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第4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4498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第4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第4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第4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第4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第4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第4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第4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第4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第4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第4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第4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第4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第4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第4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第4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第4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Word下载.docx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第4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第4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第4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与艺术Word下载.docx

现实主义文学从不同的侧面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状况,对现存的社会弊端和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2)局限性:

它只是指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并没有给人们指出一条正确的出路,同时,他们所宣扬的“自由”和“幸福”也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幸福,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2.苏联文学

20世纪上半期,苏联文学高度繁荣。

高尔基的小说《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3.亚非拉文学家和文学作品

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因卡等都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二、美术的辉煌

派别

时间

新古典主义

18世纪末19世纪初

法国大革命前后,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

强调理性,以重大事件为题材,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法国大卫的《马拉之死》和《拿破仑加冕》;

安格尔的《泉》

浪漫

主义

19世纪

前期

人们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推崇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并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注重表现人的感情,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强调色彩的作用

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现实

中期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法国米勒的《播种者》和《拾穗者》;

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印象

画派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

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反抗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

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主张个性的抒发,作品形式夸张、色彩明快

法国莫奈的《日出·

印象》;

荷兰凡高的《向日葵》;

法国塞尚的静物

现代

20世纪

心灵的创伤,快节奏的紧张感

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图示总结 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的出现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三、音乐与影视艺术

1.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1)19世纪的音乐

①浪漫主义音乐:

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杰出代表有贝多芬和约翰·

施特劳斯。

②歌剧:

意大利威尔第的《茶花女》,法国比才的《卡门》。

③民族乐派:

俄国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

(2)20世纪的音乐

①概况:

19世纪末爵士乐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②影响:

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2.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

①条件:

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

②发展历程:

1895年底,电影诞生;

20世纪初,“默片”出现;

1927年,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

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影技术日新月异。

(2)电视

①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

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

②20世纪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

③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进入大规模普及运用阶段。

(3)影响

①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

②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古典主义

17世纪开始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主义在欧洲流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结束。

它在17世纪的法国最为盛行,发展也最为完备。

法国古典主义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理论。

古典主义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如戏剧的三一律)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西方古典主义包含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新古典主义等。

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考点一 欧美文学的“精神历程”——近现代三大文学流派

1.各种文学流派的盛行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

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的失望,反映了欧洲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特征。

(2)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随着工业革命在西欧展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

一方面它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3)19世纪末期以来的现代主义文学,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代,两次世界大战、频繁的经济危机使人类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环境中。

(4)20世纪五六十年代荒诞派对资本主义文明失望、苦闷和迷惘,以荒诞的主题把现实的丑恶、人生的痛苦与绝望描绘出来。

2.不同文学流派的特征

(1)浪漫主义文学:

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体现反叛精神和理想主义的追寻。

(2)现实主义文学:

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注意细节的真实。

(3)现代主义文学:

用怪诞的手法集中表现自我,反传统、反理性,表达苦闷、迷惘、变态的心理。

要求:

根据材料,论证借助狄更斯小说作品用以研究英国工业文明的合理性。

材料 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生活的时代(1812~1870年)正好也是英国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他以其艺术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并在其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研究英国的工业文明,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意义。

研究狄更斯作为一个作家对于现代化的经验与感受,可以深化我们对我国现代化的认识和思考。

——《狄更斯小说中的工业文明》

提示:

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论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狄更斯作为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通过对下层人民生活的描述,相对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而狄更斯所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期,借助其作品,对侧面研究英国工业文明是有其合理性的。

1.浪漫主义文学

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

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

……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发现问题 材料体现了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

命题角度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与其他文学流派的比较。

2.现实主义文学

在路易·

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政治日趋腐败,经济萧条,对工人和农村劳动者的压迫和剥削日益加剧,资本主义的血腥面目,已不是虚假的文明外衣所能掩盖的了。

