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部 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 10500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2934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宣传部 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 105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宣传部 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 105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宣传部 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 105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宣传部 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 105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宣传部 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 105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宣传部 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 105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宣传部 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 105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宣传部 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 105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宣传部 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 105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宣传部 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 105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宣传部 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 105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宣传部 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 105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宣传部 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 10500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宣传部 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 10500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宣传部 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 10500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宣传部 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 10500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宣传部 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 10500字.docx

《宣传部 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 105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宣传部 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 10500字.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宣传部 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 10500字.docx

宣传部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10500字

三一文库(XX)

〔宣传部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10500字〕

  新闻稿、会议照片的拍摄

  以及部分专业知识

  一、新闻照片的拍摄

  1、什么是新闻图片

  新闻图片,用新鲜、真实、生动、感人的图像和简短的文字说明,及时报道新闻事件,其主要特征是借助视觉图像及时生动地报道新闻。

  2、新闻图片的要求

  ①求真,新闻中图片必须是这一事件中真实的照片,不可以将其他图片用于这个新闻上,除非特别需要!

  ②求新,图片包含的景象必须新鲜,色彩鲜明,清晰!

③求活,图片可以将新闻事件的现场气氛表现出活力,富有感染力!

  ④求情,能够抓住图片主体的表情特征,借以抒发主体的心理感情!

  ⑤求意,根据整体新闻的要求,新闻图片必须对新闻内容的侧重点有所表现。

  ⑥文字说明要规范,描述画面的事实,包括日期、人物、事件等要素必须精确严谨,然后说明新闻事件的背景,最大限度地保证新闻

  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3、新闻图片的摄影技巧

  

(1)善于捕捉信息含量大的瞬间,图片含有的信息要能表达这则新闻的主题,交代新闻的背景及时间等。

例如一场信鸽比赛中,将集鸽现场鸽友忙碌的场景和比赛横幅集于一张照片上,这就既交代了这场比赛的名称,也可以将现场的热闹尽收眼中。

  

(2)善于捕捉象征性瞬间,它是一种以形象的概括性和寄寓性见长的瞬间,其画面形象常常表露出某种若明若暗的寓意,喻示着某种画外的内涵,更多地渗透着摄影记者的主观认识和思想情感。

  (3)善于捕捉幽默瞬间,新闻图片中如果加有幽默的镜头,既从另一角度、侧面反映事件意义、本质,又能启人心智、令人轻松愉快。

例如在比赛时,将一些鸽友欢笑、谈论的表情摄入镜头,可以表现出鸽友对比赛胜利的坚定信心。

  (4)善于采摄新颖瞬间,即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在不同的拍摄位臵和角度,所采摄到的新闻事件让人耳目一新、与众不同的瞬间形象。

这种瞬间以画面的新颖、独特见长。

  (5)仔细观察人物动作,对于人物动作的拍摄,能够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等,在集鸽现场拍摄工作人员认真地给赛鸽盖章、贴密码条等动作,可以使这个协会或公棚给鸽友们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二、会议照片的拍摄

  拍摄不熟悉的会议场地时,最好先到会场看看,一是灯光条件,二是主席台领导位臵,三是颁奖的出入口和位臵,选择好拍摄最佳的角度。

拍摄会议通常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突出会场全貌,一般正面远景拍摄,拍摄时要注意把会议标题拍摄完整,主题突出醒目,让人一看便明白是在开什么内容的会议,看过一些会议照片,会标不突出或没有照完整,使人一头雾水,不明白今儿开了个什么重要会议;

  二是必须要重点突出会议的主要领导,可以选择在主要领导步入会场、发言、颁奖的时候靠近主体拍摄;

  三是对会议的主要领导人要尽量多拍摄几张,要做到万无一失,千万不能只图拍一两张完事。

万一把主要领导照的眼没睁开或表情不到位,事后你哭都来不及.

