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3386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辽宁省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不仅表现当时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形态,更体现人类发展内在的心灵史。

作为创作历史题材的影视编剧,达到“史诗”这个高度并不容易,须有书写史诗的胸怀和决心。

史诗胸怀的建立,首先离不开创作者对历史的正确认知。

创作者需厘清不同物质基础、生产环境下形成的文化形态差异,并分析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存结构、生活形态,理解与当代生活不同的原因,挖掘其蕴含的可以超越时空的精神价值。

历史剧之所以受到大众喜爱,正是因为一方面可以借此文艺形态了解本民族过去的历史、重文化记忆,一方面可以体味到历史中蕴含的现代价值,并有所思考和启发。

比如历史剧《赵氏孤儿》,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赵盾家族是晋国最大宗主,晋国很多人都是赵家门人,家风醇厚,世代依存。

时遇关外游牧民族犯晋,赵家经常组织门人御敌卫国。

所以当赵家面临灭顶之灾时,为其留下宗嗣以期东山再起便成为赵家门人的原初动力和唯一希望。

程婴献子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生活形态下发生的。

这一壮举不只是为赵家,还为许多依附于赵家的门人,为晋国,这就体现出中国人的大义精神。

今天出现一些历史题材影视,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心,见心难见真,剧情雷人,同质化严重,观众也不满意。

其根本原因在于创作者对历史缺乏认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从历史认识上正本清源,才能够规避创作中出现的匪夷所思的情节和桥段,才能够让历史传达出正确的唯物史观和积极的文化精神。

这要建立在创作者对大量一手资料的阅读和思考基础之上,从资料中找到历史背后的生活形态和精神内核,再以建设性和思辨性视角理解历史,对其进行当代解码,编剧尤其是历史剧编剧,往往“功夫在诗外”,博览群书、深入生活、勤加思考,这些都是日常功课。

史诗情怀的有效传达还离不开创作者对文艺创作规律的遵循。

创作者需要以美学的、文学的方式来叙述故事、传递正确的历史观。

史学是史学,文学是文学,影视剧本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文学艺术有自己的叙事系统和逻辑规则,在编剧结构的房子里只有艺术形象才住得进去,美学价值的突破往往也会带来思想价值的突破。

比如,传统戏曲一人一事的叙述方法在当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影视编剧写作时也不应局限于这种传统的架构方式和叙事方式。

今天正处于一个前所有的大变革时代,不同文化互相激荡、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就更加需要对自己的历史有较为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认知;今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文艺工作者无论从事历史创作还是现实题材制作都应具有史诗胸怀,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发掘史诗品格,彰显当代价值。

(选自刘和平《创作历史当有史诗胸怀》,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诗是表现特定历史阶段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形态,体现人类发展内在的心灵史的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

B.创作历史剧的影视编剧,不但要博览群书、深入生活、勤加思考,还要抛弃传统的架构方式和叙事方式。

C.《赵氏孤儿》中“程婴献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人的大义精神,这正是该剧传达的积极的文化精神之一。

D.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创作历史剧应当有史诗胸怀,正确认知历史,发掘史诗品格,彰显当代价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对比论证手法,以强调历史题材影视剧的作者须深入、全面地理解和认知本民族的历史。

B.文章指出史诗胸怀的建立与体现,须关注正确认知历史和遵循创作规律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

C.文章以《赵氏孤儿》为例,旨在说明历史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而是史学与文学的完美统一。

D.文章采用总分式与并列式有机结合的论证结构,鲜明地阐述了历史剧创作的基本原则和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历史剧如果不能反映本民族的历史,传达出正确的唯物史观和积极的文化精神,就不可能有观众喜爱。

B.历史剧创作需要传达史诗情怀,体现精神、思想、美学等方面价值,让大众重拾文化记忆,有所启示。

C.历史剧作者遵循文艺创作规律,以美学的、文学的方式叙述故事,必然会出现匪夷所思的情节和桥段。

D.只要能提炼出历史中蕴含的精神,就找到了历史故事的精神内核,具备了创作这部历史剧的史诗胸怀。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经常网购的消费者会发现,拆包裹时都会有“很费力”的感受。

但是,为了防止商品在运输过程中被损坏,卖家和快递公司只好在包装上下功夫。

为什么不少扎点胶纸或胶带呢?

