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五下期中复习资料(全).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2016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语文五下期中复习资料(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鄂教版语文五下期中复习资料(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鄂教版语文五下期中复习资料(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鄂教版语文五下期中复习资料(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鄂教版语文五下期中复习资料(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鄂教版语文五下期中复习资料(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鄂教版语文五下期中复习资料(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教版语文五下期中复习资料(全).docx

《鄂教版语文五下期中复习资料(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语文五下期中复习资料(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鄂教版语文五下期中复习资料(全).docx

鄂教版五下期中前考辅导资料

班级:

姓名:

【基础部分】

1字词

红霞

范围

目不转睛

一刹那

夺目

分辨

奇观

窒息

辗转不眠

惊悸

瓢泼大雨

宛如

咆哮

烟囱

哽咽

蠕动

铿锵

和煦

擦拭

喷薄而出

忽略

无与伦比

扑朔迷离

徜徉

恬雅

锦缎

涟漪

眸子

连绵起伏

褐色

山峦

牦牛

伫立

妩媚

震慑

酣畅淋漓

粗犷

嬉戏

流畅

嗓音

杨柳

垂头丧气

津津有味

生疏

反刍

行云流水

阅览

阿姨

澳洲

长颈鹿

摇篮

茘枝

幕间

妨碍

熄灯

哪里

嘶哑

预料

赠给

签名

博士

成就

卓著

咨询

政府

千方百计

洛杉矶

监狱

交涉

二等舱

远涉重洋

丰碑

冰坨坨

率领

开辟

恶劣

残酷

遭到

冻僵

倚靠

光禿禿

塑像

镇定

豹子

胸脯

沸腾

血液

后裔

指南针

印刷术

圆周率

地动仪

万古不朽

鲁智深

魂牵梦萦

钻杆

莫高窟

壁画

翩翩欲飞

2成语

东方欲晓 晨曦初露 旭日东升 朝霞满天 日正中天 烈日当头夕阳西沉

夜幕降临 半夜三更 夜阑人静 容光焕发津津有味行云流水书读千遍

其义自见 手不释卷博览群书专心致志字斟句酌互相切磋各抒己见

囫囵吞枣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大器晚成远涉重洋万古不朽 魂牵梦萦

翩翩欲飞 尊老爱幼 座无虚席 顶天立地名垂千古 首屈一指 层出不穷

嫦娥奔月奸诈贪婪 皓月当空 小心翼翼 心驰神往广袤无垠 巨石嶙峋

百看不厌高瞻远瞩好高骛远深谋远虑 老奸巨猾 神机妙算

3名言警句

1、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宋·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

(宋·朱熹《性理精义》)

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送张琥》)

5、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东汉·班固《汉书》)

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7、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三国·曹操《观沧海》)

4古诗词

7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阅读部分】

1、先通读短文,熟悉文章内容,再带着问题在短文中找答案,相关段落反复读。

(要多读)

2、答题要完整,有时直接找文中原句回答,有时抓关键词句结合理解回答,有时根据短文内容自己归纳。

(答题不能脱离短文内容,学会找中心句,过渡句(段),认识总分构段方式。

【1.课内阅读】课后习题:

1.海上日出

一、课文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答:

描写了晴天、多云、阴天时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是按太阳升起的时间顺序来描写的。

二、说说你对“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这句话的理解。

再将这句话换几种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答:

运用反问句,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海上日出的喜爱,对光明的追求与向往。

这真是伟大的奇观啊!

这是伟大的奇观。

三、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划横线的词语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

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答:

用得好。

因为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及贴切的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太阳光芒的影响力之大,表现了对太阳的热爱和赞美。

2.暴风雨

一、课文时按照怎样的顺序写暴风雨的,分别写了哪些景色?

答:

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暴风雨的,主要写了暴风雨之夜和雨后清晨的情景。

暴风雨来临之前,写了电闪雷鸣;暴风雨来临时,写了狂风暴雨;暴风雨之后,写了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朝阳水珠、远山林舍。

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一、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青海湖。

答:

课文主要从青海湖湖水那神奇的蓝、湖边令人陶醉的风光、鸟的世界和鱼的乐园几个方面描写的青海湖。

二、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答:

青海湖的水那样湛蓝,那样晶莹透澈,景色那样令人陶醉;又有各种各样的鸟,再蓝天翱翔,再水面浮游,再草滩栖息;那么多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这么神奇、美丽的地方,简直就是扑朔迷离的梦境,置身其中,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现实,仿佛进入梦境一般,所以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三、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课文写的是青海湖,为什么要写到这些著名的湖。

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

答:

作者不惜笔墨列举了几大著名湖泊的特点,使其与青海湖的质朴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出青海湖与众不同的美,是展示其质朴、自然、粗犷的特点。

江南春

一、这首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哪些景色?

