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大纲剖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6017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育种学》大纲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作物育种学》大纲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作物育种学》大纲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作物育种学》大纲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作物育种学》大纲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作物育种学》大纲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作物育种学》大纲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作物育种学》大纲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作物育种学》大纲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作物育种学》大纲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作物育种学》大纲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作物育种学》大纲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作物育种学》大纲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作物育种学》大纲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作物育种学》大纲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作物育种学》大纲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作物育种学》大纲剖析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物育种学》大纲剖析文档格式.docx

《《作物育种学》大纲剖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育种学》大纲剖析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物育种学》大纲剖析文档格式.docx

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

2.作物育种学及其任务,3.品种,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作物育种学。

(2)领会:

品种。

(3)简单应用:

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4)综合应用:

第一章育种目标

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现代农业对品种性状的要求。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育种目标的制定。

第一节现代化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

了解农业生产对作物性状的要求。

第二节制订育种目标的一般性原则:

掌握育种目标的制定。

第三节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掌握作物的主要目标性状及其影响因素。

1.现代农业对品种性状的要求,

2.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3.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合理株型,矮化育种,高光效育种,不同作物的品质性状。

育种目标,主要目标性状,合理株型,矮化育种,高光效育种。

(2)领会:

现代化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

不同作物的品质性状育种。

在某一地区制定某种作物的育种目标。

第二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作物品种的基本要求(属性),作物品种类型及其特性。

作物的授粉方式,作物自然异交率的测定,自交与异交的遗传效应。

作物的繁殖方式,主要作物的繁殖方式。

作物品种的基本要求,作物品种类型及其特性。

第一节作物的繁殖方式和授粉方式:

掌握其概念和主要作物的繁殖、授粉方式。

第二节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第三节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

掌握作物品种的基本属性、类型及其特点。

1.有性繁殖,无性繁殖,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主要作物的繁殖方式,2.作物品种的基本要求,品种的类型及其特点。

有性繁殖,无性繁殖,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主要作物的繁殖方式。

作物品种的基本要求,品种的类型。

不同类型品种的育种特点。

第三章种质资源

作物品种资源的重要性,作物品种资源工作的主要内容。

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发展。

作物品种资源的重要性。

作物品种资源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明确其重要性和原因。

第二节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发展:

了解该学说的基本内容、划分和发展。

第三节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

掌握种质资源的类型划分及其特点,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创造和利用。

1.种质资源,种质资源的类别,种质资源的重要性,2.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

种质资源,初级基因库,次级基因库,三级基因库,原生作物,次生作物。

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发展,作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不同类别种质资源的特点。

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与应用。

第四章引种和选择育种

作物引种规律,引种的工作环节,纯系育种程序。

作物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类型,气候相似论。

引种与驯化,品种出现自然变异的原因。

主要作物的引种规律,引种的工作环节,纯系育种程序。

第一节引种与驯化:

了解引种与驯化相关的概念,掌握引种的基本规律和环节。

第二节选择与选择育种:

了解选择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掌握选择育种程序。

(三)考核知识点1.作物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类型,气候相似论,2.引种的工作环节,

3.纯系学说,性状的选择与鉴定,纯系育种程序。

(1)识记:

引种,生态因素,生态环境,生态区,生态类型,生态适应,纯系。

气候相似论,作物品种出现自然变异的原因,纯系学说。

主要作物的引种规律,纯系育种程序。

在某一地区进行某种作物的引种工作。

第五章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杂种后代的处理及其理论依据,杂交育种程序。

杂交方式及其遗传组成,回交的遗传效应。

杂交育种及其意义,回交育种及其亲本选择,回交育种后代的处理。

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杂种后代处理的不同方式及其理论依据,杂交育种程序,回交育种的应用。

第一节杂交育种概念、原理和意义:

领会和掌握。

第二节亲本选配的重要性和一般原则:

领会、掌握并应用。

第三节杂交方式:

了解不同方式及其遗传组成。

第四节杂交后代的处理:

领会和掌握不同处理方法的原理、过程和主要工作任务。

第五节杂交育种程序和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

掌握杂交育种工作的各个环节及其主要工作和任务。

第六节回交育种:

掌握回交育种的原理、过程和主要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1.杂交育种的概念和意义,2.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3.杂种后代不同处理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工作内容,4.杂交育种程序及其工作任务,5.回交育种及其应用。

杂交育种,株系,株系群,姊妹系,品系,单交,复交,回交,轮回亲本,非轮回亲本,回交育种。

杂交育种中选配亲本的一般性原则,系谱法各世代进行选择的理论依据,混合法选择的理论依据,回交育种法的主要应用范围和局限。

(3)简单应用:

杂交育种系谱法各世代主要工作,加速杂交育种进程的方法,杂交育种后代的早期预测,回交育种中轮回亲本与非轮回亲本的选择,不同转移性状回交后代的处理方法。

杂交亲本的选配,杂交育种程序及其主要工作。

第六章杂种优势的利用

雄性不育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应用,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