某快递网点负责人说:

“我们也想节约成本,但如果因为包装问题,在物流过程中商品损坏,造成损失,就得不偿失了。

市邮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中国200万个快递员运送了350亿个包裹。

包裹多了,肯定会产生垃圾。

快递只是使用环节,而且我们国家没有关于快递包装的环保标准。

记者了解到,我国现行的多为推荐性指标,约束力不强,执行有难度。

快递带来的包装垃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包装过度”与“安全所需”,如何在两者之间获取平衡,如何使商家与消费者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如何实现回收——循环——再利用,这些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选自2017年3月2日《深圳特区报》)

(选自《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

材料三:

在对待快递包装问题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

买家既想让“宝贝”拥有“金钟罩”,又为家里堆积如山的快递包装物烦恼;店家担心快递途中物品受损便“里三层外三层”地包个严严实实,成本自然就高出许多;快递公司面对五花八门的包装只好望“包”兴叹,回收与不回收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在我国大力推动绿色经济的背景下,对“两高一剩”(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企业的规范和整治是重点,而由于电商蓬勃发展所催生的物流行业所带来的环保问题,目前还看不到有效的管理与规范方式。

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大到国家的产业政策,小到人们的日常环保意识,缺一不可。

而这些日常细节需要从人们很小的时候进行教育和规范,知识和规则需要不断地在人们头脑中强化,因此,真正推动环保和绿色事业,需要从基础的教育工作抓起。

(选自《快递包装的“纠结”与绿色金融》)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德国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提出包装废弃物管理应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最终处置”的顺序进行,并设定了不同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目标和时限,强制要求包装生产商、销售商对包装回收共同负责。

该办法还制定了包装废弃物从收集到最终处置的量化标准,比如规定80%的包装废弃物和100%的运输包装必须回收利用,使包装处理的每个环节都有具体标准可依。

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关注绿色包装。

为了提高企业回收包装的积极性,美国各州政府根据企业包装回收利用率的高低,适当免除企业相关的税收。

同时,美国还在《资源保护与回收利用法》中规定,“减少包装材料的消耗量,并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

目前,美国已在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方面形成产业化运作,不仅改善了环境、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除此,在包装材料技术上一些美国企业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一些酒类包装物是用秸秆制成的,强度高,便于物流运输,而且环保。

(选自《中国物流产品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购包裹的包装材料过多让卖家和快递公司都陷入了很无奈的境地,他们都想节约成本,但又怕商品损坏,造成损失,遭到索赔。

B.我国重点对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的企业进行规范和整治,但目前对于物流行业所带来的环保问题却一直没有较好的解决对策。

C.德国和美国对包装材料废弃物的回收都出台了法律法规,美国为了提高企业回收包装的积极性,还适当免除回收企业的相关税收。

D.在对待快递包装问题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于是,人们在由快递包装材料废弃物所带来的包装垃圾问题上难以形成共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材料二图1可知,大家不愿意将快递包装送回收站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点:

一是害怕自己的信息遭到泄漏,二是认为将其送回收站太麻烦。

B.材料二图2表明,快递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应由快递公司、政府、包装公司、消费者等负责,认为应由快递公司负责的人数最多,认为应由政府负责的其次。

C.我们国家如果有快递包装的环保标准,相比推荐性指标而言,对商家、快递公司、回收企业的约束力会更强,有了这个标准就可以解决快递废弃物问题。

D.美国在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方面的措施,既可改善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还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因此比德国的措施更好。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在解决快递带来的包装垃圾问题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笑 嫂