  四是遇到颁发奖项等内容时要尽量靠前,建议使用连拍档,扫机关枪,因为这时秩序较混乱,是最容易出差错的。

  对于宣传人员,很多时候需要拍摄各种各样的专题会议。

而在会议中,除了要把会议的场景,如大景,中景拍摄好外,最重要还要把会议的主要参会者和领导拍摄好,如果把主要领导的拍摄搞砸了,整个会议的拍摄也会变得黯然失色。

单个主要领导拍摄。

首先应充分运用各种动态构图法,更加突出的表现主体形象,不能呆板、没有活力。

例如,可以首先选好几条推拉路线,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远

  到近搭配,然后在拍摄过程中把不同的构图有机地串联起来。

给每一个领导足够时间的特写,尽量时间长点,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可以有选择性地把好的镜头剪接出来。

  多个主要领导拍摄。

在大多数情况下,拍摄要以平摄为主,但是开会的主要领导很多时候都有多个,这个时候就更加要注意拍摄要领。

如果一部新闻全部一律地使用单独平摄,就会使观众感到平淡乏味。

偶尔变换一下拍摄的角度,就会使影片增色不少,最适合用左右平移的方法。

首先,在给一个领导足够的特写后不要关机,用平移的方法,保持平均的速度把镜头移向另一个领导,再给他足够时间的特写,如此类推;但镜头的平移不能过快或者过慢,否则会破坏节奏的连贯性。

  有时候,对人物拍摄时为了突出拍摄的高大形象,可以用仰摄来拍摄,同一个人物,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仰望一个目标,观众会觉得这个目标好像显得特别高大。

用这种方法去拍摄,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更雄伟高大注意事项

  1.在拍摄时尽可能接近会议的主要领导,这样才会保证不会有不相关的人或者由于拉动镜头过远而导致手颤动,所出现画面的走样和摇晃。

能够在领导面前拍摄,就尽量靠前,要抓紧时间,选择好时机。

  2.进行拍摄领导时,构图还要注意不要去犯一些低级的构图错误。

譬如:

发言时麦克风遮住了领导的半个脸、桌面的水平面与领导

  的脖子等高、领导抽烟或者手拿着烟、会场烟雾弥漫、把隔壁领导的半个头或半只手也拍摄进去等等。

  3.拍摄主要领导时,不要给所拍的人物头顶留太多的空间,否则就会造成构图不平衡缺乏美感,很容易把领导拍摄成中年“地中海”。

对领导一定要少用俯拍镜头,特别是对于高个子的记者。

因为从高角度拍摄人物特写,会削弱人物的气势,使观众对画面中的人物产生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画面中的人物看起来会显得矮一点,也会看起来比实际更胖。

  4.此外,会议中,一些抢眼的背板色彩也要注意,特别是红色、鲜黄色和深蓝色尤其会吸引眼睛的注意,画面中要避免出现跟会议主要领导没有关系但却会抢眼的色彩

  怎样让会议照片出点彩

  摄影记者经常会被派去拍会议照,但大多数记者都不愿去。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二、画面要照顾到方方面面;三、拍好照片领导马上要看;四、如果见报要送审;五、很辛苦但难出好新闻。

诸多因素让记者们望而却步。

19xx年做记者以来,拍了个大大小小的会议,因为许多会议必须去。

既然当记者跑会场不可避免,那么,这方面的题材就该好好去研究了,让会议照片也出点彩。

为此,我把自己拍会议获得的一些体会和感受和同行探讨一下,希望日后有进一步的提高。

  一、提前到会,最后离会

  拍会议其实就是拍人,会上的许多好镜头常常出在会前和会后。

这个时候,领导和与会者的表情轻松自如,会一开始,台上台下就严肃起来了。

以前采访,不是迟到就是早退,因此拍出的画面很呆板。

后来尝试了提前到会,最后离会,收获颇丰。

  二、带想法拍凭功力抓

  拍会议不像拍其它有一定的随意性,涉及到重要人物,使用的镜头不能有一点夸张,而且没有办法摆拍,尤其是高层领导和重要场合,绝对不可能,也不允许让一个记者来导演。

有时会场光线很暗还不让用闪光灯。

这就需要记者有自己的拍摄思路,凭借扎实的摄影功底来把握。

不干涉被摄对象,用焦距和角度来调度画面,把有效信息纳入到镜头中。

  三、把相机“装”在眼睛上

  进会场首先要清楚自己是来拍会议的,不是来开会的,如果遇到重要会议,从头到尾不能坐下来,眼睛一刻不停地扫描每一个人可能出现的举动,有时,眼睛必须长时间地贴在相机的取景窗上(有一次,接任务拍一个领导,为了拍到他讲话时抬头的画面,我的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取景窗,遗憾的是,一个半小时的讲话到最后才抬了一次头,我整整瞄了他一个半小时,因鼻子长时间对着相机呼吸产生水气往下滴水,结束后半个胸都湿了)。