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自交系的选育与改良,杂交种的类别。

杂种优势的概念、表现特点及其评价指标,配合力的概念及其测定。

第一节杂种优势的利用简史与现状:

了解。

第二节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掌握杂种优势的概念、表现及其评价指标。

第三节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了解显性假说、超显性假说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自交系的选育与改良:

第五节配合力及其测定:

掌握其概念,测定方法。

第六节杂交种的类别:

第七节利用杂种优势的方法:

掌握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及其特点。

1.杂种优势的概念、利用、表现特点和评价指标,

2.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3.自交系的概念及其选育,

4.配合力的概念与测定,

5.杂交种的类别,

6.利用杂种优势的方法。

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自交不亲和性,雄性不育性,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单交种,双交种,综合杂交种,一环系,二环系,测验种,杂种优势大小的指标。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三系”的遗传组成。

自交系的选育方法,选育“三系”的方法,利用杂种优势的基本条件。

(4)综合应用:

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及其特点。

第七章诱变育种

诱变剂量的确定,诱变材料的处理。

常用的物理诱变剂和化学诱变剂。

作物对辐射的敏感性,诱变育种成就与展望。

诱变育种程序及其工作内容。

第一节物理诱变剂及其处理方法:

了解物理诱变剂的类型、处理方法,掌握不同作物和器官对辐射的敏感性差异。

第二节化学诱变剂及其处理方法:

了解物理诱变剂的类型和处理方法。

第三节理化诱变剂处理的特异性和复合处理:

第四节诱变育种的工作程序:

掌握诱变育种的工作环节和任务。

第五节诱变育种的实例:

第六节诱变育种的应用效果和展望:

1.常用的物理诱变剂和化学诱变剂,

2.作物对辐射的敏感性,

3.诱变育种程序及其工作内容。

诱变育种,诱变剂,半致死剂量,半致矮剂量,临界剂量。

作物对辐射的敏感性。

物理诱变剂的处理,化学诱变剂的处理。

(4)综合应用:

诱变育种程序及其工作内容。

第八章远缘杂交和倍性育种

远缘杂交的作用,远缘杂交育种的困难及其克服方法,多倍体的类型。

获得多倍体的方法,单倍体加倍的方法。

多倍体的鉴定,远缘杂交的染色体变异,植物界的多倍体及其育种意义,获得单倍体的途径和方法。

远缘杂交的作用,远缘杂交育种的困难及其克服方法,多倍体的类型和人工多倍体的应用。

第一节远缘杂交育种:

掌握远缘杂交的概念、作用、困难及其克服方法。

第二节多倍体育种:

了解和掌握多倍体概念、类型和人工多倍体的应用。

第三节单倍体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了解其概念,掌握其基本工作环节和特点。

1.远缘杂交的概念、作用、困难及其克服方法,

2.多倍体的概念、类型和人工多倍体的应用,

3.单倍体的概念、获得途径和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远缘杂交,多倍体,单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

远缘杂交的作用,多倍体的来源,获得单倍体的途径。

远缘杂交不亲和的原因及其克服方法,远缘杂种不育或低育的原因及其克服方法,多倍体的鉴定和人工多倍体的应用。

远缘杂种后代性状分离与选择,单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及其特点。

第九章抗病虫育种

作物与病原菌的互作,抗病性的类型和机制,抗虫性的类型和机制,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品种的主要问题。

抗病虫育种的重要性。

病原菌致病性的变异,基因对基因学说,抗病性遗传,抗虫性遗传。

抗病性的类型和机制,抗虫性的类型和机制,选育抗病、虫品种的方法,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品种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抗病虫育种的意义与特点:

第二节品种的抗病性及其鉴定:

了解和掌握病原菌的致病性及其变异,病原菌与作物互作的机理,作物的抗病性类型和机制。

第三节品种的抗虫性及其鉴定:

了解和掌握作物的抗病性类型和机制。

第四节抗病虫品种的选育:

掌握选育抗病、虫品种的方法,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品种的主要问题和克服方法。

1.抗病性的概念、类型、机制和鉴定,

2.病原菌致病性及其变异,基因对基因学说及其意义,

3.抗虫性的概念、类型、机制和鉴定,

4.抗病虫品种的选育及其主要问题和克服方法。

抗病性,抗虫性,致病性、毒性、侵袭力、生理小种、优势小种、哺育品种,避病,抗侵入,抗扩展,耐病。

基因对基因学说,抗病性的类型和机制,抗虫性的类型和机制。

抗病性的鉴定,抗虫性的鉴定,抗病虫品种的选育方法。

抗病虫品种选育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克服方法。

第十章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轮回选择及其方法。

群体改良的意义,双列选择交配体系,杂种群体改良的其他途径。

轮回选择的概念、步骤和作用,基础群体的培育。

表现型轮回选择,半同胞轮回选择,全同胞轮回选择,相互半同胞轮回选择。

第一节群体改良的意义:

第二节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掌握轮回选择的步骤和作用,掌握主要的轮回选择方法。

第三节雄性不育性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第四节杂种群体改良的其他途径:

