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653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docx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docx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知自由下落物体速度的快慢,对探索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2、发现不同物体的自由下落现象。

  3、学习用统计表记录两种不同物体下落速度的快慢。

  活动准备:

  1、轻重对比明显的两种物品(人手以份)。

如,沙包和泡沫板、羽毛和橡皮泥、塑料袋和铁板、布块和积塑玩具等

  2、大小相同的纸每人两张

  3、质量相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品若干。

如,大小相同的三角铁、牛奶瓶、饮料瓶、薯片盒等

  4、大统计表三张,分别代表三种物品下落现象。

幼儿统计表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探索两种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现象。

  1、出示沙包和泡沫

  请幼儿猜一猜:

“如果这两种物品往下落,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实验沙包与泡沫下落现象

  提问:

“这两种物品下落时,你发现了什麽现象?

为什么?

”(轻的快,重的慢)

  3、幼儿自由探索两种轻重不同的物品

  要求:

  

(1)两样物品放在同样的高度上。

  

(2)跟朋友交换两种物品玩

  4、归纳结论并统计(小结,重的物品落得快轻的物品落得慢)

  教师拿出大统计表帮助幼儿理解怎么记录

  5、幼儿自己统计结论,并小结统计情况、展示统计表。

  

(二)、探索质量相同、大小相同但外形不同的物品下落现象。

  1、出示两张质量相同、大小相同的两张纸,把其中一张揉成一团

  请幼儿猜一猜:

谁落得快?

  2、幼儿动手试一试

  3、小结,外形小的落得快。

并记录在大统计表上

  (三)、探索质量相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品下落现象。

  1、出示大小不同的三角铁。

  

(1)请幼儿说说它们的相同点(质量、形状)与不同点(大小)

  

(2)猜一猜:

它们谁会先落地?

还是有别的情况出现?

  2、实验。

结论是:

同时落地。

  3、验证,出示大小不同的牛奶瓶、薯片盒等

  4、将结论记录在大统计表上

  5、说一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像这样同时落地的?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2

  材料准备:

各种型号不一的电池、电动玩具一个电池家族图。

  实验操作:

  

(1)让幼儿观察电池的外形特征,按照型号、功能给电池分类或排队。

  

(2)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电池,按照正确的方法装入电动玩具内,使电动玩具动起来。

  指导建议:

  ●指导小班幼儿在玩电动玩具的过程中了解电池的作用。

  ●在认识电池的基础上,指导中、大班幼儿给玩具安装电池,引导幼儿观察电池的“+”、“―”两极,进行正确安装。

  ●提醒幼儿将废旧电池回收到指定位置。

  拓展与替代:

  ◆指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和父母一起寻找家里需要使用电池的物品,如手机、手电筒、钟表等,并尝试拆装电池。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给幼儿提供各种充电电池,让幼儿了解充电电池和普通电池的区别。

  附:

科学小知识

  电池是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

我们通常使用的化学电池可以分成原电池与蓄电池两种。

原电池制成后即可以产生电流,但在放电完毕即被废弃。

蓄电池又被称为二次电池,充电后可放电使用,放电完毕后还可以充电再用。

目前,我们通用的一次性电池主要有碳性电池和碱性电池,一般每节1、5V,呈圆柱形,型号常见的有1号、5号和7号,数字越大,型号越小。

当我们把电池正确安装到电动玩具里后,打开开关,电池就能给电路提供电流了,同时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玩具就能动起来了。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滚动各种物体,探究能滚动的物体的形状特征。

  2.尝试用不同方法把不能滚动的物体变得能滚动。

  活动准备

  1.玩具城(能滚动和不能滚动的玩具或物品若干)。

  2.贴有能滚动或不能滚动标识的大筐各一个。

  3.以小组为单位,给每组提供操作材料,进行不能滚动变滚动的尝试。

  4.幻灯片。

  5.笔、纸、双面胶、柜子、幼儿使用的桌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幼儿玩玩具,引出"滚动"。

  师: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小礼物,希望小朋友能喜欢。

(把玩具事先放在幼儿的椅子下面)

  师:

请把小椅子下的礼物拿出来,玩一玩!

(幼儿玩玩具)。

  师:

刚才你们的玩具是怎么玩的?

(幼儿回答,引导幼儿说出"滚动"。

幼:

皮球可以拍。

师:

皮球除了可以拍还可以怎么玩呢?

幼:

还可以滚?

师:

你们手中的玩具哪些也是可以滚动的?

  二、围绕"滚动和物体形状的关系"讨论交流。

  师:

你们发现了吗?

