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3567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5周 网3.docx

高考语文晨读晚练第35周网3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晨读晚练第35周网3

日积月累

读一读,积累下列成语

扬汤止沸

【释义】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例句】事实上前述2000枚火箭弹就是伸手要来的最新一批军援。

问题在于,上述“急救药”很可能无济于事,甚至起到扬汤止沸、适得其反的效果。

阳春白雪

【释义】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例句】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说,应该引导孩子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这是一种阳春白雪式的阅读,是一种“高大上”的阅读。

羊质虎皮

【释义】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例句】仿佛烈日下的枯禾一样,并且绳趋尺步,像阉竖的声音一般可厌。

世道人心进入文学并无不可,可怕的只是羊质虎皮的假道学。

洋洋洒洒

【释义】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例句】读古人名著,常有一感,古书的含金量都极高,随便一段话拎出来,都够现代人万般巧用,写出一篇洋洋洒洒的论文来。

仰人鼻息

【释义】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主。

【例句】中国领导人很有远见,建国伊始就下定决心搞工业化,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这样才能避免仰人鼻息,才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

古韵寻音

苏轼

昨夜霜风。

先入梧桐。

浑无处、回避衰容。

问公何事,不语书空。

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

都将万事,付与千钟。

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译文】昨夜秋风吹入梧桐林,我无处回避自己衰老的面容(让秋风看到了)。

秋风问我为何这样,我没有说话,只是用手在空中书写。

人老了,有时醉有时病有时慵懒;早上来到院子里,感叹光阴似箭,催我老并且一身病。

如今万念俱空,饮酒度日。

哪管它酒花白、眼花乱,以此残念度日吧。

【赏析】本词创作于作者晚年,属悲秋之作。

上阕采用拟人的手法写景,下阕抒情。

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易逝、老年无奈的感慨。

全词基调哀伤悲凉,令人心酸无限。

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一生多舛,几遭贬谪。

上阙写景,将秋风拟人与诗人对话,霜风指秋风,梧桐更加悲切。

下阙因景得情将光阴付酒,经年在酒中平静流淌。

这时,曾经骄傲的才子,回望一生漂泊,秋风中过往的淡然、坚定、洒脱似一一看穿。

这时的他褪去了才子的傲然,伤的真切,令人心疼。

全诗悲切中又有作者一如既往的旷达,也表达了作者对坎坷一生的无谓态度,在伤感中放任心性的情感。

哀而不伤。

感悟经典

辨奸论

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

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

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

“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

”郭汾阳见卢杞曰:

“此人得志。

吾子孙无遗类矣!

”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

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

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

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

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

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

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

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

其祸岂可胜言哉?

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

此人之至情也。

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

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

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

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

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

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

“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

”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

孰知祸之至于此哉?

不然。

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译文】事情的发展必定会有一定的结局,道理有它原本就该如此的规律。

天下只有表现冷静的人,才能从细微之处预见到日后将会发生的显著变化。

月亮周围出现了晕圈预示着将要刮风,房屋的石柱返潮湿润预示着将要下雨,这是人人皆知的事。

人事的发展变化,情理和形势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空疏渺茫难以尽知,千变万化而无法预先料到的,怎么能和天地阴阳的变化相比?

即便是贤能的人对此也有所不解。

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由于喜爱和憎恨扰乱了他们的内心,利害关系又影响了他们的行动啊!

从前山巨源见到王衍,说:

“将来给天下百姓带来灾难的,一定是这个人!

”郭汾阳见到卢杞,说:

“这个人一旦得志,我的子孙就会被他杀得一个不留!

”现在分析一下他们所说的话。

其中的道理是可以料想到的。

依我看来,王衍之为人,从容貌和谈吐上,确实具备了欺世盗名的条件。

但是他不妒忌别人,不贪图钱财,只是随大流。

如果晋朝当时没有惠帝这个昏君,当政者即使只是一个中等的君主,就算是有成百上千个王衍这样的人,又怎能扰乱天下呢?

卢杞那样的奸诈,确实足以败坏国家。

但是他不学无术,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谈不足以蒙蔽社会,如果不是遇到德宗这样的鄙陋昏庸的君主,又怎能受到重用呢?

由此说来,山、郭二公对王、卢二人所作的预言,也未必完全如此啊!

现在有人嘴里背诵着孔子、老子的话,亲身实践着伯夷、叔齐的行为,收罗了一批追求名声和不得志的士人,相互制造舆论,私下里互相标榜,以为自己是颜渊、孟轲再世,然而他们为人阴险狠毒,和一般人的志趣不同。

这是把王衍和卢杞合成一个人了。

他在社会上酿造的祸害还能说得完吗?

