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小名士题库个小学组.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4155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小名士题库个小学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学小名士题库个小学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学小名士题库个小学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学小名士题库个小学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学小名士题库个小学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国学小名士题库个小学组.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国学小名士题库个小学组.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国学小名士题库个小学组.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国学小名士题库个小学组.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国学小名士题库个小学组.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国学小名士题库个小学组.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小名士题库个小学组.doc

《国学小名士题库个小学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小名士题库个小学组.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学小名士题库个小学组.doc

2018年“国学小名士”比赛题库(小学组)

一、选择题。

1.“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C)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D、门

2.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

(B)

A、李贺B、李商隐

3.“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C)

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众多宫殿D、美丽的地方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

A、月亮     B、姻缘C、寿命D、太阳

5.《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

A、玄奘B、鉴真

6.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

(B)

A、颐和园B、圆明园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

(B)

A、杜甫B、李白

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

(B)

A、鹤B、鹅C、鸡D、鱼

9.“美”字最初的含义是:

(B)

A、羊大即为美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

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D、远方茂盛的森林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

(C)

A、诸葛亮B、曹操C、刘备D、周瑜

11.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

(A)

A、《弟子规》B、《三字经》C、《千字文》

12.“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B)

A、文章B、书法

13.《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

(A)

A、《金陵记》B、《石头记》

14.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

(C)

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

15.“杏林”指代的是:

(B)

A、教育界B、医学界

16.“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

(A)

A、《淮南子》B、《庄子》

17.《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

(B)

A、赵云,张飞,关羽B、刘备,关羽,张飞

18.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

(D)

A、张飞B、关羽C、卫青D、李广

1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

(A)

A、《长歌行》B、《短歌行》

20.《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雪芹”是他的:

(C)

A、名B、字C、号

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

(B)

A、辛弃疾B、李清照C、李商隐D、李白

22.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

(A)

A、孟母教子B、举案齐眉C、岳母刺字

2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B)

A、黄山B、泰山

24.“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

(D)

A、朋友B、孩子C、病人D、学生

25.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

(D)

A、狮子B、金钱豹C、河马D、长颈鹿

26.“实事求是”一词出自哪部典籍?

(D)

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汉书》。

27.古代有很多姓氏都来源于官职,司马的职能是什么?

(B)

A、农耕;B、军政;C、养马;D、水利。

28.《三国演义》中刘备见到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幅对联,写的是:

(A)

A、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9.中国古代有书圣,诗圣,画圣,文圣,请问那个是孔子的尊号(C)

A画圣B诗圣C文圣D书圣

30.古代的“鼎”最初是一种(B)

A礼器B炊具C盛酒器D传国重器

3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

(B)

A、妻子;B、兄弟;C、朋友;D、父亲。

32.成语“望洋兴叹”中的“望洋”是什么意思?

(B)

A.仰视海洋B.仰视的样子C.盼望看到海洋D.盼望的样子

33.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谁?

(B)

A周瑜B诸葛亮C孙权D鲁肃

34.中国最早的一部字典是哪个?

(D)

A.《永乐大典》B.《说文解字》C.《康熙字典》D.《尔雅》

35.西游记中孙悟空拜的第一个师傅是谁?

(C)

A、观世音B、唐僧C、菩提老祖D、洪均老祖

36.古诗文中的妻子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概念(D)

A妻子B儿子C女儿D妻子和子女

37.《水浒传》中哪一个人的外号叫做“九纹龙”?

(C)

A.李俊B.鲁智深C.史进

38.“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个朝代?

(A)

A.北宋B.唐C.明D.清

39.成语“衣冠禽兽”原指什么?

(B)

A.好色的人B.朝廷官员C.穿衣服的贵族动物D.坏人,无赖

40.古人对称谓很重视。

对女子的称谓却很特殊。

“孟姜女”姓什么(C)

A.万B.孟C.姜

41.“退避三舍”是说军队退让了多远?

(D)

A三里地;B三十里地;C六十里地;D九十里地。

42.元代戏曲作家中谁创作了《窦娥冤》?

(D)

A.马致远B.王实甫C.白朴D.关汉卿

43.《忆江南》这首诗是谁的作品?

(D)

A.李白B.杜甫C.王维D.白居易

4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因君故,沉吟至今”这句诗出自于哪里?

(C)

A.《子衿》B.《绿衣》C《短歌行》D.《关雎》

45.“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

(C)

A.刘邦B.项羽C.韩信D.张良

46.中国文化是否涉及到科技?

(A)

A.是B.否

47.相传饺子是何人发明的?

(B)

A.伍子胥B.张仲景C.苏东坡D.诸葛亮

48.“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是指什么?

