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3324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度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度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度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度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度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度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度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度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docx

《度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度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题.docx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试题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分

题号

28

29

30

31

得分

考生注意:

本试题共分三部分,30个小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得分

评卷人

第一部分:

知识技能(共77分)

一、请你选出最中意的一项,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关于地球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本身是一个球体B.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D.地球上最大的经线圈是赤道,长约4万千米

2.某中学要绘一张操场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

A.1:

1000       B.1/4000000

C.03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3.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0°经线和180°经线                   B.20°E,160°W

C.0°经线和0°纬线                     D.20°W,160°E

4.下列选项中,图序与山地部位名称排序相符的是()

①②③④

A.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B.①山谷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谷②鞍部③山脊④山顶

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亚洲和太平洋 B.欧洲和大西洋C.非洲和印度洋D.大洋洲和北冰洋

6.2016年11月22日清晨5点59分左右,福岛县海域发生了震级为里氏

7.4级的地震,震源深度为25km。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B.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处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D.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气温,即空气的温度,气温是变化的,气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读相关内容,回答7~8题。

7.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平均下降约0.6℃。

右图

中,海平面的气温是20℃,甲地气温是()

A.9℃      B.11℃      C.20℃      D.29℃

8.纬度因素影响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C.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D.同纬度地带,冬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气温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句所描述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因素

10.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沙尘暴的是()

A.        B.       C.        D.     

11.下面关于世界语言、人种、宗教、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范围最广的是汉语B.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C.道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D.聚落主要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类

12.世界人口占世界前三位的国家依次是()

A.美国、巴西、俄罗斯B.加拿大、印度、日本

C.中国、印度、美国D.印度、墨西哥、中国

13.100多年前,马克思把苏伊士运河称为“东方伟大的航道”,因为它大大缩短了从亚洲各港口到欧洲的航程。

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一条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航运水道。

苏伊士运河是X洲与非洲的分界线,“X洲”指的是()

A.亚洲B.北美洲C.南美洲D.欧洲

得分

评卷人

二、请你选出最中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2分,有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

14.世界三大宗教是()

A.基督教B.佛教C.天主教D.伊期兰教

15.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得分

评卷人

三、你记住了吗?

试着填一填,每空1分,共22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6.我国第33次南极科考队于2016年11月30日乘“雪龙”号抵达南极,执行为期161天的科考任务,计划于2017年4月11日返回上海港。

科学考察期间南极地区正处在极时期,便于开展科学考察工作。

而当科考队返回时我国正处于季。

17.城市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活动的影响。

人们现在越来越关心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数量有关;北京的雾霾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说明北京的在下降,需要进行综合治理才能保住青山绿水。

18.一年当中,北半球大陆上最低气温出现在月,月气温最高。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19.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南北回归线两侧,大路西岸降水。

20.亚洲分布最广的人种是人种,该人种皮肤呈色,头发。

21.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提出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大致划分为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

22.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对话”,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成为“合作”。

23.目前,、资源、、发展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需要人类携手共同应对。

24.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

一般来讲,在、、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

得分

评卷人

四、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你会读图吗?

请运用你学会的读图技能完成下列各题。

(共25分)

25.读图A、B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

(每空1分,共6分)

(1)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______地,读图可判断A地位于______带(填温度带),B地位于______(填“南”或“北”)半球。

 

(2)A、B两地中,属于终年高温多雨的是______地。

(3)读图可判断:

A地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B地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

2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完成下列内容。

(每空1分,共10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都是的,地球公转产生了变化,地球自传产生了变化。

(2)写出地球公转到D、A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

D,A。

(3)当地球公转到点位置时,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4)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点或点(填字母),太阳直射。

(5)同学们在做这张地理期末试卷的时候,此时地球正运行在点附近。

27.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每空1分,共9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

A.B.________   

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

①②________③

(3)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半球(东、西)。

(4)洲终年冰雪覆盖,是世界七大洲中目前唯一无人定居的大洲。

得分

评卷人

第二部分:

综合实践(共13分)

28.我军侦察兵交给指挥员一张敌军军事部署简图,请你帮助解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5分)

(1)我军阵地在敌军阵地的______方向。

(2)量得图上我军阵地距离敌军阵地为5厘米,根据: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则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5÷=5000000厘米=千米。

如果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为30千米,敌军指挥部是否在大炮射程之内_____(是或否)?

(3)敌军阵地海拔600米,我军阵地海拔大约为______米。

(4)如只考虑地形平坦的因素,我军选择进攻路线A、B、C中的______较好。

29.下面图表包含以下信息:

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分布、世界人口在不同纬度的分布、亚欧非三大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读图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亚、非、欧三大洲中,人口密度较大且人口分布较为均匀的是_____洲。

(2)亚洲的部和部人口稠密。

(3)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率和人口率决定的。

(4)A地区是教的产生地,该教在中国又被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5)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请列举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至少一条,2分)

第三部分:

能力拓展(共10分)

得分

评卷人

30.2013年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习主席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是基于我们伟大祖国在世界上具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未来推动世界发展的巨大力量。

读图“一带一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每空1分,共5分)

(1)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经甲海峡,过A洋,B洲,穿过苏伊士运河,最终到达C洲。

(2)“一带一路”连接大陆东西,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国家多为(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3)请补充完整陆地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西安的经纬网位置,

39°45′N。

3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问题。

(共5分)

地球上每年排放的CO2(二氧化碳)达50亿千克,其中15亿千克被海洋吸收,10亿千克被森林吸收,其余25亿千克留在大气层产生“温室效应”。

到2020年,全球能源消耗将比现在增加5%~10%,造成温室效应的CO2等烟尘会增加45%~90%,气候温暖化更加严重。

气象专家预测,到2050年气温将比现在升高1.5℃,2100年升高3℃。

随着气温的升高,两极冰雪部分融化,到那时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20~140cm,给沿海国家和城市带来被淹的灾难。

(1)上述材料说明,全球气候有趋势,这是由于人类大量排放      等烟尘,产生“”造成的。

(2)结合材料谈一谈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CO2(二氧化碳)的排放?

(至少两条,2分)

七年级地理期末试题第9页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