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大修作业指导书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3527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动机大修作业指导书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发动机大修作业指导书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发动机大修作业指导书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发动机大修作业指导书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发动机大修作业指导书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发动机大修作业指导书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发动机大修作业指导书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发动机大修作业指导书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发动机大修作业指导书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发动机大修作业指导书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发动机大修作业指导书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发动机大修作业指导书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动机大修作业指导书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发动机大修作业指导书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大修作业指导书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动机大修作业指导书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用物品遮住化油器;

拆下化油器油门操纵拉索和弹簧插片;

从真空罐上拆下真空管。

4.1.7取下下列电线或脱开连接管

4.1.7.1拆下空调机的固定架。

4.1.7.2拆除妨碍拆装发动机的所有电器配线,包括:

a.发电机配线;

b.启动电机配线;

c.分电器配线;

d.感应塞、汽化器上的配线及搭铁线。

4.1.8分别拆去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机油压力传感器上的连接线,从缸盖上拔掉冷却液软管。

4.1.9松开发动机支架上的螺母,取下离合器钢丝绳,松开发动机前支架橡胶缓冲块上的固定螺栓。

拆开排气岐管与排气管连接螺丝。

4.1.10拆下起动机固定螺丝,旋出发动机和变速器的连接螺丝。

4.1.11将托架置入变器下部车架之中,向上旋起托台,直至将变速器托住。

4.1.12用行车将发动机缓缓吊起,在吊的过程中应轻轻摆动发动机,并注意不要碰坏其他机件。

4.2分解发动机

4.2.1将发动机装上翻身架,拆下发动机外表附件,放出机油。

4.2.1.1拆下分电器。

4.2.1.2拆下交流发电机及发电机皮带。

4.2.1.3拆下水泵。

4.2.1.4拆下汽油泵与化油器间的软管,拆下化油器。

4.2.1.5拆下汽油泵。

4.2.1.6拆下机油滤清器总成。

4.2.1.7拆下离合器。

4.2.1.8拆下进排气歧管。

4.2.2拆下发动机本体各组件

4.2.2.1拆下皮带盘固定螺栓,取下皮带盘,拆下正时齿轮上、下护罩,松脱齿形皮带涨紧轮,取下齿形皮带、中间偏心轴皮带轮、中间偏心轴及油封,齿形皮带驱动轮。

4.2.2.2由两端向中间松开气门室盖罩壳螺栓,拆下凸轮轴(检查轴承盖的记号,如果没有或不清楚应标上)。

4.2.2.3取出气门顶杯,按顺序放好。

4.2.2.4按次序分松开气缸盖螺栓,并取下气缸盖垫。

4.2.2.5从两端向中间逐个松开并取下油底壳螺栓,取下油底壳。

4.2.2.6拆下机油泵及集滤器。

4.2.2.7转动曲轴,使活塞处于下止点位置,检查连杆大头有无顺序记号,若没有,则应在连杆大头上用钢字码或铳子打上记号。

拆卸时,应分两次将连杆螺母用扭力扳手松开,取下连杆轴承盖,按顺序放好。

