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300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由于基坑施工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各种险情,为能及时排除险情确保安全,应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监控小组,在土方开挖施工阶段进行24h监控,监控内容包括:

基坑水平位移,周边土体道路及管线的变化。

1.2施工现场准备砂袋。

1.3当围护体位移超过预警值时,使用砂袋压载,防止支护结构位移的发展。

1.4当支护结构的位移增大时,必须时可使用挖土机迅速回填土方反压,以阻止位移的进一步发展,并在位移处设置超前支护,待稳定后方可继续开挖。

1.5当施工时遇上流沙等土层时,应先打入竖向注浆管进行加固,然后开挖。

2、为了确保安全施工,针对假设出现的几种险情,制订了如下应急措施:

2.1围护体滑移的应急措施

根据监测信息,如发现围护体位移超过容许值,应即采取如下措施阻止位移:

坑外卸载,具体办法同上相关措施。

在坑内紧急垒堆砂袋或回填压载。

位移较大并有发展趋势时,可在坑内设置内撑。

内撑可为水平撑或斜撑。

可用型钢或坚固的木料支撑。

2.2坑底土体隆起的应急措施

由于围护体滑移造成的坑内土体隆起,应采取处理围护体滑移的措施,同时用重物(叠袋、回填土)压制隆起土体。

由于淤泥绕过围护体流向坑内造成的土体隆起,应在坑内利用重力压制隆起土体的同时,对围护体进行加固。

设置竖向土体(注浆)加固围护体的有效措施。

2.3周边道路或地下管线破坏的应急措施。

造成周边道路或地下管线破坏的直接原因就是围护结构位移或坑底隆起,因此防止发生此种情况的预防措施是:

加强施工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

发生围护位移或坑内土体隆起时,应即采取措施处理。

地表裂缝的应急措施

及时查明地下裂缝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阻止裂缝的发展。

及时用浓水泥浆灌缝。

二、大跨度高支撑模板施工技术措施

本工程平面面积大,根据使用功能,图文信息中心和现代教育中心地下室局部层高6.60米,主体结构一层层高均在5米以上,图文信息中心结构跨度在8.4米,教学楼、教研楼结构跨度在7.2米,现代教育中心最大结构跨度在9.6米,因此对模板支撑体系构造安全要求较高,为保证模板支撑的安全性和混凝土构件质量,确保模板具有较强的刚度和稳定性将采取以下措施。

1、对于大跨度高支模系统,由项目总工负责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对支撑构造体系进行计算,并出具书面资料请专家论证。

2、根据论证结果和施工方案要求,由专人负责施工。

3、根据计算结果、房屋高度、构件跨度,合理确定支撑立杆间距和水平横杆每步高度。

4、为确保稳定性,结构梁板底两端与主体混凝土结构刚性连接,使其连成整体,以增强支撑体系稳定性、减少变形;

5、为确保支撑体系安全性,每4排立杆间距设置水平及垂直钢管剪刀撑,垂直高度方向每4排立杆步距设置水平钢管剪刀撑,形成全封闭立体空间桁架格构体系。

6、实际施工状况扣件紧固程度离散性较大,梁、板底部扣件全部另增加一个双保险十字扣件,以增加扣件的保险程度;

同时要确保钢管、扣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7、适当加大梁板模板底部的起拱尺寸(约7~10nlFn),利用压缩沉降变形抵消一些此部分增加的起拱尺寸;

8、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完成后,组织专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三、沉降缝防渗漏施工技术措施

沉降缝部位墙面渗漏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应有针对性的控制好每一个子分项的施工质量。

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做好填充层和防水层工序施工。

2、对容易引发渗漏的细部构造专人负责施工和检查,上道工序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沉降缝基层和面层施工完成后,进行蓄水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措施

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图文信息中心整板基础厚600,平面积达6000平方米,承台基础深1000以上,基础一次性砼浇筑量较大;

根据结构要求地下室墙、柱、梁及顶板一次成型,必须一次性浇筑完成的要求,为确保结构实体混凝土施工质量,将重点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加以控制,以确保整体工程质量:

