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维吾尔语借词所体现的语言文化交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6244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维吾尔语借词所体现的语言文化交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维吾尔语借词所体现的语言文化交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维吾尔语借词所体现的语言文化交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维吾尔语借词所体现的语言文化交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维吾尔语借词所体现的语言文化交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维吾尔语借词所体现的语言文化交流.docx

《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维吾尔语借词所体现的语言文化交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维吾尔语借词所体现的语言文化交流.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维吾尔语借词所体现的语言文化交流.docx

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维吾尔语借词所体现的语言文化交流

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维吾尔语借词所体现的语言文化交流

2005年11月第33卷第6期新疆大学(哲学?

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ofXinjiang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NOV..2005V01.33.No.6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维吾尔语借词所体现的语言文化交流廖冬梅(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摘要:

本文从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维吾尔语借词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考察了借词所反映的新疆维汉民族之间的语盲文化交流.关键词:

新疆汉语方言;借词;语盲文化交流中图分类号:

H17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2820(2005)06—0148—03语言是文化的载负者,不同文化问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必然要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两种文化发生接触时,自然要从对方输入新的概念和新的事物,如果在本族语言中找不到表达这些新概念新事物的适当词语,往往将对方的词语直接借用过来或略加改造,成为本族语中的借词.因而,语言接触最先带来的是词汇的借用,因为词汇是语言中最易变化,最易渗透的部分.新疆汉语方言和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语言并行于新疆,语言接触频繁密切,故借词多是新疆汉语方言词汇的一大特点.”多”包含语种数量和词汇数量两方面.新疆汉语方言有借自阿拉伯语,波斯语的,也有借自维吾尔语,蒙古语的,还有俄语的,也有一些词来历不明.《新疆汉语方言词典》…和《乌鲁木齐方言词典》瞳中的维吾尔语借词,绝大多数是名词(占8O以上),有少量的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等,如以下例子.称谓类:

uk’a+r3iz富康子[fu.k’ar3”ts1](弟弟)k’adir卡得尔[k¨atyr](干部)工具类:

p,it,,aq’劈恰克I-p~i”tGa”k’Y](9I子,匕首)t,aar塔哈尔[t,a”xar](口袋,麻袋)宗教类:

Xuda胡大Exu”ta3(真主)roza肉孜节[Yu”.ts]”tGiY”](开斋节)乐器类;rawap’热瓦甫i-z,yva”p’u3(热瓦甫琴)red3ek’热捷克[Y”tGiY”k’Y](乐器)食物类:

P’ijaz皮牙子[p5”ia”ts:

1](洋葱)umat~’乌麻什’vu”ma”](玉米面粥)文体类:

saq~a萨哈尔dawaz达瓦孜日常生活类:

P’ikSr皮克儿bazar巴扎尔动词:

uXla-+-r3呼啷maq~u1麻库尔形容词:

(儿童游戏用具)(高空走绳)(意见,牢骚)(集市)(睡觉)(行,可以)p~ajda牌子[p’ai”ts1](好,美,有派头)jaXJ’i亚克西Eia”kY”oi”](好)代词;hazir阿孜尔Ea”ts]r”](马上,立刻)…t’热斯[KaSts]]’借词是两种语言文化交流的结果,可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内容,包括语义内容和语法内容}二是形式,包括语音形式,构成形式和书写形式.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维吾尔语借词很明显地体现了语盲文化的交流.一,借词内容方面的语言文化交流

(一)语义内容上的交流就内容而言,借词输入的大都是外来的概念,但其中的许多又往往不同于原有概念.不同民族在相互交往中接触到许许多多彼此相异的事物,其中有自然物,有人工器物,还有制度和行为.公元前139年,张骞”凿空”西域和汉西域都护府创置,从西域输÷收稿日期:

2005一O1—15作者简介:

廖冬梅(1962一),女,重庆人,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剐教授,从事双语对比研究.第6期廖冬梅:

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维吾尔语借词所体现的语言文化交流149人的植物以苜蓿,蒲桃最为有名.除了众多的植物外,还输人中原所无动物.《后汉书?

顺帝纪》说:

”阳嘉二年疏勒国献师子,封牛”.唐代国力强盛,首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会.”长安城里的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游艺等等无不受西域文化的深刻影响.所谓’开元以来,太常之乐尚胡曲,贵人之御馔悉供胡食,士女皆竟衣胡服’,就是这种影响的最好写照.”D](“汉代输入的西域文化主要在物质方面,唐代则在精神3c4~:

h-面,有了大规模的引进.不管这些事物是自然物还是人为物.只要被语言所反映,用语词命名,它们就都是被人所认识的.其中都具有人的主观意识,于是自然物就有了人文性质.就语义内容来说,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维吾尔语借词基本上有三种情况:

