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2592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docx

备战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酸碱盐解析版

备战2020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

酸碱盐

考点一:

酸碱度

1.下表所示的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其中呈酸性的是

A.AB.BC.CD.D

2.某雨水样品刚采集时测得pH为4.82,放在烧杯中经2小时后,再次测得pH为4.68,原因是雨水样品中的H2SO3逐渐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H2SO4,下列关于雨水样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雨水样品酸性逐渐减弱B.雨水样品酸性强弱未变

C.雨水样品酸性逐渐增强D.无法判断

3.张亮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

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张亮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A.不变B.偏低C.偏高D.无法判断

考点二:

常见的酸碱盐

1.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不可能存在单质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2.下列盐中不能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直接得到的是

A.ZnCl2B.FeSO4C.MgCl2D.CuSO4

3.酚酞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其化学式为C20H14O4.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酚酞属于氧化物

B.一个酚酞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0:

7:

2

C.酚酞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酚酞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5%

4.某化工厂以石灰石、纯碱和水为主要原料制取烧碱。

在制取过程中的变化关系可表示为:

上述变化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5.在发酵面团中加入含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

这种物质是

A.Na2CO3

B.Ca(OH)2

C.CaO

D.NaCl

6.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

酸性溶液对橡胶制品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而碱性溶液对玻璃制品也有一定的腐蚀性.据此你觉得如图所示试剂的存放方法正确的是(  )

7.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A.碳酸钠、硝酸、硫酸锌

B.硫酸亚铁、氢氧化钙、硫酸

C.盐酸、氢氧化镁、硫酸铜

D.氯化钙、碳酸钙、氧化钙

8.下列气体中不宜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A.CO2B.NH3C.O2D.HCl

9.下列关于盐酸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盐酸中的溶质是HClB.盐酸是一种混合物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有白烟产生D.盐酸常用于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层

10.有关氢氧化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C.溶于水时放热

D.能做治疗胃酸过多

药物

11.某同学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下表是该同学对这些物质的分类存放情况,请你在表中填写物质的类别(选填“金属”、“氧化物”、“酸”、“碱”或“盐”)

(2)食盐是由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铜是由_____构成的。

(3)表中有一物质能够与水发生化合反应,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如果将熟石灰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是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吸收二氧化碳的物质是___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为何用不同的物质检验和吸收二氧化碳?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13.石灰石是我省的主要矿产之一。

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

平均生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1).哪几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

______。

(2).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

(3).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考点三:

中和反应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盐都可以食用B.凡是碱都有腐蚀性

C.凡是酸溶液都含有氢离子D.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2.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调至中性,得到较纯的氯化钙溶液,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应加入稍过量的某种试剂,该试剂是

A.Na2CO3B.CaOC.Ca(OH)2D.CaCO3

3.请根据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硝酸钠(NaNO2)外观极像食盐,误食易引起中毒。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水壶中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物质。

生活中清除水垢时,可往水壶中加入一种适量的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该调味品是_____________。

(3)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盐酸。

由于胃酸过多而引起的胃痛,可服用含有Mg(OH)2的药物来中和过多的胃酸。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四:

化学肥料

1.由于我国北方某些城市在严冬时节曾用食盐融雪,造成土壤中含盐浓度偏高,使路旁的树木死亡.目前专家已研究出一种新型的融雪剂,既能融化冰雪,又能起施肥养护树木的作用,具有上述作用的新型融雪剂是()

A.氯化钠氯化钙B.氯化钠氯化镁

C.氯化钠醋酸钙醋酸镁D.尿素硝酸钙硝酸镁

2.用化学式填空:

①小苏打 ②熟石灰 ③氨气 ④硫酸铜 ⑤硫酸 ⑥氢氧化钠 ⑦食盐 ⑧硝酸钾

⑴清除金属表面铁锈____⑵使饼干松脆可口____⑶改良酸性土壤____⑷配制波尔多液的盐____⑸一种复合肥料_____⑹腌制食品______⑺用于造纸的碱____⑻可作氮肥的气体____

3.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

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煅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就可制得氢氧化钾。

写出与制氢氧化钾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考点五:

