽采钻孔封孔),没有系统地进行瓦斯抽采方法、工艺的效果考察、分析和总结,没有形成完整的适合本矿(区)的瓦斯治理技术体系。

5、科研工作

矿区的瓦斯综合治理效果评价体系、突出敏感指标临界值、保护层开采卸压瓦斯抽采、冲击地压成因与防治、突出矿井煤层开采程序、特厚煤层放顶煤工艺与瓦斯治理及防火、配套抽采技术与装备、地质保障技术手段试验研究等方面,科研攻关力度不够,不能有效的为矿区瓦斯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二)开拓开采布局、开采程序、采掘工艺

1、开拓布局

(1)大部分多水平开拓的矿井采用暗斜井延伸,造成主要安全生产系统路线长、环节多、系统复杂、抗灾能力低。

(2)大部分矿井抽掘采接替紧张,瓦斯治理与矿井生产任务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鸡西分公司1个突出矿井和其他分公司的部分非突出矿井存在不同程度的“剃头”开采现象。

(3)部分矿井存在多水平、多采区同时生产现象,采掘工作面个数多,生产系统复杂,接替紧张,管理难度大。

(4)部分矿井如鹤岗分公司的富力矿、兴安矿等,采区内部采用区段集中运输巷和层间联络石门布置,人为增加了石门揭煤次数,对生产接替和防突管理极为不利。

2、开采程序

除鹤岗分公司兴安矿三水平的23、24、27煤层组外,其他矿井均采用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不利于瓦斯区域性治理和以此为前提的高产高效组织。

3、采掘工艺

部分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工艺和装备相对落后,劳动强度大,单产单进低,不利于安全生产管理。

(三)瓦斯防治系统

1、通风系统

(1)鹤岗分公司兴安矿、振兴矿、新岭矿、益新矿和新兴矿五对矿井,由于受周边浅部小煤矿影响,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漏风严重,系统稳定性差,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鸡西分公司的双河煤矿浅部小井私自利用大井回风,导致大井通风系统不稳定。

部分多水平延伸的矿井,通风系统复杂、流程长,通风阻力不符合《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的要求。

部分矿井主要通风机供电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2)部分高瓦斯和突出矿井,如鹤岗分公司的兴安矿、南山矿、峻德矿、振兴矿等,未建立采区专用回风巷或采区专用回风巷管理不规范。

(3)双鸭山分公司的七星、集贤等煤矿采煤工作面采用U+L采空区通风,七台河新立煤矿44001采煤工作面利用尾巷排放瓦斯,鸡西滴道盛和煤矿九井采煤工作面利用上部采空区排放瓦斯。

2、抽采系统

(1)各矿地面瓦斯抽采系统均没有实现高低浓度分源抽采;

地面抽采泵能力偏低,一般额定流量都在200m3/min以下;

主管路管径偏小,大部分矿井抽采主管路最大管径都不超过400mm。

(2)井下移动抽采泵使用量过大,不利于抽采管理。

鹤岗分公司七对生产矿正在使用的井下移动抽放系统达35套,抽放能力超过地面系统的3倍。

(3)所有矿井井下抽采管路均没有安设监测计量装置,不能实现分源计量、在线监测,井下预抽钻孔未测定负压。

3、监控系统

部分矿井监控系统运行不稳定,瓦斯超限误报率高。

系统日常管理维护、传感器调校工作不能满足安全需要。

井下瓦斯抽采计量未实现在线监测。

4、防火防尘系统

多数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较为严重,部分矿井与地面或周边小井之间漏风严重,防火系统、技术、方法、装备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四)管理