第一,新疆汉语方言中原无的借词原义.部分借词在多年的使用中,基本上保持原来民族中的某些意义.这些词所指称的大体上都是具体名物,间或也有少量抽象名词.例如馕,巴郎子,央格子,维囊,等等.它们多见于清代的一些汉文典籍中.林则徐在《回疆竹枝词二十四首》中以大量借词人诗,第17首:

”宗亲多半结丝萝,数尺红丝散发拖.新帕盖头扶上马,巴郎今夕捉秧哥.”其中就有”巴郎”,”秧哥”.巴旦木是一种乔木.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八):

”偏桃出波斯国.波斯国呼为婆淡树.长五六丈,围四五尺.叶似桃而阔大,三月开花,白色,花落结实.状如桃子而形偏,故谓之偏桃,其肉苦涩,不可瞰,核中仁甘甜,西域诸国并珍之.”可见”巴旦木”最晚在唐代已传人中原.第二,同新疆汉语方言固有词词义相同的借词词义.这种借词没有给新疆汉语方言带来新的概念,只是语词中的一个外来形式的同义词.这类词并不多.在借词中不起主导作用.例如皮牙子,同汉语中的”洋葱”}恰马菇儿.同汉语中的”芜菁”.没有在概念上给新疆汉语方言增加什么.第三,完全意译词.词的结构和字面意义未发生变化,但增加了新义项.肚子胀:

是维吾尔语[qosaqkopiJ”](腹胀,生气)一词的直译,它们在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用法同维吾尔语相同.”肚子胀”[tuz”ts]t$ctr3”];

(1)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

(2)生气n]“为这点小事肚子胀不值得.’’’’肚子不要胀,他不是有意惹你生气底.”房子:

是维吾尔语[oil(家,房屋)一词的直译.“房子”[-faD”ts1]:

(1)指整座房屋.”张家儿子娶媳妇呢,房子盖底可漂亮咧.”

(2)家(住所),家里.”有时间到房子玩来麓.’今天我回大房子看看.(大房子:

父母家)”(3)(单间)屋子新疆汉语方言”肚子胀”表示”生气”的义项和“房子”表示”家”的义项是借自维吾尔语的,完全的意译词没有音译词那种独特的形式,一般很少有人把它看成借词.

(二)语法内容上的交流借词人籍汉语必然要受到汉语语词用法的影响,并服从汉语的使用者以及汉语语法系统.这方面可以表现在词类选择方面的限制,或者表现在相似词类不同功能的确定上,以及构词层面的功能变动上.白坎儿:

原词为形容词,进入新疆汉语:

h-言后也是如此,但却可以有名词的用法,如”把这么个自坎儿,拿上去能干个啥?

~他是个新疆自坎儿”,”你真是个自坎儿”(表无用之人).还可有副词的用法,如“自坎儿来咧一趟,也莫找见人”(自,自自地).纳斯:

原词为名词,指用蒜叶,柏树灰,石灰等混合制成含在嘴里的烟,食用时味道极富刺激性,由此而转义.进入新疆汉语方言后,一是保留了原有义项,一是主要功能用作形容词,增加了”劣质的,差劲儿的”义项.比如可以说”他这人太纳斯了(他这人太差劲了)”,”这玩艺儿太纳斯,用不了两天就塔什啷了(这东西质量太差,用不了两天就坏了)”.新疆汉语方言中名词”子”尾较丰富,故音译借词中带”子”尾的都是名词.如:

富康子,巴郎子,达当子,蛤蟆娃子,牌当子等.其来源是借词中保留了”维吾尔语的词根加第二人称附加成分”这一形式.维吾尔人尊重他人,开朗好客,在实际交往和接触中,面对交际者.均用第二人称尊称,即附加第二人称尊称词尾D’3iz].在说到对方的孩子时”孩子[bala]-+-您的[一taiz]”即您的孩子[balir3iz].再如”维囊(跳民族舞),呼啷(睡觉)”,是两个动词.在交际中,”请跳舞”,”你睡吧”维吾尔语要在跳舞[usulojnaS]这个复合词,睡觉[uZlaS]的动词词根上加第二人称祈使式[日],为[usulojnal3”],[uZlar3],而新疆汉语方言借词则将这两个动词连同附加成分一同借人.二,借词形式方面的语言文化交流本文所说的形式主要是指语音形式和构成形式.此外也将谈到一些书写形式.借词音译部分的读音虽然来自外族语,但在总体上仍必须服从于新疆汉语方言音系.因而多多少少与原词有所不同.新疆汉语方言音系会在不同程度上改造这些借词,使之同化于新疆汉语方言.这种改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读音改造,二是结构改造,此外还有书写形式上的改造.