1、混凝土质量控制

1.1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

为了减少混凝土总温升高,减少基础温差和内外温差,应采取措施控制出机温度。

依据搅拌前混凝土原料总的热量与搅拌后混凝土总热量相等的热平衡原理,实验和经验已证实,对混凝土出机温度影响的是石子及水的温度,砂的温度次之,水泥的温度影响较小。

因此降低出机温度的最有效办法是降低石子和水的温度。

本工程基础施工正处于冬季,因此自然温度能满足施工要求。

1.2坍落度

坍落度低易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但不利于泵送且易发生堵管故障,造成混凝土质量事故。

考虑到混凝土质量和泵送混凝土的工艺要求,泵送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控制在16-18cm,进入工作面的塌落度严格控制在14±

2cm,

1.3混凝土的浇筑

搅拌车在卸料前,要求高速运转一分钟,确保进入泵车受料斗的混凝土质量均匀。

混凝土的浇灌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斜面分层浇筑进行,采用斜面分层法能明显降低浇筑强度,能减少设备搬移,但砼易离折;

砼供应量过大、过快时,工人来不及认真振捣;

砼供应量明显不足,或时快时慢,或浇筑顺序混乱,又在砼内部容易形成冷缝。

这些可能造成大体积砼内部产生缝隙、孔洞。

采用此法,砼斜向流淌长度应控制在10m以内,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先将下层砼表层充分振捣,再浇筑上层砼,振捣上层砼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砼至少50mm,使上下层砼充分吻合形成整体,然后循序推进,一次浇到顶。

鉴于振动设备易损坏,故应配足振动棒,且有备用的。

要组织好振捣棒的走向,保证砼振捣密实,防止漏震。

1.4泌水处理

在浇筑与振捣砼过程中,上涌的浮浆和泌水会顺砼坡面下流到坑底,应事先计划好泌水行经路线,布置好集水坑,采用潜水泵将泌水排出坑外。

1.5砼的表面处理

砼浇灌后2~3小时,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

在砼初凝前1~2小时,使用混凝土表面抹光机全面打磨提浆,用木蟹打磨,待砼收水,再用木蟹搓平,以闭合收水裂缝。

然后再用塑料薄膜和草袋浇水养护。

初凝时间的确定,采用“贯入阻力法”确定,以贯入阻力值为3.5MPa时为混凝土的初凝状态,同时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与试验室的环境条件有较大的区别,现场施工时,将考虑初凝时间损失5-6小时左右。

2、混凝土养护及温度监测的应用

为防止砼在养护期间产生表面裂缝和收缩性贯穿裂缝,需要保温保湿养护,控制砼内外温差,延缓其降温速度,减小收缩。

砼温度控制指标:

砼上表面与环境温差<30℃,砼上表面与中部温<25℃,每昼夜降温速率≤2℃

2.1保温保湿养护

本工程采用保温养护,目的一是减少砼表面的热扩散,减少砼表面的温度梯度,防止产生表面裂缝;

二是延长散热时间,充分发挥砼强度的潜力和材料松驰特性,使平均总温差对砼产生拉应力小于砼抗拉强度,防止产生贯穿性裂缝。

保湿养护之目的,一是刚浇灌不久的砼处地凝固硬化阶段,水化的速度较快,适宜的潮湿条件可防止砼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

二是砼在保温(25℃~40℃)及潮湿条件下可使水泥的水化作用顺利进行。

早期抗拉能力上升很快,能提高砼极限拉伸和抗拉强度。

掌握温度收缩作用、控制温度应力是控制裂缝的关键;

2.2具体养护措施

砼浇灌完毕,经表面处理后,在其表面先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覆盖一层草袋+一层塑料薄膜+覆盖一层草袋+一层塑料薄膜即三层塑料薄膜双层草袋,塑料薄膜间应相互搭接好,使薄膜下面水汽不会外逸。

上下层草袋也须选合适,不能漏缝,并浇水养护。

为防止雨水造成表面温度突降,在草袋上面还应再加盖一层塑料薄膜,相互间也应搭接好,并紧压在草袋上,防止被风吹开。

其目的是隔离较低温度的雨水对草袋的影响,使砼表面已升高的温度不易散失,缩小砼内外温差,同时保持湿润养护。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包括水泥、砂石、外加剂的检测,保证原材料各性能指标满足要求。

