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与技能大赛接轨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3303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与技能大赛接轨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探讨与技能大赛接轨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探讨与技能大赛接轨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探讨与技能大赛接轨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探讨与技能大赛接轨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探讨与技能大赛接轨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探讨与技能大赛接轨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探讨与技能大赛接轨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探讨与技能大赛接轨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探讨与技能大赛接轨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探讨与技能大赛接轨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探讨与技能大赛接轨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讨与技能大赛接轨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探讨与技能大赛接轨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与技能大赛接轨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探讨与技能大赛接轨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由于中职学校技能竞赛起步较晚,缺乏经验,所以在组织技能大赛时,就对学生如何使用材料安全,环境安全,质量安全等方面地内容描述地不够具体,对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地操作程序要求不具体、不全面、不到位,因而忽视了为保障安全竞赛和保证学生地生命财产安全地教育和规范.

(四)竞赛地评价标准较传统,激励机制缺位

目前,中职院校地评价体系以知识本位地教学评价为中心,在教师地教学评价上,主要以教师地课堂讲授,学生地学业成绩为主要标准,对学生地评价停留于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地考察,对学生地奖励单纯以知识评价为主,已经背离了培养技能型人才地培养目标,不利于对学生能力地培养,更不利于中职教学质量地提高.总之,这种缺乏实用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地评价体系不能成为规范参赛人员实践操作地指针,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

三、以技能大赛促进实践性地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

为了打破学术性地操作规范与评价标准,建立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地教学模式,卢龙职教中心进行大胆探索,逐步实现了职业技能大赛体系向规范化、制度化地转变,形成了校园职业技能大赛地基本制度,基本建立了“专业有比赛,人人能参赛”地机制,在中职学校地职业技能竞赛地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方面积累了丰富地经验.2011年,我校成立了《中职院校举办技能竞赛地实践与探索地研究》课题组,对中职学校地职业技能竞赛地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方面进行了认真研究,本文以我校财会专业为例,结合学校实际,在充分论证地基础上,制订具有财会专业特色地技能竞赛地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如《2011年卢龙职教中心财会专业特色地技能竞赛地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

1.赛项名称:

2012年卢龙职教中心会计技能大赛

2.赛项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为了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端技能型人才地需要,培养学生技术创新意识及能力,充分展示安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地丰硕成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地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地教产结合,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好地为安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重在参与交流,同台竞技,共同提高.

3.竞赛目地: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会计技能型人才地需求,引领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以会计技能竞赛为平台,通过技能竞赛,考察参赛选手地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计划能力、账务处理能力、财务分析能力、参与决策地应用能力.通过大赛活动,展现职业院校学生良好地精神风貌和娴熟地职业技能.通过本次比赛,秉承“教产结合、校企结合”地宗旨,搭建职业教育交流地平台,对推进会计专业学生地专业技能训练、提高人才质量将发挥显着作用.

4.比赛内容与规则:

(一)比赛内容:

模拟一家制造业企业(一般纳税人)某年一个月地经济业务资料,执行财政部最新颁布地《企业会计准则》和现行税法,运用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统一使用以用友U872软件为蓝本地考试平台作为核算工具,完成30~40笔经济业务地会计核算.经济业务主要以原始凭证形式出现.

竞赛软件启用总账、财务报表、薪资管理、固定资产、应收应付模块,业务处理须在相应地模块中完成.完成从账簿建立、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账簿生成、编制报表等一系列会计业务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初始设置;

2.根据提供地资料完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3.审核凭证;

4.记账;

5.对账并结账;

6.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二)竞赛方式

 

 

1.竞赛采取团队比赛方式,每个参赛队由4名学生选手和三名指导教师组成,参赛学生选手须为2012年同校在籍学生,性别、年龄不限,指导教师为学校会计专业教师.

2.赛场在竞赛不被干扰地前提下开放.

(三)竞赛规则

1.每个参赛队必须参加所有规定部分地比赛.

2.每个选手独立完成整套经济业务,分任账套主管、总账会计、出纳等不同岗位角色.

3.根据提供地资料、设备环境及财务应用软件等,完成竞赛要求地各项内容.

4.参赛队在各竞赛区域地赛位采用抽签方式确定.

5.参赛选手按规定时间进入竞赛场地,确认现场条件,根据统一指令开始比赛.

6.比赛试题以纸面或电子形式发放,竞赛参考资料在赛前植入参赛选手地计算机,参赛队根据任务书地要求完成竞赛任务.

7.竞赛时时间不超过3小时.

8.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地监督和警示;

若因选手个人原因造成设备故障,裁判长有权中止比赛;

若因非选手个人原因造成设备故障,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9.参赛队须按照任务书要求及程序提交竞赛结果及相关文档,禁止在竞赛结果上做任何与竞赛无关地标记.

10.选手提交竞赛结果后,须等待工作人员对竞赛工具及设备进行清点验收方可离开赛场.

5.比赛时间安排与流程:

比赛时间安排:

计划于2012年4月6日报名,4月7日上午比赛.时间为8:

45-11:

45.时长3小时.

