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3885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1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袁庙桥监理细则.docx

袁庙桥监理细则

第一章总则

一、工程概况

1、原桥概况:

饶盖线金庄子桥位于抚顺市清原县内,养护中心桩号为K253+003,建成于1986年。

桥梁全长为86.6米,跨径布置为5*15米,桥面宽度:

8m+2*0.5m,上部结构为空心板,下部结构为U型桥台、重力式桥墩。

2、改建方案:

根据省局文件的精神并结合路线的实际情况,改建后袁庙桥梁结构为6*20米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桥,中心桩号为K247+798,下部结构为桩柱式桥墩台。

桥梁宽度为净9米+2*0.5米防撞墙,桥梁全长为124.4米。

二、监理依据

1、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

2、国家和行业、地方有关标准、规范、规程;

3、监理合同;

4、施工合同;

5、工程前期有关文件;

6、工程设计文件及图纸;

7、《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三、质量保证体系

本项目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

四、施工监理的原则

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应按照“严格监理、优质服务、公正科学、廉洁自律”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施工监理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检查制度,认真负责地做好施工监理工作。

五、监理组织机构、人员情况及分工(见下表)

1、监理组织机构框图

针对该项目,我公司拟投入主要监理人员5人,其中总监理工程师1人,安全监理工程师1人,旁站监理2人,内业员1人,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总监:

王海军

安全监理:

张志强

旁站监理:

高亮

内业员:

邹文一

旁站监理:

王恒

 

2、监理人员情况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称

监理资质证书编号

上岗资格

1

王海军

高级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证

总监

2

张志强

工程师

专业监理工程师证

安全监理

3

王恒

工程师

专业监理工程师证

旁站监理

4

高亮

助理工程师

监理员证

旁站监理

5

邹文一

工程师

监理员证

内业员

 

3、监理分工表

序号

姓名

负责项目

1

王海军

总监办全面工作

2

张志强

安全监理工作

3

王恒

现场监理工作

4

高亮

现场监理工作

5

邹文一

内业工作

第二章桥梁工程监理细则

第一节桥梁工程施工监理

一、钢筋

(一)钢筋

1、钢筋加工

1)钢筋的表面应洁静,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3)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

4)用I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主钢筋的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

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2、钢筋的连接与绑扎接头

1)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不宜绑接。

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宜采用焊接。

2)钢筋的纵向焊接应采用闪光对焊(HRB500钢筋必须采用闪光对焊)。

当缺乏闪光对焊条件时,可采用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

钢筋的交叉连接,无电阻点焊机时,可采用手工电弧焊。

电渣压力焊只适用于竖向钢筋的连接,不能用作水平钢筋和斜筋的连接。

钢筋焊接的接头型式、焊接方法、适用范围应符合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

3)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4)钢筋接头采用搭接,宜采用双面焊缝,双面焊缝困难时,可采用单面焊缝。

5)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

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6)凡施焊的各种钢筋、钢板均应有材质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焊条、焊条、焊剂应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各种焊接材料应分类存放和妥善管理,并应采取防止腐蚀、受潮变质的措施。

7)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8)焊接时,对施焊场地应有适当的防风、雨、雪、严寒设施。

冬期施焊时应按规范冬期施工的要求进行。

9)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0.7倍。

10)直径等于和小于12mm的受压I级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3、在现场绑扎钢筋网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钢筋接头的布置,应符合本章的有关规定。

2)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亦可用点焊焊牢。

3)除设计有特殊规定者外,柱和梁中的箍筋应与主筋垂直。

4)墩、台身台帽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转角处的钢筋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

如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与模板的角度最小不得小于15°,在浇筑过程中不得松动。

5)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沿梁长方向置于上面并交错布置,在柱中应沿柱高方向交错布置,若是方柱则必须位于箍筋与柱角竖向钢筋交接点上。

但有交叉式箍筋的大截面柱,其接头可位于箍筋与任何一根中间纵向钢筋的交接点上。

圆柱或圆管涵螺旋形箍筋的起点和终点应分别绑扎在纵向钢筋上。

4、应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

非焊接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垫,保证位置准确。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已安装好的钢筋及预埋件(钢板、锚固钢筋等)进行检查。

(二)质量检查和质量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

±10

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

±20

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

±5

1、加工钢筋的偏差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

2、焊接钢筋的验收和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mm)