严酷的现实促使许多进步艺术家从幻想和憧憬中惊醒过来,他们开始正视现实,用自己的作品来反映这一现实,在他们看来,现实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艺术家只有传达和反映现实的义务,而没有篡改和伪造现实的权利。

——摘编自朱铭编著《外国美术史》

发现问题 材料体现了进步艺术家从幻想和憧憬中惊醒过来,开始正视现实。

命题角度 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3.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派文学是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物。

20世纪以来两次伤亡惨重的世界大战,接连不断的经济危机,十月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都对欧美各国为数众多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从哲学思想来说,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各种反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如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和超人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萨特的存在主义等,对现代派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为它们提供了从世界观到创作方法的理论根据。

——摘编自朱维之、赵澧主编《外国文学史》

发现问题 材料阐述了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现实原因与理论条件。

命题角度 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现代主义文学与其他文学流派的比较。

考点二 人类文艺长廊里的“瑰宝”——近代以来世界艺术的发展

1.不同美术流派的特征

(1)浪漫主义:

深入发掘人的感情世界,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强调色彩的作用。

(2)现实主义:

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3)印象画派:

借助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

(4)现代主义:

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复杂心理。

2.影视艺术产生的条件及影响

(1)条件

①物质基础: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

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的发展为影视艺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②社会动力:

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提高,这就需要不断地推出满足观众需求的作品。

(2)积极影响

①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可以引领文明发展的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和精神追求。

②影视艺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加速了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素质。

④通过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受到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启迪。

(3)消极影响

①使人们减少户外活动,产生肥胖、近视及心理疾病等。

②暴力、色情等内容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有一定的危害性。

③减少了人际交往及生活体验,使人类的生存能力相对降低。

欣赏材料中的三幅美术作品,论证不同艺术形象的《蒙娜丽莎》呈现的不同时代特征。

材料

文艺复兴时代的十九世纪末的网络时代的

《蒙娜丽莎》《蒙娜丽莎》《蒙娜丽莎》

『答案』 图片一:

中世纪宗教神学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压抑人性,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以及资产阶级的兴起,在思想领域掀起了反对宗教神学统治的文艺复兴运动。

达·

芬奇笔下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的解放,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图片二:

19世纪末,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否定“上帝创世说”,引起教会和保守势力的反对。

图片二展示的19世纪末的《蒙娜丽莎》形象反映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产生的巨大影响。

图片三: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娱乐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图片三展示的网络时代的《蒙娜丽莎》形象正是网络时代高度互动、信息双向传受的反映,是网络时代人们宣泄个人情感、自娱自乐的表现。

1.毕加索作品的价值

下图是1907年毕加索创作的作品《亚威农少女》。

当时有人批评道:

“(他)好像在表示我们应该换换口味,用麻屑和石蜡来代替我们吃惯的东西。

”而直到30年后的1937年,《亚威农少女》的价值才为人们所认识,这一年它的转让价是240万美元。

因为,这是毕加索对以往艺术方法的彻底诀别,他也因此成为了一个新的美术画派的风云人物。

发现问题 毕加索的艺术作品在创作完成30年以后才为人们所重视。

命题角度 艺术作品的前瞻性;

现代主义美术的艺术特点;

现代主义美术与其他美术流派的比较。

2.流行音乐的发展

流行音乐,有时又称作通俗音乐,它是一种大众化的,通俗风行的音乐体裁。

其主要特点是中等长度,伴奏简单,节奏鲜明,和声顺畅浅显,传播渠道和范围广阔。

流行音乐起源并发展于城市,是由专业音乐工作者创作,靠口头传播而流行起来的歌曲或乐曲。

——李荣忠编著《吉他与流行音乐潮》

发现问题 流行音乐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符合大众的口味。

命题角度 流行音乐能够被大众接受的原因;

流行音乐的艺术特点。

3.大众传媒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批评家指责,大众传媒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因为大部分电子媒体和它们传递的信息是源自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反对文化渗透的同时,一些国家改良欧洲和美国的技术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例如,电视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建设,因为大部分的电视工业是由国家控制的。