推动连杆,使之与轴颈分离,然后用手锤木柄轻轻推出连杆大头,将活塞连杆组缓缓从气缸中推出,取出活塞连杆组后,将连杆轴承盖和螺母原样装回。

4.2.2.8拆下飞轮固定螺栓,取下飞轮,拆下前后油封盖板。

4.2.2.9按先松两端轴承,后松中间轴承的顺序用扭力扳手将曲轴轴承固定螺栓分两次松开,拆下曲轴轴承盖。

在拆卸时应注意曲轴轴承盖是否有方向及位置记号,若没有则要做好标记。

4.2.2.10将曲轴从缸体中轻轻抬出,不要碰坏曲轴轴承。

4.2.2.11用专用工具取出气门弹簧、气门油封、弹簧座,并做好标记。

4.2.2.12将活塞环从活塞上取下,取下活塞销卡环,压出活塞销,在活塞顶上标明缸号。

4.3检查及检验

4.3.1气缸盖、缸体应无裂纹、无变形、无明显划痕或击伤,缸盖平面翘曲不超过0.1mm,如需磨削时,缸盖高度极限为132.60mm。

水道口无明显腐蚀,各水堵头、水管接头无腐蚀,各联接螺栓无损坏。

4.3.2气缸标准尺寸为81.01mm,最大磨损为0.08mm,超过则必须镶套。

4.3.3活塞裙部直径的测量用千分尺在活塞下缘离裙部约15mm处进行,在与活塞销垂直方向上测量与规定尺寸最大偏差为0.04mm(标准尺寸为80.98mm)。

如不需更换活塞,则将环槽的积炭清除干净。

4.3.4曲轴取出清洗后,主轴颈和连杆轴颈表面无毛糙、疤痕和起槽,

无裂纹,弯曲度不超过0.06mm。

主轴颈的标准尺寸为(54-0.044,54-0.022),连杆轴颈的标准尺寸为(47.8-0.04,47.8-0.02)。

可缩小三级,每级为0.25mm。

4.3.5检查正时皮带、发电机皮带及空调皮带,应无裂纹、老化。

4.3.6检查发电机,转子应转动灵活,轴承无异响,无刮擦声,轴承无明显间隙。

4.3.7检查水泵应无漏水,轴承无异响、无松旷。

4.3.8皮带涨紧轮轴承无异响,无松旷。

4.3.9分电器盖应无裂纹、老化,分火头无烧损,高压线无老化、漏电。

4.3.10化油器软垫无损坏。

4.3.11各水管应无裂纹、老化。

4.3.12凸轮轴无裂纹,轴径无明显擦伤,键槽无磨损和扭曲。

4.3.13气门杆弯曲度不超过0.05mm,气门杆磨损不超过0.05mm。

气门修磨后,气门头最小边缘厚度:

进气门不小于0.6mm,排气门不小于1.1mm,否则应更换。

4.3.14气门导管与气门杆配合间隙为0.02-0.04mm。

检查方法是:

将气门提起至气缸盖平面15mm左右,用千分尺检查其摆动幅度,进气门摆动不超过1.0mm,排气门摆动不超过1.3mm,否则应更换气门导管及气门。

4.3.15检查、修理气门与气门座密封

4.3.15.1擦净气门座并检查工作面,气门座工作面磨损超过2mm,工作面出现斑点、凹陷时,应进行铰削和修磨,用气门座铰刀对气门座进行铰削。

先初铰,将烧蚀、斑点等缺陷铰去;

然后用光磨过的气门或新气门试配,要求接触面应在气门斜面的中下部,宽度为1.2-1.6mm。

如接触面偏上,应用30°

铰刀铰削,使接触面下移;

如接触面偏下,可用60°

铰刀铰削,使接触面上移,最后用45°

的细铰刀精铰或在铰刀上垫细砂布铰磨,以降低接触面的粗糙度。

4.3.15.2气门与气门座经研磨后,将气门和气门座工作面清洗干净,轻敲几次气门与相配的气门座,如有明亮的连续光环,即达到了密封要求,再用汽油进行渗漏测试,确保气门与气门座密封性能。

4.3.16气门挺杆与挺杆孔正常间隙为0.12mm,经验检查方法是将挺杆提起少许摇晃,应无明显间隙。

4.3.17用手指堵住汽油泵进油口,然后摇动摇臂,应有较大吸力,用手指堵住出油口,应有较大压力。

4.3.18用手转动机油泵,应转动自如,无卡阻,将润滑油灌入机油泵内,用拇指堵住出油口,转动泵轴应有机油压出,并感到有压力。

4.3.19检查离合器分轴承、压盘及离合器片等

4.3.19.1将离合器片装上变速器第一轴,检查其轴向跳动极限0.4mm,磨擦片允许磨损极限为0.3mm(铆钉深度)。

4.3.19.2膜片弹簧小端应在同一平面内,弯曲变形不超过0.5mm,压盘表面无划痕、裂缝及变色,翘曲度最大不超过0.2mm。

4.3.19.3分离轴承无异响,定位弹簧完好。

4.3.19.4分离轴承套筒、卡簧的接触表面和分离轴承套筒滑动表面无损坏。

4.3.19.5起动机转子轴与后衬套配合不松旷,间隙小于0.2mm。

4.3.20火花塞电极应无严重烧蚀,电极间隙应为0.7-0.8mm。

4.4装配

4.4.1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4.4.1.1认真清洗零件及工具,保持工作场地清洁,工作台、工具应摆放整齐,气缸体和各个待装零件应清洗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干,缸体和曲轴上的油道要洗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反复吹通。

