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5910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7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docx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测试题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小明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AB段的化学反应是:

Al2O3+6HCl═2AlCl3+3H2O

B.A点盐酸浓度最低C点盐酸浓度最大

C.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体温度

D.D、E两点处的气体压强相等

2.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其中只有甲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将丙放入乙的盐溶液中,丙的表面有乙析出。

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乙>丙>甲B.甲>乙>丙

C.丙>乙>甲D.乙>甲>丙

3.有四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

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硫酸钠溶液。

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操作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不变色

变红

不变色

不变色

加入硝酸钡溶液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加入锌粒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无色气体

产生无色气体

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  )

A.④③②①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

4.在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盛有相同质量分数、等体积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把天平调到平衡,在左边烧杯中加入6.5g锌粒,为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的烧杯中应放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gB.5.68gC.6.5gD.7.09g

5.下列小实验不正确的是(  )

A.可用稀盐酸比较金属铝和铜的活泼性

B.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

C.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D.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6.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7.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

下列小明的观点正确的是

A.若X为金属铜,则Y是氢气B.若X为铁,则盐是Fe2(SO4)3

C.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D.若Y为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8.某不纯的锌块6.5克,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0.18克,则锌块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A.镁

B.铜

C.铝

D.铁

9.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

A.硫酸B.硝酸C.pH为5的溶液D.烧碱溶液

10.向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仅甲、丙能产生气泡,并分别生成X、Y,丙能从X溶液中置换出甲,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丙>甲>乙B.甲>乙>丙C.乙>甲>丙D.甲>丙>乙

1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铁片表面有少量气泡,锌丝表面有较多气泡

说明铁与锌的活泼性Fe

B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说明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盛

C

①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

②试管中铁钉生锈

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D

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不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A.AB.BC.CD.D

1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HCl

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13.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总质量会增加且变质的是()

①浓硫酸②浓盐酸③氢氧化钠固体④氯化钠⑤石灰水⑥生石灰

A.③⑥B.①③⑥C.③⑤⑥D.①③⑤⑥

14.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

C.该金属可以是金属铝D.该金属可能是铁

1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

研磨闻气味B.

蒸发食盐水

C.

稀释浓硫酸D.

测溶液的pH

16.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氨水B.汽水C.冰水D.糖水

17.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必须借助其他试剂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紫色石蕊、HCl、MgSO4、NaOH

B.H2SO4、FeCl3、NaOH、NaCl

C.NaCl、Ba(OH)2、Na2CO3、Na2SO4

D.K2SO4、Na2CO3、BaCl2、HCl

18.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是(  )

A.CO2B.SO2C.NH3D.NO2

19.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调节至平衡。

在两只烧杯里分别放入同体积、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碳酸钙粉末和M粉末。

左盘烧杯中稀盐酸和碳酸钙粉末均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停止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则托盘天平右盘烧杯中加入的M粉末可能是()

A.碳酸氢钠B.氢氧化钙C.碳酸镁D.氧化铝

20.下列生产实践中,没有用熟石灰的是(  )

A.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土壤B.建筑工业上制三合土

C.干燥气体D.处理工厂中含硫酸的废水

21.为测定某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样品只含氧化铜和氧化镁,取10g该样品,向其中加入150g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则该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4%B.76%C.38%D.7.6%

22.如图所示是X、Y、Z三种金属在容器中的反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三种金属均发生了置换反应

B.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

C.若Z能从金属Y的盐溶液里置换出Y,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

D.若X为金属锌,则Y可能是铁

23.托盘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

然后在左盘烧杯中加入5g锌粒,在右盘烧杯中加入5g铁粉,充分反应后,两烧杯底部均有固体剩余,则此时天平

A.偏向左边B.仍然平衡C.偏向右边D.无法判断

24.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读出液体体积B.

稀释浓硫酸

C.

点燃酒精灯D.

检查装置气密性

2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取用液体

B.加热液体

C.稀释浓硫酸

D.蒸发食盐水

2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CO2验满

C.

稀释浓硫酸D.

干燥氧气

27.在一次实验开放日活动中,小明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变红色。

小明同学做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B.该溶液的pH小于7

C.该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某种碱D.该溶液显碱性

28.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

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

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29.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A.溶液中滴入石蕊仍为紫色

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

3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

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B

【解析】

试题分析:

A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氧化铝先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气体产生,所以压强不变,正确;B、A点

解析:

B

【解析】

试题分析:

A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氧化铝先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气体产生,所以压强不变,正确;B、A点时反应还没有开始,所以盐酸的浓度最大,C点时完全反应盐酸浓度最低,错误;C、由于铝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完全反应以后,随着冷却,气压会降低,正确;D、完全反应以后不再产生气体,所以D、E两点处的气体压强相等,正确。

