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学评价.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2265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穷人》教学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穷人》教学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穷人》教学评价.doc

《《穷人》教学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穷人》教学评价.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穷人》教学评价.doc

《穷人》评课稿

张玉红

于老师上《穷人》的第二课时,他希望学生能通过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桑娜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体会桑娜的心里活动变化,从她的心里活动变化过程中体会她的品质。

老师先让孩子们读课文,找找哪些词句是描写桑娜的心里变化的。

再让他们细细品读这些句子。

通过学生的交流以及老师的引导,让学生从句子中体味到桑娜矛盾、害怕、犹豫、坚定的心里变化过程。

善良的本能是人性中伟大尊严的体现。

所以教学视角巧妙而别致,让我们领略到教师的匠心独运。

 在教学中对环境描写重视还显不够,只是让学生粗粗感受了一下。

这环境描写处理过粗,只有情景交融,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参与。

这堂课上得很成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具体体现在1、构思巧妙,别具匠心。

老师在课前与学生交流之时,通过学生的交流以及老师的引导,大家都发现这四件事情在文中出现时顺序颠倒,于是老师就让学生们排列一下顺序,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桑娜想问题时顺序会颠倒,而这四个排列完的四件事情却是整堂课展开的线索。

而且讲解时,这四件事情与情感的体验融合在一起,未出现任何的矫作之势。

 2、循循善诱,开拓思维。

老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非常的沉着,一点都不着急,真正做到了循循善诱。

比如说,学生在文中找能体会到桑娜忐忑不安的的词句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把眼光集中到了字词句上,一个个回答都非常的精彩,但就是没有人能从标点符号这块宝地突破。

于是,老师不紧不慢地又重复了一遍题目,并稍许地点到了可从标点下手,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又通了,并且都找到了一些非常关键的标点,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桑娜此时心理活动的理解。

总之,课堂已不是教师独白,学生独听的局面,而是师生间、生生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

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思维的成果,热情给予鼓励,积极引导,拓展文本的思想教育的内容。

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多种答案,尽管认识有高下之分,但这些答案都融入了他们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

他们思维活跃,情趣盎然地走进文本,与文中人物产生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释放了情感,升华了认识。

这样的教学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好的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