初凝时间不应小于18小时。

2、严格控制混凝土塌落度并保持其稳定性。

3、浇筑过程应严格按照既定的浇筑方向展开。

4、重视表面收光处理对混凝土养护及观感质量的重要作用。

5、机械配置如泵车、振动泵要有备用。

6、养护开始时间为在手按混凝土不起印开始,并应根据气候、测温情况酌情处理,如发现漏覆问题应在半小时内全部处理完成。

7、浇注期间应对恶劣天气的措施:

7.1保持与气象部门的联系,至少应掌握混凝土浇注期间5天天气预报,应尽量避开大雨天气。

7.2如果出现浇注过程中异常情况,对于小雨,可以适当调整配合比来处理,如出现大雨,应立即停止混凝土的浇筑并以塑料薄膜覆盖。

 

五、后浇带处理及防水施工技术措施

因单层面积较大,因此设计后浇带较多,后浇带二次浇筑和防水处理将是本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

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两侧钢筋同时绑扎→固定安放橡胶止水带→浇筑一侧砼→浇另一侧砼→到期清理后浇带二侧浮浆(浇水刷浆)→二次浇筑补偿收缩砼。

2、地下室后浇带防水施工方法

后浇带砼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比底板砼提高一个强度等级,同时砼中应掺加微膨胀剂。

后浇带砼浇注前,原砼表面必须全部凿毛,露出石子,便于与新砼结合密实,以增强底板防水性能。

浇筑后浇带时,将原来预埋在止水条部位的木条剔除干净。

然后直接把止水条卧放在缺口居中位置,用小滚筒略加碾压,排除止水条与砼之间可能储留的空气,并利用止水条的粘性,与砼表面粘结在一起。

注意不能把止水条拉细,也不能皱折。

可用砼钢钉按2~3m间距把止水条钉在砼缺口内,以防浇筑砼时止水条产生位移。

同时,振捣棒在振捣时要确保不能进入止水条250mm范围内。

底板、墙板后浇带处采用钢板止水,在后浇带止水嵌缝处两侧壁另增加凹槽,凹槽内嵌入防水膨胀式橡胶止水条,以形成二次防水效果,后浇带侧壁凹槽采用预设倒楔形木条,施工完毕后将其凿除。

顶板后浇带施工时为确保接口平整,预先在后浇带底部设置600×

600mm铁板,其下用四根钢管连在一起形成小格构柱作为梁下独立支撑,而板下按跨度小于2m设置单根立管,并在水平方向设两道联接,这些支撑直到该处后浇带补浇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

3、细部处理

3.1后浇带两侧隔断采用双层密目式镀锌钢板网,以防止混凝土流淌,给后浇带后期施工的清理带来困难。

3.2施工完成后浇带处及时封闭。

3.3后浇带浇注施工前应将两侧浮浆凿除,确保新旧混凝土粘结。

4、后浇带补浇的时间确定

后浇带暴露时间越长,清理杂物、钢筋除锈工作就越困难,支撑的费用就越高。

因此后浇带应该是在建筑物的荷载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认为沉降应该接近极限时才是最佳时机,这个形象进度的断定或者沉降值的设置将根据设计单位在图纸中明确沉降设计允许值与沉降观测实际数据对比以后,确定可靠的时机。

原则上是尽量提前,以减少对下道工序施工的影响。

七、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材料的关键要求

(1)钢结构使用的钢材、焊接材料、涂装材料和紧固件等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标准的规定。

(2)进场的原材料,除必须有生产厂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外,并应按合同要求和有关现

行标准在甲方、监理的见证下,进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样、检验和验收,做好检查记录。

向甲方和监理提供检验报告。

(3)钢结构工程的材料代用,一般是以高强度材料代替低强度材料,以厚代薄。

(4)钢结构工程使用的钢材,必须按要求进行力学性能实验,其检验项目应根据钢材材质进行确定,对于B、C、D三级的钢材应按要求进行冲击实验。

(5)高强度螺栓应按要求进行预拉力试验。

2、技术关键要求

(1)放样、号料应根据加工要求增加加工余量。

(2)制孔应注意控制孔位和垂直度。

(3)装配工序应根据构件特点制定相应的装配工艺及工装胎具。

(4)焊接工序应严格控制焊接变形。

3、质量关键要求

(1)样板、样杆应经质量检验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料。

(2)大批量制孔时,应采用钻模制孔。

钻模应经质量检验员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3)装配完成的构件应经质量检验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