脸面脏了不忘洗脸,衣服脏了不忘洗衣,这本是人之常情。

现在他却不是这样,身穿奴仆的衣服,吃猪狗的食物,头发蓬乱得像囚犯,表情哭丧着像家里有人去世,却在那里大谈《诗》《书》,这难道说是人的真实的心情吗?

凡是办事不近人情的,很少不成为大奸大恶之辈,竖刁、易牙、开方就是这样的人。

此人借助当世享有盛名之力,来促成他尚未形成气候的祸患。

虽然有励精图治的君主,敬重贤才的宰相,也还是会选拔并重用他的。

这样,他将成为天下的祸患,是必定无疑的了,这就不只是王、卢二人所能比拟的。

孙子说:

“善于用兵的人,并没有显赫的功勋。

”如果这个人没有被重用,那么我的话就有些过头了,而此人就会有怀才不遇的感慨。

谁又能知道祸患会达到上述这种地步呢?

不然的话,天下将要蒙受他的祸害,而我也会获取卓有远见的名声,那就太可悲了!

文苑漫步

被一张网困住的局长

阿甘

当早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挤进来时,它看见一个反贪局长被一张网困

住了。

这张闪着金光的网由一条条的金线织成的,看起来似乎很粘,可怜的局长秃着半个头,正端坐在网中央作最后的徒劳无功的挣扎。

早晨的阳光照在他的身上,然后向天女散花一样穿过每一个网眼,在地上盖了一个渔网一样的金色大印章。

这张网很大,每一根丝都具有极大的韧性和粘性,从天花板的一角一直延伸到地上,甚至连电话线也加入了织网行列,任何物体只要一触到它的一根线,整张网都会被触动起来,因为这不是普通的蜘蛛网,每一条构成网的丝线都是网的一根神经,一痛皆痛,一荣皆荣,所以不管是谁,要是被它粘住了,成为它的一分子只能是唯一的一条出路,谁也无法摆脱。

“为什么会是这样子呢?

”可怜的局长皱着眉头生气地想。

这个可怜的局长刚调来此地上任不久,昨天通宵处理着办公桌上那堆积如山的案例卷宗时不知不觉中睡着了,结果等到太阳唤醒他的时候,他只觉得浑身不对劲,双臂很沉,简直提不起来,像被什么东西绊住似的,于是当他睁开眼睛时,就看到开头那个异常恐怖的场面——

他被一张蜘蛛网无情的困住了,所幸的是,蜘蛛似乎还没出来吃早餐,不过为了赶在蜘蛛把他当成一顿早点前,他必须用力挣脱这张困住他的网。

“否则,当同事上班推开我的办公室,看到我变成了这只蜘蛛的美餐时,一定会吃惊的大声尖叫起来的。

”局长一边指挥双手和双脚努力摆脱网的各种各样纠缠,一边想。

他只感到一种莫明其妙的惊恐,因为他的舌头已经失去了说话的功能了。

这张网太密太粘了,线与线之间互相交叉着,延伸到看不见的远方,甚至连唯一通向外界的电话线也变成网中的一根强有力的丝,这些丝线密密麻麻的交织着,组成无数个细小的坐标和网眼,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细微的动静都逃脱不了。

而现在,恐怕连局长都要成为它今天早晨的牺牲品了。

在不断地摆脱束缚时,局长感到自己反而被网紧紧缠住了,双手双脚越是用力,身子缠得越紧。

他很奇怪这张网怎么这样有实力,竟能托住他有些肥胖的身子。

他努力地想利用自身的重量来压破这张可恶的蜘蛛网,但最后希望又落空了,因为每一根丝显得异常团结,它们齐心协力地将局长的快要落到地上的身子重新给弹回去了。

“如果再多出几双手那就好了。

”他想。

“这样我就能发挥作用了。

我可以双管齐下,和这个可恶的网进行一次车轮战。

”这样想着,他只觉得腋下一阵发痒,开始以为是什么虫子开始在舔他的肉,低头看时,却真得从腋下长出几只细细的毛茸茸的手来了。

他吓得尖叫了一声,但现在舌头一点声响都发不出声来,好像声带消失了一样,只有空气震荡了几下,说明他刚才的确是有发出声音来的。

他这才意识到,这张网具有很好的吸音效果的。

这时,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好像正在发生一些变化,也许多出几只手来,他开始能够试着在纬线和经线交叉成的座标上走来走去,连他自己都感到奇怪,自己竟然能够从网的一端走到天花板角落的那一端,他想找那只大蜘蛛,但没有找到,于是他放心地爬到桌上,想伸手拿上面的档案袋,因为上班的时间又到了。

