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3012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6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引水隧洞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施工准备...........................................

1、施工现场调查..........................................

2、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和有关材料的准备及组织进场..........

3、临时工程.............................................

4、技术准备..............................................

第三章总体施工部署安排...................................

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及主要人员安排........................

2、施工总体部署..........................................

3、总工期安排............................................

4、劳动力组织及任务划分..................................

第四章分项工程施工顺序...................................

1、总体施工顺序..........................................

2、工程各工区施工顺序....................................

第五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方法.........................

1、土石方开挖............................................

2、石方洞挖..............................................

3、砼施工................................................

4、灌浆施工..............................................

第六章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主要措施..............................................

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和文明施工.............................

1、安全保证措施..........................................

2、搞好文明施工.........................................

第八章环境保护措施......................................

第九章雨季及讯期施工安排................................

附件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附件二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图..........................

附件三施工总进度表....................................

附件四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施工组织设计

本施工组织设计,系依据业主提供的该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及附图及我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

工程设计施工总工期为18个月,若我方中标,我们将在业主规定的时间内及时进场组织施工,并进一步提供更详尽的施工组织安排。

 

第一章概述

本工程主要由进口钢筋砼启闭塔、引水隧洞(包括2个支洞)、调压竖井等组成。

进口位于库内左岸的山坡上,岩石为风化泥岩夹砂岩,属Ⅲ类围岩;进口设置钢筋砼启闭塔,由进口和闸门段组成。

进水口底板高程为640.00m,顶板采用椭圆曲线,边墙也采用椭弧曲线与隧洞相接;进口尺寸为5×5m,闸门启闭平台高程686.00m,其上设有启闭机室。

本工程引水隧洞洞长5239.420m,坡降i=0.306%,其中在洞2+224.110和洞3+806.590处分别设置了一号和二号施工支洞。

主洞采用圆形断面双层钢筋C20砼衬砌,Ⅲ类围岩开挖断面面积30.19m2,洞径为6.2m,衬砌厚0.50m;Ⅳ类围岩段开挖断面面积34.21m2,洞径为6.6m,衬砌厚度为0.7m;成型断面洞径3.0m;在Ⅲ围岩段洞内每隔3m预埋回填灌浆孔,灌浆压力为2~3kg/cm2,在Ⅳ围岩范围内进行全断面固结灌浆,排距2.5m,孔深3m,灌浆压力为6~8kg/cm2。

施工支洞采用城门墙式,净宽4m,拱顶净高3.5m。

衬砌厚度50cm。

调压竖井设在洞5+029.110处,井顶高程为705.10,井底高程为630.30,井高74.8米。

井半径为6米,开挖段衬砌厚度为2m,开挖断面积为227m2。

第二章施工准备

 

1、施工现场调查

我公司接到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后,立即组织了一个经验丰富的由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现场调查组,对施工现场和工程沿线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交通运输等情况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和踏勘,初步确定了施工队伍、机械设备、临时道路、临时设施、水源管路等,以便于管理、有利于施工组织出发,做出较切合实际的工程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法及计划安排。

2、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和有关材料的准备及组织进场

2.1我方接到业主的中标通知书后,立即组织力量较强的先遣队伍进场,做好有关方面的准备工作,完成队伍的设营、临时房屋的搭建、临时便道、栈桥的修筑。

同时组织施工队伍、机械设备陆续调迁上场,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我方接到开工通知令后,将立即展开施工。

2.2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主要是以大平板车、汽车为主。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3、临时工程

临时便道、临时房屋、水、电、仓库、储料场和砼搅拌站等设施,依据业主提供的资料,结合我方现场实际调查情况进行安排,临设布置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4、技术准备

4.1中标后,我方将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更进一步地做好施工设计图纸的审核和现场调查核对工作,以便按照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业主的要求,提供更为详尽的施工方法和安排。

4.2参照业主提供的测量技术资料,首先进行贯通复测,根据贯通工程的要求,复测将建立不低于四等精度的平面和;高程独立控制网。

为了与原工程设计衔接,测区将利用原测量网中的一点座标和一条边的方位及一个起始点的高程。

复测成果经测量工程师确定无误后,组织进行施工定位放线,埋设桩橛,对重点的点和线,埋设永久桩和护桩,确保工程位置的准备无误。

4.3依据业主提供的参考资料和现场踏勘调查情况,对各种工程材料做进一步的核实并取样鉴定,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供实验结果,在合格的基础上作好各种配合比的选定试验工作。