(4)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要求控制相关焊接参数,并随时检查构件的变形

情况;

如出现问题,应及时调整焊接工艺。

4、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1)建立各设备及工序的安全操作规程,并配备专职安全检验员,随时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安全大检查。

5、环境关键要求

(1)所有原材料及工程剩余材料应堆放整齐,不得随意乱放。

(2)应划分原材料和成品区域,不得混放。

第二节、施工中的重点、难点及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一、工程桩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防破坏技术措施

土方开挖前,操作人员必须认真熟悉桩位施工图,同时对土方开挖深度严格控制。

挖掘方向严格控制按事先控制开挖路线进行作业。

对承台部位的土方,要采用小型挖掘机,运作白天时间进行清坑,清槽,同时施工时必须放慢操作,现场配备专业指挥。

严禁挖掘机直接碰撞工程桩。

夜间挖掘外运土方时,要有足够的照明,承台部位的土方不得挖掘。

人工破除余桩时,必须留设计标高上200mm。

采用小锤凿修,严禁大锤一破到底。

二、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的控制技术措施

1、框架柱主筋保护层,采用焊接定位钢筋进行控制,定位钢筋两头的挑出长度等于柱梁受力主筋保护层厚度,将定型筋的两端按控制线位置和框架柱四侧的箍筋点焊,在模板合模后,定型筋顶住模板,从而达到控制保护层的目的。

在施工过程中支模板时,按照@500mm-600mm的间距成方格网形式布置塑料垫块。

2、框架梁在封模前,在梁的上部和下部主筋部位每隔500固专用保护层加以控制,在浇筑混凝土梁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将泵管用钢筋方凳垫高,将混凝土中加入高效减水剂,采用较小直径的振动棒振捣,在梁侧加垫块@600mmx200m成方格网形式布置。

梁侧采用符合要求的专用垫块,梁底垫块在加工是尺寸加宽,使较小的侧移不至于使梁底垫块脱离造成露筋。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有主次交叉梁,可把两个方向的梁底及配筋同时适当降低,注意钢筋的绑扎顺序,关键是掌握好箍筋高度。

3、平板钢筋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钢筋马凳时,应两个结合使用,根据垫木(一般为竹制跳板2500mm*250mm或者方板)的长度和使用的位置摆放钢筋方凳,铺上竹制跳板或木方以便施工人员站在板上进行操作。

混凝土的厚度以马凳支撑腿上的圈筋标记为准。

楼面浇筑混凝土施工时,施工人员在楼面上分布面积大且较为分散,除采用搭设操作平台的方法外,还应该采用各种方法加强管理控制措施。

三、清水模板节点处理技术措施

1、模板拼缝处理:

剪力墙上模板拼缝全部采取构造拼缝。

做到拼缝不漏浆,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表面效果。

2、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设计:

在柱模设计中,采取将柱模高度分节设计,支模时上、下柱模才拼装成整体、支模拆除时上柱模板保留柱头,梁柱节点模板过渡,下柱模板拆除,周转至下一层模位,上下柱模连续预留模板支拆余量,以保证拆除下柱模板时上柱模板不受扰动。

四、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1、砌体工程的底层和顶层设置通长现浇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为120mm,纵筋为4φ10,箍筋φ6@200,其他层窗台在标高处设置混凝土板带,房屋两端顶层砌体沿高度方向应设置间隔不大于1.3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纵向配筋不少于3φ8。

2、砌筑砂浆采用中粗砂。

3、砌体砌筑完成后30d进行抹灰施工。

4、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满足数量,不得折弯压入砖缝。

5、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采用钢丝网和纤维布加强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顶层粉刷砂浆中应掺入抗裂纤维。

6、墙中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应砌筑平拱或设置过梁。

7、墙体工作段的分段位置设在变形缝处,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差不得超过一个楼层的高度,砖墙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