网的长、宽

±10

骨架的宽及高

±5

网眼的尺寸

±10

骨架的长

±10

网眼的对角线差

10

箍筋间距

0,-20

3、安装钢筋的允许偏差

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钢筋位置的偏差不得超过规定。

(三)钢筋施工监理注意事项

1、钢筋成型后,应详细检查尺寸和形状,监理工程师应随机抽查。

2、督促承包人同一类型钢筋应存放在一起,一种型式弯完后,挂上编号标签,写明钢筋规格尺寸,必要时适度说明使用的工程名称。

3、检查承包人成型钢筋存放情况。

避免雨淋受潮生锈及其他有害气体腐蚀。

4、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应增加固定钢筋,避免扰动。

5、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宜小于300mm。

6、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搭接长度。

 

钢筋位置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

钢筋

间距

两排以上排距

±5

同排

梁、板、拱肋

±10

基础、锚碇、墩台、柱

±20

灌注桩

±20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

±10

钢筋骨架尺寸

±10

宽、高或直径

±5

弯起钢筋位置

±20

保护层厚度

柱、梁、拱肋

±5

基础、锚碇、墩台

±10

±3

二、模板

(一)模板安装

1、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

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联接(模板与脚手架整体设计时除外),避免引起模板变形。

2、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

基础侧模可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墩、台、梁的侧模可设拉杆固定。

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应按拉杆拔出或不拔出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小型结构物,可使用金属线代替拉杆。

3、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4、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5、当结构自重和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产生的向下挠度超过跨径的1/1600时,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底模板应设预拱度,预拱度值应等于结构自重和1/2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所产生的挠度。

纵向预拱度可做成抛物线或圆曲线。

(二)模板拆除

1、非承重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一般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侧模板。

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支架和拱架,应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力及其他可能的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

3、墩、台模板宜在其上部结构施工前拆除。

拆除模板、卸落支架时,不允许用猛烈地敲打和强扭等方法进行。

4、模板和支架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

(三)模板施工监理要点

1、钢模板及其配件应按批准的施工图加工、成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得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联接(整体设计时除外),避免引起模板变形。

3、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

4、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模板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位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5、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6、应注意底模预拱度的设置。

三、砼及钢筋砼工程

(一)混凝土的配合比

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以质量比计,并应通过设计和试配选定。

试配时应使用施工实际采用的材料,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应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等施工技术条件,制成的混凝土应符合强度、耐久性(抗冻、抗侵蚀)等质量要求。

2、配制混凝土时,应根据结构情况和施工条件确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浇筑时的坍落度可按表选用。

3、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包括代替部分水泥的混合材料)不宜超过500kg/m3。

(二)砼的拌制

1、拌制混凝土配料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

对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进行检测,雨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

配料数量的允许偏差(以质量计)。

放入拌和机内的第一盘混凝土材料应含有适量的水泥、砂和水,以覆盖拌和筒的内壁而不降低拌和物所需的含浆量。

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重点校核。

2、对于在施工现场集中搅拌的混凝土,应检查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

1)混凝土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2)混凝土拌和物均匀性的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机技术条件》(GB9142)的规定进行。

3)检查混凝土拌和物均匀性时,应在搅拌机的卸料过程中,从卸料流的1/4至3/4之间的部位,采取试样,进行试验,其检测结果应符合规定。

3、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应按下列要求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各项性能:

1)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

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

如混凝土拌和物从搅拌机出料起至浇筑入模的时间不超过15min时,其坍落度可仅在搅拌地点取样检测。

在检测坍落度时,还应观察混凝土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2)根据需要还应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其他质量指标并应符合本章的其他规定。

(三)混凝土的运输

1、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

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

2、用搅拌运输车运输已拌成的混凝土时,途中应以2~4r/min的慢速进行搅动,混凝土的装载量约为搅拌筒几何容量的2/3。

(四)砼浇筑

1、一般要求

(1)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

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

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2)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2)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3)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

(3)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

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

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表的规定。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

捣实方法

浇筑层厚度(mm)

用插入式振动器

300

用附着式振动器

300

用表面振动器

无筋或配筋稀疏时

250

配筋较密时

150

人工捣实

无筋或配筋稀疏时

200

配筋较密时

150

(4)浇筑混凝土时,除少量塑性混凝土可用人工捣实外,宜采用振动器振实。

用振动器振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2)表面振动器的移位间距,应以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0mm左右为宜。

3)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5)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表的规定。

当需要超过时应预留施工缝。

(五)混凝土的养护及修饰

(1)混凝土的养护

1)对于施工现场集中养护的混凝土,应根据施工对象、环境、水泥品种、外加剂以及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提出具体的养护方案,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养护制度。

2)一般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

对干硬性混凝土、炎热天气浇筑的混凝土以及桥面等大面积裸露的混凝土,有利条件的可在浇筑完成后立即加设棚罩,待收浆后再予以覆盖和洒水养生。

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

混凝土面有模板覆盖时,应在养护期间经常使模板保持湿润。

3)当气温低于5℃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混凝土面上洒水。

4)混凝土养护用水的条件与拌和用水相同。

5)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d,可根据空气的湿度、温度和水泥品种及掺用的外加剂等情况,酌情延长或缩短。

