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4664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结题报告.docx

《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结题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结题报告.docx

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结题报告

汕头市潮南区陈店中学

课题组负责人:

陈逢浩

主要参研人员:

钟旭升、陈泽璇、曾和石、谢伟齐、杨建清、陈瑞丰、方水波

执笔:

摘要:

我校课题组承担的“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历时一年多(从2010年5月开始至2011年6月结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报告对学校(农村面上中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问题与对策作了系统归纳,把对策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

实践研究探索了进一步促进了我校教师业务素质,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班级管理、教育与课堂教学水平。

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区教育局和教研室领导多次来我校检查和指导工作,对我校“抓科研,促教学,提质量”的工作策略和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

关键词:

乡村教师业务水平教学 现状 问题 对策

“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是一项涉及多学科、整体性的教研活动,目的在于深刻分析目前在新课改背景下我校农村教师的现状,反思和剖析新课标下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对策,把课教育学进一步引向深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此课题10年5月正式立项后,我校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管理方案”,扎实开展了课题研究,狠抓了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整体上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极大地推进了我校管理体制和教学改革,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现结题报告如下:

一、实验研究的背景

1、教育发展需要教师素质的提高,新课标改革的推行使得乡村教育与教师素质水平提高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成为成败的关键。

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等方面都发生了积极、可喜的变化,但是把这种变化放在日新月异的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下,放在全区教育发展的环境中来看,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必然成为教育改革的新阻力,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也必将拉大已存在的我校与全区其它学校的差距。

2、推行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上渡过的,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将,是学生成长的主导因素之一。

认真研究教师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而这一主题的践行必须依赖于教师素质水平的提高。

要保证教学质量这一旗帜高高飘扬,就必须不断积极推进教师素质水平的提高。

3、进行新课程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人民对这个学校满意不满意,关键看学校质量。

教学质量高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教学水平。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就要不断反思、总结。

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只有紧抓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质水平这一主线,才能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切实保证。

4、我校开展的一系列课题研究教育改革和学习型组织的设置,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学校领导班子对课题的重视,和学校骨干教师的积极参与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保证。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和假说

本课题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上级相关文件对教育的要求,近年来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等为依据。

课题研究的假说是:

在新课程背景下,以教师师德树立,教师业务素质水平的提高为抓手,改革教育教学中效率低、效果差的现状,倡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主动发展,逐步实现教育教学内容多样化、生动化与实效化。

学校教育管理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优化教育教学设计,探索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育教学,实现教师会教,学生会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中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家庭)的和谐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本课题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学校在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面临的困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指导如何走出此困境,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教育教学的要求;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学校方面,包括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校本研训、上级组织诸培训、教师评价、经费投入等对研究主题发展的影响;第二教师方面,包括高尚师德的树立对自身素质水平提高的影响,教育理念、教学思维方式、教学方法等专业素质在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中的运用;第三是学生方面,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方法、家庭和社会环境学校及教师对学生全面发展影响。

课题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对策”。

就是针对学校的现状,教师与学生的实际和问题,采取什么措施,采用什么对策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围绕主题课题组成员逐步深入对该课题研究,主要成果分列:

 

成果名称

作者姓名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获奖或发表情况

初一、二年级学生学情调查对比分析

陈泽璇谢伟齐

论文

2009-12

课题组集体讨论

陈店中学农村教师现状调查

曾和石钟旭升

论文

2010-12

课题组集体讨论

乡村教师培训追踪调查研究报告

曾和石

论文

2010-12

课题组集体讨论

课堂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分析分析 

陈逢浩曾和石

论文

2011-01

课题组集体讨论

教学反思浅谈

方水波

论文

2011-03

课题组集体讨论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陈瑞丰方水波

论文

2011-04

课题组集体讨论

乡村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困扰

陈瑞丰

论文

2011-05

课题组集体讨论

提升教学水平的捷径----听课与评课的反思

陈逢浩方水波

论文

2011-05

课题组集体讨论,推行为学校教学常规

以校为本,建立和完善乡村学校的教师培养机制

陈逢浩方水波

论文

2011-06

课题组集体讨论

新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

陈逢浩

论文

2011-07

课题组集体讨论

浅探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捷径——做细、做活教师听、评课活动

陈逢浩

论文

2011-07

课题组集体讨论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阶段研究报告

杨建清方水波

论文

2011-07

课题组集体讨论,学科组推行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谢伟齐

论文

2011-07

课题组集体讨论,学科组推行

浅谈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钟旭升

论文

201107

课题组集体讨论

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

钟旭升

论文

2009-6

国家级二等奖

浅谈新形势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优化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农村学校办学质量