4.4.1.2按规定配齐全部衬垫、螺丝、螺帽、垫圈、开口销和锁丝,并准备适量的密封胶及机油、润滑脂等常用油、材料等。

4.4.2装配时的注意事项

4.4.2.1装配中应对主要零件进行复检,以使其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

4.4.2.2各相对运动零件的工作表面,装配时应涂抹机油。

4.4.2.3各部位螺栓及螺帽的装配应注意拧紧的扭力及顺序。

4.4.3装配的顺序及要求

4.4.3.1安装气门:

先将气门油封压装于气门导管上,油封一定要压到位,防止油封变形或损坏橡胶密封环,将气门杆涂以薄机油,按顺序插入气门导管,装上气门弹簧和弹簧座,用夹具压紧气门弹簧,装入锁片,锁片一定要装到位。

4.4.3.2安装凸轮轴

4.4.3.2.1检查凸轮轴轴向间隙及弯曲度。

先不装挺杆,把凸轮轴装入轴承中,检查其轴向间隙,使用极限为0.15mm,弯曲度不超过0.03mm。

4.4.3.2.2轴向间隙合适后,将气门挺杆涂以润滑油,插入相应各导孔内。

4.4.3.2.3将轴承和轴颈涂上润滑油,把凸轮轴放在轴承孔上。

装上轴承盖,顺序不可装错,上下两半部要对准,按顺序(从中间开始,对角线交叉进行)拧紧轴承盖,紧固扭矩为20Ν*m,分两次拧紧。

4.4.3.2.4装上凸轮轴油封,在油封的唇边及外圈涂上一层薄油,将油封平整压入,注意不要压到头,否则会堵塞回油孔。

4.4.3.2.5装上正时齿轮,先装半圆键,再压上正时齿轮,拧紧固定螺丝,扭矩为80Ν*m。

4.4.3.3安装曲轴、连杆组

4.4.3.3.1仔细检查气缸体上的油堵头和水堵头,不得有松动和腐蚀。

4.4.3.3.2将气缸体倒置在工作台上,仔细检查主轴瓦及连杆轴瓦,瓦背面应光滑,凸榫好,无斑点,不毛糙,弹性合适,无哑声。

4.4.3.3.3将主轴瓦及瓦座擦干净,然后将主轴瓦放入主轴瓦座上(注意1、2、3、5、号上轴瓦无油槽,4号上轴瓦有油槽,要与有油槽的4号轴承盖配用),检查每片轴瓦的两端,应高出座平面0.05mm。

(连杆轴瓦也是同样要求)

4.4.3.3.4将轴瓦盖按顺序装在轴瓦座上,装上螺栓的最后扭矩为65Ν*m,检查主轴颈与相应轴承的配合间隙,标准为0.03-0.08mm。

4.4.3.3.5将曲轴主轴径表面涂上一层红丹,然后将曲轴放入轴瓦上,装上轴瓦盖并拧紧,最后扭矩为65Ν*m,转动曲轴数圈,然后取下轴瓦盖,仔细检查主轴径与轴瓦的接触面积,要求大于75%,第一道和最后一道不小于85%,如低于标准,应进行修刮至合格。

然后装上止推片,前后撬动曲轴,检查曲轴轴向间隙,正常为0.07-0.17mm,磨损极限为0.25mm。

4.4.3.3.6主轴径与轴瓦配合间隙合格后,将连杆大头孔及轴瓦背清洁干净,将连杆轴瓦放入连杆大头孔及轴瓦盖中,装上轴瓦盖,拧紧螺栓,最后扭矩为:

M9-45Ν*m,M8-30Ν*m;

再接着转半圈,分别测量轴瓦的内径与相应连杆轴径的配合间隙。

要求为0.03-0.08mm,磨损极限为0.12mm,测量间隙合适后,再检查连杆轴径与轴瓦的接触面积,要求不小于85%,如不合要求,应进行修刮至合格。

4.4.3.3.7组装连杆活塞:

将活塞置于水中加热至60℃-80℃,取出后迅速洗净座孔,将活塞销推入一个座孔,随即在连杆小头端衬套内涂上一层润滑油,并把小头伸入活塞内,迅速使活塞销通过连杆小头直至活塞另一端销孔边缘再装入销环(活塞上的箭头标记和连杆上的浇铸标记必须朝一个方向)。

4.4.3.3.8组装曲轴:

将曲轴各轴径表面及主轴瓦表面清理干净,装上止推片,涂上润滑油,将曲轴放入主轴瓦中,按从中间开始,对角线交叉顺序分三次进行拧紧,边拧紧边转动曲轴,最后扭矩为65Ν*m,要求转动灵活,无阻滞。