1.群体改良的意义,

2.轮回选择的概念、作用、步骤及其方法,'

3.雄性不育性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4.复合杂种群体,综合杂种群体,歧化选择。

轮回选择,复合杂种群体,歧化选择。

轮回选择的步骤和作用。

表现型轮回选择,半同胞轮回选择,全同胞轮回选择,相互半同胞轮回选择,双列选择交配体系。

第十一章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应用,基因工程改造植物的步骤。

体细胞变异与筛选,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杂交及其鉴定与选择。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培养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了解细胞与组织培养产生变异的原因,掌握细胞与组织培养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应用。

第二节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

了解原生质体培养的过程和体细胞杂交的方法。

第三节重组DNA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掌握基因工程改良植物的过程和特点。

1.体细胞无性系选择的主要问题,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应用,

2.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

3.植物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无性系变异,外植体,体细胞杂交。

体细胞变异,体细胞杂交。

体细胞杂交的主要步骤。

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应用,基因工程改造植物的主要步骤。

第十二章品种的区域化鉴定和良种繁育

种子生产程序,品种混杂退化及其防治,原种生产,杂交种的生产。

品种审定。

品种推广,良种的加速繁殖。

第一节品种审定:

了解品种审定的基本要求、程序。

第二节品种推广:

了解和掌握品种推广的方法及其特点。

第三节种子生产:

掌握种子的类型和特点、种子工作方针和生产程序、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杂交种子生产的环节和注意事项。

1.品种审定的概念及其组织特性与程序,

2.品种推广方式和品种区域化,原原种、原种与良种的概念,

3.种子工作“四化一供”的内容,品种更换与品种更新的概念,品种的混杂退化及其防治,“三年三圃”制的原种生产程序,杂交种的生产,良种的加速繁殖。

品种审定,原原种(育种者种子)、原种(基础种子)、良种(合格种子)、品种更换、品种更新。

我国种子繁育工作的“四化一供”方针,品种的混杂退化。

品种推广的方式,品种混杂退化的防治,“三年三圃”制的原种生产,良种的加速繁殖。

杂交种生产的技术环节。

三、有关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编制本大纲的目的和作用本课程大纲是根据自学考试计划,结合自学考试特点而编写的。

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本课程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本课程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自学内容和其深度与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

因此,它是选用或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社会助学、自学、命题的依据。

(二)本大纲与教材的关系本大纲与所选用教材的基本内容完全一致,教材知识内容只是大纲的扩展与发挥。

因此,自学、助学、命题应以大纲为依据,教材为范围。

选用的参考教材为自学教材同类,内容基本一致,只是作者不同,有顶替自学教材的作用。

(三)自学教材与参考教材

1.自学教材《作物育种学总论》,潘家驹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5

2.参考教材《作物育种学总论》,张天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

(四)自学要求与自学方法本课程大纲的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计划和主要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应掌握的程度。

知识点是课程内容的主体,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考核知识点是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在自学要求中,对自学教材各章、节内容掌握的程度要求由低到高分为4个层次,

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与社会助学,本大纲对各章节指明了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为4学分(不包括实验学分)。

自学方法:

本课程是理论与实际并重的课程,涉及较多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较多。

自学者应首先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结合生产实际加以灵活应用。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社会助学应在自学者通过自学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一般以60学时为度。

助学中主要辅导考核知识点的重点、难点,以及对基础理论的解析。

结合生产实际,阐明育种方法的灵活应用。

(6)对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的说明本课程以学生自学和掌握的知识内容作为考试内容,体现在各章节的考核知识点中。

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因此分别按4个层次确定考核要求,从低到高依次是:

识记:

要求应考者能够对该知识点,如定义、名词、概念、性质等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领会:

要求应考者能够对该知识点,在识记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理解,清楚地知道与有关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做出准确的表述和解释。

简单应用:

要求应考者能够运用各章节少数几个知识点,解决生产实际的一般性问题。

综合应用:

要求应考者能够运用各章节多个知识点,解决生产实际的一些较复杂的问题。

(七)关于试卷结构及考试的有关说明1.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考核要求中各知识点都是考试的内容。

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试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最高能力层次要求。

3.“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的试题在试卷中所占的分数比例依次约为:

20%、30%、30%、20%。

4.试题的难度可分为:

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

它们在试卷中所占分数比例依次大致为:

20%、30%、30%、20%。

5.试题的题型有: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6.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60分为及格线。

考试时只允许

带钢笔或圆珠笔、2B铅笔和橡皮。

附录:

题型举例与规范。

举例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单交组合AxB的杂种Fi中,A亲本占有多少的遗传组成?

A、1/2B、1/3C、1/4D、1/8

二、多项选择题:

()2、下列作物进行有性繁殖时,以自花授粉为主的作物有:

A、水稻B、玉米C、小麦D、黑麦E、大麦

三、名词解释:

3、生态类型

四、简答题:

4、简述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五、论述题:

5、为提高杂交制种的产量和纯度,杂交制种时应采取那些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