1、瓦斯治理理念

没有树立“瓦斯超限事故是可以预防”的理念,瓦斯超限次数没有量化目标和考核。

没有坚持“开采保护层”的瓦斯区域治理理念,开采顺序没有充分考虑满足瓦斯治理的需要。

2、一通三防机构

以矿总工程师为首的“一通三防”技术管理体系责权不对等,没有明确总工程师在瓦斯治理方面人、财、物的调配权。

部分矿井未设地测副总工程师,未分设通风和安全副总工程师。

大部分矿井没有设置“一通三防”职能管理部门,通风区既是生产单位又是管理部门,生产与管理职能不分。

3、管理制度

各矿的技术决策、技术管理权威性不高,总工程师在技术决策中的分量不够,技术方案在落实过程中的严肃性不够。

各分公司的矿建施工队伍均未纳入所在矿井的安全技术管理体系之中,不符合“一井一制”要求。

在“一通三防”尤其是防突管理上存在很大漏洞,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隐患。

瓦斯抽采达标的评估体系不健全;

瓦斯超限事故分析追查处理制度不完善;

未建立保护层开采面积考核奖罚制度;

缺乏瓦斯防治工程量鉴定及评估制度。

各矿在瓦斯治理管理制度中,缺少有效的监督制度和体系。

4、瓦斯治理投入

瓦斯治理系统和装备投入不足。

5、队伍数量、素质及职工待遇

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在内,绝大多数职工瓦斯意识和素质不高,除少数专业人员外,其他人员缺乏瓦斯治理的基本概念。

分公司没有建立打钻抽采专业化队伍,不利于打钻抽采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的提高。

职工尤其是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钻研业务的热情不高,对技术工作缺乏热情。

职工收入与淮南相比偏低。

二、评估会诊意见

淮南矿业集团历史上瓦斯事故频发的教训说明:

在新矿井、新水平、新采区、新煤层的开拓开采过程中,瓦斯赋存规律及瓦斯升级威胁很难掌握和控制,在瓦斯事故重灾区,瓦斯防治技术标准必须严于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淮南矿区吸取事故教训,主动提高技术标准。

在预测煤层有关指标超标或略有动力现象显现,即立即开展突出危险性鉴定和瓦斯升级预测工作,同时经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批准主动“带帽”。

例如张集、顾桥、谢桥等千万吨矿井,均是主动申请定为突出矿井,以引起各级、各部门及全体职工重视,各项工作、各项措施做到了位,至今也未因出现大的动力现象或发生突出事故而真正升级。

因此,龙煤集团应高度重视在新矿井、新水平、新采区、新煤层的开拓开采过程中,非突出矿井和突出矿井非突出煤层瓦斯突然升级,加强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收集,一旦出现突出指标超临界或瓦斯动力现象应主动“带帽”,并及时制定瓦斯灾害防控措施。

淮南矿业集团规定,煤厚大于0.3m的煤层必须测定收集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可解吸瓦斯量,钻孔有效抽采(排放)半径、瓦斯流量衰减系数,煤层透气性系数、瓦斯放散初速度△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等参数。

其中:

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可解吸瓦斯量的测定,在开采煤层每一地质构造单元内,沿走向布置测点不少于2个,沿倾向不少于3个,并有测点位于埋深最大的开拓工程部位;

走向超过1000m、倾向(垂深)超过50m的地质构造单元内,沿走向每500m布置1个测点,沿倾向(垂深)每50m布置1个测点;

井巷揭煤在距待揭煤层法距10m前至少布置3个测点;

煤层区段预抽后沿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每间30~50m至少布置2个测点,煤巷条带穿层钻孔预抽后沿煤巷条带每间隔30~50m至少布置1个测点,煤巷条带顺层钻孔预抽后沿煤巷条带每间20~30m至少布置1个测点,井巷揭煤穿层钻孔预抽后至少布置4个测点。

煤层透气性系数的测定,开采煤层每一地质构造单元内至少要有3个测定值;

保护层开采或预抽瓦斯卸压后,每一地质构造单元内至少要有1个测定值。

△P、f值的测定:

煤巷掘进每300~500m测定1组△P、f值。

必须测定收集采掘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相对瓦斯涌出量,被保护层有效保护范围、最大膨胀变形量,矿井年度瓦斯等级鉴定报告和突出(含煤与瓦斯动力现象)卡片等内容。

矿总工程师是矿井瓦斯基础资料收集管理工作的终端责任人,负责制定本矿瓦斯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年度规划,并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工作;

