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三讲四通的基层干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234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要做三讲四通的基层干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要做三讲四通的基层干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要做三讲四通的基层干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要做三讲四通的基层干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要做三讲四通的基层干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要做三讲四通的基层干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要做三讲四通的基层干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要做三讲四通的基层干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要做三讲四通的基层干部.docx

《要做三讲四通的基层干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要做三讲四通的基层干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要做三讲四通的基层干部.docx

要做三讲四通的基层干部

一、我国人民武装工作的历史发展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于战争频繁发生,具有"民兵"性质的地方武装早在职业军队建立前就已经存在。

中国自有文字记载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两千多年中,实行的是兵民一本的"民军制",除宫廷、官府有少量的"守卫"部队外,其余的作战部队,如"殷八师"、"商八师"等,都是"有常数而无常人",组成人员"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战后归农","无事则耕,有事则战,暇则讲武"。

后来的历朝历代,大多是"正规军"与民众武装组织的结合。

这些民众武装组织虽然在抵御外侮、抗击外族侵略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武装,其性质和作用,绝不能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民武装力量相提并论。

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先进性和进步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武装斗争和夺取政权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不但建立和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正规军,而且还创立建设了一支强大的人民群众武装。

这支群众武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民武装工作形成了优良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我党的性质和纲领,决定了必然要发动工、农群众,开展武装斗争。

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开展北伐战争,虽然还没有成立工农红军,党还没有自己的军队,但已在领导工人、农民运动中开展武装工农群众的工作。

1924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开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到1926年9月,先后共举办了6期,学员来自全国20个省近800人。

后来毛泽东同志又在武汉举办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来自17个省共700多人。

毛泽东同志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期间,特别注意对学员进行开展武装斗争的教育和一般军事技能的训练,准备在农民运动中组织农民自卫军。

由于党在农民中进行武装斗争的理论教育和思想发动,许多地区建立了农民武装组织,在打击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中,显示出了群众武装的威力。

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指出的:

"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农民武装势力是使一切土豪劣绅看了打颤的一种新起的武装力量"。

周恩来同志领导的上海工人起义,工人纠察队带领工人、学生与反动军警展开了激烈搏斗,曾一度占领了整个上海。

后来由于陈独秀坚持右倾投降主义,在国民党右派的压力下,下令解散了工农武装组织,使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终遭失败。

但是,这个时期我党领导的群众武装工作,为我党后来领导的武装斗争积累了经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使我们党认识到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各地武装起义此起彼伏,工农武装也在斗争中日益壮大,尤其是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的红军亲手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

192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并指出在当时的根据地内,"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采取"军队的武装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毛泽东:

《井冈山的斗争》)的方法,红军除了打仗之外,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广泛地建立了赤卫队、工农暴动队为组织形式的地方武装组织。

在这个时期,虽然人民武装的发展是艰难的,但党领导的武装工作成效非常显著,在组织形式、扩大人民武装方面都已创造性的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逐步走向成熟。

不仅"地方武装有赤卫队和工农暴动队",还提出了"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到正规红军"这样一套扩大红军的动员制度和方法。

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大力发展群众武装组织,赤卫队、少先队发展到233.6万人。

有些地区还动员少先队、赤卫队集体参加红军。

1933年仅江西兴国县集体参加红军的就有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1%。

由于有大量的群众武装作基础,当时红军曾发展到30万人。

除此以外,当时的群众武装工作还包括组织群众武装配合红军作战,以及紧紧依靠工会、农会等群众团体协助筹措战费、给养,引导群众发展经济,支持革命战争。

  3、抗日战争时期。

这是人民武装发展壮大并创造出辉煌业绩的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把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作为战略问题提出来。

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发展抗日的游击战争,配合主力军作战"的号召,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战略思想,从而进一步确立了人民群众武装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农村,普遍地建立了民兵组织,乡村和城镇都有了游击小组、自卫队、自卫大队,县有自卫总队。

广大民兵拿起各种武器,开展了空前活跃的人民战争,并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伏击战、麻雀战等游击战法,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打得日本侵略军顾此失彼,不得安宁i。

抗战期间,民兵共作战29万多次,歼敌Io.6万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在这一时期,民兵已发展到268.7万人,人民自卫队已达1000多万人。

另外,通过广泛动员,广大群众踊跃参军,并采取民兵、游击队成建制上升为地方部队、野战部队的办法,迅速扩大了军队,1945年我军最多兵力达129.7万人。

  4、解放战争时期。

这一时期我党领导的群众武装有了更大的发展,民兵队伍得以迅速扩大,动员体制更加完善,仅战争头3个月就动员30万人参军?

