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4754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白鹭

1、朗读课文。

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答: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白鹭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朗读时,情感亲切,语速稍慢些,语调自然舒缓,体现出一种诗的韵味,表达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

从下面这几个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1)白鹭外形精巧、匀称、和谐如诗。

(2)白鹭水田钓鱼画面如诗。

(3)白鹭枝头眺望悠闲如诗。

(4)白鹭黄昏低飞意境如诗。

(5)白鹭如歌又不张扬,质朴、含蓄如诗。

2、课文第六至八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答:

第一幅图画(六):

白鹭水田钓鱼图。

第二幅图画(七):

白鹭枝头眺望图。

第三幅图画(八):

白鹭黄昏低飞图。

3、背诵课文。

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

答:

背诵的时候可以用想象画面来背诵,根据文字的描绘在脑海中想象出相应的画面,然后再根据画面重现文字内容。

例如可以抄第五自然段: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第六自然段: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第七自然段: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第八自然段: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2落花生

1、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答:

《落花生》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语言朴实无华,却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文中的主要人物是“我、哥哥、弟弟、姐姐还有爸爸妈妈”,针对一家人的对话,朗读时语气要根据不同角色进行转换。

父亲的话要读得深沉而沉稳,母亲的话要读出慈爱的感觉,“我们”姐弟几个人的话要读得活泼可爱。

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个内容。

2、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

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表,但却很有用,比如味道美、可以榨油等,更重要的是有让人称赞的内在品质:

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名利的特点。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3、下练笔课文由“落花生”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着贡献的人,下面的事物让你想到身边的哪些人,试写一段话。

石头竹子梅花蜜蜂……

例如:

“石头”具有“有毅力、坚定不移”的精神,由“石头”我想到了党员干部,他们就像大石头一样,有革命坚定性,经得起大风大浪,经得起千锤百炼,在艰难困苦面前无所畏惧,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竹子”具有”奋发向上、虚心谦逊、坚贞不屈“的精神。

由“竹子”我想到了红军战士。

“梅花”具有“梅坚忍不拔、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由此,我想到了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蜜蜂”具有“勤劳、不求回报”的精神,由此,我想到了每天忙碌的大街小巷的清洁工,想到了每天为学生辛苦付出的老师们……

3桂花雨

1、朗读课文。

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答:

《桂花雨》写了作者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朗读课文时语气要亲切自然,因此,桂花给“我”带来的美好回忆是:

桂花香、摇花乐和桂花雨。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

“啊!

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答:

(1)桂花盛开的时候,香气飘散很远,前后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的。

浸“在这里就传神地表达出桂花香气的浓郁。

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作者童年时代摇花乐的场景。

“抱”“摇”“喊”表现了“我”摇花时的欢乐和兴奋的心情。

“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用比喻的写法,形象地描绘出桂花飘落的密集和轻柔,体现了“我”陶醉在桂花雨中时的欢喜之情。

3、联系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

答:

杭州的桂花明显比家乡的桂花香,但因为家乡的桂花已经融入了母亲的生活,成了母亲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母亲说杭州的桂花再香也没家乡的桂花香。

从这两段文字中深情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也表现出母亲浓浓的爱乡情。

5搭石

1、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

了解了哪些内容?

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答:

例如,我读这篇课文用了3分钟,读课文时遇到了不懂的词语,也遇到了不太理解的句子,更多的是了解了课文的一些内容:

(1)什么是搭石,为什么要搭石。

(2)走搭石时要快走。

(3)走搭石是互相谦让,年轻人还背老人走搭石。

(4)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说说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答:

《搭石》是一篇乡土气息浓厚的文章。

课文通过质朴感性的笔触把我们带入了乡间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如画的风景图,体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课文中的画面有:

老人摆搭石的画面;一行人走搭石的画面;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的画面;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的画面。

例如: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6将相和

1、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

了解了哪些内容?

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答:

2、读下面这段话的时候,你一眼看到了多少内容?