这些能够滚动的物体它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幼儿回答)

  总结:

原来这些能够滚动的物体它的形状都有圆形的一面所以能够滚动。

  三、幼儿设计标志

  1、幼儿想象用什么标志表示"滚动"和"不滚动",为下个环节铺垫。

  师:

其他的礼物就是不能滚动的。

现在请小朋友帮老师设计标志,你们觉得"滚动"标志应该怎么来表示呢?

(幼儿想象,说出好的标志马上采用其想法,并画下来。

  师:

"不会滚动"的标志又应该怎么表示?

(幼儿想象,教师画下来。

  四、幼儿送玩具回家

  1、送礼物回家

  师:

礼物要回家喽!

请小朋友将能够滚动的礼物送到贴有滚动标识的筐子里,不能滚动的礼物送到贴有不能滚动标识的筐里。

(教师检查幼儿是否送错,幼儿自己纠正。

如:

我觉得这件礼物有疑问?

  五、尝试让不能滚动的物体变得能滚动

  1.明确任务(每组分别提供报纸、硬纸、橡皮泥、气球、两个半圆,可以滚动的器皿,双面胶也带去)。

  师:

刚才我们说到,滚动的物体都有圆形的一面,徐老师还提供了一些物品,我们看看它们能不能滚动?

(幼儿回答:

不能)

  师:

今天我们就要挑战这个任务,把这些不能滚动的物体变得能滚动,请小朋友走到自己的座位进行尝试,成功了举手告诉我哦。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滚动尝试

  总结:

小朋友们都想出了好办法,你们真棒!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运用了滚动。

  六:

结束:

滚动乐园

  出示幻灯片

  师:

哇,原来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运用到了滚动,现在让我们回自己教室去找找,教室里有哪些物体也能滚动吧!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知道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

  2、初步了解地球目前所遭受的人为破坏及其严重后果。

  3、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

  4、进行环保宣传的行动。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材料准备

  1、《爱护我们的地球》PPT、《水危机》视频。

  2、环保宣传签名海报。

彩笔若干。

  3、供孩子分类的多种"垃圾"。

  4、"环保小卫士"的爱心贴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地球美丽的风景。

  1、欣赏电动地球仪和地球上美丽风景的图片。

  2、看了这些图片你感受到地球上那些地方是很美的?

  3、观看课件,了解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二)继续观看课件,了解地球正在遭受的种、种危害。

  1、地球怎么了?

(土地、森林、海洋的变化)

  2、生病的地球遇到的灾难。

  3、是什么让地球变成这样的?

了解各种污染给地球带来的变化。

(光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动物被滥杀、垃圾污染、水污染)

  4、观看关于水污染的视频。

  5、污染产生产生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三)介绍日常生活回收垃圾的方法;

  1、可回收的。

  2、厨余垃圾的。

  3、有毒的。

  4、其他垃圾。

  (四)接龙游戏:

为地球治病的方法。

  小结:

  小朋友已经想出了许多治病的办法,需要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去注意做,才能让地球的病好得快点。

我们还要再去找更多的好办法来帮住地球治病,让大家把地球的病一起治好,好吗?

我提议我们的环保小卫士在爱护地球的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让更多的小朋友和大朋友都知道,也让他们一起来做环保的卫士吧!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5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每次到户外游戏,孩子们对吊绳总是百玩不倦,想方设法用吊绳去击打前方的攀登架,虽然总是打不到,但他们还是乐此不疲,每经过都想尝试一下。

于是我就在教室的天花板上垂吊了不同绳子,引导孩子探究绳摆的活动。

  我先请孩子随意摆动系有瓶子的绳子,来感受绳子摆动的现象,并收集孩子的问题和已有经验。

在孩子们了解什么是摆动后,我们进行了物体摆动条件的探究――物体重量对绳摆的影响。

在过程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i种绳摆(没有水、半瓶水、装满水的瓶子),引导孩子通过用绳摆击打前方固定距离的“怪兽”,发现了i种水瓶摆动结果不同,孩子们能发现其中的原因――重量不同。

“那如果重量一样,绳子长短不同会怎么样呢?

”便成为我们此次活动探究的出发点。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观察绳子摆动的现象,探究长短不同的绳子摆动的距离不同。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对活动中的发现进行描述。

  3、对“绳摆”科学现象产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天花板上垂下的长短不同的彩色绳子、相同的瓶子、被击打物若干个(相同距离)、记纸若干、幼儿姓名卡。

  2、经验准备:

有对物体摆动的经验。

  重点、难点:

  了解绳子长短不同是影响摆动远近的重要因素。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绳摆和以往的不同。

  教师: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绳摆,和昨天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孩子们很快就回答了,这些绳子刷上了漂亮的颜色,绳子有长有短,绳摆下面挂的都是满瓶水。

  幼儿1:

红色的绳子长,绿色的绳子短。

  幼儿2:

瓶子是一样的,都是满瓶水。

  幼儿3:

昨天我们玩的,有的是半瓶水,有的'重的是满瓶水,有的很轻,没有水。

今天都是满瓶水,都是重的。

  2、探究不同长短绳子的摆动情况。

  

(1)引导幼儿操作绳摆。

  教师:

我们上次是怎么让瓶子动起来的?

