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6101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3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互相指三角形的边、顶点和角

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现在请大家从准备的长度为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的小棒中,任选三根,看能否围成三角形

巡视指导你们都围成了三角形吗?

哪三根可以围成三角形?

分组操作并记录每一种情况

(可以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填)

交流(有的围成了,有的没有)

10cm6cm5cm;

6cm5cm4cm

哪三根不可以围成三角形?

结合回答演示围的过程

为什么同样都是三根小棒,有的能围成,有的却不行呢?

比较它们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提示:

用2根长度的和与第3根比)

巡视学生操作过程,适当指导

10cm6cm4cm;

10cm5cm4cm

分组计算、比较、分析

交流结果(2根长度的和大于第3根时,能围成,小于或等于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从上面的操作和交流过程中,你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引导总结:

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交流互相补充)

自由练读:

运用练习(出示以下长度的线段)

1cm、2cm、3cm、4cm、5cm、6cm、7cm、8cm、9cm

你能选择三根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如果已经选了4cm、9cm,第三根是谁?

观察分析交流选择情况

2cm、3cm、4cm;

3cm、4cm、5cm;

4cm、5cm、8cm……

6cm或7cm或8cm

综合练习巩固深化

“想想做做”第2题

要求:

独立判断并说明理由

指名回答

读题分析判断并交流(第2、3两组都可以……)

“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挂图

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

分别怎么走?

哪条路线最近?

你能用刚学的知识解释吗?

观察交流(有三条:

①学校—电影院—少年宫;

②学校—少年宫;

③学校—邮局—少年宫)

(第②条最近;

因为①、③两条路线都与第②条围成了一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所以第②条最近。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还有什么收获?

互相交流并汇报

教学反思:

执教者:

授课时间:

教科书P24例题、“试一试”P25“想想做做”

第2课时

1、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了解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只限于在三角形内部作高)。

2、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测量“人字梁”中哪条线段的长;

测量方法的掌握

挂图、直尺、三角板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有哪些了解?

揭示并板书课题:

三角形的高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等)

讲授新课

理解“人字梁”的高

测量“人字梁”的高

理解“三角形”的高

测量三角形的高

教学例题

出示“人字梁”图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

(如果孩子们不知道,教师适当介绍)

图中的人字梁有多高呢?

会量吗?

指名在图上指出从哪儿量到哪儿

量人字梁的高实际就是量哪条线段的长?

它和人字梁下面的横梁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现在的孩子见得比较少,如果有见过的,可以让其介绍)

讨论交流

互相在图中指出起点、终点

互相指所要量的线段(中间1条)

与人字梁下面的横梁互相垂直

结合学生回答叙述:

人字梁的高实际上就是从这个三角形梁的这个顶点(指图)到它的对边的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

现在请大家量出这个人字梁的高

巡视测量方法适当指导

独立测量人字梁的高

交流测量方法以及人字梁的高

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

三角形的高是什么意思?

指名读懂的学生回答,同时结合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示范画法,并且板书相关内容

结合黑板上的图,提问高、底的有关知识

独立阅读书中的一段话

交流各自的理解

观察作图过程

再次交流加深理解高、底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可以画一条高,那么从另两个顶点也可以这样作高吗?

分组讨论

交流讨论情况

“试一试”出示挂图

提出要求巡视测量方法

指名口答共同校对

独立量出每个三角形的高并记录

检查订正

谁来说说每幅图中分别是从哪个顶点向对边作的高?

(指名回答)

从另两个顶点可以向对边作高吗?

(指图1)

那么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一个三角形中演示作出另两条高

同桌互相指并说明谁是谁的高(或底),明确相互依存关系

观察交流(也可以作高)

交流:

有三条高

(如果有学生提到钝角三角形的另两条高,可稍作介绍)

巩固练习

“想想做做”第1题

巡视学生作图情况适当提示

(指第三个三角形)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谁能指出它的两条直角边?

以第一条直角边为底,你发现它的高是什么?

如果以第二条直角边为底,高又是什么?

展示交流画图方法

直角三角形

互相指出两条直角边

(以第一条直角边为底,高是第二条直角边;

如果以第二条直角边为底,高就是第一条直角边)

由此可见,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把一条直角边看作三角形的底,那么另一条直角边就是三角形的高。

互相提问练说

(同桌互助,帮助学困生理解)

除了这两条高,你还能画出它的另一条高吗?

指名画图巡视检查

独立作图互相检查

交流这条高对应的底边

提示学生剪成整厘米数

指名说制作方法

能随便剪的吗?

要注意什么?

为什么?

独立阅读弄清题意

模仿操作创造设计

交流制作方法

(两条边的长度大于第三条边)

“想想做做”第3题指名读题

你打算把高与哪根小棒的长度比较?

为什么这个三角形的高比这根小棒短?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哪条线段最短?

现在谁能解释这个原因?