谢伟齐

论文

2010-7

市教育学会三等奖

浅谈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校本课程开发

方水波

论文

2010-7

市教育学会优秀奖

让学生感知老师关心着他

方水波

教育事例

2010-9

区首届班主任工作能力大赛三等奖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融合

陈伟君

论文

2009-6

国家二等奖

海纳百川,生生不息---转变思想、树立新型师生观

陈伟君

论文

2009-7

市三等奖

浅谈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校本课程开发

陈伟君

论文

2010-7

市二等奖

浅谈城乡教育公平的均衡发展

陈逢浩

论文

2010-7

市三等奖

浅谈城乡教育公平的均衡发展

林宏智

论文

2010-7

市三等奖

浅谈当前控辍保学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论如何构建和谐德育环境

谢伟齐

论文

2010-7

市三等奖

浅探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捷径——做细、做活教师听、评课活动

陈逢浩

论文

2010-7

市三等奖

立足本土,让历史可有趣起来----实践新课标初探

方水波

论文

2011-4

国家二等奖

大胆的去解释想到的和看到的现象----实践新课标初探

方水波

论文

2010-7

市三等奖

期间我校教师受聘镇中心教研组

学科

姓名

职务

语文

陈少英

组长

数学

刘宏文

组长

英语

林少吟

组长

物理

闫绿青

组长

化学

肖锦鸿

组长

政治

陈少龙

组员

历史

方水波

组长

四、课题研究中的变化

(一)教师自身

1、树立高尚师德,使之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水平成为其内在的需要与动力,从中挖掘出教师教好书育好人的的内驱力,使业务水平的提高具有终生性和长效性,成为自身发展的必需。

2、吸取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技术,为教育教学的展开提供可选途径,对比现存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发现不足,产生必须不断提高的紧迫性。

3、积极运用多种方式与途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践行,逐步实现教育教学内容与方式多样化、生动化、长效化。

在学习和实践中探寻新的出路。

(二)社会与自我反应

1、参与研究的成员在教育教学中对所遇到的问题较为顺利地解决,学生家庭社会反应良好,在学校学科组中成为学习的榜样,其成长快速。

2、教师在不断学习提高中感受到新理念新手段运用的实效性,解决了实际问题,体验了学习进步的喜悦与快乐。

五、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2010年5月开始,在我校各个学科同时进行。

学校对参与课题的教师进行必要的考量与分配,对几年来全体教师与学生进行必要的全面分析,提出大略问题。

参与人员根据分工步骤获得的数据、存在的问题和结论,进一步修订原有计划,再研究,再反思。

这样在多次循环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基础上撰写研究报告、论文。

六、研究的过程与基本做法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具体工作进展:

2010年5月-8月做好课题研究准备:

1、开题:

就学校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和对课题研究做好动员,确定人员名单进行研究人员培训,提高对课题研究重要性认识。

2、讨论课题研究总体方案:

讨论、提出所需理论框架、获得理论与实例的途径;

3、讨论形成课题研究的方法:

文献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调查分析法;

4、确定研究对象:

本校实际教育教学,即教师、学生、家长与教育教学实例;

5、人员分工:

就参与课题人员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分工、培训与指导;

2010年8月-12月进行课题研究论证:

1、就本校教师的职业理念、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观进行访谈、调查问卷,记录、分析问卷并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方法(提高业务水平)的途径之一:

对本校教师(主要是青年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每周教职工大会由学校领导班子对本校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政治学习时间),提高教师对提高业务素质水平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2、就上述情况进行走访和走进课堂,对比前后教师的业务水平,级学生对课堂的看法与期望;对培训实践及前期工作进行小结,提出利用网络技术(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级培训中的理论、教学实例等)集体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师德学习力度。

因为师德是教育事业深入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而不断的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是师德认识的外化。

举行师德学习论文评优和开展班主任工作能力比赛,提高班主任对学生、班级教育管理水平及效果。

3、由教导处牵头落实推门听课,获得课堂教学第一手资料,汇总教师课堂教学听课记录,课题组讨论,就再次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和提高的措施。

以外因推动力,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

落实撰写学期教育教学论文,分析教师反馈的情况。

2010年12月-2011年4月进行课题阶段性总结,将阶段成果形成方案在学校内部推行:

1、就学期缴交的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进行评优,提出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是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深度反思、自我再认识、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典型事例再认识、积累更新与提高,是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内需”;