矿必须建立瓦斯基础资料台账,及时归纳、整理、分析,经总工程师审核后,及时录入上传至矿区瓦斯基础资料数据库系统,年度形成矿井瓦斯基础资料收集总结报告和基础参数收集汇总表报集团公司。

龙煤集团应借鉴上述经验,立即组织并要求各矿,积极开展各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坚固性系数、瓦斯放散初速度、瓦斯涌出量等参数的测定、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建立并完善瓦斯基础参数数据库,修编瓦斯地质图,为瓦斯治理的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淮南矿业集团十分重视地质工作,每季度由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召开一次地测工作会议;

实行地质测量“一矿一策”保障制度;

执行地质工作“三级”管理制度,明确一名技术人员负责区队“小地质”,地测科负责矿井“大地质”,总工程师、地测副总工程师负责重大地质问题处理;

集团公司规定,没有三维地震勘探不做矿井或水平设计,没有生产地质报告不做采区设计,综采工作面形成后不做坑透不准开采,石门(井筒)层位、构造控制不清不准揭煤,突出煤层顶(底)板巷道层位、构造控制不清不准掘进。

同时保证投入充足,每年用于地质补充勘探及测绘工程资金约10200万元,其中地质技术研发投入2000万元。

2011年就安排了地质补充勘探钻孔107孔、118488m,三维地震58.91km2,计划地测技术创新37项。

因此,龙煤集团应加大地质保障资金投入、队伍素质和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力度。

各级总工程师应按规定及时组织修编矿井地质报告,编制各煤层瓦斯地质图,绘制瓦斯压力、含量等值线,确定瓦斯压力、含量梯度值,用以指导矿井规划设计和瓦斯综合治理。

同时应注重加强周边小井地质、水文、瓦斯赋存、冲击地压、煤层自燃、煤尘爆炸等地质保障技术管理。

4、规划设计和治理技术

淮南矿业集团2002年以来,按照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对10对生产矿井重新规划设计,投资100亿实施了高定位技改,生产矿井安全生产系统能力提高了2~3倍,瓦斯综合治理能力和矿井安全生产技术面貌得到根本改变。

评估会诊发现,龙煤集团所属生产矿井开采条件和淮南矿区相似,正在实施的“三大工程”,必须首先从满足瓦斯综合治理实际需要出发,按轻重缓急,统筹兼顾。

各分公司应尽快制定3~5年的瓦斯综合治理规划,从设计、开拓布局、开采程序、采掘工艺、系统改造等方面入手,对生产矿井进行高定位技改,提高瓦斯综合治理能力,从根本上改变矿井安全生产技术面貌,提升矿井的抗灾能力。

瓦斯治理技术应坚定不移地执行以下原则:

一是必须义无反顾地推行卸压开采、抽采卸压瓦斯煤与瓦斯共采技术。

龙煤集团所属各矿煤层赋存条件和淮南类似,瓦斯的危害、矿井瓦斯升级的趋势也基本相同,可以借鉴淮南经验,认真分析煤系地层结构和瓦斯地质及赋存状况,确定关键卸压层首先开采,把所有的技术、措施、投入聚焦首采关键卸压层,用两到三年的时间,从根本上实现区域性治理。

二是下大决心推行底板岩巷穿层钻孔区域预抽掩护突出煤层掘进。

对于首采关键卸压层是突出煤层或没有卸压层可采的突出煤层,必须采用底板岩巷先行,对突出煤层施工穿层钻孔条带预抽的方式消突,严禁直接进入突出煤层进行采掘活动,消灭“拼刺刀”现象。

三是吸取山西屯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教训,坚决取消采煤工作面U+L、U+Y型等采空区尾巷排放瓦斯的通风系统,进一步解放思想,在首采关键卸压层全面推广无煤柱沿空留巷Y型通风煤与瓦斯共采技术。