看图分析

交流明确(与两边的小棒比较)

讨论可能存在困难

(部分学生会露出明了的神情)

垂直线段最短

交流(指导学困生理解)

判断:

①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②一个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③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的长度。

独立判断

交流判断结果以及判断理由

“你知道吗?

通过阅读你了解了三角形的什么特性?

出示做好的三角形,指名拉,说感受

想想看,它们能用四边形代替吗?

独立阅读交流获得的知识

交流生活中的例子

(不能,说可能出现的情况)

全课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交流

教科书P26例题,P26-27“想想做做”

第3课时

1、让学生在给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中发现和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体会探索图形特征的一些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主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会按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

三角板、一张长方形纸、一张正方形纸、两张与第5题相同的平行四边形纸等

复习引新

揭示课题

我们学过哪几种角?

小于平角的角有哪些?

怎样判断一个角是锐角、直角或钝角?

揭示课题并板书:

三角形的分类

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钝角、直角、锐角

<90°

=90°

>90°

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填表

分析

三角形分类

集合图表示分类

出示书中的6个三角形图

请仔细观察这几个三角形,它们各有几个锐角、直角、钝角?

以第一个三角形为例指导分析并填表

能按这样的方法完成其他的吗?

谁能说说自己填写的表格?

出示放大的表格,根据学生回答填表

明确要求

仔细观察

共同交流第一个三角形

独立判断并填表

小组交流相互检查并订正

观察表格,你们认为这些三角形可以分为几类?

怎样分?

提问讨论结果指名回答

小组讨论并交流(可能会分成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一个直角两个锐角的、一个钝角两个锐角的)

分成的三类三角形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之处?

根据它们的不同之处,可以怎样分?

根据表格以及大家的分类结果,谁能说说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都有两个角是锐角;

第三个角分别是锐角、直角、钝角)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出示一个椭圆如果我们用这个椭圆表示三角形这个整体,你能把它分成几部分?

能写出每部分名称吗?

根据学生回答,解释图意:

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独立尝试

交流分类结果

交流对图意的理解

巩固深化加深理解

①三个角都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②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③不管什么三角形都有两个锐角。

交流判断结果

说明判断理由

“想想做做”第3~5题

“想想做做”第6题

“想想做做”第7题

猜一猜:

出示几个只露出一个角(直角或钝角或锐角)的三角形猜是什么三角形

猜测判断

交流

提出练习要求

是用3个角比的吗?

如果不是,你是怎么比的?

独立画图,用三角尺比,判断

交流各自画的三角形的名称

(大部分学生可能都不是)

只要用直角比最大的一个角就行

组织交流检查提问判断方法

交流练习情况及判断方法

指名演示巡视检查学生动手情况

展示操作结果共同评议、校对

独立完成操作

交流动手情况及感受

检查错的学生重新练习

提出作图要求巡视作图情况

展示学生答案

提问:

画出的线段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

独立动手画

互相交流检查订正

观察交流:

是原来三角形的高

提问作图情况并小结(直角顶点:

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另两个顶点:

一个钝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

独立按要求作图并交流

检查并订正

总结提高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教科书P28例题、“试一试”P29“想想做做”

第4课时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归纳,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

2、让学生学会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这一知识求三角形中一个未知角的度数。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增强探索的意识,发展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和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探索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量角器三角尺正方形纸等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量出自己准备的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

谈话设疑:

只要你们说出其中两个角的度数,我能猜出第3个角的度数

师生互动生说师猜

用自己的三角形按要求操作

同桌交流(小组交流)

对照检查(有异议的做好记录)

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初步感知内角和180°

实验验证

自主探索

请观察自己手中的三角板

它们是什么三角形?

屏幕显示同样的三角形,指名指角

取出各自的三角板观察

交流(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

互相指三个角

叙述:

这三个角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你知道三角板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吗?

检查学生活动情况(测量结果、计算结果)

指名说内角和

你发现了什么?

三角尺的三个内角和是180°

,是不是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呢?

(认识内角,互相交流)

分组活动量角度算内角和

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

90°

+60°

+30°

=180°

+45°

(两个三角板内角和都是180°

猜测并交流

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根据情况适当提示不同的方法)

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实验情况

组织学生演示、交流

同桌讨论

汇报交流

分组合作验证三角形内角和

交流实验方法

可能运用的实验方案(提示不能只用一种三角形):

1画一个三角形,分别量出3个角的度数,并算出3个角的度数和

(可能会出现不同情况,要说明:

测量的结果存在误差是正常情况,同时引导发现它们的和都在180°

左右)

2撕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并把它们拼在一起(投影演示):

拼成一个平角

3折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使它们正好折在一起(投影演示):

结合实验交流情况,提问:

通过多次实验,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吗?

板书: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现在你能像老师那样猜出角度吗?

互相交流、提示

(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同桌互相猜角度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巡视个别指导

∠3多少度?

你是怎么算的?