(一)音译部分的读音改造语音改造只涉及音译部分的语音,或改造音质,或增删音节.例如维吾尔语劈恰克[p~tI’aq](匕首)是两个音节,而新疆汉语方言音译时就成为[p,i’{150新疆大学(哲学?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在tG’ia”k’$劈恰克”三个音节.第二个音节辅音为混合舌叶送气清塞擦音Eft-1,是新疆汉语方言没有的,只能用相近的音Et~’]替代;第二个音节元音为单元音Ea],维吾尔语没有复元音,语词中元音音素的数目必须与音节的数目相当,音译词时常用复元音Eia-1替代单元音.新疆汉语方言的音节结构中没有塞音结尾的音节,音译词碰到维吾尔语这种音节都有增音现象,小舌送气清塞音Eq-1,以[k’]替代,同时增加元音EC1.此类现象很普遍,即维吾尔语里有的音位,在新疆汉语方言中没有,都按新疆汉语方言的音位系统音译.如维吾尔语里的清浊音对立,新疆汉语方言是送气与不送气对立,在音译时都变浊塞音为不送气清音,维吾尔语里的浊擦音Ez]在音译时变为Es],维吾尔语中有舌尖颤音Er],在音译时也变为[乙].由此可见,音译借词是按照新疆汉语方言的语音构造和音位体系进行改造后而借用的.

(二)词语的结构改造词语的结构改造常常是非单纯性的,而是在语音改造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的.借词最常见的是单纯音译,在结构上是浑然一体的,只能视为同一个语素,不能再在语法单位上加以分割或区别,如”咯得麻西”(各式各样)只是四音节的单纯词,不能再区分成两个或更多的有相关意义的成分.而结构改造却是要把这一个语素的结构框架打破,成为几个语素.这有几种方法:

一是部分意译,一是部分或全部谐音音译,三就是添加意义标志.1.部分意译.例如:

”库尔班节[-qurbanhejt]”:

前三字音译,后一字意译,以符合汉语凡事求类的习惯.再如”肉孜节Erozahejt]”,Ehejt]意为”节日”.2.部分或全部谐音音译.音译则兼有谐音,即挑选同原词意义有关的汉字去表达.例如:

乌斯蔓los—ma],袷袢[-tJ”ap’an],恰马菇儿[tJ”amuur],砍土镘[k,£t,men],呼尔炫Eq’ordaq’]等,”乌斯蔓”利用”蔓”字说明是一种植物;”袷袢”在字形上通过两个字的偏旁,表明和衣服有关;”恰马菇儿”通过”菇”表示一种蔬菜;”砍土馒”译得让人猜得出是一种挖土T具;“呼尔炫”则通过”炫”表示一种煮食的食品.3.添加意义标志.意义标志可简称为”义标”.大部分义标属于”类标”,处在词末部分,极少数则为“饰标”,处于词首地位,此外,还有少量的”缀标”.“莫乎儿烟”:

人们可以从”烟”这个字确定该事物的种类,这种烟虽无牌子,商标,是新疆地产烟粒,现抽现卷,但类标”烟”始终忠实地守护在后面.”线帕拉子”(无绒线毯):

从词义上看.”线”是多余的I但从认识角度看却又是必要的”饰标”.(三)字形意化所谓字形意化是指选择或改造音译部分的汉字.使之在偏旁上同原词义保持某种联系.这种融合方式是汉语所特有的,它虽然尚未影响语素的分合,但却在词义上给人以某种联想或联系.”袷袢”,从文字形象上更能联想到服装.”馕”,这个词借人汉语较早,并由此成为活跃的单音语紊,构成许多新词,有“馕房子”(制作和出售馕的小店),”馕坑子”(用来烤制馕用的灶),”油馕”(面里放油的馕),”包谷馕”(玉米面做的馕),”窝窝馕”(一种较小的中间有窝的馕),”肉馕”(面里放肉丁的馕),烤制馕叫做”打馕”和”打锅盔”,”打点心”,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词汇体系.[参考文献][1]陈汝立,周磊,王燕.新疆汉语方言词典Ez-1.鸟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E23周磊.乌鲁木齐方言词典Ez-1.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3]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4]刘俐李.焉耆汉语方言研究[M].乌鲁木齐:

新疆大学出版社,i993.[责任编辑:

王正良]OntheLinguisticandCulturalCommunicationsasReflectedintheUyghurWordsLoanedintoXinjiang’SMandarinDialectsI.IAODong—mei(College0,Humanties,XinjiangUniversity.Urumqi,Xinfiang,830046)Abstract:

IntermsofthecontentandformsoftheUyghurwordsborrowedintoXinjiang’sMandarindialect,thispapermakesanexplorationintothelanguageandculturalexchangesbetweentheUyghurpeopleandtheHanpeopleinXinjiangasmir—roredintheborrowedUyghurwords.Keywords:

XinjiangMandarindialect;borrowedwords;languageandculturalexchang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