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分考点练习题及答案八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6497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分考点练习题及答案八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分考点练习题及答案八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分考点练习题及答案八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分考点练习题及答案八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分考点练习题及答案八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分考点练习题及答案八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分考点练习题及答案八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分考点练习题及答案八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分考点练习题及答案八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分考点练习题及答案八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分考点练习题及答案八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分考点练习题及答案八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分考点练习题及答案八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分考点练习题及答案八文档格式.docx

《高考历史分考点练习题及答案八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分考点练习题及答案八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分考点练习题及答案八文档格式.docx

金的梦想。

为什么《独立宣言》通过近200年后,马丁·

金仍在追求这一梦想?

它反映了民主政治演进历程有何特点?

(7分)

3.(2011年5月漳州市质检41题B)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有“民本”而无“民主”的思想元素。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

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说成与“三代法度”相符,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摘自马克壵主编《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二孙中山在广州,曾系统地演绎了他的理想:

中国应有一个民治、民有、民享的国家,而其政府则在三权鼎立的模式外,还有两个独立的权力——继承中国文官传统的监督权(御史纠弹)与人事权(考试与督责)。

在那个年代,资本主义的弊病已受到社会主义的挑战,孙中山将自由经济与公民权力节制配套的观念毋宁有其及时的特色。

——摘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及其成因。

(6分)

(2)材料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较之材料一有何不同?

这说明了什么?

(9分)

4.(2011年4月福建省质检41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今以后。

任凭他那一种异族,野蛮咧,文明咧,日本咧,欧美咧,独占咧,共管咧,若再要来打那统治中国的坏主意,可断断乎做不到了。

任凭什么人,尧舜咧,桀纣咧,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咧,王莽、朱温、袁世凯咧,若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桔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

这回革命,就像经过商周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部落首长的世界,就像经过秦汉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贵族阶级的世界,所以从历史上看来,是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和那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性质完全不同。

——摘自粱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1)梁启超这篇文章写于哪一年?

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空前绝后的大意义”。

(2)“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和辛亥革命两者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简要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不会退回”的主要原因。

5.(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41题B)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

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夫吾国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睹者何也?

则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焉者也。

……若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

——摘自粱启超《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材料二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

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的主人。

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坐汽车的一般。

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

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

——摘自《孙中山文集·

关于民主政治》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

(2)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上述观点本质上对立吗?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6.(2011年5月厦门市质检41题B)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路易十四的回忆录中,他说:

“上帝任命国王为大众福利的惟一守护者”,因而他们是“上帝在尘世的代理人”,为有效地行使这项天赋的功能,他们需要无限的权威,……路易十四要塑造一个真正一统的法兰西,他希望整个法兰西只听到他——太阳般的路易王的声音,他希望他的命令没有任何人敢违背。

——《大国崛起·

法国》

材料二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

第六条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预法律的制定。

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法国《人权宣言》(1789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路易十四的基本主张。

(4分)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理念?

它们对法国民主实践有何重大意义?

(11分)

7.(2011年5月龙岩市质检41题B)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政体是自由的,而公民却毫无自由;

或者是,公民可能是自由的,而政体却无自由可言。

在这两种情况下,前者是政体在法律上是自由的,而事实上不自由;

后者是公民在事实上是自由的,在法律上不自由。

一一(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民权者,所以拥护宪法而不使败坏者也……故苟无民权,则虽有至良极美之宪法,亦不过一纸空文……宪法与民权,二者不可离,此实不易之理,而万国所经脸而得之也。

一一梁启超《立宪法议》

(1)孟德斯鸠推崇何种政体?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提出这一主张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社会背景。

(7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粱启超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异同。

(8分)

8.(2011年5月南平市质检41题B)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的自由,要保障公共的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

为些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约束,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第三篇国家权力

第一条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的、不可剥夺的和不可动移的;

主权属于国民:

任何一部分人民或任何个人皆不得擅自行使之。

第二条一切权力只能来自国民,国民只得通过代表行使其权力。

法国的宪政是代议制;

代表就是立法议会和国王。

第三条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由它协同国王的批准按照下面所定的方式行使之。

第四条政府是君主制;

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在他的统辖之下由部长和其他负责官员按照下面所定的方式行使之。

第五条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法国《1791年宪法》

(1)材料一的核心是什么?

阐述该思想对法国革命实践的作用。

(2)材料二是怎样体现材料一的思想?

