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3276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简介

本单元所选文章以亲情为主题,有《散步》、《秋天的怀念》、《羚羊木雕》、《散文诗两首》几篇课文,要求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流利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本单元的的写作主题是: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单元的学习步骤:

步骤一:

单元整体预习(3课时)。

在学习圈点勾画阅读方法的基础上,通读全单元课文,理清字词障碍。

能用不同的方式朗读本单元课文并形成自己初步的阅读体验,能感受到不同内容的亲情。

步骤二:

理解内容,解读亲情(2课时)。

重在引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中,理解内容。

并能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反复体会,形成自己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深入体会到字里行间流淌出的亲情。

步骤三:

品味语言,学习表达(2课时)。

重在引导学生能从文章中找出关键性语句,能在反复的朗读品味中体会语言表达的作用,并能总结学习借物抒情这种重要的写作手法。

步骤四:

综合性活动——感悟亲情(2课时)。

让学生学会从生活实践中选择材料,利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以达到学生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

步骤五:

单元反馈(2课时)。

本模块主要是针对单元目标进行查漏补缺,在落实基础的基础上,再读文本温故知新,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单元整体目标:

1、 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的方法。

2、 能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3、 能抓住关键语句研读课文并形成自己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4、 能从生活中搜集有关亲情的素材,从中感悟亲情并能够流畅表达。

5、 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体验,珍惜亲情,关爱亲人,承担责任。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步骤一:

单元整体预习教学设计(设计人位兰双)

   本单元是抒写亲情的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领悟亲情,感悟亲情。

通过本单元的预习课,我们要让学生在掌握本单元的字词和文学常识的基础上,学会朗读和默读的阅读方法,学会圈点勾画的阅读法,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扫清文字障碍。

2.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

3.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能够从整体上感悟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

三课时

【单元整体预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会学生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

在这一环节中首先要明确的是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使用下列符号:

1、好句子:

﹏﹏﹏。

2、疑难句:

     ?

3、重点理解的字词:

·····。

5、文章的重点和或中心思想:

=。

6、重点段[]。

7、全篇课文的分界∥,段内的分层次。

8、打算摘抄的词语:

﹏ ﹏ ﹏。

2.让学生尝试用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阅读整个单元的课文。

3.让学生交流自己圈点勾画的内容,老师以《散步》这一课为重点进行指导。

第二课时:

一、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导学案,实现单元整体预习

(一)《散步》导学

1.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所以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朗读指导: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要把握语调、语速、注意节奏、重音、揣摩作者的情感)。

2.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导学案上的下列题目,从而完成对整篇课文的整体把握。

我们为什么要去散步?

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分歧?

分歧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二)《秋天的怀念》导学

(1)作者双腿瘫痪后,表现怎么样?

(2)母亲是如何安慰我的?

(3)母亲的病情如何?

(4)她为什么不肯将病情告诉我?

(5)课文最后写菊花的用意是什么?

(三)《羚羊木雕》导学

1.要求学生默读本篇课文,因为本篇课文是一篇小说,所以要求学生在默读课文的时候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画出小说的六要素,即在这篇课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2.另外在读完课文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来讨论导学案上的题目“如果在你的生活中你的父母不同意你和你的好朋友交往,或者说你好朋友的坏话,你会怎么做?

(四)《金色花》导学

1.因为本文是一篇关于母爱的散文诗,所以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散文诗。

在朗读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朗读指导: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要把握语调、语速、注意节奏、重音、揣摩作者的情感)请同学们用最饱满的热情,把对母亲最真挚的感情通过你的声音和大家一起分享。

2.在展示的过程中完成学案上的下列题目:

(1)“我”变成金色花之后干了些什么事?

(2)这篇文章中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

(五)《荷叶母亲》导读

1.因为本文是一篇关于母爱的散文诗,所以大家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散文诗。

朗读的要求同《金色花》。

2.在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读明白导学案上有关这一课的题目。

二、请每个小组自选展示任务,每组任务不同。

根据班里学生的情况将任务分成5个板块,每个小组一个板块。

展示总要求:

在展示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每篇课文,把课文的朗读贯穿整个展示过程。

一个小组展示积累与运用,基础知识和有关泰戈尔、冰心文学常识的学习和记忆。

其它五个小组每组展示一篇课文,重在用自己创新的形式展示有感情朗读和对文章的整体独特的体验。

展示提示:

    《散步》这一课,在展示过程中要重点是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在读的过程中可以分角色朗读。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浓浓的亲情;《秋天的怀念》这一课重在展示学生朗读能力;《羚羊木雕》这一课,在展示过程中可以将《羚羊木雕》用自己的语言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并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明白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展示《金色花》这一课,在展示过程中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朗读,要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明白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荷叶母亲》这一课,这一课的重点还是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可以齐读和分段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明白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三课时:

展示课

一、导入:

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莫过于亲情和友情,亲情是我们人生之树的根,是我们起航的船,回归的岸,它像一股甘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友情就像婆娑的树叶,带给我们启迪和智慧,带给我们安静和祥和。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畅游亲情和友情之河。

现在我们大家就一起开始我们的展示课。

(教师用优美的语言调动并感染学生)。

二、齐读学习目标和展示要求。

(让学生在上课之前明白我们这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在展示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

三、预展交流(三分钟)(学生在自己的展区前,进行预展,熟悉展示的环节,确保展示的流畅。

四、学生展示:

展一:

积累运用

展示重点字词和文学常识。

展二:

《散步》

   【在展示的过程中重点要让学生读,在读的过程中要中注意要把握语调、语速、注意节奏、重音、揣摩作者的情感】

展三:

《秋天的怀念》

【让学生朗读令自己最感动的一段】

展四:

《羚羊木雕》

   【这一课比较简单,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只要把文中所涉及的的主要人物和小说的六要素展示出来就行了】

展五:

《金色花》

   【在展示的过冲中,学生可以通过分角色的朗读,在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读让学生明白这个小男孩在变成金色花之后一共做了几件事,如果学生通过展示掌握不住的话教师再点播】

展六:

《荷叶母亲》

   【《荷叶 母亲》是一篇关于母爱的散文诗,所以在展示的过程中要通过读让学生能够体味到浓浓的亲情。

四、小结:

  通过对本单元的预习,我们可以初步感知文中所描写的母爱、手足情和友情。

我希望同学们通过对这一单元的学习,要深深体会到在我们生活中的母爱、手足情和友情。

       

本单元是以亲情为主题的文章,在预习过后,掌握了一定量的字词,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题内容。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理解作者的情感。

另外,正确领悟课文内容,也会为后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亲情美。

 

2、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亲情,把握主题。

【展示课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导入

二、学生齐读本节课学习目标

   让学生目标明确的学习,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内容主题。

三、教师明确展示要求,利用三分钟时间进行小组预展。

   让学生注意展示时应注意的问题,更能体现高效课堂的理念。

四、展示过程

展一《散步》——散步的意义

   从散步中可以感受到情亲的温馨,生命的可贵、尊老爱幼的美德。

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两个关键点:

一、面对分歧“我’做出顺从母亲委屈儿子的原因你、二、如何理解文章末尾所说的“整个世界”。

在展示中要注意“我”这个人怎么样?

“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分别怎么样,,既要展开,又要聚焦,聚焦到“我”的孝敬上。

展二《秋天的怀念》——母爱的伟大

   这是一个______的故事。

(要求:

从时间、人物、事件、情感等角度用一句话概括。

小组互相听读,交流,评价。

在本单元,《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比较难理解的课文,以一个简单的填空形式让学生填入一个词语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也是让他们选择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角度。

教师要在学生展示过程中,提示他们选取多个词语,进行多种角度的理解。

老师可以给一个示范:

“这时一个感人的故事。

一位母亲身患绝症、病入膏肓却无微不至地照料自己的儿子、安慰他、鼓励他”。

展三《羚羊木雕》——解决冲突

   这是关于亲情和友情的故事。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亲情、友情,为两种情感找到一个平衡的桥梁。

教师可以追问:

父母对我和万芳的友情是怎么看的?

从奶奶的行为中猜一猜她是怎么看待友情的?

这样追问可以让学生理解家人对友情的态度。

这篇课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可以适时做出如下追问:

你在生活中遇到此类情况吗?

你的父母怎么做的?

你是如何处理的?

展四《金色花》——感恩的童心

   我读出了一个           的孩子或一个            的母亲。

(提示:

母亲:

关爱孩子,沉静安详,善良慈爱,有修养,有生活情调,有虔诚的信仰

        孩子:

天真淘气,活泼可爱,孝顺机灵,天生善良)

(要求:

引导学生结合散文诗中的内容情节进行个性化的分析。

展五《荷叶母亲》——母爱的荫蔽

   老师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有没有抓住最能表现主题的句子进行展示,如果没有可以引导台下的同学进行补充,或者老师引导学生再重读这些关键语句。

学习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老师要注意在学生展示时适当追问,例如“当雨点来的时候,母亲不在身边,我们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来谈,有真情实感,有自己的思考和领悟。