外面开始有人声了,一个人敲了敲门,局长像往常一样答应着:

请进。

然后又低头趴在桌上批阅上面的案例卷宗。

门开了,随即,局长听见了一声极为恐怖的“啊──”的尖叫声……

清词丽句

1.猎人有一张网,在丛林中寻找。

网住的是野兽,留下的是丛林地上斑斑的血痕。

蜘蛛有一张网,在墙角边等待。

网住的是飞虫,留下的是蛛网上破碎的翅膀。

人也有一张网,不是自己的,也不是别人的。

一种神秘而又古老的力量驾驭着的网,自新生儿诞生便被笼罩。

这张网是活的,网住的不是肉体,网住的是灵魂,甚至生命,历史太浓重的积淀让这张网几乎坚不可摧。

更可悲的是,网中的人似乎还以身处网中而欣喜自豪,对网外的人们吹嘘着身上那张老网是多么古老而坚固。

却不知,网外的人们拥有的是一片自由的天空。

2.纵看历史,横看世界,有许许多多的人都在先见“鱼”后借“网”而捕得的。

北魏的孝文帝羡慕中原先进制度下的先进技术、文化等,就果断地学习中原先进的东西并借鉴和发展,为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孝文帝能够借用中原的“网”而捕得了如此的“鱼”,的确令人佩服。

西汉的司马迁也曾深入民间借了许多“网”而捕得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3.来去网中的人,一脚在现实,一脚在梦里。

看得清楚的生活,所以不看。

看不懂的网事,偏偏去追求。

眼前的总不能满意,神秘的颇具魅力。

可又不能够一直在梦里,网事是一道不错的风景,生活才是主题。

所以,来去网中的人,总是匆匆的步履。

他们是一群心思复杂的人,反映在我们眼里,一样充满对人生的爱意。

4.你打开这一扇窗子,我们未必总是看到明媚的阳光和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这里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晴朗和阴郁一样地浮游和更替。

人们依旧在涂写和擦抹着,很多人置换成了一条或茫然无望或窜游张扬的鱼,却不知已经被牢牢地网住,无心挣出更无力摆脱。

5.“网”——这个字用得太妙了。

它本来就是捕鱼抓鸟的用具,是纵横交错的一种组织和系统。

目前的世界都在网上,你要想进入这个世界,就要遵循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到网上来。

我有本事,就网住了世界。

你没有本事,就被人家的网网住。

晚练篇

1.下列句子中,依次填写在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随着旅游旺季的结束,万平口如潮的人流渐渐退去了,午夜的空寂也一样属于它。

作为日照最具地域特色的一个旅游景点,它繁华,又于此。

②为确保行车环境安全舒适,消除行车安全隐患,日照高速公路管理局将对原路面存在的裂缝、坑槽等问题进行彻底。

③领导看望因云南鲁甸地震而导致双腿截肢的病人时说,身体受到了严重摧残,要努力坚持下去,使生命变得有光彩。

A.不止处治虽然/但B.不止处置虽然/但

C.不只处置即使/也D.不只处治即使/也

【答案】B

【解析】

考点: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日,广电总局发出通知: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要按照“谁办网谁负责”的原则,对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推进先审后播管理制度。

B.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表面上看是品牌、产品、价格、服务的竞争,但实质上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品质和心态的竞争。

C.电子商务的技术风险很大,病毒可通过网络快速扩散,一旦某程序被病毒感染,则整个互联网交易系统甚至整台计算机都会受到病毒威胁。

D.目前市场上的口罩五花八门,有些口罩虽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空气中的粉尘进入呼吸系统,但它本身带有的挥发性气体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解答病句辨识题,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句子结构。

题中,A项,搭配不当,“推进”与“制度”搭配不当;C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整台计算机甚至整个交易互联网”;D项,成分残缺,“解决”后面缺中心语“的问题”。

考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更要用人生的尺度

②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

③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

④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

⑤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⑥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习教育

A.④①⑤⑥②③B.④⑤②③①⑥ C.③②④⑤⑥①D.③②⑥④①⑤

【答案】D

【解析】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阅读下面一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1)请为这组漫画拟写标题:

(2分)

(2)请概括这组漫画的寓意:

(2分)

【答案】

(1)变化。

(2)寓意:

讽刺有些人在轻易得到之后就不珍惜的现象。

(从“别人的才是最好的”或“‘距离’产生美”等角度来作答也可)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

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1.仔细观察画面。

2.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组织答案时应做到:

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

应防止的两种失误:

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

字数不超过30字。

(6分)

师父训练徒弟爬树,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喊道:

“小心,小心!