4.4.3.3.9更换前后油封后,将前后油封盖板及油封装上缸体。

(将油封唇口涂上润滑油)。

4.4.3.3.10安装飞轮:

在曲轴安装好以后安装飞轮,飞轮上有点火正时标记“-O-”。

换用新飞轮时要检查有无此记号,若没有则要打上。

飞轮螺栓扭紧力矩为75Ν*m,飞轮装好后要检查飞轮偏摆度一般在飞轮半径150mm处检查,其摆差不得大于0.15mm,最后在飞轮内孔安装滚针轴承,轴承必须将打印朝外的一面装在外面,安装深度应是轴承外端面低于飞轮端面1.5mm。

4.4.3.3.11将气缸体侧放,将未装活塞环的活塞连杆组分别装入相应各缸,按规定力矩拧紧各道连杆螺母。

首先检查连杆小头每边与活塞销座端面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0mm,如小于1.0mm,多为气缸中心线产生偏移所致,然后转动曲轴,查看活塞在气缸内运动,活塞在上、下止点和气缸中部三个位置时,间隙差不得超过0.1mm。

4.4.3.3.12选配及安装活塞环

4.4.3.3.12.1将活塞环平置于气缸筒内,将活塞环内圈用盖板盖住,在气缸下部放置灯光,观察活塞环与气缸壁间的缝隙,要求是:

在活塞环开口端左右30°

范围内不允许有漏光点存在,在同一根活塞环上漏光不应多于两处,每处漏光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不得超过25°

,同一环上漏气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总和不得超过45°

,漏光处的缝隙应不大于0.03mm。

4.4.3.3.12.2端隙和侧隙应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则要重新选配或修整。

单位:

mm

名称

第一道环

第二道环

油环

端隙

0.30-0.45

0.25-0.40

0.25-0.50

侧隙

0.043-0.081

0.03-0.20

4.4.3.3.12.3将选配好的活塞与活塞环擦净,用活塞环钳将活塞环装配到相应的各缸活塞环槽上。

安装时,应将镀铬环安装在第一道环槽内,活塞上有“TOP”记号的一面必须朝上安装,三道环开口互错120°

4.4.3.3.13将活塞环、活塞裙部及连杆小瓦,连杆轴径清洁干净后,涂上适当润滑油,根据活塞及连杆上的记号将活塞连杆组装入各气缸,连杆大头有浇铸标记和活塞顶上的箭头标记必须朝皮带盘方向。

扣上轴承盖,穿入螺栓,连杆螺母接触面先涂油,分三次拧紧螺栓,至扭矩为:

45Ν*m(M9);

30Ν*m(M8)接着再转半圈。

每拧紧一缸螺栓转动一次曲轴一至两圈,转动应灵活,无卡阻。

4.4.3.3.14安装气缸盖

4.4.3.3.14.1转动曲轴使一缸活塞置于上正点后,再倒转四分之一圈,转动凸轮轴使第一缸凸轮朝上。

4.4.3.3.14.2将气缸体擦净正放,放上气缸垫,气缸垫上标有字样的一面必须朝气缸盖,放好缸垫后,将专用定位导向螺栓旋入缸体结合面的一侧两端的螺栓孔中;

再放上装好配气机构凸轮轴的气缸盖;

接着在气缸盖上其余8个孔中放入螺栓并随手拧紧;

然后再将事先拧入的定位导向螺栓用销子扳手旋出并拧入气缸盖螺栓,分四次拧紧气缸盖螺栓。

第一次冷发动机紧固的扭矩为40Ν*m,第二次为60Ν*m,第三次为75Ν*m,第四次为连续用扳手拧四分之一圈。

每次螺栓的拧紧顺序见图1:

4.4.3.3.14.3安装火花塞,扭紧力矩为20Ν*m。

4.4.3.3.15装气门室罩将气缸盖和气门室罩密封面上的密封胶残渣清

理干净,再涂上一层密封胶,涂层要均匀适量,在密封胶开始固化之前将气门室罩垫装在气缸盖上,安装上气门室罩及紧固螺栓以6.3Ν*m力矩拧紧,顺序为从中间开始,对角线交叉进行,分三次拧。