陈国炯

笑嫂喜欢笑,与人相见微微一笑,高兴时哈哈大笑,有时独自一人也偷偷地笑,好像每时每刻都在捡宝似的笑个没完。

因此,没见过笑嫂发愁时是个什么模样。

因为笑嫂爱笑,大家当面笑嫂笑嫂地叫,背后笑嫂怎么笑嫂怎么地夸,好像笑嫂的姓名就叫笑嫂。

笑嫂是我的师傅。

我大学毕业应聘到一家铝轮厂搞宣传,负责人事的小老头陪我到车间,对车间主任说,这小伙子到你车间实习一个月,你给他安排一下。

车间主任长着八字胡子,看似匪气十足。

他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我后,说,一个学生娃,哪能干活。

反正一个月后要坐办公室的,就去帮笑嫂做点事吧。

车间主任唠唠叨叨的一番话中,我知道有个笑嫂,也有些受辱的感觉。

车间主任唠叨完,亲自陪我去厂东边一个堆废料的塑料棚下,扯开嗓门喊,笑嫂,我给你送来一个徒弟,给你打个下手。

车间主任的一咋呼,我不但认识了笑嫂,还成了笑嫂的徒弟。

我很顺从地叫了笑嫂一声师傅,笑嫂听了高兴得咯咯地像母鸡下蛋般笑。

笑完了就说,你还真听小胡子的瞎话,什么师傅徒弟。

笑嫂停了一下对我说,大家都叫我笑嫂,你也叫我笑嫂吧,我可不敢做你大学生的师傅呢。

说完又咯咯地笑,把个笑嫂的雅号笑得名副其实。

笑嫂已是奔五的人了,却一点也没有这个年龄段女人的那种臃肿,而是清清秀秀,穿戴得也整整洁洁,十分素雅。

笑嫂的活不笨重,也不怎么脏,她每天整理着送来的废过滤网,那些过滤网是用来过滤铅水的,用过后铝水沾在过滤网上结成了块。

因为过滤网是铁的,沾在上面的是铝,铁几百元一吨,铝上万元一吨。

把废铁网当铝卖,人家不要;把铝当铁卖,公司不干。

因此,笑嫂把沾在上面的铝块铝屑撬下来,分开卖,谁也不亏。

笑嫂做事很认真,一块块像翻找金子一般,有时我一不留神漏撬了几块,她会猫着腰,捡回来重新撬。

这样一来,我也不好意思马虎了,做得一丝不苟。

笑嫂还挺关心人,我进公司时是夏天,南方的夏天贼热,加上在似露天一样的塑料棚下,汗似下雨般流,一把把捋也捋不完。

笑嫂见了心疼地说,大学生,你去找个地方凉快一下,这点活我做起来很轻松的。

我当然不同意,笑嫂就说,还要我陪你啊。

说完就咯咯地笑着,连推带搡赶我走。

笑嫂从来不到餐厅吃饭,她每次从餐厅里买来米饭,不打菜,菜从家里带来,等吃饭的人走得差不多了,就打开饭盒,坐在塑料棚下吃起来。

那些走过来走过去的人都会与笑嫂打个招呼,笑嫂吃饭了?

今天啥菜?

还会有啥菜,这个星期吃咸鸭蛋呗。

笑嫂咯咯咯地笑着回答,笑嫂的菜每星期换一种菜,咸鸭蛋,炒鸡蛋等等。

那天,我没去吃中饭,笑嫂吃完饭去了洗手间,我想笑嫂经常帮我洗饭盆,我也帮笑嫂洗一次。

打开盛菜的铝盒子,里面的咸鸭蛋丝毫没动,完完整整地躺在盒内。

当初没在意,后来想想有点问题,以后几天我特意偷看了笑嫂的菜盒,我终于明白,笑嫂一个咸鸭蛋要吃一个星期。

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一位同事,同事不满地瞪我一眼说,就你聪明?

我闹了个大红脸。

从此我不再看笑嫂的菜盒,也不再提及同一个菜要吃一个星期的事。

那次大地震后,公司开展捐款救援,笑嫂捐二百元,工会主席说,笑嫂你要不少捐一点?

笑嫂微微一笑说,多的拿不出,捐二百没问题。

工会主席不再说什么了。

实习期满,我到宣传部搞宣传工作。

那天工会去慰问贫困职工家庭,领导让我去拍照片,并写一篇通讯稿。

走了几户后,一行人来到一个偏僻的小巷里,叩开一扇墨绿色的斑驳的门。

门一打开,一张笑脸呈现在大家面前,我有些诧异地叫道,笑嫂?

笑嫂仍在笑,把大家让进屋,屋里灯光暗淡,客厅也逼仄,几个人进去后有些拥挤。

这时我才知道,笑嫂的丈夫几年前被车撞得瘫痪,长年卧床不起,公公早年已故,婆婆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需照料,一个女儿正在上初中,家里十分拮据。

笑嫂照顾两个病人,负担一个学生,又要上班,还从社会上揽来了刺绣,挣几个外快,以补家用。

可想而知,笑嫂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我对笑嫂更是敬重了,有事没事总爱往笑嫂的工作场地跑。

笑嫂依旧咯咯咯地笑,好像与那个沉重的家没有一点牵绊似的。

那次我与笑嫂聊得很开心,我忽然说,笑嫂你的心态真好。

笑嫂知道我想说什么,顿了顿道,家里有这么多病人,谁会不烦,如果我成天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我还活不活?