2、分教师部分(教情)和学生部分(学情)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教育教学要有普遍性、针对性及两者的统一,了解学生、社会(家庭、家长)的需求,有的放矢是教育教学对教师业务的要求,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必要,是业务水平提高的必须。

2011年4月至今还在进行研究:

如何构建有效的学校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业务素质水平提高

汇总各方面的思考、调查、分析对比结论,青年教师需求、学生、家长、社会期望,提出:

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必须由具体学校及各镇教育组,执行贯彻教育教学政策法规、布置上级教育部门工作为外在动因。

立足本校实际,提高学校效益,激励和鞭策青年教师不断健康成长。

课题研究一年来的主要做法:

①、为严格课题管理,有效推进课题研究,学校制定了《课题管理方案》明确了课题组负责人,主要参研人员,各学科实验教师及实验子课题。

②、保证每月2次的课题组会议,学习教育教学新理论,进行课题研究专题研讨等。

③、按照“行动研究”要求,各成员教师积极研讨,不断反思,及时总结,积极撰写论文,学校进行了推门听课制度。

④、除组织相关学科教师参加市、区教育教学观摩课外,学校还经常性组织校级赛教,积极参加区上赛教及各级征文活动。

⑤、实行领导分工尊点制,增强教研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继续落实班子成员包抓教研组工作,尊点领导按时参加教研组活动和教研组组织的其它教学活动。

规范了教研活动的管理,明确了教研组活动时间、内容、要求等,尊点领导协助教研组长指导本组开展实验研究,和本学科教师一起研究解决实际中的遇到的问题,定期对本课题相关项目向课题组通报情况,共同研究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学校还实行了教研组活动校长参与制,各教研组轮流每周在校长办公室开展研讨活动一次,校长亲自参与,指导工作,极大地增强了教研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⑥、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鼓励全体教师把自己在教改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等整理成文。

学校已结集大量校本教研论文集:

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总结及学科教研论文。

⑦、提高教师素养,进一步促进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各老师每学期至少制作一件课件,对教师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实质的促进作用。

七、实验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经过近一年多的研究,我校“提高农村教师业务素质水平”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取得了圆满成功,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对提高业务素质水平的途径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2、期间组织参加去首届班主任工作能力大赛获得三等奖,年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或市、区、镇奖项多项。

3、在镇性检测中我校的成绩名次上升明显,在中高考中我校的业绩有着突破性的进步。

4、老师具有亲和力,师师、师生关系和谐、平等、民主、进步。

立足本校、立足实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生乐教好学氛围初步形成。

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的看法变化,普遍认同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体验到在教学中不断的进步了。

八、提高农村教师业务素质水平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进行了认真调研,提出了改革课堂教学的策略并付之实施。

1、定期的分析学生,了解学生学情,为更好地展开教育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张开教育教学;

2、对新教师等进行必要的教育教学情况跟踪,掌握教师动向,提供提高途径,发布培训信息。

3、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①学习活动做到经常性。

教研理论学习活动,组上进行统一的安排,在每周教研活动时前20分钟左右的时间专门用于教研理论学习及学习心得交流;举办“教师论坛”活动。

由专门处室负责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培训工作。

每两月一次理论学习自测活动。

②学习内容做到专题性。

每个阶段,学校确立教研专题子课题,供教师研究,每次教研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步骤,专题明确、内容充实。

在交流研讨中提高了全体教师的科研能力。

③学习方式做到多样性。

在学习方式上做到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定时讨论与随机交流活动相结合。

一方面学校努力为教师创设多种理论学习的渠道,定时安排学习活动。

另一面,积极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尤其是动员青年骨干教师多读理论书籍,勤做读书笔记,畅谈读书心得。

并把个人理论学习情况纳入对骨干教师的考评。

4、优化集体备课。

学校加强备课组建设,精选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及备课组长,单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研讨活动,双周则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

使合作备课的交流面更深更广,使集体备课更具实效性。

其次改进操作方法,首先由备课组长精心挑选本学期的重点,难点课题,制订集体备课计划,确立中心发言人。

每次集体备课先由中心发言人钻研教材,收集材料,精心设计教案,并作中心发言。

然后组内成员交流意见,设想自己的教学方案。

在此基础上分头上课,再课后集中反思。

集体备课我们不追求大家统一,而是让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独立备课能力。

5、挂钩领导每周进课堂听课、评课、指导不少于两次,并及时给予评点、指导,及时了解教师教学教改动态。

对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监控教学教改发展情况,一方面使领导与教师之间加强合作探讨,共同熟悉教材、检验教法,积累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能为教师工作出谋划策,促使我校的课堂教学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和预定目标发展。