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监理工程师应巡视洒水养护情况,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

6)当结构物混凝土与流动性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时,应采取防水措施,保证混凝土在浇筑后7d以内不受水的冲刷侵袭。

当环境水具有侵蚀作用时,应保证混凝土在10d以内,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前,不受水的侵袭。

7)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

(2)混凝土的修饰

1)混凝土表面的光洁程度依不同部位而异,外露面无装饰设计时,应按规定对浇筑时无模板的外露面进行压光或拉毛;对有模板的外露面应安装同一类别的模板和涂刷同一类别有脱模剂,模板应光洁,无变形,无漏浆。

发现表面质量有缺陷时,应报有关部门批准后再进行修饰。

2)对表面有一般抹灰(水泥砂浆抹面)和装饰抹灰(水刷石、水磨石、剁斧石)等装饰设计的结构,应在浇筑混凝土时采用表面平整的模板,拆模后按设计要求的装饰类别进行装饰。

(六)混凝土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1、现场检查用于混凝土的原材料是否与设计配合比的材料相一致,特别要注意检查原材料易变异的指标,如砂、石的含泥量,碎石的最大粒径,砂石的细度等,这些指标往往会反应到现场材料的目测处理上。

因此监理监理人员在进行必要的试验抽检同时,要经常性地进行目测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试验验证。

防止材料变异影响混凝土质量。

2、检查拌合设备标定的时间,防止超过标定时间的设备进行混凝土拌合。

3、核对现场施工拌和施工配合比是否与设计配合比相统一,施工配合比应按设计配合比的含水量调整,否则将不能施工。

4、对承包人施工现场的准备进行检查,特别是设备、人员、场地和上道工序的检验。

防止准备不足引起混凝土质量问题。

5、检查环境气候情况,要求承包人根据气候条件采取相关措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6、旁站混凝土施工,旁站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混凝土坍落度,监督承包人按审批的施工方案中的工艺进行混凝土施工,并做好监理旁站记录。

7、检查、督促承包人根据规范和施工方案要求组织混凝土养生,防止因养生不到位引起混凝土裂缝或强度不足。

8、制备监理抽检的混凝土试块,并按要求进行养生。

(七)混凝土施工监理工作流程图

 

四、拆桥方案

(一)施工准备

施工前根据现场地形情况封闭防护,设警戒线,禁止车辆、行人通过。

封闭的范围要有足够空间保证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正常开展工作需要。

同时根据本项目的工程需要及时组织机械设备和人员进场。

开工前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以及施工方案的交底工作,做到所有施工人员心中有数,按统一目标安排施工进度。

(二)安全防护

本项目来往行人及车辆较多,故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

为确保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不收外界行人及车辆的干扰,同时确保安全,在该项目拆除前需加强防护,做到安全封闭施工。

(三)拆除护栏及桥面沥青混凝土

当安全防护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原桥拆除工作了。

首先拆除旧桥上防撞护栏扶手、防护网等。

然后使用风镐凿除桥面沥青砼。

(四)凿除桥面系工程

1)用挖掘机安装破碎锤破除桥面铺装层及伸缩缝装置。

在凿除时尽量不要过度加大机械振动力,防止造成梁体破坏断裂,发生安全事故;

2)用挖掘机安装震动锤在桥上凿除桥面防撞轮带,施工时设专职安全员现场值班,防止防撞护轮带破碎后落至桥下伤人;用风镐凿除梁体顶部接缝处砼,并用氧焊切除梁体之间联接的钢筋。

(五)拆除桥梁板

桥面系工程拆除结束后,使用挖掘机安装破碎锤配合风镐对旧桥梁板进行锤破凿除,凿除的梁板碎渣由翻斗车运送至弃土场。

(六)拆除墩台身

本工程要拆除的墩台身均为重力式墩台,块石砌筑拆除台身可直接用挖掘机带动震动破除。

拆除后的碎渣装至运输车上,运至弃土场。

五、桩基础

(一)、基本要求

1、桩身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加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成孔后必须清孔,孔深、孔径、孔底沉淀厚度必须满足和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后,方可灌注混凝土。