  幼儿:

把瓶子拉起来,再松手就动起来了。

  妞妞上前演示,将瓶子稍稍拉起,再松手,瓶子小范围来回摆动。

  周皓辰马上说:

往后推,瓶子就摆动得更远了。

  一帆:

绳子拉得越远,瓶子荡得越高。

  教师:

那绳子拉得近一些呢?

  幼儿:

荡得可能就近一些吧。

(一副得意的样子)

  安全提示:

幼儿在绳子摆动的过程中注意摆动方向,幼儿站在一边进行实验,另外一边不要站人,不要从中间穿行。

  

(2)请幼儿猜想:

这些长短不同的绳摆都能打到前面的“怪兽”吗?

  (绳摆前面放有纸盒做的“怪兽”教具)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行”。

  (3)请幼儿验证:

摆动长短不同的绳摆,来击打前方距离相等的“怪兽”。

提示幼儿站在起始线后,手臂伸直,自然松手,让绳摆自然摆动。

  小朋友开始依次用两种长短的绳摆,击打前面的“怪兽”。

  芳芳用短绳尝试了三次都没成功,绳子末端系的瓶子始终够不到“怪兽”。

于是,她又尝试用旁边的长绳子,这回成功了。

她重新回到短绳子处,试了两次,还是够不到(怪兽)。

这时教师问:

“芳芳,你刚才用两根绳摆试了几次,有什么发现吗?

  芳芳:

“我用这个绳摆(指着短的绳摆)瓶子怎么也打不到怪兽。

用那根(较长的绳摆)就成功了。

  教师:

“为什么会这样呢?

  旁边的几个小朋友说:

“因为这根绳子太短了,那根比较长。

  佳依:

“长绳子打得远,所以就够得到。

  教师:

“请把你们的结果记下来吧。

  (4)及时记:

请幼儿把自己的发现记在集体用的大表中,在可以击中目标的绳摆标记中贴上自己的名字。

  3、分享及经验总结。

  

(1)幼儿根据记的结果进行统计、分享。

  给幼儿充分的发言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及自己的实验过程。

  教师:

“刚才辰辰第一个打倒。

陉兽’,我们先请他来说说。

  辰辰手指长绳:

“我是用这个瓶子打倒的。

  教师:

“为什么这个瓶子能打打倒‘怪兽’?

  辰辰:

“因为这个水装满了,它很重。

  教师指短绳子:

“那这个瓶子也是装满水的,为什么它没有打倒‘怪兽’呢?

  辰辰恍然火悟:

“哦!

我知道了,因为这根绳子长,所以能打倒(怪兽)。

那根绳子太短了,所以就够不着(怪兽)。

  

(2)通过记表帮助幼儿小结“今天的新发现――绳子长短影响摆动”。

  教师:

“绳子的长短不一样,你们发现摆动有什么不一样呢?

  言言:

“长绳子摆动得远,短绳子近。

  辰辰:

“短绳子摆得太近了,够不到‘怪兽’。

  教师:

“哦,小朋友发现绳子的长短不同,所以摆动的远近也不一样,长绳子摆动的距离――”孩子齐声说:

“长。

  教师:

“短绳子摆动的距离――”孩子齐声说:

“短。

  4、延伸活动。

  提供长短和重量相同的绳摆,请孩子自由探究,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从最初的“随意摆弄绳摆”再到了解什么是“摆动”到后来的了解“影响物体摆动的条件”。

孩子们积累了许多的知识和经验。

在孩子猜想和验证、分享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原有经验是解决新问题的基础。

  活动充分调动了每位幼儿的积极性,甚至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幼儿也积极参与了活动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2、活动中的不足:

  在结束部分,我感觉应把发言的机会交给幼儿,帮助幼儿自己归纳总结,这样有助于幼儿梳理自己的经验。

  主要内容:

  1、活动设计新颖、有创意,在活动过程中处处体现了幼儿的积极参与。

材料准备很细致,老师将每一条绳子都刷上了颜色,这样很清楚、直观发现规律。

非常方便幼儿记与表达。

  2、和绳子颜色相对应的记纸、幼儿通过粘贴自己的名字进行记,这些都适合中班幼儿,方便他们将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记以及在后面的分享活动中清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实验结果。