,1946年7月--1948年6月总共动员了160万人参军。

同时,民兵也发展到550万人,参加战斗11.47万次,歼敌20多万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民兵不仅在参军、配合军队作战和保卫根据地、支援新解放区斗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在支前工作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辽沈、淮海、平津等战役中,民兵和广大人民群众组成几十万、上百万的支前大军,车轮滚滚,日夜兼程,把大批粮食、弹药和军需物资送往前线,并担负了运送伤员、看押俘虏等各种战争勤务。

据统计,仅在"三大战役"中,就动员支前民兵、民工539万多人,船L36万多只,牲畜10万多头,汽车250辆,以及大量的担架、小车,在我党领导人民武装斗争的历史上再度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人民武装工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5、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全国解放后,人民武装工作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其主要标志是:

建立健全了相应机构,统一了组织,配备了人民武装干部;颁布了《兵役法》、《民兵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使人武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明确了民兵"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的工作标准,充分发挥广大民兵在剿匪反霸、对敌特斗争、保卫海陆边防安全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大作用。

为此,不仅使战争年代形成的"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得到巩固发展,在国际上具有强大的威慑力量,而且在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作战、抢险救灾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实践中,使人武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同时,我国的兵役制度、动员制度也不断完善,适应了这一时期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的需要。

进入80年代,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现了战略性转变,彻底摆脱了"早打、大打、准备打核大战"而长期处于临战状态的困扰,国防建设走上了和平时期健康发展的轨道。

为建设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军,中央军委先后发出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指示,为我国国防建设和后备力量建设制定了正确的指导方针。

我国预备役部队的组建,标志着我国后备力量建设和人武工作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使人民武装工作在领导体制上更为合理、顺畅。

《国防法》、《人民防空法》的颁布施行;为人民武装工作提供了更为良好的法制环境。

同时,为了适应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的新要求,我国的民兵、兵役、动员等工作的改革逐步深入。

  我国人武工作经过近50年相对和平时期的建设与发展,无论在领导体制,法规制度建设上,还是在后备力量建设的质量和规模上,都与我国国防建设、军队建设更加协调,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发展。

二、人民武装工作的特点

 人民武装工作,有其固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性,因而也表现出自身的特点。

从事人民武装工作,应当认真分析和认清人武工作的特点。

  1、军事性。

人武工作部门所从事的民兵、兵役、动员工作,其直接目的在于平时加强国家的后备力量建设,提高军队建设质量,积蓄和发展国防潜力,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战时动员社会力量服务于战争,以整体力量战胜敌人。

首先,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常备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只有平时抓好民兵的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武器装备管理等项工作,民兵才能履行对内对外的双重职能。

这是民兵工作区别于一般群众工作的显著特征。

其次,兵役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军事制度,通过组织公民依法服现役,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接受军事训练、承担军事任务,对于保障军队现役兵员的更替和后备兵员的储备,加强国家武装力量建设,增强军事实力,巩固国防,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动员工作是平时积蓄战争潜力,建立由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的快速转换机制,战时有计划地迅速向军队补充人员和物资的一种社会行为,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有着直接的影响。

另外,在人武工作范畴内的其它工作,都是直接或间接为民兵、兵役、动员工作服务的。

因此,人武工作的目的具有突出的军事性,或者说,军事工作最能体现人武工作的本质属性。

人武工作目的的军事性,要求我们在开展人武工作时,必须以军事斗争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通过高质量高效率的民兵、预备役工作,努力提高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军政素质,切实搞好基层民兵工作"三落实"和预备役部队建设,确保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上可靠,使民兵、预备役部队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要认真做好征兵工作,向军队输送最优秀的社会青年;要按照上级的动员计划,储备高素质的后备兵员,完善动员机制,切实打好战时动员基础,做好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准备。