(A)

A.人名B.五岳泰山C.地名

49.“入木三分”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谁?

(A)

A.王羲之B.吴道子C.苏轼D.郑板桥

50.“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哪部作品中?

(A)

A.诗经B.论语C.春秋D水经注

51.“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A)

A、琵琶B、二胡C、马琴D、竖笛

52.下列文学家中,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B)

A、欧阳修B、王勃C、柳宗元D、王安石

53.《诗经》的传统分类是(B)

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

54.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

(A)

A、《永乐大典》B、《四库全书》C、《太平广记》D、《古今图书集成》

5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

(B)

A、《醉翁亭记》B、《岳阳楼记》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望洞庭》

56.“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

(B)

A、王勃B、张九龄C、张若虚D、卢照邻

5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B)

A、黄山B、泰山C、华山D、衡山

5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C)

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

59.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哪部作品?

(A)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资治通鉴

60.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

(A)

A、宫殿的台阶B、天的别称C、玉玺D、牌匾

6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

(A)

A、岳阳楼记B、醉翁亭记C、桃花源记D、小石潭记

62.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A)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B、十八种武术动作C、十八种武器D、十八个人

63.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B)

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

64.孟子说: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C)

A、法律条文B、美德善行C、圆规曲尺D、道德准则

65.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C)

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

6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

(A)

A、李白《长干行》B、李煜《虞美人》C、白居易《长恨歌》D、李商隐《无题》

67.被苏拭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C)

A、孟浩然B、王勃C、王维D、苏轼

68.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

(A)

A、白居易B、李白C、王维D、孟浩然

69.“四书”中不包括:

(B)

A、《大学》B、《尚书》C、《孟子》D、《中庸》

70.在《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猛将是:

(B)

A、吕布B、关羽C、赵云D、典韦

71.“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哪里的道路?

(B)

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

72.“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B)

A、十五岁B、二十岁C、三十岁D、四十岁

7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

(A)

A、李商隐B、骆宾王C、李白D、杨炯

74.下面诗句中的哪一句,选自曾被称为唐绝句“压卷之作”的诗中:

(B)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5.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本词话著作名叫:

(B)

A、《蕙风词话》B、《人间词话》C、《白雨斋词话》D、《观堂林集》

76.“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

(B)

A、老子B、荀子C、庄子D、孟子

77.李贺在唐代诗坛被称为:

(D)

A、诗佛B、诗仙C、诗圣D、诗鬼

78.佛经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指的是:

(B)

A、酒的代称B、佛塔C、屠夫D、屠苏

7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B)

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

80.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C)

A、比赛B、选取伴侣C、通报消息D、娱乐健身

81.《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

(B)

A、《金陵记》B、《石头记》C、《西厢记》D、《琵琶记》

82.《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谁?

(D)

A、张飞B、诸葛亮C、孙权D、庞统

83.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二孩时代。

如果你有了弟弟或者妹妹,那么,你在向他人正式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时,应该使用以下哪个称谓:

(A)。

A.舍弟舍妹B.从弟从妹C.家弟家妹D.令弟令妹

84.《红楼梦》通过塑造大观园中的女子,写出了青春的美和诗意,请问,“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是对哪一位女性的描述(C)。

A.林黛玉B.薛宝钗C.王熙凤D.贾探春

85.我国的大山名川,自古就是文人吟咏赞叹的重要对象。

请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诗人对哪一座山的描绘:

(B)。

A.山东泰山B.江西庐山C.安徽黄山D.陕西华山

86.暑期里,高老师带领班里的同学去观看了一个明代的科技文化展览。

那么,老师和同学们在这个展览上,不会看到关于以下哪本书的介绍:

()。

A.《本草纲目》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黄帝内经》

87.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宋代诗词大家苏轼的名句(D)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A.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B.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88.“鼎”的最初用途是:

(C)

A、祭祀用礼器B、地位象征物C、烹煮器具D、求雨器具

89.《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智谋巧计出奇制胜,令人拍案叫绝。

根据赞诗: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说的是哪一事件()。

A.三顾茅庐B.千里走单骑C.草船借箭D.火烧联营

90.“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

(A)

A.象形字B.表意字

91.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

(B)

A、鼓B、锣

92.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

(A)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3.宣纸得名于它的:

(C)

A、用途;B、材质;C、产地;D、使用人群。

94.药王指的是谁?

(B)

A、华佗B、孙思邈C、李时珍

9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A)

A、《孟子》B、《庄子》C、《老子》D、《论语》

96.《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在今天我国的哪个省?

