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三支一扶招聘试题.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305164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3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东区三支一扶招聘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河东区三支一扶招聘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河东区三支一扶招聘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河东区三支一扶招聘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河东区三支一扶招聘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东区三支一扶招聘试题.docx

《河东区三支一扶招聘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东区三支一扶招聘试题.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东区三支一扶招聘试题.docx

河东区三支一扶招聘试题

  一、选择题

  1、行政复议期间涉及专门事项需要鉴定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也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机构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鉴定费用由()承担。

  A、当事人

  B、行政机关

  C、复议机关

  D、鉴定机关

  【答案】A

  【解析】依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七条行政复议期间涉及专门事项需要鉴定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也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机构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鉴定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鉴定所用时间不计入行政复议审理期限。

  2、从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观点出发,人生价值的实现在于()。

  A、完成对他人和社会需求的满足

  B、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选择

  C、满足社会和自我多方面的需要

  D、社会对个人尊严和需要的满足

  【答案】C

  【解析】从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观点出发,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和自我的多方面需要。

  故选C。

  3、下列关于中国历史上的盛世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汉盛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从文景之治开始,到汉武帝时期达到顶峰

  B、开元盛世是唐朝开创的盛世,从贞观之治开始,到唐玄宗时期达到顶峰,后因安史之乱爆发导致唐朝开始走向衰败,开元盛世也随之结束

  C、永宣盛世是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所出现的盛世,对外五征漠北,打出了国威,同时积极与外界沟通。

郑和下西洋的规模比汉朝的张骞通西域、唐朝的三藏西天取经都大很多

  D、康乾盛世是指从清朝的康熙二十年到嘉庆元年这一百多年的繁华时期,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

  【答案】C

  【解析】永乐盛世是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所出现的盛世。

永乐盛世和后来的明仁宗、明宣宗开创的仁宣之治合称永宣盛世,C项错误,当选。

  A、B、D三项的说法均正确。

  4、某处长对下属做思想政治工作,引用孟子的话说: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也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

  舍鱼而取熊掌也。

”这是在教育下属()。

  A、要在不同的需要中进行最佳抉择

  B、不同的需要是不能兼顾的

  C、要把低层次需要引导到高层次需要上来

  D、需求层次高就是思想境界高

  【答案】A

  【解析】人们经常会面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选择,每种选择都会有得有失,所以我们要选择最佳的需求。

  故选A。

  5、事物的质是指()。

  A、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和水平

  B、使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幅度、范围

  C、事物在与他事物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质

  D、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答案】D

  【解析】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与物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质就是一定的事物,它是人们区分、认识具体事物的客观依据。

故选D。

  6、以下有关中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汉华佗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后世尊为“脉学之宗”

  B、唐代孙思邈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C、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确立的辨证施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D、《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并称医学四大经典著作

  【答案】A

  【解析】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后世尊为“脉学之宗”。

故选A。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

  B、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联系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接受新事物,抛弃旧事物

  【答案】B

  【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有三大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A项中,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说的是量变这一个方面,不涉及质量互变,故A项不选。

B项中,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说的就是对立统一规律,故B项正确。

C项中,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只涉及质变这一个方面,故C项不迭。

D项中,接受新事物,抛弃旧事物是发展的内容,与三大规律无关,故D项不选。

  故选B。

  8、豆浆又叫“植物奶”,被国际营养协会评定为健康食品和世界六大营养饮料之一。

但是喝豆浆也有注意事项,正确的食用方法是()。

  A、喝没有煮沸的豆浆

  B、豆浆中冲入鸡蛋

  C、喝豆浆时搭配其他食物

  D、喝豆浆时加红糖

  【答案】C

  【解析】豆浆不但必须要煮沸,而且在煮豆浆时还必须要敞开锅盖,这是因为只有敞开锅盖才可以让豆浆里的有害物质随着水蒸气挥发掉,因此A项错误。

鸡蛋中的黏液性蛋白易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产生一种不被人体吸收的物质,从而失去它的营养价值,因此B项错误。