第二次,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一言不发,等徒弟下到低处时,他才说:

“小心,小心!

徒弟问:

“师父,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

师父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没经验时,容易在难处出错;有经验了,往往在易处出错。

(每点3分,超字数一个扣1分)

【解析】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1)荀子的《劝学》中用比喻手法,反面强调学习必须专一的一句是,,。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两个四字短语,写出了秦人对六国的金银珠宝不甚珍惜。

(3)《论语》八则中强调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一句是,。

【答案】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⑵鼎铛玉石金块珠砾(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试题分析:

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晨读晚练第36周高贵与卑微1

高贵的人有美好的愿望,卑贱的人同样有美好的愿望。

卑贱的人,建立的是眼前利益的愿望,看到的也是人生近景的事物。

高贵的人,不仅建立眼前的愿望,同时,他也建立更高更远的愿望,因此,他不仅能看到近景的事物,还能够看到远景的事物。

这也是人的高贵和卑贱区别的原因,高贵的人为什么能够走得更远,站得更高,其中的道理已经一清二楚。

日积月累

读一读,积累下列成语

叶公好龙

【释义】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

【例句】我们要诚心引才,真心用才,不要叶公好龙。

现在讲起来要吸引人才,但是碰到具体的问题又舍不得。

一波三折

【释义】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

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

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例句】这场官司一打就是三年,当中一审二审判决的截然不同也让涂太太的心情随之一波三折。

一步登天

【释义】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境界或程度。

有时也用来比喻人突然得志,爬上高位。

【例句】李根没有经过青年队的历练,他从体校进入武汉体院,随后被李秋平相中,一步登天加盟上海队打CBA联赛,一定程度上李秋平算是李根的伯乐。

一尘不染

【释义】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

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

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例句】”在他看来,反贪工作只有“门如市,心如水,一尘不染”,才能“提得起,放得下,百事敢为”。

一筹莫展

【释义】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例句】6月1日,是所有孩子的节日,但对于部分特殊儿童及他们的家庭来说,却依然为孩子未来的生活和康复费用而一筹莫展。

古韵寻音

多丽·咏白菊

李清照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译文】长夜里,虽然放下了帘幕,小楼上依旧寒气逼人。

可恨那萧萧飒飒的无情风雨,在夜里摧残着如玉的白菊。

看那白菊,不似杨贵妃的微红醉脸,也不似孙寿的娇柔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他们的行径都不能拿来与白菊相比。

细细看取,屈原和陶令,孤傲高洁的品性正与白菊相宜。

微风吹起,白菊的清香蕴藉,丝毫不亚於淡雅的荼蘼。

秋天将尽,白菊愈发显得雪清玉瘦,似向人流露出它无限依恋的惜别情怀。

你看它似忧愁凝聚,在汉皋解佩;似泪洒,於纨扇题诗。

有时是明月清风,有时是浓雾秋雨,老天让白菊在日益憔悴中度尽芳姿。

我纵然爱惜,但不知从此还能将它留下多少时候。

唉!

世人如果都晓得爱护、欣赏,又何须再去追忆、强调屈原和陶渊明的爱菊呢?

【赏析】此词咏白菊,先渲染了赏菊的深静寒寂的氛围;一个“恨”字承上启下,表现了孤居独处,良辰难再的感情以及主人公对风雨摧花的敏锐的感受;后从自身爱菊收束,以旷达之语道出作者轻视鄙俗、不甘随俗浮沉的志趣。

全词委婉雅致,含意深远,通篇用典,不着一个“菊”字,而以白菊隐喻自咏,表现了女词人在咏物词中卓尔不群、创意出奇的艺术追求。

感悟经典

复庵记

顾炎武

旧中涓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数年,始克结庐于西峰之左,名曰复庵。

华下之贤士大夫多与之游,环山之人皆信而礼之,而范君固非方士者流也。

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为东宫伴读。

方李自成之挟东宫、二王以出也,范君知其必且西奔,于是弃其家走入关中,将尽厥职焉。

乃东宫不知所之,而范君为黄冠矣。

太华之山,悬崖之巅,有松可荫,有地可蔬,有泉可汲,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

华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创是庵而居之。

有屋三楹,东向以迎日出。

余尝一宿其庵,开户而望,大河之东,雷首之山,苍然突兀,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若揖让乎其间,固范君之所慕而为之者也;自是而东,则汾之一曲,绵上之山,出没于云烟之表,如将见之,介子推之从晋公子,既反国而隐焉,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又自是而东,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而极望之不可见矣!