(A)

A、山东省B、河南省C、湖北省D、江苏省

97.“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首诗写的是(B)。

A、花B、风C、竹D、水

98.我们用“落雁”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

(D)

A.西施B.杨贵妃C.貂禅D.王昭君

99.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B)。

A、谢灵运B、陶渊明C、王维D、李白

100.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

(A)

A、一位画家;B、八位画家。

二、填空题。

101.著名社会风俗画作品《清明上河图》出自北宋画家  张择端 之手。

102.明清科举考试最高级别的“殿试”前三名分别称作状元榜眼探花  

103.成语“黄粱一梦”中的“黄粱”是指小米。

104.诗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述的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10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思想家顾炎武的名言。

106.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故人是指唐代诗人孟浩然。

107.“才高八斗”最初用于形容曹操之子曹植。

10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出自王勃的诗句。

109.诗句“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中“柳”是指柳永。

110.唐三彩是指黄白绿三种颜色。

三、问答题。

111.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位?

(唐代有:

韩愈柳宗元;宋代有:

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苏洵曾巩)

112.武松打虎是哪部名著里面的故事?

(《水浒传》)

113.《水浒传》的作者是谁?

(施耐庵)

114.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中,有一本就专门写了姓贾的一家人的事。

谁能说出这部名著的作者和书名?

(曹雪芹《红楼梦》)

115.中国古代的“乐府双璧”是指哪两部作品?

(《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

116.中国历史上最早运用“望闻问切”方法进行中医诊断的是谁?

(扁鹊)

11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谁的诗作?

(陆游)

118.“闻名遐迩”中的遐是“远”的意思,“迩”是什么意思?

(近)

119.《洛神赋》歌颂了洛神的美貌,它的作者是谁?

(曹植)

120.“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描述的是哪部名著的成书过程?

(《红楼梦》)

121.最先为石油命名的是宋代哪位科学家?

(沈括)

12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岳飞的哪首词?

(《满江红》(怒发冲冠))

123.欧阳修是北宋什么运动的领袖人物?

(古文运动)  

124.战国时期,被形容为“挥汗成雨”的是哪座城市?

(齐国临淄)

125.“围魏救赵”是谁的主意?

(孙膑)

126.中国古代神话中,追逐太阳的是哪个人?

(夸父)

127.“江山社稷”中的“社”字指的是哪个神仙?

(土地神)

128.“脱颖而出”说的是战国时期哪个人自荐的故事?

(毛遂)

129.《三国演义》中“三气周瑜”的是谁?

(诸葛亮)

130.我国著名的壁画飞天在四大石窟中的哪一个?

(敦煌莫高窟)

131.“三百千”中的“千”指的是哪一部著作?

(《千字文》)

132.世称“聊斋先生”的是清代的哪位小说家?

(蒲松龄)

133.“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出自我国古代的哪部典籍?

(《论语》)

134.“六一居士”指的是宋代的哪位文学家?

(欧阳修)

135.《三国演义》中,“辕门射戟”的人是谁?

(吕布)

136.“不耻下问”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哪部古代典籍?

《论语》

137.我国古代十大圣人中的“酒圣”和“茶圣”分别是谁?

(杜康和陆羽)

138.孔子说“三月不知肉味”,是读到一本好书还是听到一段好的乐曲?

(听到乐曲)

139.唐太宗时期的“房谋杜断”指的是哪两个人?

(房玄龄和杜如晦)

140.《三国演义》中华佗为谁治疗头痛病而被杀?

(曹操)

141.《五经》指的是古代的哪五部典籍?

(《诗》《书》《礼》《易》《春秋》)

142.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介绍茶的专著是什么?

(《茶经》)

143.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谁?

(李白)

144.高鼎《村居》中写“儿童放学归来早”后进行的哪项游戏活动?

(放纸鸢)

145.空城计是谁的计谋?

(诸葛亮)

146.《三国演义》中被称为“枭雄”的是谁?

(刘备)

147.“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的“客”指的是谁?

(贺知章)

148.著名的《大风歌》的作者是谁?

(刘邦)

14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说的是哪个季节?

(春)

15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哪位诗人被贬谪时所作?

(柳宗元)

151.《窦娥冤》的作者是谁?

(关汉卿)

152.“万松书院”与哪个民间爱情故事有关?

(梁山伯与祝英台)

153.“头悬梁、锥刺股”中“头悬梁”的人是谁?

(孙敬)

154.“金声玉振”中的“金”和“玉”各指什么乐器?

(钟、磬)

155.“青莲居士”指的是哪位诗人?

(李白)

156.《水浒传》中被称为“孝义黑三郎”的是谁?

(宋江)

157.易安居士是谁?