  2、地域性。

我国各级人武工作部门是地方各级行政区的军事领导机关,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开展工作,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战略地位、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民族习惯、人情风俗等均有较大的差异。

这种不平衡性,给各地人武工作的直接目的、具体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因此,各级人武部门只有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抓好工作,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才能真正把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指示落到实处。

  3、群众性。

我国法律规定: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公民应依法服役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接受军事训练和承担军事任务。

这就表明,人武工作是以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为对象,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普遍性。

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组织民兵的各种活动,进行预备役人员登记,进行预备役部队建设,而且还有征兵工作、学生军训、优抚工作、退出现役军人的安置工作,战时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完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动员等。

这些工作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全体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共同任务。

 人武工作对象的群众性,决定了人武工作的环境和工作方法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

人武工作必须针对其工作对象的群众性特点,一方面要熟悉地方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如经济工作、宣传教育工作、行政管理工作等,把人武工作有机地融会其中;一方面要讲究适应地方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发扬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善于运用法律、行政手段保证人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又要注重对全体公民的宣传教育;既要考虑完成军事任务的需要,又要尽可能照顾到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避免影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4、领导关系的双重性。

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军分区(警备区)、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既是军队一级组织,又是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兼同级地方政府的兵役机关。

这就决定了人武工作具有军队、地方双重领导的特点。

民兵、兵役和动员工作是一种国家行为。

在我国,加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对民兵、兵役、动员工作的统一领导,是人民武装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

首先,只有坚持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时人武工作的领导,才能使人民武装力量建设具有坚强的政治核b,才能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才能使各党派、各群众团体、各阶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为国防建设服务。

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武工作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地方党委、政府对人武工作的领导显得更为重要。

其次,实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人武工作的领导,是我国国防领导体制的基本要求。

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局部战争,对建立强大的国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强大的后备力量,而且要有高效率的动员机制,只有坚持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力量为国防建设做贡献。

尤其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和平环境下,离开了地方党委、政府对人武工作的领导,后备力量建设和国防建设将失去基础和前提。

但是,人民武装工作又是一项军事工作。

为了保证军事行为的集中和统一,各级人民武装工作部门又必须接受上级军事机关的领导和指挥。

人民武装工作领导双重性的特点,决定了人武工作部门必须正确处理军;地双重领导的关系,全面而又有重点的开展工作,完成好军队、地方以及平时、战时的各项任务。

同时,由于接受双重领导,人武工作部门应在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方面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三、基层民兵连指导员要做“三通、四讲”的干部。

干部干部,干字当头,领导领导,就是带领和导演。

不但要带头干,光干还不是好领导,还要导演好、组织好。

这才叫好领导。

我的一个老领导曾说过,当基层干部,要懂的“四个通路”。

①通政策路,当干部要懂政策,遇到问题找政策,这是一个好办法。

不懂政策,要犯方向性错误,要犯大错误。

另外,也要懂得用好政策,人叫人动人不叫,政策调动积极性。

②通干部路,既是干部,就不同于一般的群众,言行举止,说话办事要有干部的基本水平,体现党性、体现素质。

对上对下,按规则办事,中国的传统,外儒内法,外圣内王,外在表现施仁行义,内部要有规章法度。

和如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③通工作路,会干工作。

一个任务布置下来,能结合实际抓落实,要全面了解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拿出解决办法,采取得力措施。

注意张驰有度,恩威并重,赏罚分明,有诺必践。

④通人情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讲原则不讲感情没有凝聚力,俗话说没有人味,谁给你络络嘛?