8、砖墙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

竖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不得出现透明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9、砖墙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竖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不得出现透明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12mm。

10、砌砖操作方法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

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11、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起,对不能同时砌起而必须留槎时,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斜槎高度的2/3。

五、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防治技术措施

引起混凝土楼板的裂缝可分为收缩裂缝、温度裂缝、沉陷裂缝、张拉裂缝、化学裂缝、冻胀裂缝

1、对商品混凝土严格控制采用中粗砂,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小的外加剂减水率不应该低于8﹪,塌落度控制在150mm以内,严格控制粉煤灰用量。

2、钢筋保护层垫块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严格控制板厚及负弯矩筋的高度。

3、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双层钢筋网片之间,交叉线处布线采用过线盒,线管直径小于1/3板厚。

4、现浇板浇筑时,混凝土初凝前二次振捣,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二次压抹,但避免在砼表面撒干水泥刮抹。

浇筑完成后在12h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养护期内,当现浇板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入后续施工;

当砼强度小于设计强度70%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5、现浇板底采用免粉刷措施。

6、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标高、位置与构件的截面尺寸是否与设计符合;

构件的预留拱度是否正确;

所安装的支架是否稳定;

支柱的支撑和模板的固定是否可靠;

模板的紧密程度及保证按规范要求达到强度后进行拆模。

7、钢筋与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安装位置及构件接点连接焊缝,是否与设计符合。

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垃圾、木片、刨花、锯屑、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鳞落的铁皮等杂物,应清除干净。

每个框架柱根部必须留清扫口,避免夹渣形成隔离层。

8、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9、混凝土在浇筑及静置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沉降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的表面裂缝,应在混凝土终凝前予以修整。

10、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时,时间宜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固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

在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应及时处理。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先填2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六、楼面渗漏防治技术措施

1、厨房间、卫生间做高出地面20cm的混凝土止水坎,产与楼板一同浇筑。

厨卫间的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

2、预留洞口位置准确,洞口上大下小,安装管道前管道与楼板接触面做毛化处一层建筑胶再用筛洗过的中粗砂喷洒均匀。

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灌,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砼浇灌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小时蓄水试验;

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

管道安装后,进行24小时蓄水试验。

防水层施工前,将洞口清洗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

3、地面找平层向地漏处按比例放坡,地漏口比相邻地面低5mm。

4、烟道根部向上300mm采用防水砂浆粉刷,卫生间墙面防水砂浆不少于二次刮糙。

七、外墙防渗漏技术措施

1、外粉应采用含泥量低于2%、细度模数不小于2.5的中粗砂,严禁采用石粉、混合粉。

2、抹灰不得采用过期水泥,其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必须合格,粉刷前清除墙面污垢,并提前1d浇水湿润。

外墙洞眼采用半砖、防水砂浆二次堵砌,表面采用1:

3防水砂浆粉严,小孔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分二次填塞密实。

柱、梁粉刷基层采用人工凿毛化处理,并进行喷水养护;

基层平整度偏差超标时,进行局部凿除,用聚合物砂浆进行修补。

外粉必须设置分格缝,外墙涂料找平腻子不大于1mm。

外墙抹灰必须分层进行,严禁一次成活,各层接缝位置要错开,并设置在砼梁、柱中间。

粘贴面砖的外墙用防水砂浆刮糙时,门窗洞口四周墙面刮糙底层与糙面层位置错开,外墙面砖嵌缝采用勾缝条抽压出浆至密实。

窗台、窗眉、阳台、雨蓬、腰线和挑檐等处粉刷的排水坡度不小于2%,不得出现爬水和排水不畅的现象。

八、外门窗防渗技术措施

1、安装前对窗进行取样,检测其三项性能指标。

2、门窗框安装前对墙洞进行防水砂浆刮糙处理,然后进行外框安装。

3、门窗安装采用镀锌铁片连接固定,严禁采用长脚膨胀螺丝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

4、门窗洞口干净干燥后打发泡剂,发泡剂连续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5、门窗框外留5mm宽打胶槽口,打胶面干净干燥后打中性密封胶。

九、屋面防渗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