3、水下混凝土要连续灌注,严禁有夹层和断桩。

4、嵌入承台的锚固钢筋的长度不得低于规范规定的最小锚固长度要求。

5、凿除桩头预留混凝土后,桩头无残余松散混凝土。

6、经无损检测后,桩身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二)、施工监理工作要点

1、施工准备工作

1)材料控制

凡进场使用的所有材料必须符合有关材料的标准和要求,必须和配合比报告中所用材料相一致。

监理人员应督促承包人自检,必要时旁站监理其自检过程,并按不小于规定频率抽样送监理试验室复检。

在材料被使用前,监理人员应要求承包人出具自检合格的报告。

凡未经过自检、或自检、抽检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使用。

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清退出场。

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结果中,承包人必须提供配合比报告书,并附有计算过程。

送监理试验室进行复核试验,配合比一经确定,则所有材料不得随意更改,监理人员对此应严格控制。

2)场地要求

材料场地必须硬化处理,砂石材料必须分开堆放,不得混堆;水泥场地必须架空离地30cm以上,并且有完备的防雨设施;钢筋和钢骨架也应架空离地,不得直接放置在地上;现场临时蓄水池应作硬化处理,确保施工用水清洁无杂质。

施工现场应做到井然有序,妥善布置,各种材料、配合比应设置标示牌,分别标明材料来源、规格及各施工工序责任人,做到文明施工。

达不到要求不得开工,并立即通知承包人进行整改。

3)机械设备控制

进场设备必须性能良好、部件齐全、设备配套,能满足连续施工及规范要求。

上料设备必须有自动计量装置,并经法定计量监督部门标定,经监理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重要的设备必须有备用设备(如发电机)和备用件。

对设备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不能盲目开工。

4)桩位复测

施工单位应根据图纸提供的桩位坐标,利用导线控制点进行桩位测放,填报测量放样单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检后方可安装设备。

5)开工报告初审

承包人在完成材料、场地、机械设备等准备工作后,提交开工报告。

监理工程师进行抽检、复核,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提出初审意见,报驻地主任批准开工报告。

2、成孔施工

1)施工平台设置

当采用筑岛法施工时,筑岛材料应用透水性好,易于压实的砂土或碎石土等,且不应含有影响岛体受力的块体。

筑岛面积应按钻孔方法、机具大小决定,高度应高于最高水位0.5-1.0m。

2)护筒埋设

挖坑埋设护筒时,护筒底部及四周所填粘质土必须分层夯实.护筒直径宜大于钻孔直径200-400mm;高度宜高出地面0.3m或水面1.0-2.0m。

水域护筒埋置应严格控制平面位置、竖向倾斜和两节护筒的连接,应做到连接处无突出物,应耐拉、压、不漏水。

3)泥浆使用

钻孔泥浆由水、粘土(或膨润土)及添加剂按适当配合比配制而成,其性能可参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选用。

4)钻机定位

钻机安装定位要准确,钻头中心必须对正桩位中心,钻机安装应平稳、踏实,不能安装在虚土上。

钻机安装好后,监理人员应对钻头直径和中心位置进行检查,钻头直径必须满足钻孔孔径的设计要求,中心位置的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5)钻进过程中的检查

在钻进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经常巡视施工现场,掌握施工情况,承包人应认真填写施工记录,保证资料齐全。

在钻进中层位变化,入岩时应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监理人员应到现场对各层位的临界位置和入岩位置予以确认,确保入岩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6)孔深、孔径、钻孔倾斜检查

孔深检查。

在孔深检查前应对护筒顶面标高或地面标高进行复测,确定测量点位,用测绳测量,保证孔深符合设计要求。

孔径不得小于设计要求。

倾斜度检查。

如有专用仪器用仪器检查,如无专用仪器,可采用垂线法检查、倾斜度不得大于1%桩长。

7)清孔:

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标高后,应采取换浆抽浆,排渣等措施清孔,清孔中必须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

清孔后的孔底沉淀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按施工规范要求。

同时还应对泥浆的相对密度、黏度、含砂率、胶体率等泥浆指标进行检测,其指标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8)钢筋笼的制作安装

在钻孔完成前,应将钢筋笼扎制完毕。

钢筋笼的主筋,箍筋间距,钢筋笼的长度、预留搭按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主筋应顺直并相互平行,箍筋必须调直。

钢筋笼不得有变形和扭曲现象。

待钻孔各项指标符合要求,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后方可将钢筋笼下入孔内。

3、灌注混凝土

水下混凝土的灌注,一经开盘,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一直灌注到高出设计桩顶标高0.5-1.0m。

灌注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监理人员对材料、配合比进行检查,杜绝不合格材料灌入孔内,对自动计量设备予以校核,必须准确无误。

检查导管的密封,对接是否可靠。

导管下口距孔底应留有250-400mm距离。

须保证首批混凝土的数量能满足埋深导管1.0m以上与充填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以保证孔内水不重新流入导管。

在正常的灌注过程中,保持导管埋深在2-6m;灌注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