4.4.3.3.16更换中间凸轮轴油封在中间凸轮轴各轴颈表面涂上润滑油,装入中间凸轮轴及其皮带盘,皮带盘紧固螺栓拧紧力矩为80Ν*m。

4.4.3.3.17安装曲轴齿形皮带轮螺栓紧固力矩为80Ν*m。

4.4.3.3.18转动凸轮轴使凸轮轴皮带轮上的记号与气门室罩盖记号对齐。

4.4.3.3.19安装齿形皮带护罩及下护罩。

4.4.3.3.20安装发电机及空调压缩机皮带驱动轴。

4.4.3.3.21转动曲轴,使曲轴皮带盘上的一缸上正点记号与齿形皮带下护罩上的记号对齐。

4.4.3.3.22安装分电器

4.4.3.3.22.1使油泵驱动轴与分电器轴相连接的扁端部与发动机曲轴方向平行。

4.4.3.3.22.2将分火头指向分电器壳上第一缸标记,装入分电器。

4.4.3.3.23将凸轮轴、曲轴、分电器按以上位置定好后,装上正时皮带及涨紧轮,利用涨紧轮调整皮带松紧度,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凸轮轴和中间轴齿轮之间齿形皮带的是间则好可以转90°

为合适,然后扳紧涨紧轮的紧固螺母,力矩为45Ν*m。

4.4.3.3.24转动曲轴,观察是否有碰撞,转动是否灵活。

4.4.3.3.25安装机油泵及附件,紧固力矩为20Ν*m。

4.4.3.3.26安装油底壳,将油底壳及气缸体密封面及密封垫清理干净,涂上一层密封胶,涂层均匀,在密封胶开始固化前将密封垫及油底壳装上气缸体,装上螺钉,按从中间向两边,对角线交叉拧紧,拧紧力矩为20Ν*m。

4.4.3.3.27安装水泵,交流发电机及皮带,用拇指压带检查皮带,水泵与发电机之间皮带涨紧度为10-15mm。

4.4.3.3.28安装进排气岐管,清洗化油器后安装。

4.4.3.3.29安装机油滤清器座及机油滤清器、高压线、汽油泵等附件。

4.5发动机总成装车

按与发动机拆装相反顺序装上发动机,并连接好各油管、水管、真空管、电线、拉线等。

安装变速箱时,将第一轴花键涂上润滑脂。

各螺栓拧紧力矩如下:

4.5.1发动机和变速箱盖板螺栓的拧紧力矩为10Ν*m。

4.5.2变速箱支架上前排气管螺栓的拧紧力矩为25Ν*m。

4.5.3排气弯头上排气管螺栓的拧紧力矩为30Ν*m。

4.5.4缸体上前发动机支架螺栓的拧紧力矩为25Ν*m。

4.5.5发动机支座上发动机脚胶螺栓的拧紧力矩为35Ν*m。

4.5.6起动机紧固螺栓的拧紧力矩为20Ν*m。

4.5.7散热器下支座螺栓的拧紧力矩为10Ν*m。

4.5.8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紧固螺栓M12扭矩为55N*m。

4.6试运转

4.6.1发动机及各附件、管路、电路安装完毕后,装上蓄电池搭铁线,检查机油,冷却液是否充足。

4.6.2拆开化油器进油管,向化油器内注入适量汽油,再装好油管。

4.6.3再检查正时记号。

4.6.4起动发动机时,倾听响声是否正常,检查有无漏油、漏水、漏气。

4.6.5将发动机转速调为1000-2000转/分钟运转半小时,观察水温变化及发动机有无异常运转和响声。

4.6.6发动机温度正常后装上机油压力表,测量机油压力应在1.94-4.9。

4.6.7检查并调整点火正时,标准为9°

±

0.5°

4.6.8怠速测量尾气:

HC<

250ppm,CO<

1.5%。

4.6.9将水温控制在105℃左右时,冷却系统应无漏水。

4.6.10测量气缸压力。

4.6.11路试:

发动机加速有力,无异响,排气正常,水温正常,怠速稳定。

4.6.12向冷却系统内加入防冻液。

注:

1、本作业指导书参照1986年6月版《帕萨特、桑塔纳发动机修理手册---1.6和1.8升化油器式发动机》编制。

2、如发动机运转至散热器风扇起动后增加发动机转速,使其以2500转/分转速运转2分钟,气门挺杯仍有异响,则旋转曲轴使被检查的凸轮轴向上,用木质或塑料片下压挺杆。

如果气门间隙超过0.1mm,则需要更换挺杆。

3、大修发动机时,所有橡胶密封件需更换,水管也尽量全换。

4、发动机普通修理亦可参照本作业指导书。

怎样编写作业指导书

1.概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