而且,还要竖起耳朵倾听发言内容,让自己融入到会议当中,使自己对会议的进程和所要发生的事有预见性。

有的记者认为只要有一台每秒钟连拍8张照片的相机,什么样的瞬间都能拿下。

错了,好设备的确重要,更重要的是镜头后面的那只

  眼睛,和长在两边的一对耳朵。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才能拥有精彩瞬间。

  拍会议照片看起来简单,实际上要想拍好还需要下些功夫,不断在拍摄中总结经验。

无论是大型会议或小型会议,一般情况下拍三组照片就能反映出会议的基本内容,可供报刊、宣传栏等使用或作为资料留存。

  一、全景全景照片是反映会议的主要照片,既要有会标,又要有主席台和听众及会场的相关环境。

拍摄大场照片有四种方法。

一是利用现场光。

为了把照片拍得更清楚,最好使用三脚架,并根据不同的会场场景和自己所需要的景别,采用不同镜头焦段,如24、28、35、50、70毫米的焦段,尽量避免后后期使用时剪裁。

二是利用外接闪光灯。

相机内臵闪光灯光值较小,只能照亮前景的一小部分,曝光不均匀。

如果使用外接闪光灯,可根据会场的高度,把闪光灯调至45度左右,用反射法拍摄,这样前景和远景的反差不会过大,较为均衡。

三是测光方法。

首先利用相机内的多点或平均测光(不宜用点测光),先测一下主席台,后再测一下听众席,然后取平均曝光值,再在平均曝光值的基础上再增加2——3档。

这样拍出的照片整个会场清晰,反差适中。

还有一个较为省事的办法,用多点或平均测光进行大场面的测光后,直接增加曝光量2——3档。

以上方法适用于光源较为复杂及亮度不够的会场,光线较明亮的中小型会场用相机自动测光既可。

四是全方位拍摄。

为了拍出新意,除了正面以外,可用高角度、

  侧方位等多机位拍摄。

  二、中景中景是对全景的进一步说明交待,主要针对主席台及一部分听众,是否需要加用闪光灯视现场光线情况而定。

会议开始后,首先要拍摄主席台,因为此时主席台就座的人员精力集中,坐姿整齐,这是拍摄的最好时机,随后再拍听众。

拍摄听众时宜采用俯拍角度,既能反映出听众的数量,又能表现出排序。

听众是静止的,可以用慢速度大光圈,采用现场光。

  三、特写有了全景、中景,特写必不可少,特别是讲话人的特写。

拍摄方法有两种,一是正面拍摄。

尽量避免与讲话人太近,造成紧张情绪,显得不自然。

可用100——200左右毫米的镜头。

二是侧面拍摄。

与讲话人形成30——45度角,要注意话筒、水杯、鲜花等物件挡住讲话人的面部。

在拍摄时还要特别注意讲话人的眼神、口型,神态,最佳时机是眼晴向前看、嘴微张,如果能抓住讲话人的气质和特点当然更好。

  若是讲话人戴眼镜,可采用第二种方法避免反光或不用闪光灯。

  三、部分专业知识

  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V左右,分为正(+)补偿和负(-)补偿两种,在相机上用“+/-”符号表示。

简单来说,在逆光摄影时,用正(+)补偿(或以取景器中较暗处为测光标准)能适当表现出被摄体的细节,虚化背景,获得高调的照片;用

  负(-)补偿(或以取景器中较亮处测光标准)则获得剪影效果,获得低调的照片,表现光与影的关系。

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V、+2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图片,对焦,曝光一切启动。

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

图片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

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

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

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V值,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V值,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

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单位来调节。

  