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

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

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答:

3、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

答:

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

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具体内容如下: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壁归赵;又培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

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

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

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4、蔺相如、廉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

答:

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故事重点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物形象。

蔺相如在文中是个熠熠生辉的人物,他有勇有谋,顾全大局,唇如枪、舌如剑。

在关键时候,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性命来逼秦王。

当与廉颇产生矛盾时,主动避让,言辞恳切。

课文对廉颇的刻画较蔺相如而言,虽着墨较少,但廉颇作为一员武将的形象,也显得十分鲜明。

他威震朝野,秦王也惧他几分,知道他屯兵边界则不敢妄动。

他耿直畅快,当蔺相如的职位比他高时,他毫不遮掩地表达了自己的怨气。

他勇于改过,一员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其精神令人敬佩。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1、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

了解了哪些内容?

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答:

2、根据课文内容,按运动速度的快慢给下面的事物排序,照样子填序号。

光游隼火箭猎豹人流星体鸵鸟喷气式飞机声音

答:

163792845

3、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和同学讨论。

答:

8冀中的地道战

1、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

了解了哪些内容?

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答:

2、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答:

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

(1)冀中人民的顽强斗志。

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靠着地道坚持生产和敌后游击战争。

(2)冀中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比如,地道的式样多,结构奇特;地道的作用奇特,既能保护自己,又能打击敌人;地道能防御敌人的火攻、水攻、毒气攻等各种破坏;地道里可以通过“无线电”和“有线电”了解地面上的情况。

9猎人海力布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

答:

(1)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

(2)打猎时救了一条小白蛇。

(3)从龙王那里得到了一块能让他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的宝石。

(4)利用宝石救了乡亲们,自己却变成了石头。

2、试着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一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

答:

那天,海力布急忙跑回家对乡亲们说:

“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

这个地方不能住了!

”大家听了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

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

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

“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

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

再晚就来不及了!

”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

“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

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呀。

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

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

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

“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

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有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

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3、小练笔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

答:

从前,有个猎人叫海力布,他非常善良,常把打回来的猎物分给乡亲们,自己留很少的一份。

  一天,他在深山打猎,救了条小白蛇,小白蛇是龙王的女儿,小白蛇要酬谢海力达布,要不可以龙王含在嘴里的宝石,宝石能听到各动物的语音,但把听到的话不能说出去,要不就会变成石头。

海力布和小白蛇到龙宫,老龙王把宝石给海力布。

  一天,他到深山打猎,他听到鸟的对话说今晚有洪水,淹没大地,山要崩塌,急忙跑回村子,对大家说,可大家不相信,海力布只好一五一十地把事穴说了,说完海力布变成了石头。

10牛郎织女

(一)

1、默读课文,说说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答:

(1)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

每天放牛,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

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

夏天天气热,他把老牛牵到树林里休息。

冬天天气冷,他就让老牛在山坡上晒太阳。

平时,他总是把老牛的身子刷得干干净净,牛棚里也收拾得清清爽爽。

那头老牛跟他也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目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他的手呢。

(2)老牛向牛郎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

牛郎把自己的情形告诉了织女,织女听得出神,对牛郎又同情又爱惜。

牛郎勇敢追求新生活以及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使织女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

织女见牛郎心眼儿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2、课文中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些,再和同学演一演。

(1)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

(2)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

3、选做课文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如,老牛突然会说话了,它知道织女为何会下凡……在其他的民间故事中找出你觉得不可思议的情节,和同学交流。

答:

例如《文成公主进藏》这个民间故事中,文成公主过河以后,一只小鸟飞来,说:

“公主,公主,这儿是片沼泽地,不好走。

”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撤在地上,就走过去了。

大家说,因为文成公主撒了这把羊毛,所以路纳这个地方的牛羊一直都长得又肥又壮。

……走着走着,乃巴山又把路挡住了,大家走起来很不方便。

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

直到现在,乃巴山下还有公主的脚印。

再如《孟姜女哭长城》中,孟姜女这一哭感天动地,白云为之停步,百鸟为之噤声。

直哭了是十天十夜,忽听轰隆隆一阵山响,一时间地动山摇,飞沙走石,长城崩倒了八百里,这才露出范喜良的尸骨。

12古诗三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示儿》。

答: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诗人的绝笔。

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朗读时的基调应该是沉郁、惋惜的,语速稍慢些。

《题临安邸》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这首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