四是加强各矿瓦斯抽采技术精细化管理工作,从对各类钻孔抽采参数(流量、浓度、负压)分孔计量开始,认真开展对各种瓦斯抽采方法和工艺进行系统的效果考察、分析和总结,逐步形成适合本矿区的瓦斯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包括高瓦斯和瓦斯矿井在内的所有矿井,都应高度重视防突工作。

从设计、措施到现场,严格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的防突技术规定。

五是加强揭煤技术管理,补充完善防突制度和措施中的程序性规定。

细化防突、地测、抽采、采掘区队等相关单位(部门)在整个防突管理程序中的职责,明确各关键环节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淮南矿业集团从1997年两起瓦斯爆炸事故以来,以企业为主体,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与国内外科研院校广泛合作,以瓦斯治理科研攻关为主,带动相关专业技术创新,企业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企业连续十年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批准了三个技术研发平台,对外研发协作经费由当年不足100万元到近期每年增加到1亿元以上,每年开展的科研项目由10~20项增加到200项以上,瓦斯治理科研项目和经费保持在4000万元以上。

龙煤集团与淮南矿业集团一样,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需要研究攻关,评估会诊建议,应优先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首采关键卸压层无煤柱沿空留巷Y型通风煤与瓦斯共采技术。

(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研究。

选择1~2对矿井,进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的专项研究,建立适合本矿区的防突技术体系。

(3)瓦斯综合治理及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技术研究。

选择1~2对矿井,进行瓦斯综合治理及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技术研究,探索综放工作面瓦斯抽采与煤层自然发火的相关规律,制定瓦斯抽采与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技术方案。

(4)巷道围岩控制、冲击地压成因与防治技术研究。

选择1~2对矿井,进行地应力测试,对围岩稳定性分类进行研究,探索锚注法施工技术,寻求深井软岩、煤巷支护及修复的有效技术手段。

(5)矿井水防治技术研究。

研究矿井水赋存、涌出规律及探放水技术。

(二)矿井开拓开采布局、开采程序、采掘工艺

龙煤集团要重视所有生产矿井开拓开采、采场布局等技术管理工作,通过“三大工程”会战,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消灭“剃头”开采现象。

淮南矿业集团历史上生产矿井普遍存在“剃头”开采现象,生产系统复杂,采掘接替紧张,瓦斯治理不到位。

这是大多数矿井发生瓦斯事故的主要原因。

因此,评估会诊认为,龙煤集团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对剩余储量较大的矿井,建议立项研究深部水平(相对独立的)立井开拓方案,简化深部水平生产系统,按照保护层开采区域性治理和高产高效的要求,确定开拓方式和开采程序,保证矿井开拓布局合理,生产系统简化,为瓦斯综合治理创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二是对仍有一定剩余储量的矿井,建议按照保护层开采区域性治理和安全高效的要求,立项研究优化矿井安全生产系统,调整开拓开采布局、开采程序、采掘工艺和装备的可行性方案。

三是对剩余储量不大的矿井,建议按照瓦斯治理需要制定收缩性开采的生产规划,加大调整生产布局的力度,加快收缩开采,确保安全生产。

瓦斯综合治理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开采程序。

我国煤矿瓦斯治理最有效的方法是开采保护层,实现煤层群全面卸压和先抽后采。

淮南矿区根据开采高瓦斯、突出煤层群的特点,从上世纪末开始,打破传统开采程序的框框,依据各煤层的层间距及煤层厚度、瓦斯含量、突出危险程度等因素,将煤层群分组联合布置,优先选择瓦斯压力低、含量小且无突出危险的较薄煤层,或突出危险性较小的较薄突出煤层,甚至煤线作为首采关键卸压层,实施卸压开采,并配套其他治理技术和工程抽采被卸压煤层的卸压瓦斯。

有的群组开采上卸压层,有的群组开采下卸压层,有的群组开采中间卸压层,全面实现了突出煤层的区域性治理,使瓦斯抽采达到了最大化。

不仅杜绝了瓦斯事故,而且充分发挥了采场能力,大幅度提升了生产规模,形成了复杂地质条件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群安全高效开采的典型模式。