考点:

考查铝和氧化铝与酸反应的有关性质的知识。

2.C

【解析】

【详解】

解:

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甲是最稳定的金属;将丙放入乙的盐溶液中,丙的表面有乙析出,说明丙>乙;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丙>乙>甲。

故选:

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解:

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甲是最稳定的金属;将丙放入乙的盐溶液中,丙的表面有乙析出,说明丙>乙;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丙>乙>甲。

故选:

C。

3.A

【解析】

【详解】

分别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酸性、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所以乙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硫酸钠能

解析:

A

【解析】

【详解】

分别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酸性、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所以乙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硫酸钠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稀硫酸能与锌反应生成气体,硫酸钠与锌不能反应,则甲是硫酸钠溶液,丙是稀硫酸,丁是稀盐酸,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④③②①,故选A。

4.D

【解析】

【详解】

设左边烧杯中加入6.5g锌粒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x==0.2g,6.5g锌粒可制得氢气0.2g

由此可知,天平左边增重6.5g﹣0.2g=6.3g;要想使天平最终保

解析:

D

【解析】

【详解】

设左边烧杯中加入6.5g锌粒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x=

=0.2g,6.5g锌粒可制得氢气0.2g

由此可知,天平左边增重6.5g﹣0.2g=6.3g;要想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也要增加6.3克。

设需加入铝的质量为y,

解之得:

y≈7.09g。

故选:

D。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是解题关键。

本题中要想保持天平平衡应使两边增加重量相等,增加的质量等于加入金属的质量减去生成氢气的质量。

5.D

【解析】

【详解】

A、由于铝能与盐酸反应,铜不能与盐酸反应,能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故B正确

解析:

D

【解析】

【详解】

A、由于铝能与盐酸反应,铜不能与盐酸反应,能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于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

所以,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稀硫酸和蒸馏水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不能用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D。

6.D

【解析】A、碱溶液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还可能是盐溶液,错误;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错误;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和二

解析:

D

【解析】A、碱溶液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还可能是盐溶液,错误;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错误;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中和反应,错误;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生成了新物质,正确。

故选D。

7.C

【解析】A、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铜在氢的后面,故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错误;

B、铁与硫酸反应置换氢气的时候生成的是硫酸亚铁和氢气,错误;

C、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正确;

解析:

C

【解析】A、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铜在氢的后面,故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错误;

B、铁与硫酸反应置换氢气的时候生成的是硫酸亚铁和氢气,错误;

C、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正确;

D、酸与碱和金属氧化物反应都生成盐和水,故不一定是中和反应,错误。

故选C。

8.B

【解析】

【详解】

如果是纯净的锌块6.5克,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0.2克,但现在因为混有杂质只产生0.18克,可以知道混有的杂质应该是相同质量产生氢气比锌要少;根据计算,可以知

解析:

B

【解析】

【详解】

如果是纯净的锌块6.5克,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0.2克,但现在因为混有杂质只产生0.18克,可以知道混有的杂质应该是相同质量产生氢气比锌要少;根据计算,可以知道金属与足量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与

成正比,其中镁-

,铝-

,铁-

,都比锌-

要大,即相同质量的镁、铝、铁比相同质量的锌产生的氢气要多,所以如果锌中混有这三种金属中的一种,产生的氢气都要比0.2克多,故A、C、D三项都错;铜与稀盐酸不反应,即不产生氢气,所以如果是锌中混有铜,则产生的氢气会少于0.2克。

故选B。

9.D

【解析】

【分析】

酸性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碱性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向显酸性的溶液中加入显酸性的溶液时,溶液的pH可能不变、变大或变小;向显酸性的溶液中加入显碱性的溶液时,溶液的pH

解析:

D

【解析】

【分析】

酸性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碱性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向显酸性的溶液中加入显酸性的溶液时,溶液的pH可能不变、变大或变小;向显酸性的溶液中加入显碱性的溶液时,溶液的pH一定升高。

【详解】

A、pH为5的溶液显酸性,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硫酸时,由于硫酸也显酸性,因此混合溶液的pH不一定增大,故A不正确;

B、pH为5的溶液显酸性,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硝酸时,由于硝酸也显酸性,因此混合溶液的pH不一定增大,故B不正确;

C、pH为5的溶液显酸性,向pH为5的酸性溶液中加入pH=5的溶液时,溶液的pH不变,故C不正确;

D、pH为5的溶液显酸性,向pH为5的酸性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时,由于烧碱溶液pH大于7,则混合液的pH一定升高,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10.A

【解析】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根据能否发生反应,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详

解析:

A

【解析】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根据能否发生反应,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详解】

根据题意,向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仅甲、丙能产生氢气并分别生成X、Y,丙能从X溶液中置换出甲。

