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3612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docx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docx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第二单元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

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

[课标要求] 1.简述国际联盟的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2.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一、国际联盟的活动及其评价

1.性质:

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2.活动

(1)成立之初:

国联成立的最初几年,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在它的组织下,1924年缔结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议定书即《日内瓦议定书》。

国际联盟中的卫生、劳工、交通运输、处理国际难民等机构或组织,为促进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做了大量工作。

(2)20世纪30年代:

由英法控制的国联,对日本、意大利、德国的侵略扩张,持姑息、纵容的态度。

3.评价

(1)历史地位:

它是一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2)积极作用

①盟约体现的基本宗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②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3)消极方面:

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

[误区警示]国联符合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历史潮流,是近代以来解决国际争端方式的伟大改革。

不过它是英、法等少数大国控制的维持霸权的工具,不可能真正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二、苏俄的和平外交

1.外交政策

(1)提出《和平法令》。

(2)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2.外交活动

(1)1922年苏俄代表团出席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的国际经济会议,初步打破了苏俄建国以来的孤立境地。

(2)同年,苏德签订《拉巴洛条约》。

3.历史作用:

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知识点拨]苏俄在20世纪20年代开展和平外交的原因

(1)战争给苏俄带来巨大危害。

(2)打破资本主义国家的反苏联盟,苏俄需要和平环境来发展经济、巩固新生的政权。

三、《洛迦诺公约》的签署

1.背景

(1)1923年法国、比利时出兵占领鲁尔地区,使法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

(2)1925年出任法国外长的白里安主张改善法德关系,解决法国安全问题,德国给予积极响应。

(3)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捷、波等国家召开洛迦诺会议。

2.构成

(1)德、法、比、英、意签订《相互保证公约》。

(2)德国分别同法、比签订《仲裁条约》。

3.评价

(1)积极作用:

改善了法、德等国的关系,有利于欧洲稳定。

(2)消极作用:

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

(3)公约实质:

纵容德国向东发展,即“祸水东引”。

[知识点拨]《相互保证公约》是《洛迦诺公约》中最重要的文件。

它的主要内容表明:

法国不得不同意与德国平起平坐,对等地承诺维持现状的义务。

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德国的政治地位大为提高。

四、《非战公约》的签订

1.背景

(1)法国地位削弱,希望争取美国对其安全提供某种保证。

(2)美国出于避免卷入欧洲纠纷和提高美国国际地位的考虑,决定缔结一项多边的非战公约。

2.签订:

1928年8月,美、德、法、比、英、意、日、波、捷等15国在巴黎作为创始国签订《非战公约》。

3.内容:

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4.作用

(1)积极

①它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

②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

③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2)消极

①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②列强借助各自的“保留条件”,为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知识点拨]《非战公约》是在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的压力下缔结的,它第一次以普遍性国际公约的形式,正式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成为以后处理国际战争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

主题一 国际联盟的历史作用

1.积极作用

(1)盟约包含许多积极规定,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

(2)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趋势。

(3)为联合国等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

2.消极作用

(1)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不能制止战争,后来成为执行绥靖政策的工具。

(2)实质:

是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用来维护凡尔赛体系、维持霸权的工具。

材料 国联的使命是维护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因此说国联是“强盗的联盟”是非常适当的。

但是,自德意日法西斯出现,国联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

虽然联盟对抵制法西斯对外扩张不力,甚至纵容侵略者,但国联也进行了抵制侵略和维护和平的尝试。

——陈旭东《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国际联盟的作用。

答案 ①前期主要维护凡尔赛体系,是英法等大国维护殖民利益和霸权地位的工具。

②后期进行了一些维护和平抵制侵略的斗争,但由于采取纵容侵略的政策,加之世界主要政治势力矛盾重重,没有协调行动,国际联盟没能制止法西斯侵略。

国际联盟在后期总的来说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国际联盟不能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可利用图示法从国联的盟约、成员及其实践三个方面来分析

主题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维护和平的尝试

1.《拉巴洛条约》的地位和影响

(1)《拉巴洛条约》是第一个在事实上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原则肯定下来的国际条约,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第一次在法律上承认了苏维埃俄国,并在完全平等、和平共处的基础上与苏联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的条约。

(2)《拉巴洛条约》的缔结,在帝国主义列强反苏阵线中打开了一个缺口,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苏俄的阴谋,使苏俄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3)它也改变了德国在《凡尔赛和约》后的国际地位。

这一条约为两国经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洛迦诺公约》对欧洲各大国的影响

(1)德国:

排除了受法国制裁的可能,恢复了国家尊严,参加了国际联盟并担任了常任理事国,在国际关系中获得了相当大的自由和平等地位。

(2)英国:

以最小的义务获得了平衡欧洲力量的有利地位,成为法德之间的仲裁者和法国的保证人,达到了在欧洲势力均衡的外交目标。

(3)法国:

丧失了对德国的制裁权,东欧同盟体系遭到削弱,连自身的边界安全也被置于英、意两国的空头保证之下。

3.各国签订《非战公约》的原因

(1)世界裁军运动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与斗争仍然非常激烈。

(2)列强在海军军备裁减问题上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军备竞赛仍然非常激烈。

(3)法国需要订立新的联盟体系,制约在政治、经济上迅速恢复与发展的德国,恢复其在欧洲政治与安全事务中的影响。

4.《非战公约》不能维持欧洲持久和平的原因

(1)在公约创立之初,英国、法国等国就提出了各自的“保留条件”,以种种借口摆脱公约的制约。

(2)公约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没有明确的规定,没有涉及裁军问题,未制定实施的办法和制裁违约国的措施。

(3)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发动侵略战争,签署《非战公约》的弱国、小国没有受到公约的保护。

材料一

(1)苏德两国签订了什么条约?

有何重大影响?

答案 ①《拉巴洛条约》。

②对德国来说,提高了国际地位;对苏俄来说,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对世界来说,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材料二

签署《非战公约》

(2)《非战公约》的签署有何积极意义?

实际效果又是怎样的?

答案 ①积极意义:

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②实际效果:

缺少对侵略者的约束力,列强借助各自的“保留条件”,为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图示法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维护和平的尝试

1.国联宣称其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实际上国联(  )

A.推动德国进攻苏联

B.成为推行绥靖政策的实施机构

C.是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D.是美国称霸的场所

解析 国际联盟是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建立的,为英法所操控的维护战后秩序的工具。

A项是在德国法西斯上台以后,英、法、美等国的幻想,也正是基于这一幻想,它们一再推行绥靖政策,放纵德国对周边国家的侵略;B项表述不准确,英、法、美等国虽然推行绥靖政策,这仅仅是它们的外交政策,并没有成为国际联盟的政策;D项美国并没有加入国联。

所以选C项。

答案 C

2.苏俄同德国签订的《拉巴洛条约》(  )

①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企图 ②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③以缔约双方的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为基础 ④是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重大调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拉巴洛条约》与凡尔赛体系没有关系。

答案 A

3.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的不安全感非常强烈。

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对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事件造成了德国经济的崩溃

B.法国从德国手中获取了巨额的战争赔款

C.法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受到损害

D.此后法国国内对德和解力量占上风

解析 依据两幅图片可知,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鲁尔危机,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造成了德国经济的崩溃,A项正确;法国并没有得到更大利益,反而支付了巨额的占领费,并不是获得了巨额的战争赔款,B项表述错误;法国这一做法使法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C项表述正确;占领鲁尔受挫后,法国国内主张对德和解的力量占了上风,D项正确。

答案 B

4.洛迦诺是瑞士一个美丽的小城,该城因《洛迦诺公约》而著名。

《洛迦诺公约》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是因为(  )

A.德国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国地位

B.德国以平等地位参与国际活动

C.公约允许德国进入莱茵不设防区

D.公约不再限制德国的军事力量

解析 洛迦诺会议使德国取得了与其他国家平起平坐的地位,改变了战败国形象,政治地位大大提高;A是会议后的事情;C、D两项与公约内容不相符,故选B。

答案 B

5.《非战公约》的签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维护和平的尝试,但《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这是因为(  )

A.《非战公约》根本对列强毫无约束

B.列强各自“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伏笔

C.《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

D.《非战公约》没有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

解析 《非战公约》之所以对侵略者没有约束力是因为列强各自的“保留条件”的存在,随时可调整其对外政策,为以后发动战争、参与战争提供了借口。

答案 B

基础巩固

1.国际联盟在实际上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主要是由于(  )

A.集体安全原则B.委任统治原则

C.全体一致原则D.维护和平原则

解析 国际联盟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是因为国联盟约规定的形成决议需要“全体一致”的原则,这样就使国际联盟在实际上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

答案 C

2.“我们的口号已经是而且今后仍然是:

和各国政府和平共处,不管它是什么样的政府。

”这句话体现的是哪国的外交政策(  )

A.美国B.德国C.苏俄D.英国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和平外交,与各国和平共处,执行这一外交政策的只有C项。

答案 C

3.《和平大使》一书中评述说:

“英国的根本利益在于防止德国的崩溃,只要德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欧洲就能或多或少地保持均势。

”英国在下列哪些事件中的态度体现了上述原则(  )

①巴黎和会 ②对德赔款问题 ③洛迦诺会议 ④华盛顿会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体现的是英国欧洲均势的原则,体现这种原则的是①②③,故选A。

答案 A

4.“缔结各方应个别或集体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之间、德国和法国之间的边界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地区的规定得到遵守。

”该材料出自(  )