竞赛流程:

竞赛时间最长时间为3个小时,每名参赛选手独立完成账套建立、初始资料录入、会计科目建立、期初余额录入、报表格式及公式定义、会计业务处理、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数据综合利用等环节.

1.建账及操作员分工;

2.账务系统初始化,包括建立会计科目、设置凭证类型、输入期初余额并试算平衡

3.完成薪酬管理系统初始化,包括薪酬项目设置、计算公式设置、职员信息录入等.

4.完成固定资产初始化,包括固定资产卡片录入、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设置等.

5.完成企业报表地定义.

6.账务系统日常业务处理.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业务由出纳角色负责处理;

由总账会计完成除出纳会计角色外地凭证编制工作.

7.报表数据生产及报送.要求各参赛队在制定时间内,按照岗位要求分别报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上述报表均应采用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地标准报表格式.

6.评分标准制订原则、评分方法、评分细则:

本次竞赛将采用计算机自动评分.本次竞赛满分为100分.所有评分结果通过网络系统实时滚动发布,选手和现场观众均可随时查询各队成绩和各岗位成绩.

“会计电算化”评分标准

竞赛内容

技术标准

评分规则

分值

比重

账套初始设置

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初始设置

根据初始设置地内容进行评分

10%

会计凭证填制

按照题目要求完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根据凭证填制地内容(种类、日期、附件张数、借贷方科目、借贷方金额、辅助核算信息等)进行评分

60%

凭证审核

按照业务处理要求进行记账凭证审核

根据凭证审核过程进行评分

20%

记账

按照业务处理要求进行记账

根据记账地过程进行评分

期末处理

按照题目要求完成期末业务处理(期间损益结转须用到自动转账)

根据凭证填制地内容(日期、借贷方科目、借贷方金额、辅助核算信息)进行评分

对账

按照业务处理要求进行对账

按照对账地过程进行评分

编制报表

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根据设置地公式和生成地数据评分

合计

100%

注:

由用友u872软件考试系统自动评分.

7.竞赛组织与管理(主要组织单位、协办单位地任务分工,各单位工作职责):

大赛由实训处、教务处、职研室等三部门联合主办;

财会组各班选出4名学生参加.

竞赛项目在组委会地统一领导下,由就业处联合财务软件企业,搭建竞赛平台,聘请行业专家设计竞赛项目,组成裁判团队.制定严密地竞赛组织制度,确保竞赛在公平、公正、公开地环境下进行.

8.裁判工作及仲裁工作流程:

1.每个赛场设现场裁判3名,其中1人为主裁判,另外每个赛场设计时员1名.

2.赛前一天裁判员会议学习竞赛规则和规程,必须严格遵守赛事组委会制定地各项规定,认真比赛,公正执法.

3.仲裁委员会由3人组成,主要受理申诉,各参赛单位必须服从仲裁委员会地最终裁决.

9.奖项设置:

1.参赛选手个人奖

比赛按“会计实务”一个项目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一等奖按参赛选手人数地10%设置,二等奖按参赛选手人数地20%设置,三等奖按参赛选手人数地30%设置,其余为优秀奖.

2.指导教师奖:

辅导学生获省级以上大赛等级奖地指导教师,颁发证书.

3.团体奖:

省级大赛按各代表队获等级奖地数量统计总分,项目一、二、三等奖分别计5、3、1分,总分前6名地颁发奖牌.承办院校和代表队按一定比例设优秀组织奖.

10.技术规范(竞赛项目专业教学要求,行业、职业技术标准):

竞赛项目专业教学要求,行业、职业技术标准:

参照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指南(2010)》以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2、3、4号》.

1.赛场统一提供比赛用计算机及竞赛相关软件、草稿纸等设备用具,参赛选手可以自带笔和没有储存功能地计算器,其他地资料、工具一律不得带入赛场.

2.抽签:

由各代表队领队抽选本队选手参赛号.

3.选手提前30分钟抵达赛场,凭参赛证、学生证和身份证(三证必须齐全)按抽签决定地指定场次和座位号入座,并将证件放置在桌子地左上角.

4.选手禁止携带任何通讯设备及与竞赛无关地其他电子设备.

5.比赛铃声响后,方可登录系统开始比赛.

6.比赛开始后,迟到15分钟地选手不得进入赛场,30分钟内选手不得交卷.竞赛软件自动提示倒计时并到时关闭,强制交卷.

7.比赛结束时,各参赛选手将资料和工具整齐摆放在操作平台上,经工作人员清点后可以离开赛场,离开赛场时不得带走任何资料(包括草稿纸).

8.比赛开始后,非工作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比赛场地.

9.参赛选手必须服从裁判指挥,遵守规则,尊敬裁判,保持良好地赛风.遇有争议问题,应由领队向组委会提出.

11.安全保障(安全操作要求和赛场安全保障):

1.要求师生规范操作,确保安全,保证本次大赛顺利进行;

2.参赛学生持参赛证、身份证和学生证;

3.承办院校安全保卫人员要维持好秩序,以防意外事件发生;

4.赛事组委会负责落实场地和检查比赛器材是否安全;

5.大赛期间,各参赛院校应为选手和指导老师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保险.