指出这种思想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

9.(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41题B)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国民议会。

行政权委托给国王。

司法权委托给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每年缴纳直接税达三天工资以上者,被编入居住地国民自卫军的男子,享有选举权,称“积极公民”;

而处于奴仆地位的、被提起公诉的、破产和不能清偿债务的以及其他不具备积极公民条件的人,则属于消极公民,无选举权。

材料二 凡出生于法国并在法国有住所的男子而年满二十一者……均有行使法国公民权利的资格。

立法权由普选产生的国民议会掌握。

    行政权由24人组成的执行会议行使。

    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

(1)在国家政治体制的设置上,材料一、二体现了什么共同原则?

该原则源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2)指出两则材料在国家政体与公民权利规定上的差异。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的相关规定。

10.(2011年3月厦门市质检41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

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大抗议书》(1641年12月1日递呈国王)

材料二: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人民享有报复他们原来的自由权利,并通过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以谋求他们的安全和保障,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利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洛克《政府论》

(1)概括材料一中的主张,并指出其实质。

(2)材料二是如何说明“立法者”与“人民”之间关系的?

这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什么主张?

11.(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41题B)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谭嗣同认为:

“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

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

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常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

12.(2011年5月福州市质检41题B)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我们要谈的是第二次政治选择……辛亥革命以后的政治精英把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当做推行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

……当时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认为西方的民主政治是最先进的政治,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当时的中国是二十二个独立的省,他们各自为政,要让他们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那只能采取一省一票的方式,形成一个共和国,一个联邦国家,所以中国当时就走上了多党竞争的议会民主制度。

当时的中国一下子涌出了三百多个政党,无穷无尽的党争,而各党都各自运用自己的政治资源,在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下来进行议会的争夺,最后导致了矛盾冲突不可调和……多元民主政治就失败了。

——摘自萧功秦《民国初年议会党争民主政治失败》

(1)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后政治精英把西方发达国家的议会政治来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载体的原因,说明材料中“第二次政治选择”的含义。

(2)指出当时“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表现,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辛亥革命后的民主政治实验。

13.(2011年5月三明市质检41题B)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

第五条法律仅有权禁止有害于社会的行为。

凡未经法律禁止的行为即不得受到妨碍,而且任何人都不得被迫从事法律所未规定的行为。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摘自法国《人权宣言》

材料二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众议院依选举法所规定的条件,用普选方式选出……

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第三条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

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

总统有特赦权:

大赦则只能依法律行之。

——摘自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思想?

《人权宣言》的颁布对当时法国革命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如何贯彻材料一的基本原则?

(4分)综合材料一、二,指出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

3分)

14.(2011年3月泉州市质检41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他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毋需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

……虽然人具有处理他的人身或财产的无限自由,但是他并没有毁灭自身或他所占有的任何生物的自由。

……——洛克《政府论》(下)1689年

材料二第十一条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

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摘自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1)概括材料一的基本主张,指出其主要历史作用。

(2)与材料一的思想主张相比较,材料二有哪些新的发展?

15.(2011年3月福州市质检41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绝对权力与受限制的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争,与英国的公民权与君权之争相类似,已成为美国宪政史的要义。

……结果美国政府也被公正地称为一种妥协的制度,这就是说,一个缺少一致性的制度。

它既不像欧洲旧政府那样建立在传统之上,也不像追随法国革命的政府那样建立在原则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的相互妥协和暂时搁置对立原则的对抗的做法上,这些原则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居于支配地位。

——(英)约翰·

达尔贝格一阿克顿《美国革命的政治原因》

材料二“法国从美国人那里学来的是革命的理论,而不是他们的政体理论,是他们一刀两断的气魄,而不是修修补补的艺术。

达尔贝格-阿克顿《法国革命演讲录》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宪政进程中存在哪些争执?

最后做出怎样的选择?

其理论原则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法两国宪政进程有何不同特点?

两国民主政治的共同本质是什么?

2011年福建省各地市质检历史试题汇编: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

1.

(1)共同之处:

确认了“天赋人权”的思想和“主权在民”的原则。

历史背景:

经济:

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政治:

殖民统治、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

启蒙思想的传播。

(2)不能。

(1分)《独立宣言》虽然提出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原则,但当时真正有权参与政治的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穷苦白人、妇女、黑人奴隶等被排除在外。

2.