  3、老师充分地利用教室空间,大胆地在吊顶上垂下绳摆,创设的学习环境适宜进行小组探究。

如果在室外环境中进行,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

  4、建议最后环节把总结的机会让给幼儿,可以让他们完整地表述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综合评析: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去发现、思考,并及时让幼儿表达、总结新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捕捉幼儿遇到的困惑和关键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将幼儿主体地位的发挥和教师的有效指导结合。

如教师先让幼儿操作摆弄不同长度的绳摆,然后请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发现,个别幼儿认为是瓶子重量不同导致的,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提示,“两个瓶子里的水满满的,重量一样”,最后引导幼儿明白是因为绳子长短不同所致的。

  对“绳子”的教育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对关键经验进行详细梳理和准备,这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必做的经验准备。

从整个过程来看,是师幼相互激发共同建构课程的过程。

  从小组反思水平看,小组成员能紧紧为同绕教师开展的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主要针对教师再材料提供、环境创设、记方式等几个方面如何支持幼儿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进行了深入探讨,不仅研讨了活动的优点,同时也为教师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小组反思的内容较细、较全面、表现出了较高的反思水平。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探索几种纸的不同特性,并初步探索,发现几种纸不同的吸水性。

  2、能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3、大胆地参与科学活动,培养探索发现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盆,小盆里有餐巾纸、报纸、挂历纸若干张。

  2、每桌一个小方盘,盘里放有红色的颜料水,另准备好的若干份小棒,小棒上贴有3种纸,纸的长度一样。

  3、黑板上贴三种纸,五角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三种纸,并探索其不同特性。

  1、你们前面的小盆里有什么呀?

有些什么纸呀?

  2、请小朋友用手摸摸,发现这些纸有什么不同?

  3、师生共同总结:

餐巾纸是毛乎乎的,报纸是光滑的,挂历纸是最光滑的。

  二、认识纸的吸水特性

  1、(出示一方盘红颜色的水)这里有一盘红水,今天这些纸要和红水做个游戏,请小朋友把纸像老师这样一头捏在手中,一头浸在水中,仔细看看,水会怎样?

纸有什么变化?

等一会儿来告诉大家。

  2、集中幼儿提问

  A:

刚才你发现了什么?

  B:

水怎么会到纸的上面的?

  引导幼儿总结出:

纸有吸水的本领。

  三、探索三种纸的不同吸水性

  1、餐巾纸、报纸、挂历纸的吸水本领是不是一样大呢?

我们来举行个吸水比赛。

  2、引导幼儿探索比赛方法:

把小棒上的三张纸同时放在红水里,观察哪张纸吸红水吸得快?

  3、幼儿操作,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纸上颜色不断上升的变化状态。

  4、组织幼儿交流

  谁得吸水本领,是第一名?

谁是第二名?

谁是最后一名。

  5、师生共同总结:

餐巾纸吸水最快,报纸吸水慢,挂历吸水最慢,并把黑板上的三种纸标3星、2星、1星,以示第一、第二、第三。

  四、经验迁移

  有一个小朋友哭了,流了很多眼泪,身边有这三张纸,他该用哪种纸擦眼泪最合适?

为什么?

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了解线是怎样纺出来的。

  2、了解古代与现代纺车的不同,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线若干,关于纺线的视频、古代的纺车、棉花若干、不同颜色的染料。

  重难点:

了解线是怎样纺出来的。

  【活动过程】

  一、探索不同的'线,导入活动。

  出示各种不同的线,请幼儿自由观察,自由探索。

  师:

“小朋友,你最喜欢哪几条线?

”(幼儿自由发言)

  师:

那你们知道这些线是怎样来的吗?

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二、出示视频:

现代机器纺线工作的过程。

  与幼儿一起观看,边看,教师边介绍,让幼儿了解现在先进的纺线过程。

  教师:

把棉花弹弹,去掉杂物,弹的蓬松,细软,把棉花搓成大拇指粗细一尺余长的纺条,再用纺花车纺成线,然后,经过经线、浆线、晒线等多道工序,最后上织布机。

  三、请幼儿观看古代的纺车。

  师:

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现代机器纺线的的工作过程,现在请小朋友看这里。

  教师出示纺车,做详细介绍,让幼儿了解。

  教师边操作边介绍纺车,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古代纺线的过程。

  鼓励幼儿也试一试,这种纺线的方法。

  四、我是小小纺线师。

  出示棉花,请幼儿互相讨论,怎样将棉花变成线。

  幼儿按照自己想的办法动手操作实验,教师进行小结,鼓励幼儿再想办法,幼儿多次操作实验。

  (经过师幼多次动手操作实验,终于将棉花搓成了线。

  五、五彩线。

  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染料,为自己搓好的线,染上漂亮的颜色。

  六、请幼儿把五彩线拿到户外晾晒。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用五彩线粘贴出各种有趣的图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