对外购的成品、半成品等各种材料及时按规定取样检验,确定采购厂、点。

第三章总体施工部署安排

 

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及主要人员安排

本工程设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法管理,下设三部,即:

工程部、质检部、财物部。

下辖施工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和测量队,其中施工一队负责引水隧洞进口(包括启闭塔)、施工二队负责施工支洞一的两个工作面、施工三队负责施工支洞二的两个工作面、施工四队负责引水隧洞出口施工,施工五队负责调压井工程施工,测量队负责各整个工区的施工测量工作。

项目经理部对工程实施全面、全过程的施工组织管理,严格履行合同条款,按期保质保量完成规定的工程施工任务。

项目经理部组织管理机构及主要人员安排见组织机构框图、人员安排表。

2、施工总体部署

各工区临时临时建房工作量如下:

a、引水隧洞进口(包括启闭塔):

临时建房500m2。

b、施工支洞一洞口:

临时建房800m2。

c、施工支洞二洞口:

临时建房800m2。

d、引水隧洞出口(包括调压竖井):

临时建房1200m2。

具体生活、生产设施布置详见施工总体布置图。

3、总工期安排

本工程总工期为18个月,主要包括土石方开挖、隧洞衬砌、隧洞灌浆工程等。

为了更有利的保证施工进度,在施工计划安排上着重引水隧洞进口(包括启闭塔)的施工,以确保工期。

3.1施工准备期

从进场起,计划用15天时间陆续完成场地平整、场内交通、施工生产生活房屋建筑、临时设施等建设,并同时尽快完成洞口土方明挖。

3.2主体工程施工期

引水隧洞进口工区:

从第1个月中旬至第4个月底共3个半月完成土石方明挖;继而同时进行隧洞洞挖掘进和进口启闭塔施工,至第12个月中旬计7个半月后停止洞挖掘进;掘进后进行C20砼衬砌,计划至第16个月底完成衬砌,衬砌后一个月即可进行灌浆施工,灌浆施工与第17个月底完成;与此同时启闭塔及进口其它工程从第6个月底至第11个月底完成施工任务。

引水隧洞出口工区:

完成准备工作后,用30天的时间完成洞口的土石方开挖;隧洞洞挖掘进从第3个月至第9个月底完成;掘进后进行C20砼衬砌,至第15个月底完成衬砌工作,衬砌后一个月即可进行灌浆施工,灌浆施工与第16个月底完成。

支洞一工区:

在完成准备工作后,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洞口的土石方开挖;后立即进行隧洞开挖,从第2个月上旬至第8个月底计6个月完成施工;开挖后进行洞内C20砼衬砌施工,至第14个月中旬完成衬砌工作,衬砌后一个月即可进行灌浆施工,灌浆施工与第15个月底完成。

支洞二工区:

在完成准备工作后,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洞口的土石方开挖;后立即进行隧洞开挖,从第2个月上旬至第8个月底计6个月完成施工;开挖后进行洞内C20砼衬砌施工,至第14个月中旬完成衬砌工作,衬砌后一个月即可进行灌浆施工,灌浆施工与第15个月底完成。

调压井工区:

调压井工程在进场完成准备工作后,立即开始上调压井公路的施工,计划从第1个月中旬至第4个月底完成公路和井口回车场的开挖施工;从第4个月开始进行调压井导井(2m×2m)开挖,至第6个月上旬完成导井开挖;竖井扩挖从第6个月上旬开始至第7个月中结束;C20砼衬砌及塔身施工在开挖全部完成后及时进行,计划从第7个月中旬至第12个月中完成,井身部分灌浆工作在第9个月开始,至第12个月中旬结束,塔身回填及其它工作在第12个月至第14个月中旬完成。

各工区灌浆施工可在砼衬砌施工保证龄期后及时进行,整个隧洞工程回填灌浆在第17个月底全面完成。

3.3收尾工程

工程第17个月下旬完成收尾工程,撤离工地。

施工进度计划详见施工总进度计划表。

4、劳动力组织及任务划分

本工程平均上场人数180人,高峰期人数250人,共投入五个施工队,其中一队负责引水隧洞进口工区的施工,二队负责引水隧洞出口工区的施工,三队负责一号支洞工区的施工,四队负责二号工区的施工,五队负责调压竖井工区的施工。

1个测量专业队,负责隧洞施工的全线的测量工作。

引水隧洞进口工区的施工为进口启闭塔工程及引水隧洞进口段工程;引水隧洞出口工区的施工为隧洞出口段工程;一号、二号支洞工区各为其支洞出口施工段沿引水隧洞两端的隧洞工程;调压竖井工区的施工为调压井公路及调压井工程。