笑嫂叹口气说,我如果整天苦着个脸,人家见了我,也不会有好心情的。

因此我得高高兴兴,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好心情。

说完笑嫂又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7.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前两段是说“笑嫂”这个名字的由来,同时交代出她和同事的关系、她乐观的精神,这些都为后面的内容做了铺垫。

B.“我”关注笑嫂的咸鸭蛋吃一个星期的事,是因为在“我”的心里关心笑嫂。

C.笑嫂自己身处困境,却仍然为地震灾区捐200元,这与她每个星期换一种菜“咸鸭蛋、炒鸡蛋”的心理是一致的,表现笑嫂既热心又要面子。

D.“我”开始叫笑嫂师父是“顺从”地叫,但后来却对笑嫂“甚是敬重”,总往她工作场地跑,是因为受到了她精神的感染。

8.小说中的“笑嫂”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9.作品为什么以“笑嫂”为题?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霸字元伯,颍川颍阳人也。

汉兵起,光武过颍阳,遂从击破王寻、王邑于昆阳。

及光武为大司马,以霸为功曹令史,从渡河北。

宾客从霸者数十人,稍稍引去。

光武谓霸曰:

“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

努力!

疾风知劲草。

”及王郎起,光武在蓟,郎移檄购光武。

光武即南驰至下曲阳。

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

既至信都,发兵攻拔邯郸。

霸追斩王郎,得其玺绶,封王乡侯。

从平河北,常与臧宫、傅俊共营,霸独善抚士卒,死者脱衣以敛之,伤者躬亲以养之。

光武即位,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

四年秋,帝幸谯,使霸与捕虏将军马武东讨周建于垂惠。

苏茂将五校兵四千余人救建,武恃霸之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

武军奔过霸营,大呼求救。

霸曰:

“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

”乃闭营坚壁。

军吏皆争之。

霸曰:

“茂兵精锐,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虏与吾相恃,两军不一,此败道也。

今闭营固守,示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捕虏无救,其战自倍。

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

”茂、建果悉出攻武。

合战良久,霸军中壮士路润等数十人断发请战。

霸知士心锐,乃开营后,出精骑袭其背。

茂、建前后受敌,惊乱败走,霸、武各归营。

贼复聚众挑战,霸坚卧不出,方飨士作倡乐。

茂雨射营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

军吏皆曰:

“茂前日已破,今易也。

”霸曰:

“不然苏茂客兵远来粮食不足故数挑战以侥一切之胜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茂、建既不得战,乃引还营。

十三年,增邑户,更封向侯。

三十年,定封淮陵侯。

永平二年,以病免,后数月卒。

(节选自《后汉书·王霸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然/苏茂客兵远来/粮食不足故数挑战以侥一切之胜/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B.不然/苏茂客兵远来/粮食不足/故数挑战/以侥一切之胜/今闭营休土/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C.不然苏茂/客兵远来/粮食不足故/数挑战以侥一切之胜/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D.不然苏茂/客兵远来/粮食不足/故数挑战/以侥一切之胜/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也可用于官员的贬谪或流放。

B.光武,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谥号。

史书中常用谥号来代指皇帝本人。

C.拜,古代指授予某种官职。

如《陈情表》中“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D.邑户,指封地上的田户。

邑是古时赐给诸侯、功臣的领地或食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霸关心士卒。

士兵死去,他脱下衣服来为他们收殓;士兵受伤,他亲自为他们疗养。

B.王霸为人忠诚。

在颍川跟随光武帝的人都离开了,唯独他留了下来,被封为王乡侯。

C.王霸精于谋略。

马武求救时,他起初坚守不战待敌军疲惫之时从背后袭击敌人,使敌人败逃。

D.王霸临危不乱。

苏茂向他营中放箭,箭如雨下,射中他面前的酒杯他安然端坐不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以霸为功曹令史,从渡河北。

宾客从霸者数十人,稍稍引去。

(2)苏茂将五校兵四千余人救建,武恃霸之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晓发公安①

杜甫

北城击柝复欲罢,东方明星②亦不迟。

邻鸡野哭③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

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

出门转眄已陈迹,药饵扶吾随所之。

【注】①大历三年,诗人离开公安前往岳阳。

②明星:

启明星。

③野哭:

不是指哭于野外,而是指恸哭或嚎啕大哭,语出《孔子家语》:

“若是哭也,其野哉。

孔子恶野哭者。

哭者闻之遂改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的“击柝”是报更之声,“明星”是报晓之象,点明标题中的“晓”字,“复”字便见得此前已饱闻。

B.第二句中的“亦不迟”意谓柝声一歇,启明星也出现了,仿佛催人早早出发。

C.颔联写听到邻鸡之鸣和哭声而引发感慨,人民苦难尽在此声中。

D.这首诗极真极纯,情绪轻快、闲适,对杜甫晚年的处境有所展示。

15.本诗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回答。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里仁》中“,”是说遇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学习,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自我反省。