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

因此朗读的基调应该是痛苦与愤恨的。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爱国诗,前两句语速稍慢,语气沉郁,读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后两句语调慷慨激昂,读出诗人对改革的热切期待。

2、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

从三首诗的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答:

《示儿》这首诗题目中的“示”是“给……看”的意思,“示儿”的意思是就是给儿子看。

从题目看,我们就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儿子的。

《题临安邸》这首诗题目中的“题”是写的意思,“临安”今指杭州,“邸”是“旅店”的意思,《题临安邸》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己亥杂诗》这首诗题目中“己亥”是表示时间的意思,说明诗人写诗是在己亥年。

3、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再想想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答:

(1)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2)“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

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

“游人”不能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

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3)我劝朝廷重新振作精神,不受阵规束缚降生各种人才。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国家早日振兴的愿望。

13少年中国说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

背诵课文。

答: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是当时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著名文章。

此文影响颇大,是一篇篇幅较长的政论文,作者站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立场上,在文中将封建古老的中国与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了鲜明的对比,极力赞扬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鼓励人们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了要求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被公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视为自己“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所之暗潮”的代表作。

文章紧扣主题,运用排比句法,层层推进,逐次阐发,写得极有感情,极有气势。

2、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说说课文的意思,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课文中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2)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

《少年中国说》课文意思:

所以说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

少年聪明我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我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我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我国家就称雄于世界,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从地下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灿烂明丽茂盛茁壮;干将剑新磨,闪射出光芒。

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

前途象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

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

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

(1)课文用“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来赞美少年中国。

(2)少年中国是有进取心的,独立、自由、强壮,富于智慧,敢于革新的少年。

少年中国是作者的理想,而中国少年则是实现理想的希望。

少年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与中国少年紧紧联系在一起。

3、课文诉说了中国人的强国梦想。

百年来,在强国梦想的激励下,各行各业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人物,为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物理学家邓稼先、地质学家李四光、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党的好干部孔繁森、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查找资料,读一读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

和同学做一份手抄报。

答:

邓稼先,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李四光,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

截至2017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超90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

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

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

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多项荣誉。

2018年11月18日,袁隆平获未来科学大奖。

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14圆明园的毁灭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反复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答: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所以要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变化。

第二至四自然段朗读时应体现欣赏、赞美、自豪之情,语气自然、从容,语速宜缓,娓娓道来,通过品读、引读、想象读,把学生带入一百多年前的圆明园之中。

最后一个自然段情感起了变化,带着历史的悲愤,朗读时应体现痛惜、仇恨之情,声调可提高,“闯进、统统、凡是、任意”等关键词要读重音。

2、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答:

用昔日的辉煌来衬托现在的荒凉,同时现在的圆明园也与它过去的辉煌形成对比。

因为这样写使我们知道圆明园的美好,是因英法联军毁灭。

让我们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起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1)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2)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答:

(1)“上自……下至……”说明时间跨度很大。

从先秦到清朝,有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足见圆明园中收藏的文物数量之多、历史之悠久,价值之珍贵,表现了作者对圆明园的赞美和自豪之情。

(2)英法联军10月6日闯进圆明园、掠夺、破坏、毁掉圆明园,10月18日和19日,还放火烧掉圆明园,销毁罪证。

足见英法联军的贪婪和无耻,流露出作者对圆明园的毁灭的痛惜及对侵略者的仇恨。

4、结合相关资料,说说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答: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在我国建筑史、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了一片灰烬。

所以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5、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相关资料,体会它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感情的相似之处。

答:

《七子之歌》(节选)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澳门、香港”比作远离母亲的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

《圆明园的毁灭》主要写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的思想感情。

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

16太阳

1、默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

太阳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答:

这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从太阳距离地球远(远)、体积大(大)、温度高(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

太阳对人类的作用很多:

(1)动植物的生存和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太阳,例如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的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的生存,繁殖都离不开太阳。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丝,都和太阳有密切关系。

(2)天气现象的形成离不开太阳,例如风、雨、雪的形成。

(3)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4)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