第四章分项工程施工顺序

 

1、总体施工顺序

____县____电站引水隧洞工程的施工是____电站工程能否按期,顺利完工的关键和重点,本着突出重点攻难点的原则,在施工安排上,要围绕着关键线路的施工为中心,争取早开工、早进洞、稳扎稳打、均衡施工,尽可能的缩短引水系统的施工工期,使工程尽早竣工投产。

因此,施工总进度计划必须围绕着关键线路的施工来进行安排,优化各工点、各施工工序之间的衔接和组合,力争以最短的时间,保质保量完成工程施工任务,为电站的全面竣工和按时发电创造条件。

2、工程各工区施工顺序

2.1引水隧洞进口工区施工顺序:

准备工程--洞口明挖――引水隧洞进口段开挖(同时施工进口启闭塔工程)――隧洞C20衬砌――隧洞回填、固结灌浆。

2.2引水隧洞出口工区施工顺序:

准备工程--洞口明挖――引水隧洞出口段开挖――与调压井贯通――隧洞C20衬砌――隧洞回填、固结灌浆。

2.3支洞一、支洞二工区施工顺序:

准备工程――洞口明挖――支洞隧洞开挖――支洞隧洞C20衬砌――隧洞回填、固结灌浆――两工作面开挖主洞――主洞隧洞C20衬砌――主洞隧洞回填、固结灌浆。

2.4调压井工区施工顺序:

准备工程――调压井公路开挖及调压井石方明挖――调压井导井开挖――调压井扩挖――调压井C20砼衬砌――调压井塔身施工――调压井回填、固结灌浆。

 

第五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方法

本工程引水隧洞洞线较不长,工期较紧。

为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在施工布置上要求,各工区工点,统一指挥,相互协调,有效利用工作面,合理安排各工序平行、交叉作业,力争以最短的工期,保质保量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各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

1、土石方开挖

土石方开挖包括隧洞进口、隧洞出口、洞口明挖及调压井石方明挖。

土方明挖采用分级开挖方式,每级高度10~15m,采用PC200挖掘机挖土装车,辅以松动爆破相结合,5T自卸车运土到弃碴场弃碴。

石方明挖采用梯级开挖,台阶3~5m,气腿式风钻凿岩,边坡采用预裂爆破,1.0m3挖掘机配合5T自卸车运至碴场弃碴。

各洞口施工前先做好仰坡上截水沟以及洞口山坡的危石清理工作,洞口明挖完成后,做好洞口仰坡支护和加固,以利进洞。

2、石方洞挖

本工程隧洞开挖均采用新奥法施工技术。

隧洞围岩以Ⅲ类围岩为主,Ⅳ围岩相对较少,洞身成洞条件较好,自稳能力较高,地下水埋深较深,虽有几条碎裂带与隧洞斜交但总体说来,隧洞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因此,在进行隧洞施工时,我们采用全断面爆破法施工,应用新奥法原理进行施工。

一、光面爆破

1.钻孔机具配备和钻孔安排

钻孔机具主要由施工方法决定,由于选定采用全断面爆破法施工,因此我们选用手持气腿式风钻凿岩。

根据经验,中等断面隧洞的炮眼直径常为40mm。

炮眼深度2.5m。

炮眼密度为2~3个/m2。

对于光面爆破来说,准确的打眼是十分重要的。

再好的爆破设计如果炮眼打得很不规矩,也得不到预期的爆破效果。

虽然直接影响光面爆破效果的是周边眼和内圈炮眼,但是实际上,从周边眼和内圈眼特别采取如下措施:

a、打眼前,要先放好断面中线,水平。

并在开挖面画好轮廓线,再按设计图布置炮眼位置。

b、开眼位置应准确,最大偏离不宜大于5mm。

一般情况下,周边眼不应有偏向轮廓线内的误差。

c、周边眼一般应以0.05(小于3m深的炮眼)的斜率外插打出。

这是为了保证钻机厚度所必须的。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钻爆法开挖的隧洞必然纵向轮廓呈锯齿形:

锯齿形的齿高,一般也称为“两炮衔接的台阶”通常应是必需的最小值。

而且也成为衡量光爆质量的指标之一。

所以设计纵向开挖轮廓线的正确画法应是锯齿形,而不应是一条直线。

也就是说,必需的齿高&值是不能算作超挖的。

本工程&采用15cm。

d、辐射状外插的周边眼,其间隔应均匀。

内圈炮眼至周边炮眼的排距误差应不大于5~10cm。

眼深超过2.5m时,应使内圈炮眼于周边眼有相同的斜率倾角。

e、各炮眼应直线钻进,眼底应尽量落在同一平面上。

打好的炮眼按图验收,不合格的原则上应填死重打。

输水隧洞开挖炮眼布置图

2、装药结构

装药结构的设计。

通常指周边炮眼,在软弱围岩条件下,也包括内圈炮眼。

装药结构应满足以下要求:

与设计的单孔装药量,装药集中度相适应。

装药中心相当于临界深度,及相应的线装药密度。

正确的不偶合系数值,及较理想的不偶合装药结构。

起爆体的位置,起爆方向,起爆方法及起爆时差等符合爆破设计的技术要求。

国内外都研制了适用于光面爆破的专用炸药。

根据国内可能提供的器材,我们取得的一定经验,可以实际推广应用的器材主要有:

a、1#,2#岩石销铵炸药加工的小直径药卷。

药卷直径可以是20mm,22mm,25mm,药卷长度可以由20cm到60cm。

b、低密度,低爆速炸药。

c、传爆线或传爆线束为主要装药。

传爆线现在还只能用标准传爆线。

d、起爆器材,一般应使用毫秒雷管及传爆线网。

大断面一次爆破时,最好采用毫秒雷管与分秒雷管或半秒雷管配套起爆,近年来我们使用传爆管毫秒雷管效果较好。

任何情况下,无论采用何种装药结构时,炮眼口都要求用炮泥妥加堵塞。

堵塞长度一般不宜小于20cm。

 

装药结构图

结构形式

示意图

说明

间隔不耦

合装药

毫秒微差导爆管雷管

导爆索

炮泥

φ25mm小药卷

导爆管

炮泥

φ32mm药卷

φ32mm药卷

1、此图为光爆眼装药结构图;

2、孔外雷管延时;

3、导爆索起爆。

耦合连续反向起爆装药结构

此图为掏槽眼、辅助眼、底眼装药结构

⑴、炸药及其性能

掏槽眼:

φ32mm2#岩石铵梯炸药

辅助眼:

φ32mm2#岩石铵梯炸药

光面眼:

φ20mm2#岩石铵梯炸药;炸药性能见表。

炸药性能表

炸药名称

密度

g/cm

爆力

ml

爆速

m/s

列爆距

cm

猛度

mm

每节

药重g

每节

药长

φ22mm2#岩石铵梯炸药

0.85∽1.01

≥320

2900∽3000

≥5

≥12

70

200

φ32mm2#岩石铵梯炸药

0.95∽1.1

≥320

≥3200

≥5

≥12

150

200

φ32mm2#乳化炸药

1.05∽1.31

≥320

4000∽5000

≥10

≥16

150

200

注:

若施工中遇到有水现象,改用2#乳化炸药。

⑵、起爆材料

①材料:

采用1∽16段非电毫秒延期导爆管雷管,8#纸质雷管,导火索。

调压井导井和竖井的开挖采用1∽10段毫秒电雷管爆破。

②起爆方法:

用导火索,8#纸质雷管引爆导爆管雷管、导爆管雷管起爆炸药。

⑷、每循环装药量(Q)

Q=q.S.L.η

式中:

q─隧洞取1.7,施工支洞断面取1.3。

⑸、循环实际装药量(Q实)

Q实=Σn×N×G

①、隧洞开挖:

Q实=(14×8.5+6×9+5×11)×0.15+17×4×0.07

=38.96

②、施工支洞:

Q实=55.2

⑹、实际单位炸药消耗量

Q实=q实消.S.L.η

①、隧洞开挖:

q实消=1.72

②、支洞开挖:

q实消=1.29

钻爆设计

⑴炮眼数目

炮眼数目的多少直接影响每一循环凿岩工作量、爆破效果、循环进尺、隧洞成型的好坏。

暂按下式计算炮眼数目,在施工中,根据具体情况再作调整,以达到最佳爆破效果。

炮眼数目N,按下式计算:

N=q•s/rη

式中:

q——炸药单耗量,取q=1.3kg/m3

s——开挖面积,s=30.19m2

r——每米长度炸药的重量,2号岩石销铵炸药r=0.78kg/m

η——炮眼装药系数,取η=0.7

经计算,N=67,光面爆破需多增加周边眼21只,共计88只。

⑵每个炮眼的装药量

①掏槽眼

Q1=η•L•r

式中:

η——炮眼装药系数,取η=0.8

L——眼深,L=2.5m

r——每米长度炸药量,r=0.78kg/m

经计算Q1=1.56取Q1=1.5kg

②辅助眼

Q2=η•L•r=0.7*2.3*0.78=1.25kg取Q2=1.20kg

⑶光面爆破参数

针对Ⅺ类岩石初次选用如下爆破参数,在施工中可按照选定的参数总结每次爆破效果,测量半孔率和轮廓不平整度,不断调整光爆参数

周边孔间距a=(15~10)d=(15~10)*43mm=645~430mm

密集系数m=a/W=0.65~1.0,Ⅺ类可选为0.8~0.7,

最小抵抗线W=600~400mm

岩石坚固系数f

不偶合系数k

装药量q(g/m)

炮孔间距a(cm)

最小抵抗线W(m)

2~4

2~2.4

50~125

0.4~0.3

0.4~0.3

4~6

1.6~1.8

100~200

0.45~0.35

0.45~0.35

6~10

1.4~1.6

150~250

0.5~0.4

0.55~0.45

⑷装药起爆

光面爆破宜采用细药卷,起爆时注意以下事项:

①周边孔应该同时起爆才能保证光面爆破效果;

②起爆顺序为先掏槽孔,再辅助孔,辅助孔起爆后再起爆周边孔,底孔最后起爆;

③底孔内装一个粗药卷,以克服岩体挟制作用;

④为了减少超挖和降低工程造价,开挖过程中,加强断面量测,并及时处理个别欠挖部位,修整开挖断面,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3、光面爆破的施工

施工方案的确定:

隧洞开挖的施工方案,诸如:

全断面一次爆破,半断面正台阶法,各种分部开挖方法等等,各爆破方法之间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

譬如,软弱围岩条件下钻爆法开挖的隧洞,只有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才有可能采用全断面或大断面法施工。

不同施工方法时,将参照采用的爆破方案列于表C。

不同施工方法时的爆破方案

表C

 

硬岩

中硬岩

软岩

上半断面光面爆破

下半断面光面爆破

全断面光面爆破

上半断面光面爆破

下半断面光面爆破

上半断面光面爆破

下半断面预裂爆破

全断面光面爆破

上半断面预留光面层光面爆破,下半断面预裂爆破

上半断面光面爆破

下半断面预裂爆破

上半断面光面爆破

下半断面预裂爆破

全断面光面爆破

光面爆破预留光面层光面爆破

光面爆破预留光面层光面爆破

光面爆破,预裂爆破预留光面层光面爆破

二、量测技术方案

1、量测项目

根据技术规范隧洞工程的量测及监控要求。

我们初步确定三个量测项目:

1山体变形(地表下沉)量测;

2隧洞周边收敛位移(净空水平)量测;

3拱顶下沉量测。

2、量测断面和测点的布置

1断面的间距

量测断面的布置数量与地质条件和工程性质有关。

一般50~100m布设一个。

拱顶下沉。

周边收敛及围岩内位移,原则上应在同一个断面内进行。

地质条件变化显著时,其间距应缩短,拱顶下沉,水平收敛位移量测间距见下表D。

表D

围岩类别

量测断面间距(m)

30~50

50~100

100~200

自定

注:

①施工的初期阶段或地质变化显著,位移及下沉量大时可取表中较小的间距,根据情况还可以更小一些;②当施工进展到一定程度,地质良好变化不大,且位移及下沉量较小时,可取表中较大数值,根据情况也可以再加大。

地质下沉量测沿隧洞纵向的量测断面间距如表E。

表E

覆盖厚度(h)和隧洞开挖宽度(D)的关系

量测断面间距(m)

D

20~30

h

10~20

浅埋隧洞多为土沙隧洞或软岩隧洞,往往产生地表下沉,地表下沉量测必不可少。

观测桩间距不大于5~10m。

2测点布置

⑴净空变形(水平收敛)的测点布置

净空变形量测的测线(点)数以表1-1为标准,表中的测线(点)数是大致的标准,监察人员可根据每座隧洞施工的实际量测资料进行判断予以变更。

(2)拱顶下沉的测定布置

量测拱顶下沉的测定,原则上应在隧洞拱顶的中心点。

但因施工防碍或变形量过大,量测工作不便进行时,也可将测点设在拱顶中心之外。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