  使用相机曝光的原始设定,拍出来的图明显偏暗

  

  使用曝光补偿+1.5V,雪的白色就显现出来了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

  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曝光补偿0(左);曝光补偿+1(右)

  白色的衣服在白色背景下,相机判断为了不拍的过亮而决定曝光,这样整体显的很暗。

这时,加一点补偿,白色的衣服也很白,脸的亮度也准确了。

  

  

  曝光补偿0(左);曝光补偿-1(右)

  黑色的衣服在黑暗的背景下,相机判断为黑暗场所,结果脸拍的很白。

这时减点补偿,黑色的衣服更黑,脸的亮度刚刚好。

  由于相机的快门时间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并非总是能达到2V的调整范围,因此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ISO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

  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范围都是一样的,可以在正负

  2V内加、减,但是加减并不是连续的,而是以1/2V或者1/3V为间隔跳跃式的。

早期的老式数码相机比如柯达的DC215就是以1/2V为间隔的,于是有-2.0、-1.5、-1、-0.5和+0.5、+1、+1.5、+2共8个档次,而目前主流的数码相机分档要更细一些,是以1/3V为间隔的,于是就有-2.0、-1.7、-1、-1.0、-0.7、-0.3和+0.3、+0.7、+1.0、+1.3、+1.7、+2.0等共12个级别的补偿值。

  一般的说,景物亮度对比越小,曝光越准确,反之则偏差加大。

相机的档次有高有低,档次高的,测光就比较准确,低的则偏差也会加大。

如果是传统相机,胶卷的宽容度是比较大的,曝光的偏差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大问题,但是数码相机的CCD宽容度就比较小,轻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体的效果。

  总而言之,曝光补偿的调节是经验加上对颜色的敏锐度所决定的,用户一定要多比较不同曝光补偿下的图片质量,清晰度、还原度和噪点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图片。

  如何测光

  摄影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在人生旅程,每个不可重复的一瞬,我们都可以用照相机把它永远定格,使这一瞬间成为可以长久保存和分享美好记忆。

  在自动相机出现之前,摄影往往被看成是一种专业的技术,而学习这种技术的过程又是那么地枯燥和困难。

随着摄影器材技术的发展,自动相机的发展和普及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拍摄技术不再是摄

  影爱好者的门槛。

  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即使拥有了自动相机,面对在珣丽的风景、美好的瞬间,拍摄出来的却常常是平淡无奇甚至是失败的照片。

为什么?

  一张成功的照片,并不仅靠娴熟拍摄技术获得,还需要关注对外在内在表现的构思和构图取景。

但掌握必要的拍摄技术,绝对是获得满意照片的基础。

本文针对测光这一关键的基本知识,力图用浅显的文字和图例来阐述,希望能给初学摄影者有益的帮助是我提笔的原因。

  为什么要测光?

  测光,是计测合适曝光的过程。

只有通过测光获得正确曝光,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照片。

  首先我们要明白和测光相关的3个概念。

  曝光:

是胶卷或者数码感光部件(CCD等)接受从镜头进光来形成影像。

我们在照相的时候,如果照片中的景物过亮,而且亮的部分没有层次或细节,这就是曝光过度(过曝);反之,照片较黑暗,无法真实反映景物的色泽,就是曝光不足。

  正确曝光:

什么是“正确曝光”?

正确曝光是相对的,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物体的浅色部分和深色部分的反光度不同,要用胶片(或CCD等电子感光器件)正确的表现出物体,针对浅色和深色部分的曝光量也是不一致的。

也就是说,在同一拍摄取景范围内,只要物体反

  光度不用,必然有部分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

所以在这样情况下,只要我们想要表现的主体曝光正确,这张照片就可以说是曝光正确。

现在的相机基本上都有自动测光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让我们拍摄到曝光合适的照片。

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曝光让人不满意的片子。

往往是我们人眼能够看到的景物,拍出照片后,差距会非常大。

这是什么原因呢?