答:

这首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景色有:

欢畅的黄莺,丛丛绿树映着的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还有掩映在迷蒙烟雨中的南朝数不清的寺庙等景色。

4.背课文

一、说一说课文写了“我”背课文的哪些经历和感受。

答:

文章讲了作者小学时背课文的3个事例。

1:

小学上学第一天,老师教我们像唱歌似的背课文,那是我第一次背课文,感到轻松、快乐;2:

有一次“我”没有背出课文,在妈妈的谆谆教导和激励下“我”努力克服困难的过程;3:

老师教我们学习古文,我们逐渐领悟到读书的方法和背课文的好处。

表达了“我”对童年学习生活的喜爱之情。

二、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①书读千遍,其义自见

答:

书要多读,读得多了,书里面的道理和内容就会自然。

②多背一些名篇,储存在记忆里,在一次次的重温中,不断地加深着理解,就好像牛儿吃下草,经过多次反刍,慢慢地消化,慢慢地吸收。

答:

这部分的叙述没有枯燥的说教,作者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把对课文的重温比作牛的反刍。

说明多记多背的好处:

从背书中能获得很多的知识和乐趣,强调这种好处的获得是渐进和持续的。

5.钟楼读书

一、仔细阅读课文,说一说“我”在钟楼读书,享受到了哪些乐趣。

答:

作者在钟楼读书,享受到的乐趣有:

读了精彩的故事,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拓宽了视野,发展了想象,丰富了阅历。

二、“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一句在课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

答:

“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一句在课文中多次出现,表达了作者爱读书,乐读书的感情,这种感情通过该句在文中的反复出现,不断得到强化。

6.意外

一、哪些事让“我”感到意外?

它们表现了高尔基怎样的品质?

答:

这些事让我感到意外:

1、“我”在剧院看书,意外结识了一位热心和气的观众;2、生日那天,意外收到了那位观众寄来的生日礼物;3、这位观众就是《童年》的作者高尔基。

表现了高尔基和蔼、亲切、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的优良品质。

二、课文最后才交代“我”遇到的是高尔基。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课文最后才交代“我”遇到的是高尔基,从写法上看,这是典型的“藏露法”。

作者把“底”先藏起来,最后才出其不意地抖露出来,把文章推向高潮,造成文章的波澜。

既符合事情发展的顺序,使事情更真实可信,又使文章跌宕起伏,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使文章耐人寻味。

江畔独步寻花

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诗歌通过描写春天江边盛开的一簇深浅不一的桃花,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7.“我终于回来了”

一、熟读课文。

说一说钱学森在回国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

答:

一是美国政府不愿意让他回来;二是在钱学森准备以探亲名义离开美国时,在机场被扣留;三是被关进了监狱;四是经过朋友的帮助被保释出来后,行动受限制。

好不容易可以回国了,可是一、二等舱的船票已经卖完了,他不顾辛苦,毅然买了几张三等舱的船票。

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回到了祖国。

二、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是中国人,我要回我的祖国去。

答:

是钱学森在有人劝他留在美国时所说的话,让人感受到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渴望回到祖国、无限热爱祖国的感情。

“我要尽全力建设我们的国家,使中国人民生活得更幸福。

答:

是钱学森正要登船回国时,美国合众国际社的记者采访他时所说的话,让人感受到他在美国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生活得幸福多做点事,那颗拳拳报国之心感人肺腑。

“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回到祖国。

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答:

这是钱学森回国后来到天安门广场时所说的话,让人感受到他回国的坚定信念,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钱学森终于盼到了梦寐以求的这一天。

为了这一天,他历尽了艰难曲折,盼到了这一天,他激动万分。

8.丰碑

一、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答:

“丰碑”表面指高大的碑,比喻不朽的功绩。

从形象上看,大学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确实像一座晶莹的碑。

更重要地是,军需处长那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不朽的,他成为了将军和战士们心中的一座丰碑。

二、找出表现将军情感变化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答:

将军“愣了一下”说明有点失神的样子,可能感觉到自己担心的事(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果然发生了,心里很急,所以什么话都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看到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将军脸色十分严峻,“嘴角边得肌肉抽动着”“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些神态描写表现了将军两种不同的情感。

既有对军需处长工作的不满和责备,也有对红军战士深深的爱。

当得知这位冻僵的老战士正是军需处长时,对将军的这些神态、动作的描写体现了将军内心的巨大震动。

“愣住了”是因为将军怎么也没想到眼前的这位冻僵的老战士正是军需处长,并误认为这是军需处长的失职造成的后果。

将军对这位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充满了敬佩之情,表现了对这位老红军的崇敬与哀悼,所以庄严地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三、课文多次描写“狂风”、“大雪”,这有什么作用?