物质的鉴别、除杂

1.某地曾发生白色的工业用盐误作食盐食用引起的中毒事件,这种工业用盐可能含有

A.高锰酸钾B.碳酸钠C.亚硝酸钠D.硫酸镁()

2.现有四种白色固体:

①氯化钠②氯化钡③无水硫酸铜④硫酸钠,不使用其它试剂(可以用水)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区分出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①④②D.③②④①

3.要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Na2CO3,选用的试剂是()

A.H2SO4溶液B.稀盐酸C.K2SO4溶液D.AgNO3溶液

4.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Cl﹣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

B.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C.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5.加适量物质除去下列括号中的杂质,并不引入杂质。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KNO3(KCl)_____________  NaCl(Na2CO3)__________

NaNO3(CuSO4 )___________ NaCl(MgCl2)_____________  

FeSO4(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后表面黑色固体的成分,设计如下过程:

(1)提出假设:

黑色固体可能是:

碳(炭黑)、__________中的一种或两种.

(2)验证假设:

灼烧后的铜丝插入足量稀硫酸中,若溶液变蓝,说明必有_________;若溶液中有黑色不溶物,说明必有______________.

7.小华在吃黄花鱼时,看到其头骨上有两块白色的小石头。

[提出问题]这白色小石头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小石头被称为“鱼脑石”,用来控制鱼在水中的沉浮。

[猜想与假设]如图

[供选试剂] 10%稀盐酸,澄清石灰水,10%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进行实验] 验证小力的猜想。

[反思]如果实验证明了小力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鱼脑石”中一定含碳酸钙吗?

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战2020九年级化学复习演练——专题五十一:

酸碱盐参考答案

考点一:

酸碱度

1.下表所示的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其中呈酸性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牙膏、鸡蛋清、肥皂等物质的pH大于7,显碱性;橘子水的pH小于7,显酸性。

故选D。

2.某雨水样品刚采集时测得pH为4.82,放在烧杯中经2小时后,再次测得pH为4.68,原因是雨水样品中的H2SO3逐渐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H2SO4,下列关于雨水样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雨水样品酸性逐渐减弱B.雨水样品酸性强弱未变

C.雨水样品酸性逐渐增强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判断。

刚采集时测得pH为4.82,放在烧杯中经2小时后,再次测得pH为4.68,pH越小酸性越强,因此雨水的酸性逐渐增强,故选C。

3.张亮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

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张亮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A.不变B.偏低C.偏高D.无法判断

【答案】D

【解析】

若待测液为中性,测得结果不变,若待测液为酸性,润湿后酸性减弱,结果会偏高,若待测液为碱性,润湿后碱性减弱,结果会偏低,故选D

考点二:

常见的酸碱盐

1.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不可能存在单质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不可能存在单质。

2.下列盐中不能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直接得到的是

A.ZnCl2B.FeSO4C.MgCl2D.CuSO4

【答案】D

【解析】

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

(1)对金属的要求:

必须是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以前的金属;

(2)对酸的要求:

这里所指的酸并不是所有的酸,主要是指稀盐酸和稀硫酸。

ZnCl2可由Zn与HCl反应得到;FeSO4可由Fe与H2SO4反应得到;MgCl2可由Mg与HCl反应得到;CuSO4不能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直接得到。

故选D。

3.酚酞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其化学式为C20H14O4.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酚酞属于氧化物

B.一个酚酞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0:

7:

2

C.酚酞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酚酞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5%

【答案】A

【解析】

A、酚酞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错误;

B、一个酚酞分子是由2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酚酞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0:

14:

4=10:

7:

2,正确;

C、酚酞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正确;

D、酚酞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75.5%,正确。

故选A。

4.某化工厂以石灰石、纯碱和水为主要原料制取烧碱。

在制取过程中的变化关系可表示为:

上述变化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用石灰石作原料可以通过下列反应实现转化:

①CaCO3

CaO+CO2↑;

②CaO+H2O═Ca(OH)2;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上述反应分别属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

故选C

5.在发酵面团中加入含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

这种物质是

A.Na2CO3

B.Ca(OH)2

C.CaO

D.NaCl

【答案】A

【解析】

要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那么该物质与酸反应生成气体。

Na2CO3与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使馒头疏松多孔。

6.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

酸性溶液对橡胶制品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而碱性溶液对玻璃制品也有一定的腐蚀性.据此你觉得如图所示试剂的存放方法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