  感光宽容度:

我们还要了解一个概念:

感光宽容度。

从最明亮到最黑暗,假设人眼能够看到以下范围(见图1),那么胶片(或CCD等电子感光器件)所能表现的远比人眼看到的范围小的多,而这个有限的范围就是感光宽容度。

了解这个概念之后,我们就不难了解,为什么在逆光的条件下,人眼能看清背光的建筑物(暗)以及耀眼的天空云彩(明)。

而一旦拍摄出来,要么就是云彩颜色绚烂而建筑物变成了黑糊糊的剪影,要么就是建筑物色彩细节清楚而原本美丽的云彩却成了白色的一片

  图2因为明暗反差过大,云层曝光正确的同时,建筑严重曝光不足,色彩细节全无,成了黑色的剪影。

(但这正是这张图片想要表现的效果,所以尽管建筑严重曝光不足,这张图片仍然可以说是“曝光正确”的片子。

利用了“感光宽容度”原理,正确的曝光云层,而让建筑成为剪影,使片子有一种神秘而又威严的感觉)如果需要将建筑色彩细节能够表现出来,那么天空就会全白的一片。

  可见,合理利用曝光,能够创造出不同感觉的照片。

  测光模式:

了解前面“曝光”、“正确曝光”、“感光宽容度”之后,让我们来了解相机的测光模式。

现在地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基本上都有以下3种测光模式:

  1、平均测光:

对整个取景区平均计算测光值。

  这是一般相机默认的基本测光模式,使用率最为普遍。

在取景范围内光线比较均匀,明暗反差不大的情况下,几乎都能让你得到一张满意的照片。

  2、中央平均测光:

对取景范围中的10-30%计算测光值。

  当需要表现的主体在取景范围中间部分,而环境明暗与主体有较大的差别时,选择中央平均测光,仅对中央大部分区域测光,能使主体的曝光较为准确。

  3、点测光:

又称重点测光,是对取景范围中的1%-5%区域内测光。

点测光模式用的极少,也不易掌握。

但在某些情况下,点测光却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应该使用点测光,并能正确使用点测光,一方面可使主体曝光精确,另一方面利用“感光宽容度”来创造出现实中无法看到的奇妙图片。

  运用点测光:

以下,将对如何用好点测光模式进行图例说明。

  点测光模式适用的情况:

点测光方式在取景内光线分布不均而且反差很大的情况下适用。

这种情况如果不用点测光,可能会造成需要表

  现的主体曝光不正确,太亮至白或者是太暗没有细节。

  曝光锁定:

在使用点测光模式前,需要了解曝光锁定的使用。

相机点测光的测光点在取景区的中心。

使用点测光的时候,需要把取景区中心点(点测光的测光点)对准需要表现的主体来测光。

如果在你想要表现的取景中,表现主体并不在中心点,可以先用点测光的测光点对准表现主体进行测光,并使用相机的曝光锁定功能锁定对主体测光的数据,最后根据自己的想法,重新构图,对焦后按下快门。

大多数相机的曝光锁定都有专门的按钮,能够使我们得以轻松的在曝光锁定后重新考虑构图。

但也有一些相机曝光锁定和对焦都是通过半按快门实现,假如测光点和对焦点并不一致,例如图2的测光点是太阳边的云彩,而对焦点是建筑物,就需要先对云彩点测光后曝光锁定,然后重新构图对建筑物对焦。

有些相机不能提供单独的曝光锁定和对焦锁定,也可以先对主体点测光后记下曝光数据,然后把相机的拍摄模式设臵为M档,按点测光的数据设定曝光数据,然后进行构图和对焦。

  图3从取景环境看,需要表现的主体荷花较亮,而荷叶等较暗,且茎杆参差影响构图。

如果按照平均测光,那么平均测光值就会偏向较暗环境的光线强度,拍摄得到的结果是花叶、池塘曝光正确,而我们要表现的主体荷花确是惨白一片(曝光过度)。

  拍摄这张片子的时候,因为荷花反光较多,荷叶和池塘反光少,利用相机的点测光功能,对主体荷花花瓣进行点测,就能对荷花正确曝光,突出荷花色彩好细节佳,而池塘曝光不足,黑暗掩盖了层次的茎杆,