答:

这样描写,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与课文中将军的神态、动作的变化以及军需处长的牺牲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环境的描写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9.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一、诗中多次出现“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总领全诗,是全诗的主旋律。

这句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6次,为中国的地大物博、雄伟壮丽而骄傲;为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骄傲;为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傲然不拔的井岗传统、延安精神以及中国人为争取民族自由、顽强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而骄傲;为中国的科技腾飞而骄傲;为中国的民族理想而骄傲。

表达了诗人了解祖国、热爱祖国,同时祝福祖国的思想感情。

渔歌子

一、这首词描绘出了一幅色彩丰富的画面,可以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

答:

从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可以体会出来。

10.盘古开天辟地

一.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盘古开天辟地的,表现了盘古怎样的精神?

答:

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描写盘古开天辟地的:

先写盘古用大板斧分开了天地;再写盘古头顶天、脚立地,使天地形成的过程;最后写盘古的整个身体变成了宇宙万物。

全文赞颂了盘古与自然斗争的献身精神。

11.嫦娥奔月

一.说一说你对嫦娥、后羿、逢蒙的看法。

答:

我对嫦娥的看法是:

善良、美丽、机智;

我对后羿的看法是:

对妻子情深意重、为民着想、力大无比;我对逢蒙的看法是:

恶毒、奸诈贪婪。

12.月球之旅

一、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曾说:

“对一个人来说,这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宇航员从飞船跨到月球的一小步,这对一个人来说,是很容易的;但这是人类迈向太空领域的第一步,显示了人类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意义非同一般。

有了这一小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所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二、心驰神往:

整个心思都奔向那里。

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

造句:

每个人的心中总有那么一个让自己心驰神往的地方。

广袤无垠:

形容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

比喻非常广阔。

造句:

在这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下,生活着大量的牧民。

寒食

一、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答:

描写了柳絮,柳树,传蜡烛,轻烟等景物。

【2.课外阅读】

主要题型解题方法

(一)题型:

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

1.记叙文:

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用关键词串联起来)

2.说明文:

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3.议论文:

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

从文中理解,把文章中的这句话用通俗的方法再说一遍,可以给这个句子换说法,也可以给这个句子作解释。

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再理解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联系生活再谈。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

开篇点题;总起下文;2、文中:

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3、文末:

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1、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答题格式: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

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

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

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

强调,加强语气等;

5、夸张:

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六)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

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

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

(七)文章的写作顺序

1、时间先后顺序。

2、地点变换的顺序。

3、事情发展的顺序。

4、按总后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的顺序。

(八)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

方法:

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套路:

“X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

①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

②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

(九)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⑴用第一人称;⑵采用1+2或1+3的形式,即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作文部分】

作文要求(写具体,500字左右)

1、书写工整 2、层次清楚(要有开头、结尾)3、标点符号打清楚 4、不写拼音和错别字

5、事情具体(过程清楚,写清人干了什么。

可写人的动作、语言、神态、内心想法)

6、恰当运用成语、诗句和一些修辞手法。

7、不跑题,更不能改了作文题注意:

重点指导两篇写好读熟

1、我成功了(即难忘的一件事,要求:

1一件事2本学期发生的3写具体 如运动会取得名次,庆

“六一”活动中获奖)2、给老师画像(即写一个人,要求:

可写几件事,详略结合,注意写清人物动作、神态、语言,

运用修辞手法) 这两篇作文本学期都练习过。

附:

评分标准如下(五年级要达到500字):

1、90分—100分:

主题明确,立意新颖。

能写真情实感。

中心突出,内容健康、具体。

层次清楚,语句生动、流畅,能适当运用优美词句、修辞手法。

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

字体工整,卷面清洁。

2、80—89:

主题明确,立意新颖。

中心突出,内容健康、较具体。

层次较清楚,语句通顺,叙述生动有趣,能适当运用优美词句、修辞手法。

标点使用基本正确,错别字少。

卷面整洁。

3、70—79:

切题。

表达思想清楚,有中心,内容健康、较具体。

文字连贯,但有少量语言错误。

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较多。

另:

题目不写扣2分,错别字每四个扣1分,扣足5分为止;标点错误每四个扣1分,扣足3分为止;

卷面太乱,字迹潦草、书面不够整洁扣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