(李清照)

158.“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写的是哪一种花?

菊花

15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

(西湖)

16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自哪首诗?

(《别董大》)

161.叶绍翁“知有儿童挑促织”中“促织”指什么动物?

(蟋蟀)

162.我国古代的“五音”指的是什么?

(宫商角徵羽)

163.“八月湖水平”写的是哪一个湖?

(洞庭湖)

164.“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哪部著作?

(《淮南子》)

16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哪个人的教育思想?

(孔子)

166.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的作者是谁?

(白居易)

167.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是谁?

(范增)

168.“韩柳”指的是唐代哪两位诗人?

(韩愈、柳宗元)

169.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位的是什么?

(立春)

17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谁的教育思想?

(孔子)

17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什么?

(雪花)

172.“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是唐朝哪个诗人的诗句?

(杜甫)

173.请问“小李杜”是指哪两位诗人?

(李商隐、杜牧)

174.黄袍加身”说的是哪位皇帝的故事?

宋太祖赵匡胤

175.《三国演义》中“千里走单骑”的人是谁?

(关羽)

176.柳河东是唐代哪位诗人?

(柳宗元)

177.“倒霉”最初指的是科举落第吗?

(是)

178.清朝一品文官官服上绣的是什么动物?

(仙鹤)

179.“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说的是哪座城市?

(济南)

180.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诗中描写了他的几个儿子?

三个

181.我们常见“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词语,请问这是赞扬的什么职业?

(医生)

182.科举制度始创于哪个朝代?

(隋朝)

183.“石头城”指的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南京)

184.《三国演义》中,华佗为谁刮骨疗伤?

(关羽)

185.“埋骨何须桑梓地”,请问诗中的“桑梓”借指什么?

家乡(故乡、住所)

186.《封神传》中哪吒人称三太子,请问大太子和二太子分别叫什么?

(金吒、木吒)

187.故宫正门“午门”,是按照方位来命名的吗?

(是)

188.《范进中举》选自我国古代的哪一部长篇小说?

《儒林外史》

189.“名花倾国两相欢”中的“名花”指的是什么花?

(牡丹)

19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哪位诗人教育儿子说的话?

(陆游)

19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哪首诗?

(曹操《短歌行》)

192.“生旦净末”这四个京剧行当中为女性角色的是哪一个?

(旦)

193.“三星高照”中的是哪三星?

(福禄寿)

194.商人的称呼与商朝有关吗?

(有关)

195.“如胶似漆”现在多描写夫妻恩爱,请问它原指什么关系?

(君臣)

196.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写在哪个季节?

(秋天)

197.“宣纸”以宣来命名是因为它的产地吗?

(是)

198.苏轼用哪句话来形容王维的诗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99.“刎颈之交”指的是廉颇和谁的友谊?

(蔺相如)

200.“推敲”一词说的是谁的故事?

(贾岛)

201.屈原投的是哪条河?

(汨罗江)

202.成语“大公无私”讲的是春秋时期哪一位历史人物?

(祁黄羊)

203.“落红不是无情物”中的“落红”指的是什么?

(落花)

204.书法界“二王”指的是王羲之和谁?

(王献之)

205.“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写的是哪种花?

(菊花)

206.提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师道观念的是谁?

(韩愈)

207.“苏堤春晓”中的“苏堤”是为了纪念宋代哪位文学家?

(苏轼)

208.“数九寒冬”中的“数九”从哪天开始?

(冬至)

209.李白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中“桃花潭”在哪个省?

(安徽省)

210.“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荀子》的哪一篇?

《劝学》

211.成语“危言危行”中的“危”是什么意思?

(正直的)

212.《清明上河图》中,沿街所绘的河是什么河?

(汴河)

213.“引人入胜”最初指什么事物特别吸引人?

(酒)

214.“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一名言是哪一部著名古典小说的开头?

(《三国演义》)

215.陶侃的母亲是“四大贤母”之一吗?

(是)

216.一甲子是多少年?

(六十年)

217.一首七言律诗的正文有多少字?

(56)

218.“一窍不通”的典故最初说的是哪位昏君?

(商纣王)

219.“凿壁偷光”说的是谁的故事?

(匡衡)

220.西楚霸王是谁?

(项羽)

221.苏轼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哪个传统节日有关系?

(中秋节)

222.“腊月”指的是哪个月份?

(十二月)

223.“丑八怪”一词来源于?

(扬州八怪)

224.良禽择木而栖,请问凤凰选择的是什么树?

(梧桐)

225.“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故国”是指什么?

(南唐)

226.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的是谁?

(关汉卿)

227.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什么?

(东道主)

228.“天生我材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