”——[美]杰里·

本特利《新全球史:

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发现问题 材料信息可见国家通过改良、控制电视传媒可以反文化渗透。

命题角度 信息技术与现代文化传播的特点;

意识形态观念的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题号

2016

全国Ⅲ,34

2014

全国Ⅱ,34

1.命题点:

19世纪以来世界美术流派的演变

(2016·

全国新课标卷Ⅲ,34)下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

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答案』 D

『解析』 第一幅图是新古典主义,第二幅图是现实主义,第三幅图是印象画派,第四幅图是现代主义,四幅图片展示了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故选择D项。

传统美术流派不会被淘汰,故A项错误。

题干材料反映不出理性思维的深化,故B项错误。

C项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

2.命题点:

通过美术作品的特征判断艺术流派

江苏单科,18)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

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

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

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

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

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

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富有宗教神秘感。

据此判断这幅画属于(  )

A.现实主义流派B.浪漫主义流派

C.印象主义流派D.现代主义流派

『答案』 B

『解析』 题目中未涉及注重表现社会现实,排除A项;

根据题干信息“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可知该幅美术作品属于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浪漫主义美术作品,故B项正确;

题目中未涉及“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排除C项;

题目中未涉及反传统和反理性,排除D项。

3.命题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2015·

山东文综)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

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答案』 C

『解析』 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并没有出现启蒙思想家构建的理想社会,使人们对现实失望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因此A、D项错误;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兴起了以夸张、变形与抽象为表现方法的现代主义绘画,因此B项错误;

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兴起了反映生活真实性、具有强烈批判性的现实主义文学,因此C项正确。

科技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2017·

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三次联考,35)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现实与非现实的东西交织在一起,神奇的描写与现实的反映达到一种奇妙的结合;

在许多超现实主义的小说中,我们还能见到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

这反映出(  )

A.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题材

B.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的推陈出新

C.超现实主义已成为当代文学主流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促进文学发展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可知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体现,故材料反映的主旨是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题材,故A项正确;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内容的变化能体现出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但与材料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

超现实主义是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的文学艺术流派,与20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兴起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不是同一时期,故C项错误;

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西方社会精神危机,故D项错误。

通过艺术流派特征判断绘画作品

张家口二模,35)19世纪以来,一些西方画家认识到,如果眺望远方的原野,草不是绿色,而是青色;

如果在晚霞照射下看草,就是红色或灰色。

这些画家抛弃了几百年来画室作画的传统,提倡户外写生。

能够体现这些画家主张的作品是(  )

A.《梅杜萨之筏》      B.《拾穗者》  

C.《日出·

印象》    D.《亚威农少女》

『解析』 A项是法国画家籍里柯的画作,属于浪漫主义作品,故A项错误;

B项是米勒的画作,属于现实主义绘画,故B项错误:

C项是莫奈的作品,是印象主义绘画,注重“光”“色”效果,故C项正确;

D项是毕加索的画作,属于立体派绘画,故D项错误。

电影艺术的发展趋势

安徽皖南八校高三联考,35)看电影吃爆米花是一种纯正的美式习俗,但20世纪20年代美国五大影院在观影时是禁止吃爆米花的,看电影吃爆米花真正流行于30年代,随后风靡全球。

这种改变最能说明(  )

A.电影技术的进步带来观影习惯的改变

B.电影艺术呈现出了大众化、商业化趋势

C.大萧条给影院经营造成了巨大经济困难

D.电影从业人员的地位、心理预期得到提升

『解析』 20世纪20年代电影已经发展到“有声电影”时代,到30年代,电影技术并无明显进步,故A项错误;

由20世纪20年代美国五大影院在观影时禁止吃爆米花到30年代看电影吃爆米花风靡全球,说明电影艺术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体现出大众化、商业化的趋势,故B项正确;

材料中仅仅说明30年代看电影的情景,并未涉及大萧条对电影业的影响,故C项错误;

电影从业人员的境况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