相与泫然。

作此记,留之山中。

后之君子登斯山者,无忘范君之志也。

【译文】前朝太监范养民,在崇祯十七年夏天,从京都徙步到华山当道士。

几年之后,才得以在西峰的左边盖了一所房子,取名叫“复庵”。

华山下面的社会贤士大夫,大多和他有交往;华山周围的人都信任他,尊敬他。

可是范先生本来并非道士之流的人。

(他)自幼读书,爱好《楚辞》;诸子百家的学说以及经书史书涉猎得也很多。

在宫中担任太子的伴读。

当李自成扶持太子和另外两个王子离开北京,范先生料到他一定要向西逃,于是抛弃自己的家跑到关中,打算尽自己的职责。

但是太子下落不明,范先生就当了道士。

华山悬崖顶上,有松树可以遮荫,有田地可以种菜,有山泉可以取水,不向官府纳税,不列入寺庙的财产登记簿上。

华山下面的居民有人资助他材料,因此建造了这个住所来居住。

(这所住宅)有房三间,面朝东,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我曾经在复庵住过一夜。

开门远望,(只见)黄河的东边,苍青的雷首山拔地而起,(那就是)伯夷、叔齐采薇充饥而饿死的地方,(那些山峦)好象拱手站在那儿,(伯夷、叔齐的事)本来就是范先生所仰慕并仿郊的行为。

从这儿向东,是汾河的一个曲折处,绵山在云烟中若隐若现,好象看见当年介子推追随晋公子出逃,公子归国之后,介子推却隐居在这里。

这又是范先生有此心而不得实现的。

从这儿再向东,太行山和碣石山之间,是明故都北京和明皇陵所在的地方,离那儿非常遥远,尽力远望也望不见了,(只有)彼此垂泪!

我写了这篇记,留在山中。

以后登此山的先生们,不要忘记范先生的志向啊!

文苑漫步

父爱的尊严是一种痛

查一路

①同学从家乡的县城来看我,我差点认不出他。

几年不见,头发已经白了一半。

对他来说,这是沧桑生活的见证。

他从贫苦的农村家庭走出来,中专毕业,娶了个多病的妻子,妻子病刚好,又要为随之而来的孩子操心。

等家庭的一切都有了好转的迹象,自己却下岗了,一切又得从头开始。

②终于,同学想办法摆了一个摊,卖儿童玩具、零食之类的小杂货,诚实和热情,为他赢得了很好的生意。

他很高兴,我们也替他高兴。

可是现在?

我猜不出他的生活究竟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同学苦笑了一下,才说出了原因。

原来,不知不觉他儿子已到了入学的年龄,小学就在他摆摊的500米外。

一开始倒没有什么,后来班里的同学都知道了儿子的父亲是个摆地摊的人,就开始嘲笑他。

头几次,儿子忍住了,后几次,他就忍不住偷偷地哭。

经多次追问,儿子道出了实情。

④为此,他每天走很多路,绕开小学的门口,推着小车沿街叫卖,生意已大不如前。

他极力躲闪着放学的孩子,躲闪着儿子和儿子的同学。

⑤这又是何苦呢?

我试探着说,你可以和儿子说清楚,他会理解的。

同学说,他希望儿子不理解,儿子若是理解了,就过早地承受了一份本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生活压力。

为什么要用生活的沉重来代替他童年的无忧无虑呢?

我无话可说,只是想着他推着车子串街走巷的样子,有点崇高,也有点悲怆。

生活的困顿,不该剥夺做父亲的尊严,这是他精神的最后一块领地,凛然不可侵犯。

  

⑥我想,可能这世上任何矮小的男人都是高大的父亲。

父亲的尊严是男人精神的高度,是荣誉、权威、自尊、傲岸的代名词,它赐予任何一个普通男人被尊重被崇拜的陶醉和满足。

然而,为了捍卫这种神圣的高度,却需要一个男人付出辛酸的代价。

⑦我想起我在读大学时遇到的一名校园清洁工。

他负责打扫学生公寓的楼道和厕所。

50岁的模样,头发花白,脸像松树皮一样黝黑且皴裂开来。

他每天的活又脏又累,而且被世俗的眼光所轻视。

但奇怪的是,每次下班后他都精心地打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