通过谈论自己的母亲,讲述和母亲有关的小故事,加深对母亲和母爱的理解。

展五真情回馈——写给母亲的文字

   学习到这里,几篇充满爱意的课文已经把学生带入了浓浓的亲情世界了,学生心中一定有很多感触,有很多话想说给自己的家人。

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亲情文字,给他们几分钟时间进行当堂创作,可以是一段话,可以是一首诗歌,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就可以。

学生创作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另外,听读的学生可以进行积极评价,并能提出有价值的修改意见。

五、结束语

   每一个同学都在用心用情品味和亲情有关每一个文字,老师看到了你们那颗充满热情的心。

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理解母亲,理解亲情,理解同时来自亲情的批评与呵护,学会用我们简单的方式回馈他们。

请大家记住,亲人,永远是危险来临时,第一个冲到我们身边、给我们撑起一方保护的人!

请大家给这无价的亲情,一次最热烈的掌声吧!

 

        

步骤三:

“品味语言学习手法”教学设计(设计人位兰双)

在学习了本单元的内容与主题之后,下面是品味语言、学习写法,这是本单元最值得探究的地方,学生会找到很多不理解的地方,要把握住亲情这一主线,围绕主题分析;同时学习托物寄情的写法。

【学习目标】

1、体味推敲重点词句在表现亲情中的意义和作用。

 

2、学习托物寄情的写作手法。

【导学指导】

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节预习,第二节展示。

一、预习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本单元课文,使用圈点勾画法,画出最欣赏的或者不理解的句子。

二、展示

   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较为全面地把握了第一单元《散步》、《秋天的怀念》、《羚羊木雕》、《金色花》、《荷叶 母亲》、的主要内容;本节课之前,在自习课上已经请同学们用圈点勾画法在课文上进行标注,用波浪线画出你最欣赏的句子并写出评语;再用直线画出你不懂的句子,在旁边加上问号。

下面我们就逐篇来品味语言,加深我们对这几篇文章的理解。

提示:

赏析语言时,一定要结合文中的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句,切忌断章取义。

    在展示时,不再分组,按照这四篇文章的顺序,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及时追问,把问题引向深入。

三、问题预设与教师追问

1、《散步》

“我”为什么“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为什么偏偏想到的是生命?

“我”当时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的与生命有什么共同点?

“她早已习惯于听从她强壮的儿子”,“他还习惯于听从他高大的父亲”,这两句里面,“强壮”、“高大”两个词,能互换么?

(仔细分析这两个词是相对于什么人而言)

“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怎么理解?

(中年人的世界是有什么组成

的?

结合自己的家庭结构想一想)

2、《秋天的怀念》

品读有关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的词句,如两个“偷偷地”、“悄悄地”、“扑”、“忍住哭声”从一个个细节体会母爱的伟大。

3、《金色花》

“我不告诉你,妈妈”(为什么不告诉母亲自己去哪了呢?

表达了什么感情?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是真的“坏”么?

用这个字表达了母亲什么感情?

本文以“金色花”为题,用意何在?

4、《荷叶母亲》

“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散尽了呢?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荫

蔽”为了表达什么感情?

5、托物寄情的写法

  品味完语言,我们还得注意这几篇课文的写作手法。

作者借金色花表达对母爱的赞美回报之情,借荷叶赞美母爱保护孩子的伟大,借风筝表达对童年往事的悔恨之情。

这种写法叫托物寄情。

我们今天以“我是__________(小船、小树、小草、火把、春风……)”为题,写一则小作文,300字左右,表达自己的感情(坚强、勇敢、韧性、执着、思念、团结……)

(指导1:

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亲情文字,可以是一段话,可以是一首诗歌,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就可以尽情创作。

(指导2:

鼓励学生在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指导3: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并能提出有价值的修改意见。

三、结束语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更熟悉了圈点勾画法的使用,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多练习,会极大地提高大家的阅读质量。

对语言的分析把握,大家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分析的到位准确,并能充分结合语境,避免旨在细枝末节上纠缠,有大局观。

在写法上,我们使用托物寄情的写法进行了创作,提高了写作水平,为以后的写作又多了一层积累。

希望同学们多多努力,收获更多,成长更快!