  更好的强调了主体荷花。

  图4、这是一部臵于屋内的自行车。

大概是下午的时候,屋里没有开灯,阳光从门外照进来。

在取景范围中,光线分布极不均匀,反差比较大(肉眼能够清楚的看到自行车轮胎和车后面的背景)。

  拍摄的时候,点测亮部的钥匙,锁定曝光后,重新构图。

因为前面的反光比较强,导致背景几乎纯黑一片,使画面相当地简洁,突出自行车局部的线条和弧度。

事实上,这也是摄影的魅力所在。

它反映的虽说是真实,但由于胶片(或CCD等)感光宽容度太窄,又与真实看到的不一样。

可以说,如果不是用相机拍摄,肉眼是看不到这样的效果的。

  通过对感光宽容度的了解,预测拍摄的效果,利用点测光,从而在杂乱、平凡的景物中,提炼出这张有意思的片子。

  图5拍摄人物的时候也要注意测光,人像摄影最重要通常就是表现人的脸庞。

  这张图片利用自然光,拍摄时对面部进行点测光,使面部正确曝光,周边环境、衣物由于曝光不足变得黑暗。

画面简洁人物突出,类似影室里用背景布的感觉。

如果平均测光,就会造成周边环境清晰,人脸过曝显得惨白。

  学过摄影的人都知道,要拍摄一张清晰的照片,一般须做到:

采用较高速度的快门,将光圈由最大口径缩小四级;要有大量光线照射到被摄对象上面,被摄对象要保持静止不动;三脚架要放稳,按快门时动

  作要轻等等。

然而,即使注意了这些,很多有经验的摄影师仍觉得拍出的照片不够清晰。

尤其在会议拍摄过程中,会议服务工认为,拍摄动态照片和集体合影,最难掌握的是照片的清晰度。

下面是Mig100会议服务专家为您提供的关于摄像和摄影的要点:

假如你拍摄了一批构图别致、曝光正确、且又确实是你所需要的主题的照片,但唯独其影像模糊,那是再扫兴不过了。

如不留心检查原因,这种现象可能还会出现。

  初用数码相机的摄影爱好者,经常会遇到拍摄出的影像模糊发虚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焦不准、相机把持不稳、曝光组合的选择不当等问题。

  如果取到用自己拍摄的负片或幻灯片洗出的相片时,应立即对负片或幻灯片进行检查,看其是否清晰。

人们往往会认为照片模糊是印相员的过错,他的机器出了毛病,结果从完美的负片或幻灯片制作出模糊的照片。

  第二个需要察看的,是镜头的后镜片。

我们通常对镜头前镜片很重视,这是对的。

可是在会议服务这样既紧张又忙碌的过程中,换镜头时就容易不慎把细微的指印或污痕留在了不易察觉到的后镜片上。

  如果保持相机和镜头处于良好状态而模糊现象仍然存在,那就会得出一个不幸的结论:

肯定是拍摄者自身的问题。

不管怎样,如果问题出在自己身上,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这里介绍几种既简便又迅速的检查方法,它有助于你找出此类问题的原因。

  模糊照片本身就可以提供线索。

你需要判定的是造成模糊现象的原因—一有时通过—只较好的放大镜分析模糊的种类就可做到这一点。

  调焦错误

  如果相机调焦不当,就会使你拍摄的景物模糊,强光区域的四周发虚。

另外,你如果拍摄一张具有一定纵深的物体(如在做会议报告的同事头部)照片,你可能把焦点对在一个平面上(如同事的两只眼睛),结果发现它并不清晰。

那么影像的其他部位(如鼻子或耳朵)是否更清晰呢?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的焦点就是对错了。

如果因相机调焦系统错位,那么必须修理相机。

如果调焦系统完好,那可能是你调焦太粗心,否则,你应借助某种光学仪器对你的眼镜或取景器接目镜进行校正。

不要吹嘘你视力很好,能看见远处的跳蚤。

把取景屏放臵在距你3尺或稍近的能清楚观看的地方,如果你有散光或其他视觉毛病,你不得不靠近才能看清取景屏。

  运动导致模糊

  照片中,如果部分景物模糊,尤其是某些形成一定角度的部位似乎更明显,那么,调焦不是主要原因,而是运动造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