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米精编福建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二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4984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9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噶米精编福建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二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噶米精编福建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二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噶米精编福建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二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噶米精编福建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二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噶米精编福建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二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噶米精编福建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二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噶米精编福建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二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噶米精编福建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二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噶米精编福建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二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噶米精编福建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二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噶米精编福建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二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噶米精编福建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二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docx

《噶米精编福建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二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噶米精编福建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二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噶米精编福建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二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docx

噶米精编福建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二单元测评新人教版

第一、二单元测评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刘爷爷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

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

①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④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学者任继愈曾经感慨地写道:

“经过百年的奋斗,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他感慨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4.唇亡齿寒,中国人民深谙此中的道理,为此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

它是(  )

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

5.“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  )

A.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是土地改革顺利开展的保障

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D.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6.下图所示为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

签订一方为中朝,另一方为(  )

A.英国B.日本

C.美国D.德国

7.下表所示为1952年农产品产量变化情况。

造成1952年比1949年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品种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产

比历史最高年增产

粮食

1.6亿吨

49%

9.3%

棉花

130万吨

193%

53%

A.中华民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

C.解放战争的胜利D.“一五”计划完成

8.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废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以上生产资料依法收归国有,均由乡农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也分给地主同样一份。

”这个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

A.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B.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0.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

该桥建于(  )

A.土地改革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D.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11.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

部门

工业

农林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卫生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7.8%

注:

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

由此可见,当时我国(  )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右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

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

C.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1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C.确定了国旗与国歌

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4.下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 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商品零售额

95.8%

4.2%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稳定物价之战的胜利

D.“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15.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  )

A.1949年、1951年B.1949年、1952年

C.1949年、1956年D.1954年、1956年

16.《共产党宣言》指出: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取的措施中客观上符合上述思想的有(  )

①“一五”计划经济建设 ②三大改造 ③“大跃进”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7.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下列人物事迹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①艰苦创业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 ④国际主义人道主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刻舟称瓜

18.右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某一时期的漫画,名为《刻舟称瓜》。

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农业合作化运动

19.对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下列对联中反映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是(  )

A.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20.“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

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期间(  )

A.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B.没有制定法律

C.“走资派”企图夺取政权

D.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4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召开。

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决议:

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

材料二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简要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并根据材料一归纳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6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6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并霸占其女儿喜儿。

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

该地区得到解放后,斗倒地主恶霸,喜儿获得翻身。

歌剧《白毛女》剧照

(1)材料所反映的时代,以什么土地制度为主?

(4分)

 

(2)这种土地制度在我国彻底被消灭的标志是什么?

(2分)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喜儿在1953年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分)

 

(4)如果你是人大代表,针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出至少两点建议。

(4分)

 

23.2018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为此,某校开展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根据下列图片完成展出要求。

(1)【人物篇】下图中人物是20世纪5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写出人物的名称及英雄事迹。

(2分)

 

(2)【成就篇】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请你为下列图片注上时期。

(2分)

 

(3)【感悟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的原因。

(两条即可)(4分)

 

(4)【改造篇】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①图5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在1951年分得了土地和一头牲畜……1953年,他又将自己的土地、牲畜等入“社”的故事。

孙志刚分得“土地和一头牲畜”和将“土地、牲畜等入‘社’”分别发生在哪一运动中?

在这两次运动中土地的所有权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

 

②图6中“唐山启新公司公私合营”发生在哪一运动中?

这一运动结束后,生产资料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参考答案

第一、二单元测评

一、选择题

1.C

2.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都是这次会议作出的决定,而④是1949年10月1日下午举行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作出的决定。

3.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4.D 5.A 6.C 7.B

8.B 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私有制,但它没有建立起土地公有制,所以排除含③的选项。

9.B 材料表述的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10.B

11.B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在工业领域的投资比例将近60%,而在农林水利、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投资比例均还不到8%,这说明“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

12.B 示意图中,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能源建设、军工项目、机械工业、钢铁和有色金属、化工项目等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占98%,这表明当时我国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

13.B 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明确规定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即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共同纲领》没有明确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14.B 从图表可以看出,1956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这说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5.C

16.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开展了“一五”计划建设、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所以①②符合《共产党宣言》的思想。

17.A 图片中涉及的人物都生活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③和④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项。

18.A 漫画反映的现象脱离实际,盲目夸大,是“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的典型表现。

19.B

20.A 在“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许多干部、专家学者被诬陷为“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横遭批斗。

二、非选择题

21.参考答案

(1)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通过了《共同纲领》;讨论并通过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事宜;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等。

(2)开国大典。

22.参考答案

(1)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2)土地改革的完成。

(3)提示:

围绕分到了土地、房屋以及其他生产资料,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等作答,只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等。

(言之有理即可)

23.参考答案

(1)图1:

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枪口。

图2:

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两幅图片都是“一五”计划时期的建设成就。

(3)原因: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言之有理即可)

(4)①土地改革、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土地改革中土地由地主所有转变为由农民所有;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土地由农民所有转变为由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所有。

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资料由资本家占有转变为由国家占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