 

  

   第一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为我“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意在强调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总结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并流畅地表达出来。

【操作流程】:

活动过程:

1、导入:

五光十色的生活是写作的矿藏,。

可有些同学明明脚踏富矿,却浑然不知或不知如何开采。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发现和开采这些宝藏

2、明确活动目标与任务:

(学生齐读)

1)通过有趣的写作活动,用心观察自然,从自然中有所发现

2)用心感受校园生活,捕捉美好瞬间

3)关注家人、关注平凡的家庭生活,采访亲人,发掘美好的亲情记忆。

4)做到流畅表达,条理清晰、中心明确。

3、学生根据学案指导自主完成写作任务。

4、交流反馈写作成果,小组内互评互改。

5、分配展示任务:

   每个小组都要全员参与,每个同学承担不同的展示任务,小组合作完成所有展示内容,以达到对展示内容的全面了解。

6、明确展示要求:

1)展态自然大方,语言准确流畅。

2)声音洪亮,积极参与。

7、学生展示,评价,教师点拨。

8、教师小结

9、布置作文:

围绕此次活动,写一篇体现亲情的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模块五:

单元反馈教学设计(设计人位兰双王立美)

反馈课的目标应该指向单元整体目标在前面几个教学模块中的达成情况,对没有实现的目标进行补充,对达成度不高的目标进行提升。

依据目标

【教学目标】:

围绕单元总的教学目标:

语言的积累;写法的借鉴还有圈点勾画和朗读习惯的养成等的达成情况,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巩固基础,颗粒归仓;

2、再读课文,温故知新;

3、学以致用,分享创作。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及准备:

   与学生一起探讨,本单元各个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根据自己在上面五个环节中的学习,讨论确定本节课要反馈的重点:

基础知识的夯实,包括字词的检测、作家情况的拓展探究;深入体会课文中具有深意的语句,从整个单元的角度理解其内涵;由于前面模块中展示创作的情况少,所以写作也应包含在反馈课里。

此环节是反馈课之前与学生共同探讨完成的,反馈课的目标及内容也是在分析之前所学知识的情况下确定的,给学生参与设计的机会,还学生话语权。

二、巩固基础,颗粒归仓:

   学生重新整理字词,各小组间互测字词掌握情况,小组间评比在课本和整本书中标注字词的情况,选出做的较好的同学。

展示课时全班检测,由每个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批阅,将本组写错的词语认真书写到黑板的纠错板块中。

此环节一在落实本单元字词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积累字词的习惯,特别在书本上及时标注,及时利用工具书查阅字词的习惯。

三、以文识人:

我更深刻的了解了这几位作家。

    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同学们熟悉了鲁迅、冰心、泰戈尔等优秀的作家,了解了很多他们的基本材料,请同学们再通过他们的作品(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你曾经读到的作品中)说出更深刻的发现和认识,以“我从        中认识了        的(作家)”说出你分析的理由,要有独特的见解,要分析流畅。

学生准备时鼓励学生发现课堂之外没有涉及的有关作家的情况。

 四、重温课文,温故知新。

   以“我在          中有了更新的收获和感悟:

”为话题,谈你对课文经典语言的更深刻的理解和收获。

可以谈思想认识上的提高和感悟,也可以谈写作手法上的收获。

学习知识在于积极的持久的思考和感悟,你一定在学完课文之后有了更独到的发现,和大家进行分享吧!

如:

我在《羚羊木雕》的结尾处“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深刻了认识了友谊是需要用诚信来呵护的,失去了诚信,就失去了友谊的基石。

从本单元“亲情、爱”的总纲领下去重读课文,去寻找在课文分析中被忽略的观点和认识,而且,重读课文,学生既能走进,又能走出,结合生活体验更加个性化的去解读课文,有了更多的收获。

五、创新应用:

秀出你的创作。

   学生通过讨论归纳此单元学到的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比如通过一件小事谈对生活的感悟,对亲情的赞美;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对亲人的爱;借物抒情;用短小的诗歌表现生活的细微感动等等。

   学生自选角度和手法进行写作,可以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通过几轮的学习,学生对亲情和爱有了更为丰富和感性的认识,学生此时已经积累了较好的创作热情,那么此环节的设计就给了学生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发挥自己写作的优势,选择其中一个去模仿文章的写作,这样,学生就自然的就会积极参与了。

学生的创作的多样和精彩源于学生有了很好的学习体验的同时,更有了充分的创作空间和热情,通过课堂交流,学生勇敢的展示赢得了别人的鼓励和欣赏,自然产生了创作的愉悦,于是,写作就不再枯燥和困难。

 

             

(1)课时

课题:

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

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

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

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

做到“三个一”:

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

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

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

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

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

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

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

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

(2)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

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

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

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

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

(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

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

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

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

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

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

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

我的思考:

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

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

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

课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