但,没有原则,只想讲感情也不行,那就没有战斗力。

搁好伙家干好工作,二者处理好了,相辅相承,人情做好了,对工作是个促进。

曹雪芹不是说,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性练达即文章。

同时当干部还要有基本的干部素养,那就是要有讲政治、讲团结、讲大局的意识。

讲政治,要有政治洞察力、政治敏锐性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不能只顾眼前,不看长远。

我们虽然不是政治家,但我们也算得上政治工作者,不讲政治不行。

(据说某大领导到浙江大学参加庆典活动,校长讲话很好,就是最后说了一句:

欢迎“大领导”下台剪彩,结果人家没下台,自己丢了官,这也是心里没数,政治敏锐性不强的结果。

)讲团结,更不用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我们常说,团结出力量,团结出干劲,团结出成绩,团结出人才,团结出干部,总之团结什么都出。

班子不团结,你打我不敲,互相推诿扯皮,什么事也干不成。

但怎样才能实现团结,我觉得,团结靠培养,团结靠争取,团结靠维护,团结靠沟通,(商量比不商量好,早商量比晚商量好,多商量比少商量好,一言毕之,多多商量。

)团结靠细微,团结靠批评。

毛主席的方法:

团结批评团结,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还不能实现团结,那么就要团结大多数,打击少数。

这些都是政治斗争的宝贵经验。

讲大局,就是要有维护大局的意识,枪打出头鸟,不要迎风上。

大局当前,一切让道,有时甚至是牺牲局部利益。

农村办丧事,顶蓬都要挂上当大事。

人家都在当大事,该你二百块钱你跑到孝子屋里要账,不揍你才怪来。

所以同志们,大局意识这个不是可以有,而是一定要有。

去年,我镇对前寨居实施拆迁,1067户十日内全部签完协议,放倒房屋,创造了西岗模式和西岗速度。

为什么,就是在大局面前不管是领导干部、机关干部还是村干部,都能团结协作,以大局为重,才取得的骄人的成绩。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说一千道一万,还要落实一个干。

有一千个思想,不如有一个实际行动。

毛主席说,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今天,我在这里说,位置摆正了,认识到位了,工作就要落实在行动上。

无论做什么事,自己首先做到心中有数,推进过程中要把握好度,不温不火是最高境界,特别不要过度,弓拉过了容易折断。

上面有路好办事,下面有柱好干活。

这也是一个知名人士说的,大家知道是谁吗?

我刚说的。

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职责结合实际抓落实。

民兵指导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图板上都有挂的,大家可以回去看看,在这里就不再一一念了。

一般工作要尽心尽力,大项工作、硬性工作要竭尽全力,尽力和竭尽全力,效果不同(举狗和兔子的例子)。

民兵工作基本上都是阶段性工作。

无外乎征兵、兵役登记、民兵训练、组织整顿、集合点验、防火防汛防灾、治安巡逻、处突维稳等工作。

落实好这些工作主要把握好三点,就是民兵工作三落实,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

三落实中,排在最前边的是组织落实,组织落实最重要的是人员落实。

前段时间的整顿工作,西岗的同志都知道,我们专门安排办事处主任亲自到村里找干部,对人员进行实实在在的核对登记。

再就是征兵工作,这是一项热点、难点、社会影响面大的工作。

基本程序就是村推荐、镇把关、市定兵。

平时同志们在村里要对适龄青年多了解、多联系、多培养、多引导,把那些优秀青年推上来,给他们一条路,提供一个发展平台,过去讲好铁不钻钉、好男不当兵。

现在时代变了,说法也变了,好男要当兵,当兵是出路;入伍就是深造,当兵就是成才;当兵一回,受益一生;男儿风采,军营塑造。

庭院跑不开千里马,温室里难长万年松,把他们送到部队去,经风雨见世面,增强体质,磨练意志,让他们在部队大熔炉里百炼成刚,对一生都有好处。

再就是当前的任务,面临三夏麦收防火,民兵连长要切实负起责来,当成大事来办,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这个阶段,领导关注的多,下去的多,也是我们展示工作,展示自我的一个机会。

虽说不是干给领导看的,但领导关注的事你都干不好,怎么说你称职呢。

武装部是基层民兵干部之家,是退伍军人之家。

今后,希望同志们勤走动、勤汇报、勤沟通,勤联系,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把我们的民兵预备役工作抓得更好。

同志们,课讲到这里,我基本算讲完了。

人说,当精师易,当人师难。

就是你要专门去学个技术,干一项具体的工作,要容易些,但想指导人的思想,这个不容易,很难做到。

所以,我的企望值不高,如果同志们能从我的讲话中受到一些启发,受到一些鼓励,增加一些动力,那便是我最大的欣慰。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