酸性溶液对橡胶制品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碱性溶液对玻璃制品也有一定的腐蚀性。

A、硫酸显酸性,会腐蚀橡皮塞,使橡皮塞和玻璃瓶粘在一起不易打开,故A不正确;

B、碳酸钠显碱性,会腐蚀玻璃瓶塞,使两者粘在一起不易打开,故B不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会腐蚀玻璃瓶塞,但是瓶塞是橡胶的,故C正确;

D、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会腐蚀玻璃瓶塞,使两者粘在一起不易打开,故D不正确。

故选C。

7.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A.碳酸钠、硝酸、硫酸锌

B.硫酸亚铁、氢氧化钙、硫酸

C.盐酸、氢氧化镁、硫酸铜

D.氯化钙、碳酸钙、氧化钙

【答案】C

【解析】

A、碳酸钠和硫酸锌是盐,硝酸是酸,错误;B、硫酸亚铁是盐,氢氧化钙是碱,硫酸是酸,错误;C、盐酸是酸,氢氧化镁是碱,硫酸铜是盐,正确;D、氯化钙和碳酸钙是盐,而氧化钙是氧化物,错误。

故选C。

8.下列气体中不宜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A.CO2B.NH3C.O2D.HCl

【答案】B

【解析】

A、二氧化碳和浓硫酸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错误;

B、氨气溶解于水即成氨水,氨水是一种碱,能和硫酸反应,不可用浓硫酸干燥,正确;

C、氧气不和浓硫酸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错误;

D、氯化氢气体不与浓硫酸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错误。

故选B。

9.下列关于盐酸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盐酸中的溶质是HClB.盐酸是一种混合物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有白烟产生D.盐酸常用于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层

【答案】C

【解析】

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故盐酸中的溶质为氯化氢,正确;B、盐酸是氯化氢溶于水后的溶液,是混合物,正确;C、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盐酸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烟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错误;D、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常用于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正确。

故选C。

10.有关氢氧化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C.溶于水时放热

D.能做治疗胃酸过多

药物

【答案】D

【解析】

A、氢氧化钠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故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正确;

B、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正确;

C、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正确;

D、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治疗胃酸过多,错误。

故选D。

11.某同学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下表是该同学对这些物质的分类存放情况,请你在表中填写物质的类别(选填“金属”、“氧化物”、“酸”、“碱”或“盐”)

(2)食盐是由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铜是由_____构成的。

(3)表中有一物质能够与水发生化合反应,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如果将熟石灰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金属 

(2).酸(3).盐(4).碱(5).氧化物 (6).离子(7).原子(8).CaO(9).Ca(OH)2+CO2=CaCO3↓+H2O

【解析】

(1)铜、铁属于金属;醋酸属于酸;氯化钠、碳酸钠属于盐;熟石灰属于碱;生石灰属于氧化物;

(2)食盐是氯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铜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3)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4)氢氧化钙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1)铜丝属于金属;醋酸属于酸;碳酸钠属于盐;熟石灰属于碱;生石灰属于氧化物;

(2)食盐是由离子构成的,铜是由原子构成的;(3)表中的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4)氢氧化钙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12.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是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吸收二氧化碳的物质是___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为何用不同的物质检验和吸收二氧化碳?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澄清石灰水

(2).CO2+Ca(OH)2=CaCO3↓+H2O(3).氢氧化钠溶液(4).2NaOH+CO2=Na2CO3+H2O(5).氢氧化钙浓度较低,吸收效果不如氢氧化钠,当二氧化碳较多时,不能吸尽

【解析】

根据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解答;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解答;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解答。

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是澄清石灰水,反应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实验室吸收二氧化碳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实验室用不同的物质检验和吸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氢氧化钙浓度较低,吸收效果不如氢氧化钠,当二氧化碳较多时,不能吸尽。

13.石灰石是我省的主要矿产之一。

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

平均生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1).哪几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