(适当提问)

请大家量一量,看看与算出的结果是否一样?

独立完成∠3角度的计算

交流180°

-75°

-39°

=66°

180°

-(75°

+39°

)=66°

独立量角度并交流(相同)

提出练习要求

第三题还可以怎么算?

独立完成未知角的计算

交流算法(从180°

中依次去减)

观察交流:

-55°

=35°

综合运用延伸扩展

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拼好后选择不同拼法展示)

哪些是拼成的三角形的内角?

这些角分别是多少度?

拼成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结合学生回答,小结:

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独立动手实践

交流不同拼法

小组中分别指出拼成的三角形的内角,并且说出它们的角度

独立计算,交流:

拼成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

提出操作要求

正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怎么算?

对折后是什么图形?

内角分别是多少度?

内角和呢?

再对折后图形有什么变化?

两次对折出的三角形什么在变?

什么没变?

出示教师用三角尺,与你们的三角尺比一比,谁的三角尺内角和大?

独立按要求操作并填写

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内角和360°

对折后是三角形,三个内角分别是:

45°

,内角和是180°

再对折后是三角形,三个内角分别是:

内角和是180°

两次对折出的三角形大小在变,内角和没变

一样大。

任何一个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

“想想做做”第4题

它们各是什么三角形?

独立完成角度的计算并交流

判断交流并说明理由

“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第5题

(结合回答板书)

比较两种算法,你喜欢哪种?

你有什么发现?

独立完成计算并交流

-90°

-35°

=55°

或90°

(喜欢下面一种的会较多)求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用90°

减另一个锐角的度数,计算比较简便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直角,结果会怎样?

那么一个三角形最多有几个直角?

一个三角形最多有几个钝角呢?

讨论交流:

内角和会大于180°

一个三角形最多有1个直角

讨论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教科书P30例题,P31-32“想想做做”“你知道吗?

第5课时

1、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知道等腰三角形边和角的名称,知道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能正确判断。

2、让学生在探索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探索发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例题中的三角形实物,一张长方形纸、一张正方形纸、剪刀等

自主探索主动发现

㈠认识等腰三角形

⑴初步感知

⑵动手做三角形,加深认识

⑶认识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⑷认识特征

㈡认识等边三角形

①初识

展示例1中的三个三角形

这3个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研究它们的角,我们发现它们属于不同的三角形,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共同点呢?

今天我们来研究它们的边

只用眼睛看还不行,还应该怎样做?

你们测量的结果如何?

这3个三角形都有两条边相等。

我们把这样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观察3个三角形,交流(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猜测并交流

都有两条边相等

动手独立操作测量

同桌互相交流: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现在我们一起用书中介绍的方法做一个三角形,看是不是等腰三角形。

巡视

你们剪出的是等腰三角形吗?

你还有什么发现?

(若学生组织不好语言,可适当提示)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按照书中的操作提示独立剪一个等腰三角形

剪好后互相观察、交流

因为对折时两条边是重合的,也就是相等的,所以是等腰三角形。

它有两个角重合了,这两个角也相等

是。

对折时两边重合了

与一般的角、边不同,等腰三角形的角和边有不一样的名字。

出示图

等腰三角形哪两条边叫腰,哪条边叫底?

哪儿的角是底角?

哪个角是顶角?

出示:

这些也是等腰三角形,能指出它们的腰、底、底角、顶角吗?

观察交流互相指

(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一条边叫底;

两条腰的夹角是顶角,腰和底的夹角是底角)

观察同桌互相交流(图1:

两边的边是腰,下面的一条边是底;

上面的一个角是顶角,下面的两个角是底角;

……)

判断在前面说的同学是否正确

刚才我们用对折的方法做等腰三角形时,发现它有两个角相等,哪两个角?

回忆操作过程或再次感受

(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

出示例2的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怎样?

观察例2的三角形

猜测交流测量验证:

三条边都相等

小结:

像这样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板书:

等边三角形)

②动手感知

现在请大家按书中的操作要求,剪一个等边三角形,要求比刚才高了,高在哪儿?

有信心做好吗?

巡视适时指导

不用其他工具你能检验自己剪出的三角形是不是等边三角形吗?

巡视个别指导

通过对折你有什么发现?

为什么这样剪出的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自主阅读书中的方法、步骤

(要做到三条边都相等)

仿照书中的方法做

思考交流

(沿不同方向对折:

可以互相提示)

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交流

(三个角也都相等)

观察示意图,回忆操作过程,交流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认一认

找一找

剪一剪

画一画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回答(结合学生中认为警示牌也是等腰三角形,说明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观察交流(流动红旗是等腰三角形,三角尺既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等边三角形,警示牌是等边三角形)

生活中见过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吗?

自由发言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要求

引导学生结合正方形的特点理解

说明:

这样的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独立操作交流

既是等腰三角形也是直角三角形

提出“想想做做”第3题的要求

这几个轴对称图形都是什么三角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