6、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三环121”课堂教学模式。

即:

将课堂分为三个环节

(1)引导自学;

(2)互动探究;(3)反馈拓展;将课堂教学时间划分为三段,第一环节用10分钟时间;第二环节用20分钟时间;第三环节用10分钟时间。

最后用3-5分钟留给学生做作业,教师查漏补缺,个别辅导。

实践证明,这个教学模式,操作简单,学生喜欢,教学效果好。

7、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专题研讨。

科研领导小组根据学初确定的教研专题开展系列化的听课、评课活动。

教导处组织了全校教师开展大型听课、评课研讨活动。

将市、区级立项课题研究与学校课程改革研究紧密结合,将教研课题,区内教研教改相结合。

开展好课题研讨、听课、评课活动,为担任课题研究的老师搭建施展才能的平台,使其成为教改路上的先行者。

8、大力开展“区域联动教研”。

我校继续加强和教师交流沟通,邀请骨干教师来我校进行指导和培训,同时对我校新教师等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工作,学校继续开展示范、研讨、协作、交流等活动,进行联校教研。

择时确定校本研训“开放周”,欢迎市、区、友校领导教师到我校听课,与我校教师进行互动交流研讨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9、为落实“人人都是培训者,人人都是学习者”的要求,深入开展校本研训活动,打造教师团队,形成组织合力,将教师的个人学习变成团队学习,形成共振效应,学校设置年级组又打破年级组,教研组界限的原则,个教师社团组织,明确了各个社团活动的时间、内容、参与人员,提出了活动要求。

创新了校本研训形式,形成了我校校本教研特色。

拓展了研究思路,增强了研究实效,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10、在教师中开展了“八个一”研训活动。

即:

读一本教育理论书;订一份学科教学刊物;上一堂高质量的研究课,构建和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承担一个校本教研课题;搞一次学术讲座;开展一次培训活动。

进一步落实了“三级培养、以校为本、培赛结合、注重过程”的原则,建立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以评估促落实,以管理促实施,以活动促提高,创造性开展工作。

提高教师素养,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各老师每学期至少制作一件课件,备一个校性公开课,促进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质量最终是靠学生的学习质量来反映的,为此,学校通过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学习常规要求,开展学习方法指导,完善帮扶措施,评选学习榜样,设立奖学金等措施,严格管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八、对课题研究过程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1、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的关系处理问题。

不可否认,传统教学存在很大弊端,如以讲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家长作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但是如读书、记忆等传统教法仍然有效。

好文章要在反复诵读中体会。

公式、单词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但有些教师为了“创新”放弃了这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基础打不好,何言万丈高楼。

新的教法要用,课件要用,优质资源要用,关键看怎样用,只有恰当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精心设计,便使学生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基本能力,为今后发展积蓄力量,这才是一堂好课。

对于此问题的突破,关键在于教师对于新教育理念的把握,和对新的教育技术的掌握,也就是关乎教师业务水平的事。

2、学生教育与课堂教学设计还不能深入。

表现在:

一是对学生了解不渗透,没能深入到学生家庭,学生的世界里去;二是教材吃得不透,不能准确的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学生容易掌握的讲得太多,而学生不容易掌握的又讲不透。

三是方法单一,经常用一种方法进行教学,缺乏主动反思和完善和创新。

久而久之,学生缺乏新鲜感和学习热情。

四是缺乏学习方法指导,应把学习方法指导写入教案之中,交给学生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这对培养喾一的能力至关重要。

五是对课件的运用还完善,有些课件纯属多余,是课堂教学中不该有的“豪华装饰”,好看但未必有用。

3、教育教学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尤其是课堂教学。

一堂课怎样才算是优质课,虽然有评价标准,但这些标准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况且一节课也说明不了一个教师的真正教学水平,针对课堂教学,如何评价教师,如何评价学生需要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在这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

4、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找准存在的问题,在困难和问题面前不能有等靠的思想,要在机制创新中求发展,以实际行动去获取成功。

尽管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但这一实验研究也真正促进了“研修、研训、研习齐创新,学校、教师、学生共成长”。

质量是生存的根本。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我校决心借本课题的研究,继续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发展步伐。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校将通过课题的研究,再深入探索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的有效手段,从管理的角度研究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总之,今后我们打算以“做”为中心,通过“有效教学”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让骨干教师领跑,“我带你,你帮我。

”任务分解,责任分担,在做中研,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全面实施有效管理,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011年9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