龙煤集团与淮南矿业集团同属煤层群开采,具备优化开采程序,实施区域性防突的客观条件。

应组织各矿从调整开拓开采布局和优化采区设计入手,改变开采程序,选准首采关键卸压层,强力推进卸压层开采作为首选防突措施。

即使是高瓦斯煤层群开采,也应具体分析各煤组的瓦斯赋存情况,调整开采程序,选准关键卸压层先行开采,为煤组瓦斯综合治理创造条件。

鸡西分公司以滴道盛和矿为例:

九井现试验开采19#上卸压层而不抽采18#层瓦斯,卸压效果不佳,应改为先开采17#或18#下卸压层,同时抽采19#、20#煤层的卸压瓦斯,方可起到卸压开采的作用。

立井的城子河组上段28#、24#强突出煤层间,应选择26#层、甚至煤线(26#层不可采区域)作为关键卸压层开采,同时上抽采28#层、下抽采24#层的卸压瓦斯。

立井和九井的城子河组中段19#、12#强突出煤层间,可选择17#层或煤线作为关键卸压层开采,同时上抽采19#和20#煤层、下抽采15#层的卸压瓦斯;

回采15#层时再抽采12#层的卸压瓦斯。

双鸭山分公司以集贤矿为例:

首采16煤为关键层,对下保护17煤,对上保护9煤,17煤为近距离煤层,可通过下向钻孔或17煤顺层钻孔拦截17煤的瓦斯,16煤也可以采用沿空留巷在留巷内施工下向钻孔抽采17煤瓦斯。

在开采16煤前,提前布置9煤的本煤层抽采钻孔,在16煤开采后的卸压区抽采9煤卸压瓦斯,可显著提高9煤的透气性,大大提高9煤的预抽效果。

七台河分公司以新立矿为例:

应先开采91号煤层,对90、93号煤层进行卸压瓦斯抽采;

87号和94号煤层虽然层间距相对较远,但对卸压瓦斯抽采效果也有积极作用。

因此一采区四阶段,乃至今后二采区三阶段的瓦斯治理工作均需要从设计源头和开采顺序上进行改进。

鹤岗分公司以兴安矿为例:

第一组为11煤和13煤,选择13煤作为11煤的下保护层(关键层)。

第二组为17、18、21、22、23、24煤,首先选择23煤(或24煤)作为21煤和22煤的下保护层,再利用被保护后的21煤作为18煤的下保护层,同时在18煤底板布置一条走向专用抽采巷,在21和22煤回采期间抽采18煤的卸压瓦斯,最后利用被保护后的18煤作为17煤的下保护层,同时在17煤底板布置一条走向专用抽采巷,在18煤回采期间抽采17煤的卸压瓦斯。

第三组27煤和28煤,选择28煤作为27煤的下保护层。

28煤回采可采用“Y”型通风煤与瓦斯共采方法,解决开采过程中的瓦斯涌出,并利用28煤留巷对27煤实施卸压抽采。

第四组为30、33和35煤,首先选择35煤作为33煤的下保护层。

在33煤底板布置一条专用抽采巷,用于在35煤回采时抽采33煤的卸压瓦斯,然后用被保护的33煤作为30煤的保护层。

实现煤矿安全开采的根本出路是机械化,从淮南矿业集团十几年的经验看,安全与生产的矛盾统一于先进的生产力,治住了瓦斯,为采掘工艺改进、装备升级、产能提高提供了前提和条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从上世纪末到2010年,随着瓦斯综合治理的不断深入,淮南矿业集团采煤机械化程度由40%提高到95%以上,掘进机械化程度由30%提高到90%;

采煤工作面个数由65个减少到33个左右,综采最高单产由0.4~0.6Mt/a提高到5.00Mt/a以上,掘进工作面个数由400余个下降到185个左右;

原煤年产量由不足10.00Mt提高到67.00Mt以上,充分发挥了采场生产能力。

同理,采掘技术装备的提升,又给瓦斯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的发展。

龙煤集团近年来在改进采掘工艺、提高采掘机械化程度,特别是薄煤层机械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