豆浆里的蛋白质大都会在人体内转化为热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补益作用。

饮豆浆的同时吃些面包、糕点、馒头等淀粉类食品,可以使豆浆中蛋白质等在淀粉的作用下与胃液较充分地发生酶解,使营养物质被充分吸收,因此C项正确。

豆浆里不能加红糖,因为红糖里面有多种有机酸,它们和豆浆里的蛋白酶结合,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不容易被人体吸收。

而白糖就不会有这种现象,因此D项错误。

  9、宋代大诗人苏轼曾作《琴诗》,诗中写道: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B、事物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

  C、事物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D、事物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答案】C

  【解析】诗句蕴含的是事物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美妙的音乐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琴与手指共同产生的。

  琴与手指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手指所代表的就是人即内因,是音乐产生的依据,琴所代表的就是外因,是音乐产生的条件。

C项当选。

  10、公文应在()装订。

  A、左侧

  B、右侧

  C、上面白边区

  D、下面白边区

  【答案】A

  【解析】公文应在左侧装订。

  11、我国在()年的宪法修改中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9个字正式载入宪法修正案,“人权”第一次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1988

  B、1993

  C、1999

  D、2004

  【答案】D

  【解析】2004年的宪法第四次修改正式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故选D。

  12、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这句话主要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D、矛盾双方相互斗争

  【答案】C

  【解析】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情况下相互转化。

在纯粹的黑暗中和在纯粹的光明中都什么都看不到,显示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关系。

故选C。

  13、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A、确定行文目的要求

  B、选择文种

  C、确定公文日期

  D、确定主题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

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行文目的要求、选择文种、确定主题。

故本题选择ABD选项。

  14、下列关于电子邮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收件人的计算机没有打开时,发件人发来的电子邮件将丢失

  B、如果收件人的计算机没有打开时,发件人发来的电子邮件将退回

  C、如果收件人的计算机没有打开时,应当收件人的计算机打开时再重发

  D、发件人发来的电子邮件保存在收件人的电子邮箱中,收件人可随时接收

  【答案】D

  【解析】收件人的计算机是否打开,收件人都可以将发件人发来的邮件保存在电子邮箱中。

故选D。

  15、下列有关绘画艺术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赋》而作的

  B、《步辇图》为隋代人物画,由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

  C、《清明上河图》描绘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在今河南洛阳

  D、《富春山居图》以江西的富春江为背景而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答案】A

  【解析】B项,《步辇图》为唐代人物画,而非隋代。

C项,《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即今河南开封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D项,富春江位于浙江省中部,而非江西。

  1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规律的客观性

  【答案】A

  【解析】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所以答案为A项。

  17、下列各条中,属于误用文种的是()。

  A、××县××局关于2019年度工作的报告

  B、××大学关于印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C、××局关于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要点

  D、××市经济工作会议纪要

  【答案】A

  【解析】A项属于误用文种,××县××局关于2019年度工作的“总结”,而非“报告”。

故选A。

  18、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居支配地位的是()。

  A、个人业主制企业

  B、合伙制企业

  C、合作制企业

  D、公司(法人)制企业

  【答案】D

  【解析】公司制企业又叫股份制企业,是指由1个以上投资人(自然人或法人)依法出资组建,有独立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

公司(法人)制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居支配地位。

  19、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行政许可。

  A、吊销

  B、注销

  C、撤销

  D、取消

  【答案】C

  【解析】依据《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

  (五)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

  依照前两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

  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的,被许可人基于行政许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护。

  20、在下列哪种情形中,甲构成不当得利?