(1)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

社会契约;

人民主权。

(2)理想:

人人生而平等。

(2分)

原因:

美国建国后实行的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一直存在着种族歧视。

特点:

民主政治历程具有渐进性;

追求真正的民主政治的道路具有曲折性;

民主政治的实现要通过不懈的斗争。

(3分,任答其中一点即可。

3.

(1)认识:

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近代西方民主思想混为一谈。

(2分)成因: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尚未成熟;

传统政治文化影响仍然巨大;

对西方民主的认知有限。

(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不同:

对西方民主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来弥补西方民主模式的不足。

(5分)说明:

民主思想的传播和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可以相互借鉴;

孙中山政治视野广阔,善于学习勇于创新。

4.

(1)年份:

1921年。

(2分。

若答“民国十年”给1分)

意义:

粉碎列强统治中国的企图;

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激发民族民主意识,推动社会进步。

(2)“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

争权夺利的斗争(改朝换代);

(2分)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分)

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

(1)梁启超认为提高回民素质是当务之急,先培养“新民”,珥建立民主政治;

孙中山认为国民素质低下无碍实行民主政治.可以先建立民主政治,保障民权。

(2)不对立。

理由:

两者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都是为了实现民主政治,推动社会变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K^S*5U.C#O%

6.

(1)君权神授;

加强专制集权。

(2)理念:

天赋人权;

主权在民;

法治。

(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意义:

否定了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法国大革命和实施民主政治的思想武器。

7.

(1)政体:

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君主立宪制)(2分)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

(2分)封建专制统治阻碍社会进步;

(2分)人文精神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进步。

(l分)

(2)相同:

宪法(或法律)与公民权(或公民自由)是不可分割的;

突出强调法治。

(4分)不同:

梁启超强调宪法与民权相互保障;

(2分)孟德斯鸠主张用法律限定公民于政体的自由程度。

(2分)

8.

(1)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

(4分)冲击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起着思想解放作用。

(2)把权力赋予集体,实行三权分立;

立法权赋予国民会议,行政权赋予国王,司法权赋予审判官。

(4分)影响:

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提出了构想。

(3分)

9.

(1)原则:

三权分立。

著作:

《论法的精神》。

(2)差异:

材料一实行君主立宪制,材料二实行共和制;

材料一将公民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以纳税额和社会地位限制公民选举权利在扩大,有利于调动人民积极性,推动大革命的深入发展,具有反专制的进步意义;

没有给妇女公民权,有其局限性。

10.

(1)主张:

征税权在于议会而不是国王。

(3分)实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维护资产阶级哥新贵族的利益。

(2)关系:

如果立法者违背人民意愿,人民就有权推翻其统治,重新建立新的立法机构。

(4分)主张:

生而自由、天赋人权。

11.

(1)主要思想:

民智未开,宣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过会时机不成熟。

背景:

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

(2)同:

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异:

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

谭嗣同提出废君权、倡民权的激进主张。

12.

(1)原因:

①人们普遍认为西方的民主政治是最先进的政治且适合于中国;

②独立的省份各自为政,多党竞争。

含义:

第二次政治选择是指辛亥革命后的议会民主制度。

(2)表现:

宋案的发生,二次革命,袁世凯解散国会等。

(4分。

答出其中2点即可)

评析:

辛亥革命后政党勃兴,可是党争无穷无尽且不遵守游戏规则;

革命派及其领导人虽有良好的民主政治理想,但缺乏实际的政治历练,且组织涣散,领导软弱,没有基本的依靠力量和实力支撑;

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条件不充足,致使民主政治实验终归失败已成必然。

(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13.

(1)思想:

依法治国。

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纲领性文件;

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准则;

推动革命深入发展。

(4分) 

(2)原则:

众议院由普选产生,行使立法权;

总统依法行使权力。

趋势:

反对封建专制,追求自由民主。

14.

(1)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保护私有制;

个人的自由要受到一定制约。

对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及西方政治体制产生深远影响。

(2)发展:

进一步阐述自由与法律(责任)、个人利益与公共需要的关系。

(6分,从这两方面阐述,符合题意要求即可)

15.

(1)争执:

绝对权力与受限制的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争。

选择:

三权分立(受限制的权力)、联邦制、总统制(3分)

原则:

制约与平衡。

(2)特点:

美国:

在革命后通过一系列协商(妥协)完成的;

法国:

经历了长期的一次次革命(激烈的斗争)完成的。

本质:

资产阶级代议(民主)制。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