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练习含答案 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2486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7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练习含答案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练习含答案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练习含答案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练习含答案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练习含答案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练习含答案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练习含答案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练习含答案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练习含答案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练习含答案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练习含答案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练习含答案 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练习含答案 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练习含答案 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练习含答案 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练习含答案 1.docx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练习含答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练习含答案 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练习含答案 1.docx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练习含答案1

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1)——明清帝国的兴替

总分100分,共3大题17题

知识迁移例题讲解(总分16分,共2题)

1.(8分)我国古代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于(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2.(8分)例2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他于哪年在什么地方建立明朝?

在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2)图二中所示是锦衣卫的飞鱼服,锦衣卫是个什么样的机构?

明朝类似这样的机构还有什么?

它的设立标志着什么?

 

能力训练基础达标(总分60分,共12题)

3.(5分)“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被百姓称之为“闯王”的是( )

A.张献忠

B.李自成

C.高迎祥

D.努尔哈赤

4.(5分)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

以下属于皇太极所为的有( )

①推翻明朝    ②统一女真族

③改族名为满洲 ④改国号为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5分)后金和清朝的关系类似于( )

A.隋朝和唐朝

B.北宋和南宋

C.契丹和辽

D.蒙古和元朝

6.(5分)下列有关明清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明朝后期,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崛起

B.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脱明独立,建立“大金”

C.1636年,皇太极在北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D.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建立起对全中国的统治

7.(5分)“康乾盛世”是中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出现的盛世,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盛世。

这一时期在位的皇帝不包括( )

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道光帝

8.(5分)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宰相的地位。

我国古代宰相制度废除于_______在位时期。

( )

A.李世民

B.李自成

C.朱元璋

D.乾隆帝

9.(5分)明朝初年,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其中政治上的措施有( )

①废除丞相、创内阁②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③奖励垦荒、轻徭薄赋④改革赋役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5分)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明朝建立②元朝统治结束

③明朝统一全国④李自成起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11.(5分)推翻明朝统治的是( )

A.吴三桂

B.皇太极

C.李自成

D.努尔哈赤

12.(5分)明成祖为了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将都城迁到( )

A.北京

B.东京

C.南京

D.西安

13.(5分)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有( )

①明朝日趋衰败②统治者对后金用兵

③连年天灾④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5分)朱元璋废除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加强专制皇权

C.提高政府效率

D.便于政令畅通

尝试运用(总分24分,共3题)

15.(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东郊著名的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有明孝陵(见下图),里面埋葬着明朝的开国皇帝。

材料二:

明代共有17位皇帝,其中有13位皇帝葬在北京西郊,这些墓葬被统称为“明十三陵”。

(1)材料一中明孝陵里埋葬的明朝开国皇帝是谁?

 

(2)根据材料二可知,明朝皇帝死后大多埋葬在北京,而其开国皇帝却葬在南京,为什么?

 

(3)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大的是明成祖的长陵。

回顾学过的知识,请举出几个与明成祖有关的史实。

(至少两个)

 

16.(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神宗朱翊钧(1563—1620)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懒皇帝,他在位48年,竟有40年不上朝,不理政事;明熹宗(1620—1627年在位)喜欢木工,即位之后不理朝政,任由魏忠贤等宦官擅权,朝政日益腐败。

材料二:

明代后期,皇室贵族疯狂侵占土地,万历皇帝一次就赐给自己的儿子福王2万顷土地,导致土地高度集中,“若夫穷民,本无立锥之地”。

材料三: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共在位17年,有13年出现大范围的严重灾害,包括旱灾、蝗灾、水灾、雹灾……史书记载“海啸,坏民居数万间,溺数万人”“千里雨雹”“畿南、山东、河南、山西、浙江旱”“百姓食土”等。

材料四:

明末形势图。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体现了明朝灭亡的什么原因?

 

(2)有人说明朝灭亡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内忧也有外患。

结合材料和图片,说说明朝最主要的“内忧”与“外患”分别是什么。

 

(3)李自成率领的起义队伍提出“均田”的口号,受到当时百姓的欢迎,请用材料中的一句原话来说明其中的原因。

 

17.(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一个人,他曾经为生活所迫,当过和尚、乞丐,最后却神奇地当上了皇帝。

材料二:

他在总结元朝灭亡的原因时说:

“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

材料三:

“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

怎样才能让大明王朝历经万代,长治久安呢?

(1)材料一的“他”指的是谁?

简述“他”建立政权的过程。

 

(2)材料二表述了“他”怎样的观点?

为此“他”和“他”的继承者执政时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为实现“家给人足”“斯民小康”,让“他”执政的朝代长治久安,在经济上“他”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

总分100分,共3大题17题

知识迁移例题讲解(总分16分,共2题)

1.(8分)我国古代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于(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丞相制废的

废除这一知识,是一道基础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2.(8分)例2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他于哪年在什么地方建立明朝?

在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答案】1368年;应天(南京)。

示例:

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

(2)图二中所示是锦衣卫的飞鱼服,锦衣卫是个什么样的机构?

明朝类似这样的机构还有什么?

它的设立标志着什么?

