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1858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7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7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docx

《2017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7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docx

2017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26分)

  一﹑查字典填空。

5分

  “鼎”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目_部,再查_7_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D_,再查音节dǐng。

“鼎”字有如下解释:

①古代蒸煮用的器物;②三方并立;③大;④正当,正在。

在下列词语中,“鼎”字应选择的解释写在词语后面的()里。

钟鸣鼎食(①)鼎鼎大名(;③)三足鼎立(②)鼎盛(④)。

你还能写出两个含有“鼎”字的成语吗?

_革故鼎新人声鼎沸鼎鼎有名_鼎力相助_一言九鼎

  二、读拼音写词语。

5分

  jùn严(峻)(竣)工(均)马英(俊)  (俊)俏

  jí 编(辑)书(籍)聚(聚集聚积)  荆(棘)  狼(藉)

  三、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下面各组词语。

3分

  1、元宵节除夕重阳节清明节春节中秋节: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_

  2、小肠胃大肠嘴肛门食道_嘴__食道__胃_小肠__大肠___肛门_

  3、宋词唐诗汉赋明清小说元曲__汉赋__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四、选择题。

5分

  1、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

  A、杂伴截然荒乱坐无虚席B、尖税演绎锻炼肃然起敬

  C、幢憬敦厚蒜瓣万丈更新D、和睦旷野爆竹蜂拥而至

  2、下面加点的汉字的部首和音序都正确的一组是(C)

  A、蒸(灬z)容B、瞅(目Q)见C、豁(谷H)达D、优雅(隹 Y)

  3、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A、头涔涔(cén)空地(kòng)屏(bǐng)息B、徘徊(huí)汲(xī)水膝(qī)盖

  C、鼻涕(tì)一摞(luò)碗哲(zhě)理

  4、依次填入文段空缺中,正确的一项是(C)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

  ①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②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③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A、③②①B、①③②C、③①②D、①②③

  5、下列句子词序变化后差别最大的一句是哪一句?

(B)

  A、他家来客了。

-----他家客来了。

B、他都问过谁?

-----他谁都问过。

  C、也只有他这样怕冷。

----这样怕冷只有他。

D、有你们看的书。

-----书有你们看的。

  五、将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归类。

2分

  1、①名义②莫名其妙③不可名状  ④名落孙山

(2)和(3)加点字意思相同。

  2、①座无虚席②不虚此行③虚度光阴

(2)和(3)加点字意思相同。

  六、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3分

  1.“刑、胖、旺、鼎”这四个字都是后鼻音。

(√)

  2.“这个理由很勉强,恐怕说服不了他。

”和“他咬咬牙,又勉强走了几步”两个句子中“勉强”一词的意思相同。

(×)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是引用了司马迁的名言论证了为人民服务要有正确的生死观。

( √)

  4.“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一句是说能力最薄弱的就是他们了。

(× )

  5.“怖”和“瀑”的声母相同,“胖”和“旺”的韵母相同。

( ×  )

  6.《灯光》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

这件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 )解放战争

  七、用“然”字组6个词,并能从中选出合适的词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3分

  ______轰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聆听着_轰然__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

  

(2)我翘首远望西南方,_忽然_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动——灰椋鸟_果然_开始归林了。

  (3)_悠然_地观看白鹭低飞的情景,可以说是乡村生活中的一件乐事。

  (4)传说乾隆皇帝南巡到太湖的东山,也被碧螺春茶深深吸引住了,_欣然泼墨挥毫,写下了“碧螺春”三字。

  (5)__蓦然__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斓珊处.。

第二部分积累运用(21分)

  一、积累与运用(1+1+4+3+2+10)分

  1、“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破折号的用法是__解释说明__。

  2、“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的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一句中所用的说明方法是__列数字__和__打比方__。

  3、按要求写句子。

(4分)

  

(1)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缩句)____衣服平添了韵味_________

(2)你这样做怎么能行呢?

我不是跟你说过多次了吗?

(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你这样做不行。

我跟你说过多次了。

____________

  (3)为了人民的幸福,革命先辈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改成双重否定句:

__为了人民的幸福,革命先辈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

“我看您并不是想交付十五座城。

”(改为转述句)

  ___蔺相如说,他看秦王并不是想交付十五座城。

__________

  4、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_滋润一方土地____;如果你是_一颗星星,,就__点亮黑暗的夜空;如果你是一支蜡烛,就带来一片光明_。

  5、“他一天就读了一本书”这句话有歧义。

请根据你的理解续写语句,使两种意思明确化。

(1)他一天就读了一本书,_意思是说读的少,读书速度慢____。

(2)他一天就读了一本书,__是说读的速度快。

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0分

  

(1)“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成长。

”一句中,就桃花心木而言,“很少的养分”指__不确定的水源__,“巨大的能量”指_拼命扎根寻找水源,努力生长,长成参天大树__。

就人而言,指在生活的不确定中能锻炼成___独立自主的心___。

这是一种___借物喻人__的表达方法。

  