由仅甲、丙能产生氢气,说明了甲、丙的金属活泼性大于乙,由丙能从X溶液中置换出甲,说明了丙的活泼性大于甲。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丙>甲>乙。

故选A。

11.A

【解析】

【分析】

铁片表面有少量气泡,锌丝表面有较多气泡,由于铁片和铝丝状态不同,不能据此判断锌比铁活泼;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空气中的氧气比较少

解析:

A

【解析】

【分析】

铁片表面有少量气泡,锌丝表面有较多气泡,由于铁片和铝丝状态不同,不能据此判断锌比铁活泼;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空气中的氧气比较少,铁钉生锈需要水、空气,燃烧必须要达到着火点,物质是可燃物,由氧气参与。

【详解】

A、铁片表面有少量气泡,锌丝表面有较多气泡,由于铁片和铝丝状态不同,不能据此判断锌比铁活泼,故A不正确;

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氧气具有助燃性,说明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盛,故B正确;

C、①试管中铁和氧气接触,不和水接触,铁钉没有明显现象②试管中铁钉既和水接触又和氧气接触,铁钉生锈,说明生锈需要水,故C正确;

D、试管中白磷和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而热水中白磷虽然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和氧气接触,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判断活泼性是看反应快慢,判断生成的量的多少,比较置换出的氢气的多少,生锈需要水、空气。

12.B

【解析】

【分析】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如果稀盐酸过量,则溶液呈酸性,若氢氧化钠过量,则溶液呈碱性,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详解】

A、a点时,pH小于7,溶液显

解析:

B

【解析】

【分析】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如果稀盐酸过量,则溶液呈酸性,若氢氧化钠过量,则溶液呈碱性,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详解】

A、a点时,pH小于7,溶液显酸性,则稀盐酸过量,部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则溶质是氯化钠和盐酸,故A正确;

B、c点溶液显碱性,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时,溶液会变红色,故B不正确;

C、由pH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开始显酸性,b点时显中性,c点显碱性,故是将氢氧化钠加入到稀盐酸中,故C正确;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逐渐变大,说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酸过量,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酸碱溶液的反应要看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对应到图形解决问题。

13.C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吸水质量增加,但不变质;②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挥发,质量变小,且不变质;③氢氧化钠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吸水质量增加,但不变质;②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挥发,质量变小,且不变质;③氢氧化钠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变质且质量增加;④氯化钠露置于空气中,不变质,质量也不变;⑤石灰水露置于空气中,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变质且质量增加;⑥生石灰易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变质且质量增加。

故选C。

14.C

【解析】

【详解】

A、R是单质,硫酸铜是化合物,生成的铜是单质,硫酸R是化合物,该反应是置换反应,故A说法正确;

B、R能将铜置换出来,说明R的活动性要比铜强,故B说法正确;

C、铝能与硫酸铜

解析:

C

【解析】

【详解】

A、R是单质,硫酸铜是化合物,生成的铜是单质,硫酸R是化合物,该反应是置换反应,故A说法正确;

B、R能将铜置换出来,说明R的活动性要比铜强,故B说法正确;

C、铝能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但是铝与硫酸铜反应是生成的硫酸铝中,铝元素显+3价,而这个反应生成的盐中,R显+2价,该金属不能使铝,故C说法错误;

D、铁在铜的前面,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D说法正确;

故选:

C。

15.C

【解析】

试题分析:

A.闻气体的气味时,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故正确;B.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故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沿烧

解析:

C

【解析】

试题分析:

A.闻气体的气味时,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故正确;B.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故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故错误;D.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应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上,不能直接将试纸伸入液体中,故正确.

考点: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浓硫酸的稀释;溶液酸碱度的测定

16.A

【解析】

A、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正确;B、汽水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C、冰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D、糖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析:

A

【解析】

A、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正确;B、汽水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C、冰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D、糖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

故选A。

点睛:

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无色的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成红色(可以简记为:

“紫石酸红遇碱蓝,无酚酸无遇碱红”)。

17.C

【解析】

【分析】

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

解析:

C

【解析】

【分析】

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详解】

A、紫色石蕊溶液是紫色的,首先鉴别出紫色的石蕊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色的是氢氧化钠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的是盐酸,不变色的是硫酸镁溶液,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故A不正确;

B、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红褐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稀硫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故B不正确;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Ba(OH)2溶液与Na2CO3、Na2SO4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C正确;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K2SO4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此类题的思路是:

先用物理性质,一般先看颜色、闻气味;再用化学性质,用已鉴定出的药品依次去鉴别其他物质,有不同现象时方可鉴别。

18.C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错误;

B.二氧化硫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错误;

解析:

C

【解析】

【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