()

  A、某城市修建地铁,地铁附近居民甲的房屋大幅升值

  B、甲、乙之间订有买卖合同,价款为8000元,甲将6000元的带有瑕疵的标的物卖给乙

  C、甲在赌场参加赌博,乙输给甲5000元,并当场支付给甲

  D、甲到某超市购物,付款时由于收银员的疏忽,致使一件价值500元的商品未付款

  【答案】D

  【解析】不当得利是指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包括:

①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②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③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

本题A项中地铁附近居民甲的房屋大幅升值,没有利益相关方受损,不构成不当得利;

  B、C两项也不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D项甲由于由于收银员的疏忽,致使一件价值500元的商品未付款,在这种情况下,商场的利益受到损害,所以甲的行为构成不当得利。

综上,故正确答案为D。

  21、“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

  对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理解正确的是()。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答案】B

  【解析】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较长时期来说,改革使人人受益体现方向的前进性;伴随眼泪和痛苦体现道路的曲折性。

故选B。

  22、在一个封闭的游泳池中,人们套着游泳圈浮在水面上,如果所有人都抛开游泳圈潜到水底,那么游泳池里的水面会()。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由于人体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在使用游泳圈的时候排出的水的体积比潜入水中时更大,即是说,人们在使用游泳圈漂浮的时候水位更高,潜入水中水位则会下降。

故选C。

  23、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主要经过的环节有()。

  A、政策议程的建立

  B、政策分析

  C、政策合法化

  D、政策规划

  【答案】ACD

  【解析】从宏观层面来说,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就是把社会上各种利益需求输入政策制定系统中并将其转化为政策输出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政策信息、政策资源、政策行为的输入、加工、输出和反馈的过程。

从微观层面来说,公共政策具体的制定过程包括诊断问题、确定目标、拟定方案、优选方案、采纳方案几个步骤。

把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结合起来,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可归纳为政策议程的建立、政策规划、政策合法化三个基本环节。

  24、1601年,()。

颁布了《济贫法》。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福利性质的法案。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答案】C

  【解析】圈地运动以后,英国偷盗者、流氓、乞讨者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1601年英国王室通过了一部新法案──《济贫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福利性质的法案。

  25、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A、依法缴纳执行费用

  B、减免执行费用

  C、不缴纳申请费

  D、免除执行费用

  【答案】C

  【解析】依据《行政强制法》,第六十条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缴纳申请费。

强制执行的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人民法院以划拨、拍卖方式强制执行的,可以在划拨、拍卖后将强制执行的费用扣除。

  依法拍卖财物,由人民法院委托拍卖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规定办理。

  划拨的存款、汇款以及拍卖和依法处理所得的款项应当上缴国库或者划入财政专户,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26、()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A、质量互变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事物发展规律

  【答案】C

  【解析】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故选C。

  2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当事人()。

  A、申请复议,也可以选择诉讼

  B、必须复议,不得诉讼

  C、先复议,不服复议再诉讼

  D、直接诉讼

  【答案】C

  【解析】依据《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8、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

  A、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B、是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循环过程

  C、是直线式前进的过程

  D、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答案】AD

  【解析】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螺旋式的上升或波浪式的前进:

事物发展的总的趋势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的发展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29、“司马光破缸”的故事是说司马光小时候看到小孩掉进水缸后,他没有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尽快让水脱离人。

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想问题办事情要学会抓住主旨

  B、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C、只要打破常规,有创新精神,就能成功地创造世界

  D、做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D

  【解析】任何具体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分析矛盾就是分析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A项错误,题干侧重于强调打破常规,并没有体现抓住主旨的意义。

B项错误,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内外因关系,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是事物变化的重要条件,内因决定外因。

C项错误,表述过于绝对,创造世界,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D项正确,“司马光破缸”,凸显了矛盾的特殊性,他没有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尽快让水脱离人,是一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做法。

故选D。

  30、世界四大电影节指的是()。

  ①戛纳国际电影节②威尼斯国际电影节③上海国际电影节④东京国际电影节⑤柏林国际电影节⑥柏林国际电影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②⑤⑥

  D、②③④⑥

  【答案】C

  31、公共政策是政府为处理()而制定的行为规范。

  A、公共行政事务

  B、公共经济事务

  C、公共文化事务

  D、社会公共事务

  【答案】D

  【解析】公共政策是政府为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其本质体现了政府对全社会公共利益所做的权威性分配。