______。

(2).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

(3).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答案】⑴第三次、第四次;⑵4.4;⑶80%

【解析】

(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第3次反应已是完全,由反应由1、2组数据可知,每5g的固体样品可以生成1.76g的二氧化碳气体,而第3次加入样品后没有按比例生成二氧化碳,故第3、4次反应中的碳酸钙的质量有剩余。

(2)因为第3次反应已是完全反应,不再有气体产生,故第四次反应生成

气体质量的第三次的一样多,即m=4.4。

(3)设第1次实验中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x=4g

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80%

答:

第3、4次反应中碳酸根样品由剩余,m的值为4.4,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考点三:

中和反应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盐都可以食用B.凡是碱都有腐蚀性

C.凡是酸溶液都含有氢离子D.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答案】C

【解析】

A、有的盐有毒,不能食用,如硫酸铜、亚硝酸钠,错误;

B、难溶于水的碱没有腐蚀性,错误;

C、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正确;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金属氧化物+酸→盐+水,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但由于这两个反应中反应物不是酸和碱,所以不是中和反应,错误。

故选C。

2.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调至中性,得到较纯的氯化钙溶液,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应加入稍过量的某种试剂,该试剂是

A.Na2CO3B.CaOC.Ca(OH)2D.CaCO3

【答案】D

【解析】

A、使用碳酸钠溶液,不仅与盐酸反应,还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A错误;

B、氧化钙可以除去盐酸,但是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不好判断反应是否恰好进行,故B错误;

C、氢氧化钙可以除去盐酸,但是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不好判断反应是否恰好进行,故C错误;

D、使用碳酸钙只与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现象明显,且多余的碳酸钙不溶于水,不会对氯化钙造成影响,故D正确;

故选:

D。

3.请根据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硝酸钠(NaNO2)外观极像食盐,误食易引起中毒。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水壶中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物质。

生活中清除水垢时,可往水壶中加入一种适量的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该调味品是_____________。

(3)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盐酸。

由于胃酸过多而引起的胃痛,可服用含有Mg(OH)2的药物来中和过多的胃酸。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 

(2).醋酸(3).Mg(OH)2+2HCl=MgCl2+2H2O

【解析】

(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

(2)根据碳酸盐以及碱能与酸反应解答;(3)根据氢氧化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解答。

(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的化合价+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可得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1)+x+(-2)×2=0;则x=+3;

(2)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能与酸反应,厨房中的食醋含有醋酸,可以与水垢的主要成分反应;(3)胃酸中的HCl与药物中的Mg(OH)2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中性MgCl2,使胃酸趋于平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OH)2+2HCl=MgCl2+2H2O。

考点四:

化学肥料

1.由于我国北方某些城市在严冬时节曾用食盐融雪,造成土壤中含盐浓度偏高,使路旁的树木死亡.目前专家已研究出一种新型的融雪剂,既能融化冰雪,又能起施肥养护树木的作用,具有上述作用的新型融雪剂是()

A.氯化钠氯化钙B.氯化钠氯化镁

C.氯化钠醋酸钙醋酸镁D.尿素硝酸钙硝酸镁

【答案】D

【解析】

解题的突破口在于对树木起到施肥养护的作用,在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含有常用的化肥尿素,而其它选项均未找的可以作为树木肥料的物质。

故选D。

2.用化学式填空:

①小苏打 ②熟石灰 ③氨气 ④硫酸铜 ⑤硫酸 ⑥氢氧化钠 ⑦食盐 ⑧硝酸钾

⑴清除金属表面铁锈____⑵使饼干松脆可口____⑶改良酸性土壤____⑷配制波尔多液的盐____⑸一种复合肥料_____⑹腌制食品______⑺用于造纸的碱____⑻可作氮肥的气体____

【答案】

(1).⑤

(2).①(3).②(4).④(5).⑧(6).⑦(7).⑥(8).③

【解析】

所列物质中,⑤稀硫酸为常见的酸,具有酸类物质的通性即酸性,能与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盐类物质反应,可用于除锈;②熟石灰又名氢氧化钙与⑥氢氧化钠,为常见的碱,能与CO2、SO2等非金属氧化物、酸、某些盐发生反应,②熟石灰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③氨气为一种有刺激性氨臭味的气态化合物,化学式为NH3,能与酸反应制造铵态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