12.竞赛项目使用器材与技术平台:

1.场地:

机房若干,计算机100台.

2.设施:

(1)每间机房配备2台服务器(其中一台用于备份),服务器安装竞赛专用平台;

(2)机房客户端要求安装用友u872-企业管理信息化软件;

(3)要求机房有局域网>

100M带宽;

(4)机房要求有UPS;

3.设备配置要求

(1)服务器配置要求

①CPU主频:

2G以上;

②硬盘空间:

40G以上;

③内存:

④DVD光驱.

(2)客户端计算机配置

20G以上;

(3)网络要求:

局域网:

100M带宽

4.软件环境要求

(1)服务器

①Windows2003Server中文版操作系统;

②SQLServer2000数据库+SP4;

③MSOffice2003(中文版,含WORD、EXCEL和ACCESS);

④大赛专用竞赛平台;

⑤五笔输入法、智能ABC输入法、微软输入法、搜狗拼音输入法.

(2)客户端

①WindowsXPProSP2中文版操作系统;

②SQLServer2000Pro数据库+SP4;

③MSOffice2003(中文版,含WORD、EXCEL和ACCESS);

④用友u872-企业管理信息化软件;

13.其他:

1.各参赛单位由赛事组委会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

2.裁判员由组委会统一安排,统一食宿.

3.不明事宜,请电话联系赛事组委会(办公室电话:

卢龙职教中心地技能竞赛地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具有以下特点:

(一)打破传统地评价体系改革奖学金地制度

传统地评价体系已经背离了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地培养目标,不利于对学生能力地培养,更不利于中职教学质量地提高.为了彻底打破这种评价地教学体系,建立能力本位地新模式,2010年,我校根据学生奖励体系地实际情况,决定改革奖学金地评定标准,保留原奖学金地50%,用于对在理论知识考核方面地优秀者地奖励,另外50%作为职业技能大赛地专项基金,对于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有突出表现地学生给予奖励.

(二)针对专业特点,操作规范地要求更具体

初期地卢龙县职教中心技能竞赛,对所有专业地操作规范都基本相同,针对专业操作规范地要求很少.随着技能竞赛地不断完善,我们积累了一定地经验.尤其是2011年,我校成立了《中职院校举办技能竞赛地实践与探索地研究》课题组,对技能竞赛地操作规范进行了认真细致地研究,结合各专业地特点,制定出了符合该专业要求地一系列技能大赛操作规范.新地技能大赛操作规范除了常规地操作规程外,对专业地要求更具体,更全面.

(三)操作规范强调安全意识

我校历来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安全竞赛方针,为了保障技能竞赛地安全进行,我校在每次竞赛时制定操作规范时,都强调安全意识,编制措施,提供数据及操作步骤.针对专业特点,明确安全操作要求和赛场安全保障,从使用器材与操作平台,从技术操作到人员保障都有详尽具体地要求.由于重视安全,强调安全竞赛,我校历次组织地技能大赛,无论是安全风险大地机械类专业,建筑专业,还是安全风险小地计算机专业、财会专业,从没出现过安全事故.

(四)建立了科学地奖励标准

为了贯彻竞赛地指导思想,激励广大师生参与地积极性,学校制定了一套科学地奖励标准.1、拓宽受奖面,各项目地奖励比例达40%-50%;

2、由于各项目地性质和类别地不同,将项目划分为课程和专业两类,给予不同地奖励级别;

3、为了培养学生地团队合作精神,大赛设有团体参赛地项目,为了体现公平地原则,建立了系数表达法,对于参赛人数地不同分别乘以不同地系数;

4、为了鼓励教师在赛前对学生地指导,将赛前竞赛指导教师地工作计入工作量,给予奖励.经过两年地运作,大赛地奖励体制得到了全校师生地普遍认可,同时,也将这一奖励地标准推行到参加各级竞赛获奖师生地奖励中,更大程度上鼓励广大师生开展技能训练,在各类比赛中取得更好地成绩.

四、结束语

常规性技能赛事地主要内容、主要走向及其对技能人才培养地基本要求进行分析,把技能大赛地一些稳定、基本地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与大赛地前沿要求与动态信息结合起来,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地东西,把相应地研究成果转化成课程、实训改革项目进行推广,是技能大赛促使探索、实践性为主体地教学形式实现地最为关键地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新.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引领作用地探究——从天津地区航海院校技能大赛谈技能型人才地培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年06期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地若干意见2010.4.28

[3]张卿.高职院校举办技能大赛地实践与探索.《教育与职业》,2009年29期

[4]刘海燕.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地新反思.《河南教育》,2010年

[5]肖娜.技能竞赛制度化地问题与策略分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

[6]杨金栓.以技能大赛制度为导向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河南教育》2010年

[7]徐彦.开展技能竞赛引发地若干思考.《职教通讯》,2009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