凡是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政策都是公共政策,在所有制定公共政策的主体中,政府是核心的力量。

故选D。

  32、事业单位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

如果受聘人员为再次参加工作的,试用期为()。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答案】B

  【解析】根据《事业单位聘用制管理试行办法》规定:

  “聘用单位聘用工作人员,可以约定试用期。

受聘人员为再次参加工作的,试用期为3个月;受聘人员为首次参加工作的,试用期为12个月。

聘用合同期包括试用期。

本单位原固定制职工和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首次订立聘用合同,不再约定试用期。

”故选B。

  33、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当联合行文需要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按加盖印章顺序排列在相应位臵,并使印章加盖或套印在其上

  B、公文正文中名词术语的解释可以作为附注

  C、公文的主题词一般为3,5个,最多不超过7个

  D、印发日期以付印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答案】B

  【解析】正文中的名词术语的解释一般采用句内括号或句外括注的办法解决,不作为附注。

故选B。

  34、全拼或简拼汉字输入法的编码属于()。

  A、音码

  B、形声码

  C、区位码

  D、形码

  【答案】A

  【解析】音码:

是一类按照汉字的读音进行编码的方法。

常用的音码有智能

  ABC、微软拼音、紫光拼音等。

  故选A。

  35、中国古代小说塑造了很多莽汉形象,他们外表威猛如金刚,性格天真似儿童,深受读者的喜爱。

下列小说中莽汉的时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张飞②程咬金③李逵④牛皋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②①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张飞(生年不详~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程咬金(589年~665年),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人,唐朝开国大将。

李逵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10在剧中生活于北宋(960年~1127年)。

牛皋(1087年~1147年),字伯远,汝州鲁山人,南宋抗金名将。

因此,按照时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张飞、程咬金、李逵、牛皋。

据此可知,D项当选。

  36、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嘲笑“杞人”是“天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今天“忧天”不再是无稽之谈,是因为()。

  A、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会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层

  B、现在生产的无氟冰箱不再使用氟利昂

  C、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D、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

  【答案】D

  【解析】AC两项意在说明人类活动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忧天”也成了一种必然的情绪。

B项“无氟冰箱不再使用氟利昂”是人类通过科技创新努力保护生态环境的表现,不能成为“忧天”的理由。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客观世界处在永不停妚懰ࢄਔ⌼ਔ⌼ཨ晀ࢄཨ侤妎

  37、张晓林是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于其不能代表选民的利益,作风不正派,原选区选民50人依照法定程序要求罢免张晓林的代表资格。

依照有关规定,罢免张晓林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身份,须经原选区多少选民通过?

()

  A、过半数

  B、2/3以上多数

  C、全体

  D、1/3以上多数

  【答案】A

  【解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47条规定:

  “罢免县级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须经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通过。

罢免由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须经各该级人民代表大会过半数的代表通过;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须经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罢免的决议,须报送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依此可知A项为正确答案。

  本题主要是对数字的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难点很少,但其复杂的数字也颇令人头痛。

罢免各级代表时,提出罢免要求和做出最终的罢免决定都有相关的数字,需要加以记忆。

同时对于本法中城镇、农村人大代表代表人口数比例也不要混淆,另外还要结合《宪法》中的相关数字加以比较记忆。

  38、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是()

  A、经济性

  B、文化性

  C、社会性

  D、集体性

  【答案】C

  【解析】马克思认为人拥有两种属性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求其本质,社会属性为本质属性。

因此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故选C。

  39、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

  A、企业标准应当报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本企业内部适用

  B、企业生产的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

  C、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D、除食品安全标准外,可配以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

  【答案】D

  【解析】D项,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

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

故选D。

  40、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不可知论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答案】C

  【解析】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一是辩证法(联系与发展),另一个是形而上学。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即用孤立的眼光看待问题。

故选C。

  41、作为市场价格接受者的厂商是()。

  A、完全竞争厂商

  B、垄断厂商

  C、垄断竞争厂商

  D、寡头垄断厂商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