(2)韩愈《师说》中从地位尊卑、官职高下角度批评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相师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一句,突出了剑门关易守难攻的非凡气象,诗人同时也提醒统治者,“______________”,就会成为国家的祸患。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这是延续两百年的苏州虎丘的戏曲大会,大会上所唱的曲子大多是以昆曲剧目中的段落为主。

根据明代文人的记载,每年中秋那天,苏州城①万人空巷,人们浩浩荡荡地来到虎丘,外地唱曲家也②纷至沓来。

先是万众齐唱,比出优胜者数十人,再唱再比,优胜者渐次减少,最后在一片宁静中一位水平最高的演唱者登场,“声出如丝,③穿云裂石,听者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

(张岱《陶庵梦忆》)④无独有偶,清代李渔也记述过这种曲会,说赛曲过程中万众极其投入,声声喝彩把演唱者的情绪激扬得⑤无以复加:

“一赞一回好,一字一声血,几令善歌人,唱杀虎丘月。

”(李渔《虎丘千人石上听曲》)在这种曲会中也演戏,但主要是唱曲,可见当时吴地全民对于昆曲剧目的熟悉程度。

所谓全民,按张岱的记载包括“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伎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奚僮走空之辈”,他们不仅是昆曲演唱的欣赏者,而且也是昆曲演唱的投入者。

()。

总之,这种普及到社会每个角落的全民性活动又是当时昆剧艺术的最高评判场所。

⑥铺天盖地般的全民性痴迷形成了昆曲艺术生存的浓烈氛围,中国戏曲史上没有另一种戏曲唱腔范型具有过如此深广的社会渗透力。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是延续两百年的苏州虎丘的戏曲大会,大会上所唱的曲子多以昆曲剧目中的段落为主。

B.这是延续两百年的苏州虎丘的戏曲大会,大会上所唱的曲子大多是昆曲剧目中的段落。

C.这是苏州虎丘延续了两百年的戏曲大会,大会上所唱的曲子大多是昆曲剧目中的段落。

D.这是苏州虎丘延续了两百年的戏曲大会,大会上所唱的曲子多以昆曲剧目中的段落为主。

18.文中加点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④⑤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想要在昆曲界获得地位,虎丘曲会对一个演员很重要

B.足够的地位会被昆曲界给予在虎丘曲会上亮过相的演员

C.演员在虎丘会上的亮相,他被昆曲界给予了足够的地位

D.没有在虎丘曲会上亮过相的演员很难在昆曲界取得地位

20.下面这张海报有五处问题,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5分)

海 报

第19届中学生《萌芽杯》影评征文活动即将拉开帷幕,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电影欣赏和电影评论水平,鼓励大家积极参赛,学生会文艺部要求我省著名文学评论家周禹先生来我校作“电影艺术欣赏与评论”的报告。

报告时间为5月16日下午2点。

欢迎各年级同学届时光临。

星辉中学学生会

2019年5月3日

21.请综合分析以下两个图表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2017年浙江省选考科目呈现的状况,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50个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云: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坚持,通常意味着忍耐、执着和自信。

《周易》中说: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改变,通常意味着敏锐、勇敢和变通。

坚持和改变都需要经历艰辛,也都可以获得成功。

请以“坚持与改变”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高一语文试题答案

1.B【解析】“创作历史剧的影视编剧……还要抛弃传统的架构方式和叙事方式”错误,选项曲解文意,第五段说的是“传统戏曲一人一事的叙述方法在当下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影视编写作时也应不局限于这种传统的架构方式和叙事方式”,“不应局限于”不等于“抛弃”。

2.C【解析】“……旨在说明历史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而是史学与文学的完美统一”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以《赵氏孤儿》为例,应是为了说明创作要对作品的背景历史和文化形态有所了解,对历史有正确的认知,并分析其中包含的可以超越时空的精神价值。

3.B【解析】A项,“历史剧如果不能……就不可能有观众喜爱”错误,这一说法太绝对,从文中来看,观众欣赏水平参差不齐,即便是无厘头恶搞的“历史剧”也会有人喜欢。

C项,“……必然会出现匪夷所思的情节和桥段”错误,选项曲解文意,第四段说的是“从历史认识上正本清源,才能够规避创作中出现的匪夷所思的情节和桥段”。

D项错误,选项说法不全面,且“只要……就”的说法太绝对,第二段说的是“史诗胸怀的建立,首先离不开创作者对历史的正确认知,……”,但不能就此推出选项所说结论。

4.D【解析】“难以形成共识”表述不当,文中有“已经成为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