A.《日内瓦议定书》B.《拉巴洛条约》

C.《洛迦诺公约》D.《非战公约》

解析 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德国和比利时之间、德国和法国之间的边界维持现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答案 C

5.“一战”后,为解决凡尔赛会议没有解决的欧洲安全问题签订的条约有(  )

①《洛迦诺公约》 ②《非战公约》 ③《九国公约》

④《四国条约》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解析 《九国公约》《四国条约》是缓解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与冲突,不是欧洲的安全问题。

答案 A

6.美国认为《非战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一大胜利,主要是因为该公约(  )

A.由美国领导签订

B.使美国攫取了世界霸权

C.使美国掌握了和平的领导权而又不承担任何责任

D.使美国承担起维护欧洲各国和平的历史责任

解析 公约的签订使美国掌握了和平的领导权,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同时,公约对于制止战争没有强大的约束力,使美国避免了承担责任,因此被美国认为是其外交的重大胜利。

答案 C

能力提升

7.1920年1月16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解除了对苏俄的封锁;1921年3月,英苏贸易协定签订,打开了一扇交流之窗。

1924~1925年,国际社会出现了在法律上承认苏联的高潮。

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  )

A.苏联的国际地位提高

B.冷战进入缓和状态

C.苏俄同西方国家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

D.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资本主义存在的必然性

解析 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逐渐解除对苏俄的敌视状态,并逐渐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故C符合题意。

答案 C

8.1925年,德国外长斯特莱斯曼在给前皇太子的一封信中表示,要“让那些掐着我们脖子的人松松手”。

这一说法的提出是基于(  )

A.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B.纳粹上台造成的政治威胁

C.凡尔赛体系对德的严厉制裁

D.世界大战即将到来的威胁

解析 本题中的关键信息是“1925年”,据此判断只有C项吻合题意。

而凡尔赛体系也恰是紧紧地掐住了德国发展的脖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德国的发展,埋下了德国对西方仇恨的种子。

答案 C

9.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十六条

(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

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材料二 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此项为满洲而设之自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材料三 《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

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互不侵犯的原则。

然而,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袁明《国际关系史》

(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

结合材料一、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

(2)依据材料三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解析 第

(1)问需要注意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从事战争者……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概括出维护和平的原则,从材料二李顿调查团报告内容说明维护和平的虚伪性;第

(2)问从材料三中“欧美盛行‘和平主义’”“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等关键信息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及评价。

答案 

(1)原则:

集体安全。

经济制裁。

评价:

对维护和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李顿调查团主张“满洲自治”来看,国联未能有效地制止侵略、维护和平。

(2)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盛行,欧美政治需要。

原因:

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各自的“保留条件”,成为以后战争发生的隐患。

【学思之窗】(教材第42页)

通过了解《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谈一谈如何认识它的历史作用?

提示 《非战公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对一系列外交政策进行调整的结果。

它有利于巩固欧洲和平秩序。

它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其中体现的尊重和平、摒弃武力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它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然而,《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列强借助各自的“保留条件”,为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伏笔。

法西斯国家发动的战争,使《非战公约》变成了一纸空文。

【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42页)

一、本课测评

1.国际联盟为什么不能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

提示 

(1)从国联盟约看,其对宗旨和义务的含义未做出规范性说明;“全体一致”的原则实际上让国联失去制止侵略和战争的可能性。

(2)从国联成员看,美国最初没有加入,最初,苏俄和战败国被排斥在外。

(3)从国联实践看,国联成立后被英法操纵,成为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对某些国家的侵略、扩张采取姑息纵容的政策,最终导致了自身的崩溃。

2.《洛迦诺公约》签订后,英、法、德在欧洲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 《洛迦诺公约》签订后,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其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法德关系得以改善,但法国不得不与德国平起平坐,平等地承担义务,而不能像以前一样以战胜国的地位压制德国。

英国也达到扶德抑法的目的,通过建立欧洲大陆两强相峙局面来发挥自己从中平衡制约的作用。

二、学习延伸

1.依据上述材料回答英法两国参加《非战公约》的最主要的保留条件是什么?

提示 英国提出的保留条件,是保持自己在某些特定地区的“自卫”权。

法国提出的保留条件,则强调只要一个国家破坏了和平,其他国家也自动取得了交战的权力。

2.英法等国对《非战公约》提出保留条件的实质是什么?

而它们各自的借口又是什么?

提示 从它们提出的保留条件来看,英国是为了保持对广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权,不许其他国家插手英国的势力范围。

其借口是“有些地区的繁荣与完整”,对英国的“和平和安全具有特殊而重大的利害关系”。

而法国考虑得更多的是如果德国发动战争,自己不能受制于《非战公约》,而行使所谓“合法的防御权”即交战权,其借口是不能与“法国以前在国联盟约、洛迦诺协定(即《洛迦诺公约》)或各项中立条约中所承担的义务”相抵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