【答案】特务机构。

东厂、西厂。

标志着明朝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题。

(1)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及其主要事迹的掌握情况。

(2)题考查明朝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能力训练基础达标(总分60分,共12题)

3.(5分)“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被百姓称之为“闯王”的是( )

A.张献忠

B.李自成

C.高迎祥

D.努尔哈赤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末农民起义的知识点,属于基础知识,在课本中明清帝国的兴替那部分知识中有所体现。

4.(5分)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

以下属于皇太极所为的有( )

①推翻明朝    ②统一女真族

③改族名为满洲 ④改国号为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5.(5分)后金和清朝的关系类似于( )

A.隋朝和唐朝

B.北宋和南宋

C.契丹和辽

D.蒙古和元朝

【答案】D

6.(5分)下列有关明清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明朝后期,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崛起

B.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脱明独立,建立“大金”

C.1636年,皇太极在北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D.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建立起对全中国的统治

【答案】C

7.(5分)“康乾盛世”是中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出现的盛世,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盛世。

这一时期在位的皇帝不包括( )

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道光帝

【答案】D

8.(5分)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宰相的地位。

我国古代宰相制度废除于_______在位时期。

( )

A.李世民

B.李自成

C.朱元璋

D.乾隆帝

【答案】C

9.(5分)明朝初年,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其中政治上的措施有( )

①废除丞相、创内阁②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③奖励垦荒、轻徭薄赋④改革赋役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10.(5分)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明朝建立②元朝统治结束

③明朝统一全国④李自成起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答案】A

【解析】题考查的是明朝建立与灭亡整个过程时间顺序的知识点,属于基础知识。

11.(5分)推翻明朝统治的是( )

A.吴三桂

B.皇太极

C.李自成

D.努尔哈赤

【答案】C

12.(5分)明成祖为了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将都城迁到( )

A.北京

B.东京

C.南京

D.西安

【答案】A

13.(5分)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有( )

①明朝日趋衰败②统治者对后金用兵

③连年天灾④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重点考察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知识点。

学生要通过农民起义知道当时明朝灭亡的社会根源原因。

14.(5分)朱元璋废除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加强专制皇权

C.提高政府效率

D.便于政令畅通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明朝皇帝加强中央集权具体措施这部分知识点,同学们可以在明清皇权膨胀那部分找到。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推行了一系列强化君主集权的举措,其中在政治方面,就包括废丞相、设三司、设负责监察的特务机构(厂卫)。

尝试运用(总分24分,共3题)

15.(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东郊著名的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有明孝陵(见下图),里面埋葬着明朝的开国皇帝。

材料二:

明代共有17位皇帝,其中有13位皇帝葬在北京西郊,这些墓葬被统称为“明十三陵”。

(1)材料一中明孝陵里埋葬的明朝开国皇帝是谁?

【答案】明太祖朱元璋。

(2)根据材料二可知,明朝皇帝死后大多埋葬在北京,而其开国皇帝却葬在南京,为什么?

【答案】因为明朝开国皇帝定都在南京,在明成祖时迁都北京。

(3)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大的是明成祖的长陵。

回顾学过的知识,请举出几个与明成祖有关的史实。

(至少两个)

【答案】①迁都北京;②派郑和下西洋。

(符合史实即可)

16.(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神宗朱翊钧(1563—1620)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懒皇帝,他在位48年,竟有40年不上朝,不理政事;明熹宗(1620—1627年在位)喜欢木工,即位之后不理朝政,任由魏忠贤等宦官擅权,朝政日益腐败。

材料二:

明代后期,皇室贵族疯狂侵占土地,万历皇帝一次就赐给自己的儿子福王2万顷土地,导致土地高度集中,“若夫穷民,本无立锥之地”。

材料三: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共在位17年,有13年出现大范围的严重灾害,包括旱灾、蝗灾、水灾、雹灾……史书记载“海啸,坏民居数万间,溺数万人”“千里雨雹”“畿南、山东、河南、山西、浙江旱”“百姓食土”等。

材料四:

明末形势图。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体现了明朝灭亡的什么原因?

【答案】材料一说明明朝政府腐败不堪,统治腐朽;材料二说明明朝后期土地兼并恶性发展;材料三说明明朝后期自然灾害频繁,百姓无法生存。

(2)有人说明朝灭亡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内忧也有外患。

结合材料和图片,说说明朝最主要的“内忧”与“外患”分别是什么。

【答案】“内忧”主要指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人先后起义,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外患”主要指明朝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崛起,建立了政权。

(3)李自成率领的起义队伍提出“均田”的口号,受到当时百姓的欢迎,请用材料中的一句原话来说明其中的原因。

【答案】若夫穷民,本无立锥之地。

17.(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一个人,他曾经为生活所迫,当过和尚、乞丐,最后却神奇地当上了皇帝。

材料二:

他在总结元朝灭亡的原因时说:

“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

材料三:

“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

怎样才能让大明王朝历经万代,长治久安呢?

(1)材料一的“他”指的是谁?

简述“他”建立政权的过程。

【答案】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削平群雄,建立明朝,定都应天。

(2)材料二表述了“他”怎样的观点?

为此“他”和“他”的继承者执政时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为实现“家给人足”“斯民小康”,让“他”执政的朝代长治久安,在经济上“他”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他认为元朝的灭亡在于皇帝权力削弱、下移,导致天下大乱。

政治上通过废除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和迁都北京等举措,强化皇权,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

经济上实施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等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