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配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2716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配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复配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复配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复配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复配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复配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复配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配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

《复配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配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复配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

橡胶套袖、戴好活性炭防毒口罩及眼罩,

工作完毕到全自动风淋室吸尘,要更衣,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

4、复配生产装置现场不允许长期堆放原料,当天生产用的原

料,当天从仓库内领取。

5、溶解氢氧化钠、SPC-5501、SPC-520生产中是放热反应的,

投料前首先在反应釜夹套内通上冷却水。

二、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1、严格按工艺要求的原料名称、数量、投料顺序投料,按工

艺要求控制好搅拌或鼓泡时间。

2、在生产中,突然遇到停电时,操作工应立即停止投料,及

时向上汇报,由生产部主任工程师拿出处理办法后,再进

行投料。

3、生产中发现投错原料,及时向上汇报,由生产部主任工程

师拿出处理办法后,再进行投料。

4、复配生产流程示意图、碳酸钾溶液生产工艺流程示意

和生产工艺流程简述见附件“复配生产流程示意图、碳酸

钾溶液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和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三、设备操作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1、准备必要的开车工具,如扳手、管钳等;

2、生产前检查各有关阀门的开闭状态,如关闭底阀,开启冷却

水阀门,开启原料槽出口阀等。

3、检查加注各部润滑油脂。

4、确认传动部分完好后,点动电机,检查搅拌轴是否按顺时针

方向旋转,严禁反转.

5、听减速机和电机声音是否正常,摸减速机、电机、机座轴承

等各部位的开车温度情况:

一般温度≤40℃、最高温度≤

60℃(手背在上可停留8秒以上为正常)。

6、经常检查减速机有无漏油现象,轴封是否完好,看油泵是否

上油,检查减速箱内油位和油质变化情况,釜用机封油盒内

是否缺油,必要时补加或更新相应的机油。

7、检查反应釜本体有无裂纹、变形、鼓包、穿孔、腐蚀、泄漏

等现象,保温、油漆等是不是完整,有无脱落情况。

8、检查过滤器运行是否正常,过滤器中的滤芯要求一个月更换

一次。

9、做好设备卫生,保证无油污、设备见本色。

10、检查纯水泵运行是否正常。

13、检查生产用的抽液泵运行是否正常。

14、检查纯水、自来水和蒸汽管道是否完好。

15、检查产品和原料储槽是否完好。

四、必要的个人防护要求和使用方法

1、没有毒性或腐蚀性的原料投料、出料和发生泄漏时穿好

工作服、戴好安全帽、戴好橡胶耐腐手套,戴好橡胶饭单、

橡胶袖套、戴好活性炭防毒口罩及眼罩,工作完毕要更衣,

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

2、有毒性的原料投料、出料和发生泄漏穿好化学防护服、

戴好安全帽、戴好橡胶耐腐手套,戴好活性炭防毒面罩,

必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工作完毕要更衣,保持良好的

工作习惯。

五、巡检措施

1、每天生产部主任工程师对复配生产工艺情况进行巡检,并

在“日常工艺检查表”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每天生产部安全员对复配生产安全情况进行巡检,并在“日

常安全检查表”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每天生产部设备员对复配生产设备情况进行巡检,并在“日

常设备检查表”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物料的危险特性

复配生产中所用原料的物料的危险特性,详见“生产中所

用原料的MSDS汇编”.

七、安全和环保应急处理

1、易燃、易爆品安全和环保应急处理

A、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

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

防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

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处置。

B、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滤

式防毒面罩(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C、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

,就医。

急救电话:

120。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2、毒害品安全和环保应急处理

A、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

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免扬尘,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转移

到安全场所。

也可以用水泥、沥青或适当的热塑性材料固化

处理再废弃。

如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

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相应的防护服。

戴防护手套。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后,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

进行就业前和定期

的体检。

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医;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人工呼吸;

食入:

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B、灭火方法:

火灾报警:

119;

a)灭火人员必须戴好隔绝式氧气或空气面具;

b)灭火人员戴好隔绝式氧气或空气面具后,积极抢救;

限制泄漏或燃烧范围;

c)扑救时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毒害品溢;

3、腐蚀品安全和环保应急处理A、泄

医。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注意保暖,必要时进行

人工呼吸。

120

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119。

a)灭火人员必须戴好隔绝式氧气或空气面具。

b)灭火人员戴好隔绝式氧气或空气面具后,积极抢救人员,

限制泄漏或燃烧范围。

c)扑救时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毒害品溢出。

d)遇毒害品泄漏,在扑灭火势后应及时采取堵漏措施。

3、腐蚀品安全和环保应急处理A、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

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

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

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用沙土,遇酸或碱类腐蚀

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然后收集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

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

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

面具或供气式头盔。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

给式呼吸器。

防护服:

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戴橡胶防腐手套。

单独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后

再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

钠溶液冲洗,就医治疗。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给予2-4%

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治疗。

误服者立即漱口,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

立即就医治疗。

D、灭火方法:

雾状水、砂土。

4、更加详细、具体、针对性的复配生产中安全和环保应急处理,

详见“生产中所用原料的MSDS汇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