(2)“邯郸学步”这一成语比喻__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3)《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________,列子又名___________。

文中,两小儿辩斗时,他们看太阳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所以,我们分析事物要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我们要学习两小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和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二、阅读理解(18分)

  

(一)有益的微生物(1+1+1+1+1+1)6分

  提起微生物,人们就会联想到细菌,①联想到诸如霍乱、瘟疫、肺结核、痢疾、肠炎等传染病,②对它产生厌恶感。

但是我们不应忘记那些帮助我们制造面包、酒类、药品等的酶菌。

在大自然里,存在着数不清的微生物,既存在着有害于人的微生物,也存在着有益于人的微生物。

假如我们用抗菌素把它们统统消灭,那会引起严重的___(A.问题B.结果C.后果)

  有人估计过,在只有一平方厘米面积的皮肤上,生存着十万个微生物。

从生态学上说,如果没有这些微生物,皮肤将失去活力。

我们肠、胃里的微生物,也多得不可胜数。

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命就会终结。

至于在工业、农业、化学、方面,微生物都在默默无闻地为人类造福。

地球上有着成千上万种细菌,科学家们从中挑选出对人类有用的细菌,使它们充当人类的“生物奴隶”。

  1.“对它产生厌恶感”中的“它”指代()A.微生物B.细菌C.霍乱等传染病

  2.选择“从而”或“进而”填入文中①②两处。

①____②____

  3.从文中括号内选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填在第二段空格内。

你选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只有一平方厘米面积的皮肤上”一句中,“只有”一词删去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末将某些细菌称为“生物奴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运用了________说明方法。

(二)真正的财富12分(1+1+2+1+1+2+2+2)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

……

  几个星期后,一辆崭新的别克牌汽车在大街上那家最大的百货店橱窗里展出了。

这辆车已定在今夜以抽彩的方式kuì zèng给得奖者。

不管我有多么想入非非,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幸运女神会厚待我们这个在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

当扩音器里大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明白无误地表示这辆彩车已属我们家所有时,我简直还不相信这是事实。

  父亲开着车缓缓驶过拥挤的人群,我几次想跳上车去,同父亲一起享受这幸福的时刻,却都被父亲赶开了。

最后一次,父亲甚至向我咆哮:

“滚开,别呆在这里,让我清静清静!

  我无法理解父亲的感情。

当我回家后__________地向母亲叙述时,母亲却似乎非常理解父亲,她安慰我说:

“不要烦恼,你父亲正在思考一个道德问题,我们等待他找到适当的答案。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

”我迷惑不解地问。

“汽车根本不属于我们,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母亲回答我。

我歇斯底里大叫:

“哪有这样的事?

汽车中彩明明是扩音器里宣布的。

  “过来,孩子。

”母亲温柔地说。

桌上的台灯下放着两张彩票存根,上面的号码是348和349,中彩号码是348。

“你看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吗?

”母亲问。

  我看了好几遍,终于看到彩票的角落上用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

“这K字代表凯特立克。

”母亲说。

“吉米•凯特立克,爸爸交易所的老板?

”我有些不解。

  “对。

”母亲把事情一五一十跟我讲了。

  当初父亲对吉米说,他买彩券的时候可以代吉米买一张,吉米咕哝说:

“为什么不可以呢!

”老板说完就去干自己的事了,过后可能再也没有想到过这事。

348那张是给凯特立克买的。

现在可以看得出来那K字是用大拇指轻轻擦过的。

  不久,我们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又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显然电话是打给凯特立克的。

第二天下午,凯特立克的两个司机来我们这儿,把别克牌汽车开走了。

  直到我成年之后,我才有了一辆汽车。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母亲常说的那句格言“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具有了新的含义。

回顾以往的岁月,我现在才明白,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的时候。

  

(1)根据文中拼音“kuìzèng”写出词语。

  

(2)文中加点词“歇斯底里”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次提到“我家”是“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自然段画线句中的“道德问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

在文中第4自然段中横线上的空白处应该填()。

  A.气愤B.委屈C.烦恼

(6)第9自然段中“那K字是用大拇指轻轻擦过的”与上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相照应,由此说明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母亲常说的那句格言‘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具有了新的含义”中“新的含义”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什么说“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的时候”?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30)分

  一、小练笔。

  有句话这样说:

“人才不一定有口才,而有口才的人肯定是人才。

”足见口才对于一个人的重要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强弱的标准之一。

  考考你:

你想参加班长竞选,班会课上,面对老师和全班同学,你会怎样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面有两道习作题,请任选一题,根据提示与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习作。

  题一:

逢喜事时,好心情给人幸福甜蜜;遇挑战时,好心情让人自信乐观。

给自己一份好心情,生活中处处盛开艳丽的花朵;给别人一份好心情,人世间时时洒满明媚的阳光……请以“好心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

生活像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又像一幕幕精彩的电影,时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你能以《生活中的一组小镜头》为题对生活进行一下描绘吗?

  要求:

语句通顺,有条理,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